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592章 一群亮出了獠牙的猛兽

第0592章 一群亮出了獠牙的猛兽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朝廷处置慕、钱、孟三家的风声,很快便传了出去。


三家下场不一,有被杀的,也有流放的,还有被贬为庶民的。


许多人在得到了风声以后,大致也猜到了是谁下的命令。


慕、钱、孟三家,此次引起的风波不小。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明里暗里,几乎都出手了。


内廷的两位若是想处置他们的话,除了一口气全部诛灭以外,不会再有其他。


因为唯有一口气全部诛灭,才能让慕、钱、孟三家引起的风波快速的平息下去。


朝野上下,唯有一人,能在如此乱局下,给三家不同的处置。


那便是赵祯。


赵祯下了命令,给三家盖棺定论,那些正对三家喊打喊杀的文武大臣,纷纷偃旗息鼓。


刑部领头,同大理寺、开封府衙门、巡检司,一起查处了慕、钱、孟三家的产业,同时将三家的人,尽数抓入到了大牢中。


同时,逮捕三家其他人的文书,也由八百里加急,迅速的送往了各地。


各地的府衙,在拿到了朝廷的文书以后,会尽快清理出三家在各地的产业,抓捕三家在各地的人手,然后一起送到汴京城。


曾经在大宋朝内,赫赫有名的三大商家,自此便成了过去式。


豪门大户被查抄,并没有在大宋朝掀起太大的波澜,除了一些同样的豪门大户,有唇亡齿寒的感觉外,普通的贫民百姓,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查处慕、钱、孟三家的事情,下面人在做。


赵祯、寇季、王曾、吕夷简四人不需要赤膊上阵。


他们四人从资事堂,移到了延福宫。


吃了一顿简单的膳食以后。


六部尚书中的其他四人,以及枢密院的正副使,到了宫内。


赵祯带着寇季、王曾、吕夷简三人,在其他六人瞩目下,进入到了延福宫内的正殿。


简单的施礼过后。


其他六人略微有些错愕。


内廷、枢密院、六部的主官,几乎全到了,独缺一人。


张士逊。


赵祯将他们全部招来,必然是有一件足以影响大宋的大事要谈。


可赵祯却将张士逊排除在外。


赵祯对张士逊的不满,表达的如此明显。


他们六个人感受的清清楚楚。


六个人中,没有一个人帮张士逊说话的。


也没有一个人为张士逊鸣不平的。


张士逊跟他们是平级,甚至比起枢密院正副使,还有些不如。


他们不需要巴结张士逊。


赵祯如此明显的不待见张士逊,对他们而言,非但不是一个坏消息,反而还是一个好消息。


朝中真正能掌大权的,就那么几个位置。


朝中真正能参与到朝中大事决策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位置。


一个萝卜一个坑。


张士逊倒下了,非但不会影响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反而还会腾出位置,让他们为他们自己人,争夺。


所以,从他们六人进殿,到赵祯开口,都没有人提及张士逊。


仿佛朝堂中没有这个人似的。


赵祯坐在高处,盯着自己手下的九位重臣,声音略显沉重的道:“朕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跟诸位商量。”


王曾、吕夷简、寇季等人,分别依照文武份属不同,分别坐在赵祯下首的两侧。


听到了赵祯的话,九人没有开口,皆做出了聆听状。


“西夏干涉我大宋的内政,朕很不满意。朕有意教训一下西夏,可又怕惊到了其他番邦使节,所以朕有意安抚一下其他番邦的使节。


朕准备跟其他番邦使节,签订一个盟约。”


此话一出。


九人神色各异。


王曾、吕夷简、寇季三人知道内情,所以稳坐钓鱼台,没有开口。


曹玮脸色如常。


高处恭微微皱起了眉头。


张知白一脸疑惑不解。


王云升和李昭亮二人,有意无意的瞥了寇季一眼。


见寇季神色如常,他们脸上也没有任何神色。


剩下的一人,跟张知白一样,有些茫然。


短暂的沉默过后,高处恭眉头紧皱着道:“要……求和吗?”


高处恭不赞成赵祯的话。


十分不赞成。


大宋向辽国求和,那是迫不得已。


但那些番属算什么东西,他们也有资格让大宋向他们求和?


高处恭虽然贪婪,但他也是主战派的一员。


他是在座的众人中,唯一一个亲眼见证过太祖朝、太宗朝、真宗朝三朝各种变化的老臣。


他亲眼目睹了大宋朝的权力更替,也亲眼目睹了武勋是如何由盛变衰的。


武勋的地位,到了如今,已经变得十分的危险。


若再不稳固根基,那倒下的可能性极大。


虽然赵氏皇族,一直兑现着与国同休的承诺。


但能不能真正的与国同休,能不能守得住家业,还得看自己。


曹家如今出了一位皇后,若是再得一个皇子,那曹家三代无忧。


高家却不同。


高家虽然有成器的后辈,但是比起曹佾、潘夙等人,仍旧差了一些。


更别提朝堂上还有寇季这等的妖孽。


若是他现在不趁机帮高家稳固一下根基,那高家在几十年后,很有可能会脱离权力的中心。


一旦高家脱离了权力的中心,除非出现十分厉害的妖孽,不然再想走进权力的中心,那就难了。


文臣们打压武勋,是不遗余力的。


武勋们一旦脱离的权力的中心,站在权力中心的文臣,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痛打落水狗。


武勋们的根基在哪儿,高处恭十分清楚。


钱财,对武勋们而言,只是锦上之花,战功才是武勋们立足大宋的根本。


所以他在敛财之余,也十分渴望战争。


特别是朱能封公以后,他求战的心思就更胜。


在高处恭眼里朱能就是一个破落户,别看朱能现在封公了,在他眼里,朱能依旧是个破落户。


一个破落户,都能后来者居上,凭借战功,混到跟他平起平坐的地步。


他如何能坐得住?


以前的朝廷,所有人都争着抢着当咸鱼,他跟着当咸鱼,也没什么。


可如今的朝廷,几乎是一片求战声,他自然不能再当咸鱼。


因为他再当下去,有可能就会真的变成咸鱼。


曹玮听到了高处恭的话以后,笑着摇摇头,“不可能求和……”


曹玮眯了眯眼,又幽幽的补充了一句,“那些个番属,没有资格跟我大宋求和,他们若是敢生出这个心思,那就的问一问,我曹玮的刀愿不愿意。”


高处恭皱着眉头道:“可官家的意思……”


曹玮下意识的看向了赵祯,沉吟道:“我若猜测的不错的话,官家要跟那些番属签订盟约,更多的是一种施舍。”


高处恭略微挑起了眉头。


赵祯对于曹玮口中的‘施舍’二字,很满意。


赵祯笑着道:“寇卿,你给诸位讲一讲你的想法。”


寇季点点头,环视众人,缓缓的将他此前在资事堂讲的那番话,讲了出来。


高处恭六人听了以后,一个个一脸愕然的张着嘴。


寇季提出的建议,跟他们以前和番属的相处方式,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在寇季讲述完了以后,不等高处恭六人发出疑问。


赵祯就笑着道:“此事,对番属有好处,对我大宋也有好处。细细的算下来,我大宋获得的好处,更多。”


高处恭皱着眉头,一脸沉思。


曹玮沉吟着开口道:“既然对我大宋好处更多,那就值得一试。”


高处恭听到曹玮这话,盯着曹玮道:“你说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高处恭可不单单只是问曹玮,签订盟约对大宋的好处,还在隐晦的询问曹玮,签订盟约,消除了刀兵,对武勋们有什么好处。


曹玮笑着道:“安抚了四边的各番属,我们就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对付辽国。”


不等高处恭继续开口,曹玮就继续道:“举国之力,征讨燕云,若是拿不会燕云,我们就该自刎谢罪。”


曹玮此话一出,殿内的文武浑身皆是一震。


气氛在一瞬间变得凝重了许多。


“咳咳……”


王曾干咳了一声,没有让曹玮继续将这个话题说下去。


王曾觉得曹玮这话说的有些莽撞。


真要拿不会燕云,他们自刎谢罪倒是没问题。


可官家也能跟着自刎谢罪吗?


王曾干咳着道:“既然诸位对寇吏部提出了想法没有异议,那就论一论盟约的条规吧。朝廷对盟约条规的约束不多,只有一条。


每一条条规,必须在各番属得到好处的同时,我大宋能跟着得到更多的好处。”


王曾定下了调子。


高处恭、曹玮、张知白等人略微思量了一下,开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们给出了建议,有中肯的,有偏激的,也有荒谬的。


高处恭这厮对钱财和战争分外执着,他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让各番属答应,大宋的兵马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出现在各番属境内。


他提出这个建议的用意是什么,延福宫内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老家伙提出这个建议,压根就没啥好心。


他是把各番属疆土,当成了大宋的麦地,准备没事干,就找个由头过去,狠狠的收割一波。


王曾、吕夷简、张知白,甚至寇季,对他的这个想法都十分鄙夷。


明明可以软刀子杀人,哄着各番属,乖乖的将大宋所需要的东西,送上来。


这老家伙非得把事情搞的血刺呼啦的。


十个人在延福宫内商量了一日。


最终商定出了十三条条规。


十三条条规,每一条,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十三条条规,每一条都让番属难以拒绝。


但暗中却潜藏着可怕的杀机。


王曾、吕夷简、张知白等人,卸掉了身上的儒雅外貌以后,露出的是锋利的獠牙。


远比高处恭、曹玮、李昭亮等人的獠牙更加锋利。


王曾几个人,在十三条条规商定完了以后,愣是逐字逐句的推敲。


他们将中华文字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将杀机潜藏的很深,即便是始作俑者的寇季,在拿到条规以后,也很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杀机。


要知道,寇季可是一个知情人。


十三条条规拟定好以后。


赵祯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朕希望尔等三缄其口,不要将不该说的话,说出去。朕虽然心怀仁慈,但该杀人的时候,朕绝对不会手软。


朕希望多年以后,还能跟诸位爱卿坐在一起。


即便你们中间一些人不在了,你们的子孙后辈也行。”


王曾等人闻言以后,齐齐向赵祯施礼。


“喏……”


赵祯的话,一点儿杀气腾腾的字眼也没有。


但句句透露着庞大的杀机。


他隐晦的告诉所有人,谁要将此事传出去了,他不介意杀人。


而且还不是杀一两个人。


而是诛九族。


因为赵祯提到了子孙后辈。


赵祯敢不敢下杀手,延福宫内所有人都很清楚。


赵祯敢。


因为现在刑部大牢里,就关押着上百等死的官员。


赵祯将他们判为斩刑,眼睛眨都没眨。


足可见,赵祯手有多狠,心有多辣。


以前坊间还流传着‘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话。


如今,谁再敢说这样的话,一定会被所有人嘲笑死。


刑不上大夫?


你去开封府大牢里看看,再说这话。


“诸位辛苦一趟,领着鸿胪寺的人,去各番属的驿馆内,走一趟吧。”


赵祯淡然说道。


鸿胪寺虽然是外交衙门,可里面的重臣不多。


面对所有的使节,明显不够用。


小官小吏去跟各番属使节谈盟约,人家能答应,那就有鬼了。


所以必须有重臣出面,去做此事。


寇季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果断拱手道:“青塘和元山,交给臣。”


王曾等人见寇季主动请缨,也纷纷跟着开口。


最终,九人瓜分了汴京城内的各番属使节,开始出宫去做事了。


寇季出了宫,一路让人驱赶着马车到了元山部的驿馆。


通禀了姓名以后,被人迎了进去。


元山部的外使,见到了寇季以后,将一些人驱逐出了驿馆的正堂,只留下了一些心腹,陪着寇季在驿馆正堂内。


“少爷……”


元山部驿馆正堂内的人,在寇季坐定以后,齐齐向寇季施礼。


感谢‘何乐而不为、路人甲’五百八十八书币打赏!感谢‘纯情犀利鸽、粱粱少爷、决战疆场、戚谢邹喻、陌上花开洛尘’五百书币打赏!感谢‘晗乙’三百书币打赏!感谢‘很胖气不匀、漫天霜雪落红尘、战殇、默默看点书’一百书币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