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移魂传武,布道天下 > 第六十九章 ? 人皇始拳,成武道家!【求月票】

第六十九章 ? 人皇始拳,成武道家!【求月票】

作者:李鸿天 返回目录

曹天罡居然回到了第一座碑庐!


这个消息,像是一阵飓风,不仅仅席卷在山间石径上行走的武道宫弟子,也冲击着闲亭之中的武道家们。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曹天罡会舍弃掉这么巨大的优势,他明明已经走到了第十八座碑庐,屹立在第十八座石碑前,成为武道家,完全是轻轻松松,唾手可得。


但是,他放弃了。


自山道上一路下行,回到了开始的地方。


盘膝而坐,坐在了方舟的身边,继续参悟那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难度的那块断碑。


那断碑……难不成有什么玄奥?


许多人心头都是浮现出这样的想法。


曹天罡的天赋毋庸置疑,大朝师的弟子,天赋超绝。


这样的天才,不可能会做无用功,也不可能会做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也就是说,第一块断碑中,藏着奥秘!


大家联想到方舟,这个在洗尘桥上,一人独得八斗人皇气的天才,一直端坐在第一座碑庐。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方舟才尽,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或许,方舟早就发觉了什么奥秘!


但是,有什么奥秘呢?


一阵风吹拂而过,大家便不再去思索,他们不是曹天罡,他们没有任性的资本,可以走到第十八庐,然后洒脱的放弃成为武道家的机会,任性回到第一庐重头再来。


他们没有这个资本,也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身上的人皇气能否支撑他们走到第十八庐都不好说。


甚至,有的人都没有希望走到第十八庐,毕竟,天赋有限。


没有人再去理会第一庐的情况,哪怕真的存在什么奥秘,也与他们无关。


他们能做的,就是走好他们脚下的路。


……


……


这块断碑,的确如方舟所想象的那样,存在着独特的奥妙,当方舟通过传武书屋将其补全之后。


方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依旧是一套拳法,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一套拳法,更加的深奥!


传武小黑屋内。


方舟开始不断的推演,他根据着断碑上的拳法,缓缓的打拳,一拳横推出,拳臂上的每个细胞都在颤抖,劲气自丹田气海中涌出,纳入每一寸肌肤,力量迸发,空间都被砸的泛起涟漪!


这一拳,是爆发的拳法!


一次又一次的模拟,一次又一次的推演。


方舟挥动了不知道多少拳,到最后,身前空间宛若镜子般不断破碎!


当方舟完美无瑕的打出完整石碑上所记载的拳法之时。


滔滔人皇气,竟是缠绕在方舟的手臂上,化作一条咆哮的黄色龙影,席卷而出!


刹那间,方舟感觉眼前像是有无数的画面闪烁而过。


与洗尘桥上所经历的画面,如出一辙。


那么清晰,那么的真实!


……


黑暗的大地,一个个穿着兽皮的人在奔走。


他们手握石矛,握着燃烧的火把,驱赶着凶兽,也在与凶兽在搏斗!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穿着兽皮的人们,从凶兽的口中食物,成功转化为了拥有猎杀凶兽资本的猎人。


因为他们有了火。


可尽管如此,搏杀的过程依旧惨烈。


凶兽一爪,便能拍碎一个穿着兽皮的人,凶兽尾巴一扫,便能拦腰扫断人族。


当石矛折断,便只能赤手空拳,双拳便是唯一的武器,是保全性命的资本!


当初那取火的少年长大了,成年了,他身躯魁梧,但是面容上满是沧桑与成熟。


他率领着部族与各种各样的凶兽搏杀!


有猛虎,有恶蛟,有巨禽!


每一次的捕猎都是险象环生,当石矛折断,便只能放弃对恶兽的捕杀,甚至需要仓皇的逃窜,逃窜过程中,总有族人被恶兽反杀!


掩埋着死去族人的尸体,成熟后的少年开始思考。


渐渐的,他的眼睛亮了起来,看着自己的拳头,一如当初他自恶兽之前取火的时候。


他开始每天都思考拳法。


他在篝火前打拳。


他在山巅打拳。


他在风雨间打拳!


他在雷暴中打拳!


他舍身涉足险地,与恶兽搏杀,他用自己的双拳,打死了一头又一头的恶兽!


他的拳法大成了,传武给了族中的青壮年。


哪怕石矛折断,亦是有了搏杀凶兽之力。


天地间一片欢腾。


每一次狩猎,都满载而归,拉扯着巨大的凶兽尸体回归!


……


……


方舟睁开眼!


有一股劲风吹拂而来,他站起身,碑庐之内,骤然有大风起兮。


方舟握拳,丹田气海雪山发生轰鸣,劲气传递自手臂,方舟开始打拳。


一旁。


曹天罡亦是睁开了眼,眼眸中闪烁过一抹异色。


他盯着方舟,看着方舟打拳!


轰!


轰轰!


空气被撕裂的声音,大气磅礴的拳劲,蔓延在碑庐中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招拳法的横打,都击碎空气,抽的整个碑庐在震颤!


“这不是断碑上的拳法!”


曹天罡曾打过断碑上的拳,他很清楚,拳法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断碑上的拳很简单,可是方舟打出的拳,却是蕴含着一股意,一股气,一股堂皇大气,一股如烈阳般的璀璨!


曹天罡明白,方舟发现了这断碑上的奥秘!


而随着方舟打拳,原本昏暗的碑庐,骤然亮了起来。


那断碑之上,有人皇气疯狂的涌出,随着涌出,竟是渐渐补全……


原本方舟是在传武小黑屋中推演补全。


而此刻,现实中亦是被补全!


曹天罡豁然起身,他目光灼灼,死死的盯着拳法,他在其中,参悟到了一股意。


和方舟不同的意!


很快,石碑被人皇气补全的部分消失,因为那些人皇气皆是被方舟所吸收,涌入方舟身躯,顺着每一个毛孔,漫入体内!


方舟原本的八斗人皇气,一瞬间又暴涨了许多,竟是一跃达到了十斗!


第一碑庐之内。


风渐渐停息。


曹天罡睁开眼,眼眸中带着几许遗憾。


他看不透那碑庐的奥秘。


尽管捕捉到了一点,那也只是一点点泄露的汤汁。


虽然有帮助,但是帮助有限!


“不愧是方兄。”


曹天罡站起身,深深的看了一眼,伫立闭目的方舟。


他身上的人皇气在嗤嗤的腐蚀。


他无法再继续呆在第一碑庐了,幸而他刚才参悟了些许,得到了人皇气的回馈。


重新走出第一碑庐,曹天罡开始再走石径,再度登山。


他背负着手,登山速度极快,一步一步,超过一位又一位武道宫的弟子,很快就飘然到了第十八碑庐。


诸多武道宫弟子都无言了。


这位爷,上上下下的……玩的很开心啊?


来到第十八座碑庐前的曹天罡,身上素衣在黑夜中似乎都闪烁着白光。


曹天罡心头有一股紧迫感!


没错,十分清晰的紧迫感!


因为,方舟要出第一碑庐了,他很快就要赶上来了!


曹天罡必须要更加努力,更加快速,否则……会被追上的。


曹天罡心头没来由的这么想!


所以,第十八碑庐前,曹天罡屹立半盏茶的时间,武碑之上,有人皇气汹涌而出,似是化作了一件玄黄之色的盔甲,一片一片的覆盖在他的身上!


整座山似乎在颤抖!


夜空变得明亮,在这一刻,有异象浮现,碑庐两侧,树枝之上,有花自骨朵中绽放!


庆祝着人族诞生一位新的武道家!


而第一碑庐中。


方舟闭目,事实上,他已经解完了第一座武碑。


他此刻心神沉入了传武书屋之内。


却见传武书屋内,有霞光万丈,金光滚滚,像是书屋坐落在了烈阳之上一般。


而恢弘的声音浩浩荡荡。


随后,一本书册凝聚成型。


【观碑有感,参悟《人皇始拳》,武道经验+200,《人皇始拳》已记录成册!】


青烟所缭绕的文字,在他的眼前汇聚又逸散。


随后,这册《人皇始拳》竟是化作一道金光,落在了第一序列书架上。


那书架上只有两本武学典籍《传武大事记:取火》和《人皇始拳》!


方舟按照书架的排列顺序,将书架分为多个序列。


首先是第一序列书架,便是刚刚参悟的两本武学。


另外便是第二序列书架,书架上摆放的是《气海雪山经》等。


再往下便是第三序列书架,书架上摆放着的是《哀霜九剑》、《太极》、《飞叶刀》等。


最后,还有排不上序列的书架,其上依顺序摆放着《白骨爪》、《暗影》等……


能登上第一序列书架的典籍,那绝对是顶级的存在。


方舟吐出一口浊气,心满意足。


这一次解碑,虽然消耗了不少的武道经验,但是解碑成功,不仅仅记录成册了《人皇始拳》这部第一序列的典籍,更是获得了两百点武道经验!


对方舟而言,简直是大丰收!


心神退出了传武书屋。


夜风吹拂而来,让方舟神清气爽。


他举目眺望,看到了第十八庐上,有金光闪烁,百花为之盛放。


毫无疑问,曹天罡成功解武第十八碑,成为了真正的武道家!


那一刻,天地都仿佛为他庆贺!


而方舟的眸光在黑夜中亮起,嘴角亦是噙上一抹笑。


接下来。


该我了。


林海如涛。


穿着短褂的少年,走出了第一碑庐,扬起步伐,踏足覆盖青苔的石阶。


在那一瞬间。


一位位在碑庐中解武碑的武道宫弟子们,纷纷睁开眼。


他们感觉整座山……


在颤抖。


……


……


闲亭之中,寂静无比。


只有山风吹拂以及热水沸腾间茶叶于其中上下翻滚的声音。


许久,才是有一道又一道长长的舒气声响起。


裴同嗣看向了院长谢顾堂,道:“院长,那第一块断碑,真的有什么不同么?”


不仅仅是裴同嗣,赵鞅,康武等武道家皆是看来,眼眸中怀揣着好奇。


谢院长白发白眉白胡子,在风中荡漾,满是褶皱的脸上,却是笑的灿烂,如绽放菊花。


他很开心,尽管他不曾看出方舟在第一块断碑中所获得了什么。


但是,他就是很开心,这是身为守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


对于裴同嗣等人的问话。


谢院长拿捏起茶盏,轻饮了一口,温热茶水自喉头涌入,漫入全身。


老人就着山风,望着开始在石径上前行的短褂少年,眯着眼笑道:“有什么不同,老夫不知道。”


“但是,此山之上武碑八十一,弥留最久,历史最长,岁月痕迹最重的,就是第一块断碑。”


“它是最难的武碑,也是最简单的武碑,最难,因为它是断碑,最简单,也因为它是断碑。”


“那断碑可能与人皇有关。”


谢顾堂没有隐瞒,他说道。


话语一出,闲亭愈发的安静了。


随后,赵鞅起身,抱着剑,目光灼灼:“谢老,我忽然想起,我的基础有点不够扎实,我想回味一下当年解武碑那段快乐的时光。”


裴同嗣,康武等人都有些跃跃欲试。


不过,谢顾堂瞥了他们一眼,没好气道:“快乐个锤锤!都坐下!”


“那断碑,你们看不透的,第一次没看透,之后也看不透。”


“你们与断碑无缘。”


这话说的就很扎心,至少在场的武道家们,呼吸都快了许多。


“好好看看吧,这群小家伙都已经到了关键时候,能否成为武道家,就看今夜。”


谢顾堂道。


说完往青花瓷盏中倒了一杯热茶,热气氤氲。


闲亭之中,大家才是安静下来,默默观望山间石径。


……


……


月华清冷。


方舟开始登山。


脚掌落在布满青苔的石径上,路有点滑,但是方舟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的坚实。


断碑解尽,方舟心头直抒胸臆,意念通达。


他登山的速度很快,健步如飞。


因为身上有足够庞大的人皇气,所以根本不担心人皇气的消耗。


不过几个呼吸,方舟便踏过了十几道阶梯,来到了第二座碑庐,然而,他只是绕着碑庐走了一圈,眸光在其上武碑之上停留一瞬,方舟便于碑庐中打出了武碑之上的武学。


人皇气沸腾,被方舟所聚敛。


十斗人皇气,再度增添,水溢满出,周身似乎都笼罩上了玄黄气的迷蒙。


解武碑,对于其他人很难。


但是对于方舟而言,却非常的简单,除去第一块残碑,方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其余的,对于方舟而言,基本无任何难度。


因为,他有传武书屋,观望武碑,会自动将武学记录成册。


而记录成册后,方舟只需要翻阅,便能学会,于碑庐中打出,完成解碑。


唯一可惜的是,记录碑上武学,不曾像第一碑那样有武道经验获得。


解碑成功,方舟没有久留。


他走出了碑庐,继续登山。


他的速度很快,行云流水,解碑的速度,快的吓人。


很快,他便追上了武道宫的弟子,在诸多武道宫弟子错愕,震惊,毛骨悚然的目光中。


踏足碑庐,停驻不到三个呼吸。


打出武学,完成解碑,收获人皇气,扬长而去。


就仿佛是过来,签了个到,就转身离开一般轻松写意。


“这是什么怪物啊?”


有武道宫的弟子张嘴呢喃着。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能大到这样的程度?”


“听说这家伙是斗武场小厮出身,原来……小厮也能这么牛?”


“我绝望了,为什么会和这样的怪物一起参加武道家考核?前有曹天罡,后有这样的怪物……我好难!”


武道宫弟子们哀嚎着。


当看到别人解碑那么容易的时候,心态就容易失衡。


因为,他们憋了半天都解不掉一块武碑,对方只是瞥了一眼,就得出了答案。


众多武道宫弟子被打击的够呛。


他们已经顾不得当初放下的豪言壮语,要让新武会的新人,一个武道家的名额都得不到。


徐秀满头大汗,她卡在了第九碑,清秀的脸上,满是焦急,满是难过。


好难。


不,是对她而言,解武碑实在太不友好。


这武碑并不像第一座武碑那般的简单,因为她断了一臂,想要模拟碑中武学,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推演,让武学更契合自身,唯有如此,才能算解碑成功。


她需要花费比常人更多的力气。


忽而,身侧一阵风吹拂而来,徐秀满头大汗间,睁眼看去,便见得一身短褂,云淡风轻的方舟。


徐秀脸上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方舟居然赶上来了,她本来还为方舟而担忧呢。


方舟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


“加油。”


方舟衷心道。


他知道,徐秀想要成为武道家,需要花费比常人更多的力量和精力。


武道家考核对她而言很不公平,可是,这便是规矩。


徐秀笑的开心:“你也加油!”


尔后,方舟绕碑庐一周,将武学记录成册,开始于碑庐中演武。


徐秀怔住了。


月华与星光自碑庐顶盖上扬洒而下,星星点点,斑斓不休。


方舟完成了演武,收敛了碑上人皇气,离开了碑庐。


“好……好好短!”


徐秀惊叹又黯然。


惊叹的是,方舟解碑花费的时间好短。


黯然的是,她那么辛苦,而方舟却是那么轻松、


“秀秀加油!你可以的!”


“不要放弃!”


徐秀给自己鼓气,随后,擦拭去满头大汗,继续盯着武碑。


方舟继续往上。


第十一碑庐,方舟见到了陆慈。


少女似乎有心事,但心事似乎有增添了她想要解碑的决心。


相顾无言,方舟飘然而过。


踏足一座又一座碑庐,如一阵清风拂过,来去无痕。


第十八碑庐。


南明宇满头大汗,身上的人皇气消弭殆尽。


他距离成为武道家就只剩一步之遥。


但是,这块碑,他已经解了很久,他卡住了很久,他想要追逐曹天罡的步伐,可是,他早已经看不到隐匿在山间的曹天罡的身影。


不过,南明宇依旧很激动。


因为,他要成为本届武道家考核,第二位成为武道家的存在。


他想起了方舟,那聚敛了洗尘桥上八斗人皇气的少年,哪怕你聚敛那么多的人皇气又如何?


还不是比他南明宇晚成为武道家?


忽然。


南明宇睁眼看去。


便见得方舟缓缓踩踏着石阶而来。


方舟看了南明宇一眼,随后目光落在了第十八座碑庐的武碑之上。


解此武碑,便可锁住浑身人皇气,成为武道家。


这块碑的意义非凡。


但对方舟而言,与其他碑无异。


南明宇见得方舟,咧嘴而笑,正欲开口说些什么。


却是猛地怔住了,瞳孔紧缩,不断放大,最后只剩下了不可思议和骇然。


因为,他尚未开口。


方舟已经演武完,聚敛了人皇气,锁住了浑身人皇气!


解碑时间……


这么短?!


嗡嗡嗡!


山岭之间,骤然有百花盛开,漆黑的夜,像是一瞬间亮如白昼!


隐约间,有条玄黄之色的蟒龙盘踞着,散发着金色光辉的甲胄,缓缓落下,加身于方舟。


异象滋生!


武道家成!


继曹天罡之后,方舟亦是成为了武道家!


闲亭中。


武道家们沉默。


谢顾堂望着身前尚且温热的茶水,一时间怔然。


今有少年,盏茶之间。


踏尽一十八座碑庐。


解尽一十八块武碑!


PS:大章,求月票,求新鲜出炉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