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837章 战争与瘟疫

第0837章 战争与瘟疫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封锁此地!”


寇季面色凝重的下令。


种世衡先是一愣,随后面色也跟着凝重了起来。


寇季自从到了河西以后,并没有插手兵事,也很少对兵马直接下达命令。


他现在没有经过种世衡,直接下达了命令,那就说明情况很有可能十分严重。


种世衡盯着寇季问道:“怎么了?”


寇季瞥了种世衡一眼,沉声道:“狗日的把死人和活人都捂在里面,弄不好就会滋生瘟疫。”


有道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兵灾也是灾难的一种。


兵灾进程中最容易引发的就是马瘟等瘟疫。


所以在战场上经常会看到有兵马将死去的牛马羊的尸骸扔进水源里的做法。


其目的就是为了破坏水源。


而兵灾过后,死的人太多,又无人为其殓尸,尸骸长久的暴露在空气中,被蚊虫噬咬,满满的腐烂,就会滋生出瘟疫。


黑汗王玉素甫将伤兵驱赶到了一处,不管他们的死活。


所以许多伤兵得不到医治,死了,尸骸也在营地里,无人掩埋。


时间一长,尸骸也就发臭了。


尸骸腐烂的臭味和伤口腐烂的臭味,混杂着粪便的臭味,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刺鼻的臭味。


寇季没有进入到伤兵营内部,就已经闻到了刺鼻的臭味,真正的伤兵营内部,恐怕早已臭不可闻。


水灾过后,身躯强健的百姓,接触过一些浮尸,或者吃一些不干不净的东西都会产生瘟疫。


黑汗王玉素甫将几十万的伤兵捂在一起,死活不论,要是捂不出瘟疫,那就是怪事。


种世衡深知瘟疫的可怕,所以在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脸色微微有些发白的道:“真的假的?”


寇季阴沉着脸道:“几率很大……”


种世衡迟疑道:“那咋办?”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给我留下两万人,我留下处理他们。你带人去追黑汗王玉素甫,然后吩咐人守好关城,关外的人一律不许入内,更不许接近此地。


然后再派人去找杜衍,吩咐他给我安排一些粮草、药材、石灰,还有随军大夫过来。


再派人送信去给汴京城的法医院,让里面的人都过来给我帮忙。”


种世衡皱着眉头道:“此地既然容易滋生出瘟疫,那你就别留下了。我一把火少了此地,将瘟疫扼杀在摇篮里。”


寇季瞥了种世衡一眼,“那可是几十万人,不是几个人。万一我们一点火,他们不要命的往外冲,我们不可能全部拦下。


若是里面已经滋生了瘟疫,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冲出去,那就后患无穷。”


种世衡皱眉道:“黑汗王玉素甫之前跟这些人住在一起,要是里面已经滋生了瘟疫,那黑汗王玉素甫兵马里说不定已经有人染上了。


你留在此地收拾这个烂摊子,根本无济于事。”


寇季沉声道:“黑汗王玉素甫将瘟疫传递到什么地方去,我不管。我能做的就是避免瘟疫传到大宋。我必须留在这里,一面处置他们,一面查证有没有瘟疫。


如果有瘟疫,我们就得封关。


我们这些人在没有熬过瘟疫之前,也不能入关。”


种世衡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不能让瘟疫流入我大宋。一旦瘟疫流入我大宋,到时候会死很多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手底下的兄弟。


其次就是河西等地。


它要是蔓延三五个府,那朝廷就不得不班师回朝,去封锁大宋全境。


到时候,敌人就可以放肆的在我大宋边陲之地攻城掠地。


所以我必须确认有没有瘟疫,也必须确保瘟疫不流入大宋。”


种世衡听完了寇季的话,知道其中的轻重,他郑重的点点头,“那我现在就下令让人封关,然后留下两万将士给你,剩下的我带着去追黑汗王玉素甫。”


寇季叮嘱道:“我们布置了很多对付黑汗王玉素甫的手段,所以你千万别跟黑汗王玉素甫硬碰硬。你将他逼到勒河处,我们就赢了。”


种世衡当即点头答应了一声,下去传令。


没过多久,除了封锁伤兵营的五千将士外,又有一万五千将士被派遣到了此处。


寇季在他们到了以后,沉声吩咐道:“各级校尉,将军中的独子挑选出来,让他们去扎营。我需要三处营地,每一处必须能容纳三十万人。


剩下的人,一半守在此地,严谨任何人出入,一半人留在原地等候命令。”


军中的将士不明白寇季的命令中的意思,但还是依照寇季的吩咐开始做事。


杜衍在接到了寇季的命令以后,匆匆赶到了此处。


寇季将他挡在了十丈以外。


不等杜衍发问,寇季就已经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杜衍。


杜衍听到了黑汗兵伤兵营里有可能滋生出了瘟疫以后,也不敢怠慢。


他依照寇季的吩咐,回到了玉门关,封锁了关门。


然后加紧筹备起了寇季所需要的物资。


种世衡在此期间,已经整顿好了兵马。


然后长叹了一声,带着兵马紧追着黑汗王玉素甫而去。


他心里其实十分伤感,若是真的滋生出了瘟疫,那么此次出了玉门关的将士,能活着回去的恐怕不多。


伤感之余,种世衡也恨上了黑汗王玉素甫。


若不是黑汗王玉素甫黑心的将活人和死人闷在一快,可能他们不需要承担瘟疫的风险。


种世衡率领着兵马,浩浩荡荡的追着黑汗王玉素甫而去。


寇季则留在原地处理起了伤兵俘虏。


除了黑汗营地内的伤兵俘虏外,还有此前在战场上的伤兵俘虏。


他们全部都需要寇季处理。


寇季先带着人,将他们分成了两部分。


伤重的和伤轻的。


伤轻的归入一个营地,伤重的归入到另外一个营地。


寇季在分配好了他们以后,并没有急着让他们入营,而是让他们在营地外候着。


寇季在营地带着他们在营地外等候了没多久。


玉门关内的随军大夫,带着一大帮子的物资到了关城外。


寇季立马随军的大夫用石灰在新建的营地四周泼洒了几遍。


然后立了好几个大坑,烧了好多柴胡等药材的药水,给所有人侵泡。


最先浸泡的自然是大宋的将士。


大宋将士浸泡过了,才轮到了黑汗伤兵。


黑汗兵有伤在身,泡在水里,一个个疼的乱叫,但却无人反抗。


因为他们不敢。


因为防备着他们的是手持着各型弓弩的大宋将士。


黑汗兵在泡过了药水以后,穿上了寇季分发给他们的衣服,一个个进入到营地,由随军的大夫诊治。


诊治过以后,他们才会被分配到两个营地当中。


重伤的在重伤的营地,轻伤的在轻伤的营地。


处理完了这些参战的俘虏伤兵以后。


寇季才派遣挑选出来的大宋将士,带着用药水浸泡过的汗巾,去清理黑汗王玉素甫留下的伤兵营。


大宋将士们只进去了一次,抬出了三千多黑汗人以后,就趴在地上疯狂的呕吐,一边吐,一边流泪。


寇季唤来了领头的校尉,询问道:“里面的情形如何?”


校尉强忍着呕吐的感觉,低声对寇季道:“简直就是人间炼狱。十个人里面,有三个是死人,四个从轻伤拖成了重伤,剩下的三个虽然是轻伤,但也不太好。”


寇季皱眉道:“怎么不太好……”


校尉迟疑了一下,沉声道:“黑汗王玉素甫并没有给他们多少粮食,但是他们还活着……”


寇季眉头一瞬间皱的更紧了,校尉虽然没有明说。


但寇季已经明白了校尉话里的意思。


寇季思量了一下,吩咐道:“下此你们带刀进去。记住,我们只救人。”


校尉听明白了寇季话里的意思,当即点了点头。


随后,校尉带着人不断的往返于黑汗兵的伤兵营。


他们耗费了两天时间,抬出来了近七万人。


其中只有两万多人是轻伤,剩下的都是重伤。


两天后的傍晚。


校尉带给了寇季一个十分恶劣的消息。


“寇枢密,伤兵营中间,活人十不存一,再往中间一些,没有活人。活着的几乎都在咳血。”


寇季听到了这个消息,立马下令,“别救人了,立马让兄弟们退出来。然后放火烧营。”


“那些活着的人……”


校尉迟疑着发问。


寇季喊道:“我说不救,你没有听清楚吗?放火烧营,一个也不允许放出来!”


校尉答应了一声,下去执行寇季的命令。


寇季在校尉走后,脸色阴沉的能滴出血。


狗日的黑汗王玉素甫,真的有可能捂出了瘟疫。


很多瘟疫在爆发以后,都有一个征兆,那就是咳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霍乱。


而黑汗伤兵营最中心的位置没有活人,靠近最中心位置的人十不存一,且存活下来的几乎都在咳血,种种征兆跟瘟疫爆发很相似。


校尉在得到了寇季的命令以后,立马让进去救人的大宋将士们退了出来。


然后寇季吩咐将士们封死了营地,然后开始放火烧营。


黑汗王玉素甫留在伤兵营的伤兵有三十万之巨,可最终救出来的人,只有七万人。


剩下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在等死,要么就是被寇季派遣进去的人给砍了。


寇季之所以派人砍了那些人,是因为那些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寇季害怕有人逃出来,所以吩咐将士们严密的封锁了营地,可当大火点燃以后,里面还活着的人,没有一个往外逃的,甚至连一声惨叫也没有。


火焰烧红了半边天,在火焰中间,有人影在晃动,但是没有一点叫喊声,只有风吹的火焰燃烧的呼呼声,场面十分诡异。


寇季盯着那火焰,面色阴沉到了极点。


黑汗王玉素甫不拿人命当人命也就算了,还往出捂瘟疫,简直是该死。


那些伤兵,黑汗王玉素甫不想带着,想个法子弄死多简单。


非要将他们驱赶到一处,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任由他们往出捂瘟疫。


大火一直燃烧到了第二天,空气中充满了香味、臭味、尸油味,火焰中也终于有了声音。


那是老鼠的声音。


很多。


它们在火焰中焦急的喊着。


即便是隔着上百丈,寇季也可以听的清清楚楚。


由此可见,里面的老鼠到底有多少。


火焰燃烧了足足三日也没有熄灭。


二十多万人炼出的尸油流淌的四处都是,它们带着火焰,流到了此处。


火焰什么时候能够熄灭,谁也不知道。


寇季也没有再关注那熊熊燃烧的烈火。


因为他救出的人中间,有人开始咳血了。


随军大夫在查探了那个人的情况以后,立马就找到了寇季。


寇季正在帐篷里给种世衡写信,他要告诉种世衡,让种世衡尽量避免跟黑汗兵短兵相接。


因为他已经有九成的把握可以断定,黑汗王玉素甫造出了瘟疫,同时黑汗兵中很有可能有人染上了瘟疫。


“寇枢密!出事了!”


随军大夫闯进了寇季帐篷以后,惊叫着喊。


寇季沉声道:“出什么事了?”


随军大夫惊声道:“有瘟疫!”


寇季皱眉道:“确定了?!”


随军大夫立马点头,“有数十人开始咳血了。小人之前检查过他们的伤势,他们只有一些外伤,并没有内伤。而去其中一些人的外伤在下身,根本不存在咳血的可能。


如今他们咳血了,那就说明他们有可能染上了瘟疫。”


寇季问道:“类似的情况你们中间有没有人见过。”


随军大夫果断点头,“有!我师兄当年在无定河处随军的死后,曾经见过类似的情形。当时就是爆发了瘟疫,死了十数万人。”


寇季郑重的道:“你师兄可在随军大夫当中?”


随军大夫赶忙点头,“在!断定那些人得了瘟疫的,就是我师兄!”


寇季眯起了眼,“如此说来,那就是真的有了瘟疫。你去告诉其他的随军大夫,每日要用药水清洗一番。此外,入兵营的时候脸上必须带着用药水浸泡过的汗巾。


你们在巡查兵营的时候,将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黑汗兵住的帐篷全部记下来,随后我会派人去处理。”


随军大夫果断点了点头。


寇季在随军大夫走后,拿出了写给种世衡的信,将疑似瘟疫几个字划掉,改成了确认存在着瘟疫。


写好了信以后,寇季立马派遣将士快马加鞭的给种世衡送了过去。


然后他调遣了将士,将那些咳血的黑汗伤兵整个帐篷的人,全部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一体斩绝,然后用烈火焚烧了。


他不敢留下尸骸,生怕被那个野兽给撕咬出来,将瘟疫传播到各处。


往后,几乎每一日都有咳血的人被发现。


然后寇季一帐篷一帐篷的拉出去砍脑袋、焚烧尸骸。


就在寇季处理黑汗人,以及瘟疫的一段日子里。


河西各处在爆发大战。


玉门关战事结束以后。


狄青立马收到了消息,他将阳关托付给了李迪,破开了关门,率领着三万铁骑,冲向了关外辽兵。


“杀!”


狄青带着面甲,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列。


身后的将士气势如虹的跟着他一路狂奔。


种世衡在玉门关对战黑汗兵的时候,采取的是围三阙一的战术。


狄青在阳关对战辽兵,并没有使用太多的战术。


在他看来,城外就十五万辽兵而已,又不是五十万,他率军冲出去,能跟对方正面一战,就不需要布置太多的战术。


狄青有信心率领三万铁骑,冲破辽兵的阵型,杀到萧匹敌面前,所以他就没有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


狄青率兵冲出阳关的时候,萧匹敌刚刚拿到了黑汗王玉素甫兵败玉门关的消息,他还在考虑是否要去驰援玉门关,就听到了手下的人禀告,说狄青率领兵马来袭。


萧匹敌得知了狄青只率领了三万兵马,就冲出来跟自己刚的时候,想也没想,立马召集了所有辽兵,杀出了兵营,正面去对付狄青。


萧匹敌带着兵马出了兵营,狄青就已经率军冲到了他们面前。


“投!”


“射!”


狄青在扑到了辽兵阵前以后,果断让手下的将士将手里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萧匹敌在狄青冲到阵前的时候,果断让手下的将士用弓弩应敌。


弓弩虽然阻挡了一些狄青冲锋的势头。


但辽兵在手榴弹的轰炸下,损失的也十分惨重。


狄青凭借着手榴弹的杀伤力,在辽兵前阵撕开了一道口子。


然后率领着手下的将士,犹如尖刀一般,沿着口子切了进去。


“杀!”


狄青率领着几十个重甲,挥舞着重枪、重刀,不断的劈砍、刺杀辽兵,不断的往前冲锋。


挡在他们面前的辽兵,无一例外都成了刀枪下的亡魂。


“绞杀!”


萧匹敌冷冷的盯着狄青冲阵,冷冷的下令绞杀。


两侧的辽兵汹涌着冲向了往前冲杀的大宋将士。


三万大宋将士,前进数十丈,就会有千人脱离队伍,跟绞杀他们的辽兵厮杀在一起。


三万大宋将士,在冲杀到萧匹敌帅旗前三百多丈的时候,跟随在狄青身边的人,已经剩下了不到三千人。


而在萧匹敌面前,足足有两万多辽兵守着。


“嘿嘿嘿……萧匹敌,你的帅旗我要了!”


狄青大笑一声,一边冲锋一边从马背上取下了一个皮囊,拔了引线以后就扔了出去。


跟随在狄青身后的将士,纷纷效仿。


萧匹敌见此,瞳孔一缩。


“原来你打算在乱军从中取我首级?!”


萧匹敌咬牙切齿的喊。


回答他的是一声声的爆炸声,以及辽兵混乱的叫喊声。


狄青借着捆绑在一起的一束束手榴弹,在萧匹敌面前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三千兵马瞬息之间,就扑到了萧匹敌面前。


狄青甩起了手里的重枪,对着萧匹敌所在的位置就是一枪。


萧匹敌身边的副将见此,扑上前去挡,被狄青一枪扎了个通透,余威刺穿了萧匹敌的胳膊,萧匹敌跌落到了马背下。


护卫在萧匹敌身边的侍卫们,提着长枪逼退了狄青几步,然后驾着萧匹敌就跑。


狄青一枪没有戳死萧匹敌,心里十分遗憾,但他没有去追萧匹敌,而是策马上前,一枪砸断了萧匹敌帅旗的旗杆,提着萧匹敌帅旗大声的呐喊。


“萧匹敌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正在跟大宋将士酣战的辽兵,听到了狄青的呐喊,一个个侧头一看,见帅旗已经到了狄青手里,二话不说,丢下了大宋将士,策马就逃。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


有人带头,自然有人经从。


一瞬间,辽兵就出现了溃逃之势。


能逃的辽兵果断逃了,逃不了的果断跳下了马背,选择了投降。


狄青留下了一千将看管俘虏,他带着剩下的将士追着溃逃的辽兵冲了出去。


一路追杀着辽兵追杀了三十多里,将辽兵赶出了瓜州以后,狄青才鸣金收兵。


此战,狄青阵斩辽兵一万多人,俘虏了辽兵四万多人。


俘虏的牛羊十多万,马匹六万多匹。


回到了阳关以后。


李迪瞧着浑身是血的狄青,不断的吧嗒着嘴称奇,“你这身子骨是找谁借的?”


狄青不明白李迪的意思。


李迪感慨道:“别人挨上两箭,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你挨了两箭,怎么跟没事的人一样?


你不知道疼吗?”


狄青一愣,笑着道:“在战场上杀的起劲了,只想着杀敌,根本感觉不到疼。”


李迪苦笑了一声,立马招呼了人给狄青治伤。


在狄青包扎好了伤口以后,李迪对狄青道:“玉门关方向刚刚来了军令。寇枢密吩咐你继续驻守此地。


若是有敌来犯,你可以出去迎敌,也可以固守关城。


玉门关那边暂时不会有援兵过来帮你。


所以你万事都要小心。”


狄青闻言,一脸愕然的道:“不是说我击溃的辽兵以后,之后就要面对青塘人吗?不是说随后给我派遣七八万兵马,让我在肃州跟青塘人一战吗?


怎么突然变卦了?”


狄青眉头一皱,沉声道:“难道是玉门关外的战事出了问题?”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