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280章 交子?

第0280章 交子?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寇准盯着曹利用,冷哼道:“此事是你曹利用的职责,你曹利用若是做不好此事,就别怪老夫换个人做枢密使。”


曹利用叹了一口气,在众目睽睽之下,硬着头皮道:“曹利用领命。”


“……”


寇准在垂拱殿上威风八面。


吏部衙门里的寇季同样威风八面。


他今日并没有去上朝。


所以提早到了吏部衙门。


他坐在衙门的正堂里,一直等到快要下朝的时间,才见到了吏部属官、小吏们姗姗来迟。


吏部属官、小吏们到了吏部衙门以后,准备像是往常一样去当咸鱼。


可是见到了寇季坐在堂上以后,一个个脸色微微一变,纷纷进入到正堂内,向寇季施礼。


寇季笑眯眯的盯着众人,等到众人施礼过后,才笑着点点头道:“王尚书患病,卧床在家,如今这吏部,由我做主。


诸位放心,我寇季不是难说话的人,不会为难诸位。


诸位还是想往常一样就行。


今日我特地坐在堂上,就是为了认一认诸位。”


吏部属官原以为寇准坐在堂上,是来者不善。


如今听到寇季这话,纷纷松了一口气。


寇季见吏部官员们放松了以后,满意的点点头,笑着问身边的随从张元,“我考一考你。”


张元恭顺的道:“不知道小少爷要考校小人什么?”


寇季盯着吏部官员们,淡然笑道:“依照朝廷惯例,官员们点卯不到,又或者迟到,当如何?”


张元躬身答道:“回小少爷的话,罚俸一月。”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缓缓起身,对那些盯着他一脸茫然的吏部属官们拱了拱手,道:“本官多谢诸位帮朝廷省了一个月俸禄。”


顿了顿,寇季又笑道:“想必诸位也不在乎炭薪、绢、布等,那就一并省了吧。”


说完这话,寇季甩了甩袖子,带着张元往堂外走去。


留下了一帮子吏部属官、小吏面面相觑。


寇季走到正堂门口的时候,脚下一顿,回身又笑道:“明日本官五更到。”


丢下了这句话,寇季迈步出了正堂,离开了吏部衙门。


徒留下了一帮吏部属官、小吏在正堂内,一个个苦着脸像是死了爹一样。


一个月俸禄没了,不仅如此,连朝廷的补助,也没了。


偏偏他们有苦难言。


错在他们,他们就算找人说理去,也说不过。


换作以前,他们还能请背后的靠山出手,跟他们的上官通通气。


可如今,碰上寇季这个背景深厚的,他们想找人去通通气都难。


“明日五更天,一定得到啊……”


吏部属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感叹了一句。


寇季离开了吏部衙门,回到了府里,换上了一身衣服准备出府去会佳人的时候,刘亨找上了门。


“四哥……”


刘亨着一身青色的长衫,提着一柄折扇,迈步走到寇季身边。


寇季脚下一顿,狐疑的打量了刘亨一眼,道:“有事?”


刘亨笑嘻嘻的道:“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了?”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能倒是能,但现在来了不是时候。”


刘亨闻言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寇季的打扮,咧嘴笑道:“四哥这是要去会佳人?”


寇季瞪了他一眼道:“知道还问。”


刘亨点头道:“那我就长话短说。”


寇季疑惑道:“真有事?”


刘亨点头。


寇季回身道:“那回府里说。”


寇季带着刘亨回到了府里,坐定以后,寇季问道:“何事?”


刘亨卖了个关子,并没有直言心中的事由,而是反问道:“四哥可知道川府的慕家?”


寇季回忆了一下,想起了他初到汴京城,碰到的慕家的两个人物。


“知道一些……你要说的事情跟慕家有关?”


刘亨捏着手里的折扇,郑重的点头道:“不错……我要说的事情确实跟慕家有关。”


寇季抽出了腰间的折扇,瞧了瞧桌子,埋怨道:“那你倒是快说啊。”


刘亨展开折扇,低声道:“四哥之前要帮保塞军弄一批铁的事情,我交给了慕家。”


寇季提着扇子挠了挠头,“那批铁已经送往了保州,钱财我也已经付清,难道出了什么变数?”


刘亨摇头笑道:“那桩生意倒是没有出现变数。只是慕家有事,求到了我们头上,希望我们能出手帮衬一二。”


寇季放下了扇子,疑问道:“那慕家的人为何不直接来找我?”


刘亨哭笑不得的道:“寇府常年闭门谢客,他们那有机会进来。”


寇季闻言,失笑道:“是我疏忽了……”


顿了顿,他疑问道:“慕家找到你,所为何事?”


刘亨凑到寇季身边,细细的道:“慕家连同川府的几大商家,在川府创立了一个名叫交子的东西,想邀请我们万象楼加入,在里面占一份子。”


寇季一愣,一脸愕然的盯着刘亨,追问道:“你说他们创立了什么?”


刘亨不以为然的道:“交子啊!听说是用纸张,代替沉重的铜钱,用作大量财货交易用。”


犹豫了一下,刘亨发表见解道:“我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靠谱。纸张要是能当钱用,那天下人人都成了有钱人了。”


寇季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失笑道:“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就没跟你仔细讲解过交子的用途。”


刘亨大大咧咧的道:“讲了,我没细听……他们说把纸当钱用,我就觉得不靠谱,哪还有心思听下去。若不是他们送了厚礼给我,我都不会帮他们来找四哥你说项。”


寇季提起了折扇,指着刘亨点了点,“你啊你……”


埋怨了刘亨一声后,寇季提着折扇拍打着手心,感叹道:“交子可是一个好东西,没想到居然是川府的商人弄出来的。”


刘亨听到这话,来了精神,他合上了折扇,竖起了耳朵,追问道:“交子是好东西?”


旁人的话,刘亨不信,可寇季的话,他却深信不疑。


寇季既然说交子是好东西,那么交子必然是好东西。


他相信寇季的眼光,已经赚钱的手段。


寇季点头道:“交子的发行权要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能赚到的钱,超过你的想象。”


刘亨愣愣的站起身,惊叫道:“这么厉害?”


寇季笑道:“谈笑间富可敌国,能不厉害吗?”


“嘶……”


刘亨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收起了手里的折扇,急忙催促寇季道:“那还等什么,我们这就去找慕家,在里面占一份子。”


寇季摇头笑道:“不行……”


刘亨叫道:“为什么?谈笑间富可敌国啊。”


寇季盯着刘亨,认真的道:“既然是谈笑间富可敌国的买卖,慕家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分润给我们?”


刘亨一愣。


寇季继续道:“别被财富蒙蔽的双眼。交子既能让人谈笑间富可敌国,也能让人谈笑间倾家荡产。”


寇季握着折扇,往地上捅了捅,沉声道:“这里面水很深……深到淹死人也看不见影。”


“那慕家必然是在创立交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所以才会找上我们。”


“慕家树大根深,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麻烦,必然是个大麻烦。我们两个要是盲目的踏进去,很有可能会被坑的倾家荡产。”


“……”


刘亨瞪着眼睛,愣愣的道:“四哥说,慕家是在坑我们?”


寇季摇头笑道:“谈不上坑,人家只是为了自救,觉得我们能救他们,所以才会求到我们头上。你去万象楼,找张成派一两个机灵的,去探一探慕家在创立交子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若是这个麻烦,我们能够解决,那我们就掺和一下。


若是这个麻烦,我们解决不了,那我们就静观其变。”


刘亨重重的点头,把手里的折扇插到了腰间,迈步往外走去。


寇季等刘亨走了以后,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会儿。


交子产生于宋朝,这个他知道,可具体产生在那一年,他却不知道。


他原以为这东西过几年才会出现在他面前,却没料到,这么快就出现了。


更关键的是,这东西还是出自于跟他有点缘分的慕家之手。


这东西现在还在草创阶段,遇到的问题必然很多。


相对应的交子务也没有设立,所以寇季不打算参与此事。


大宋官员处事,向来是民不举官不究。


那么交子若是从创立到通行天下,都一帆风顺的话,朝廷未必会建立交子务。


而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交子在创立后不久,朝廷就特设了交子务管束,这说明交子在创立的过程中遇到过麻烦,而且还是大麻烦。


不然还不足以让朝廷特设一个衙门去管束。


寇季如今手里能够调动的钱财倒是不少,可比起慕家等那些川府豪商们百年积累,仍有不如。


他可不想把自己的钱扔进去陪着慕家打水漂。


他倒是懂得一些交子通行的规则,也能帮慕家规避一些麻烦。


但是他眼下连朝廷的事情都处理不完,哪有心思管慕家。


交子的通行,跟稳定的朝局的分不开的。


如今朝局尚且不稳,寇季就算花空了心思把交子做大,那也无济于事。


寇季一门心思的放在朝局上,也就懒得在管交子。


他在刘亨走后,也出了府门。


今日约了向嫣去大相国寺礼佛,他不想迟到。


他赶到大相国寺,陪着向嫣游玩了半日,才回府。


回府的路上。


听到了汴京城的百姓议论今日朝堂上寇准的举动,他略微皱了皱眉。


他原以为自己的祖父会找一个舌头,去表达自己支持文官的态度。


却没料到寇准居然选择了赤膊上阵。


寇季回到了府里,想找寇准攀谈一二。


可是寇准并没有回府。


寇季在寇准的书房里待到半夜,沉沉的睡了过去。


翌日。


四更天的时候。


寇忠叫醒了寇季。


寇季穿戴上朝服,去了吏部衙门。


等寇季到了吏部衙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吏部的属官、小吏全员到齐。


他看着在正堂内等候自己的吏部属官、小吏,满意的点点头。


事实证明,任何的惩罚手段,都远远没有扣工资更有效。


钱财始终是最得人心的东西。


寇季踱步入了正堂,坐在了堂上,问道:“都到齐了?”


“回寇侍郎,下官已经点过了名册,吏部上下三百一十四人,除王尚书卧病在家外,其余全部到齐。”


一位吏部属官抱着名册,恭敬的道。


寇季缓缓点头,笑道:“那就做事吧。”


吏部属官们面面相觑。


他们自从入了吏部以后,就没怎么做过事情,一时间竟然不知道从何做起。


寇季见此,冷哼了一声,“既然诸位不知道如何做事,那本官就教一教诸位如何做事。先把现有的官员的所有卷宗调出来,仔细查验一番,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这叫查漏补缺。”


抱着名册的吏部属官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回寇侍郎的话,各地官员的卷宗,尚在原提刑司所在的院子里封锁着,主卷在三司衙门封存着。


所在原提刑司院子里的卷宗倒是好查,可三司衙门里的主卷就不好查了。”


寇季皱眉道:“吏部难道就没有放卷宗的地方?”


抱着名册的吏部属官苦笑道:“有倒是有,只是多年没有修缮,经常会发生坍塌,甚至失火的事情,所以卷宗放在里面并不安全。”


“嘭!”


寇季拍桌而起,“那诸位就腾出自己的公房,存放卷宗。诸位就现在公房外的空地上办差。”


“这……”


吏部属官们一脸为难。


寇季冷哼道:“本官不是跟诸位商量,而是在命令诸位。一日之内,清理出公房,七日之内,本官要见到我大宋朝所有在职官员的详细卷宗。”


一位身穿绿色官服的官员,长叹一声,道:“侍郎,您不是在为难下官等人吗?七日时间,我们哪儿忙得过来啊。况且原提刑司所在的院子里存放的卷宗,只是副卷,上面记载的官员履历并不清晰。


下官等人要把详细的卷宗整理出来,还得去三司衙门请阅主卷才行。


三司衙门里的东西,可不是下官等人想请阅就能请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