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889章 四十八年,太难熬了……

第0889章 四十八年,太难熬了……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依照世俗礼节,迎回杨老将军骸骨的事情,该有杨老将军的嫡系后人做主。


也只有杨老将军的嫡系后人才有资格动杨老将军的坟墓。


杨文广是杨老将军嫡系后人中,唯一一个成年男丁。


所以此事只有杨文广能做主。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祯在离开幽州城的时候,并没有越俎代庖。


而杨文广如今有公事在身,在没有卸下公事的情况下,不可能去取出杨老将军的骸骨,送回汴京城。


当然了,在拿下了辽国西北路东段以后,杨文广是有机会请求寇季,给他一些时间,去送杨老将军回汴京城的。


杨文广之所以没开口,寇季也没有主动提起。


都是为了杨家老太君考虑。


杨家老太君心里念着杨老将军,所以喉头的那口气,迟迟不会咽下。


杨家老太君如今就凭那口气活着。


若是尽早将杨老将军的骸骨送回汴京城。


杨家老太君见到了亡夫的骸骨,情动之下,咽了那口气。


那迎回杨老将军骸骨之日,就是杨家老太君的祭日。


正是因为有如此顾虑,所以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心里都记挂着此事,可是没有人提。


如今寇天赐和杨怀玉两个人着急着要将此事给办了。


自然有好心办坏事的嫌疑。


寇季盯着杨文广,道:“官家已经将此事交给了我处置,我想知道你的意思。”


杨文广趴在床榻上,一语不发。


许久之后,就在寇季再次准备开口的时候,杨文广眼眶有些发红的道:“还请寇枢密准我一个月沐休,让我亲自去办此事。”


窑洞内的人齐齐瞪起了眼珠子,难以置信的看着杨文广。


狄青差点出声质问杨文广,想问他是不是不在乎杨家老太君的生死。


杨文广感受到了他们的目光,痛苦的道:“那是我的骨肉血亲,也是我唯一的长辈,她的性命,我看的比自己还重。


可是我若是为了让她多活几年,迟迟不肯迎回我祖父的骸骨,我又于心不忍。


从我祖父葬身在燕云十六州到今日,几十年过去了。


我祖母的心,就被利刃剐了几十年。


如今,心恐怕都被搅碎了。


如今燕云归宋,她眼看着能跟祖父团聚了,却迟迟没办法团聚,她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那心,必然也如同烈火焚烧一般焦灼。”


说到此处,杨文广早以泪流满面,“她坐在城外的茶棚里,迟迟不肯离去,就是在等。她也是在告诉我,她已经不在乎生死了,她只想跟我祖父葬在同一个墓穴。


她的心已经碎了,我不想再看到她的心被烧成灰烬。


所以,我要送我祖父的骸骨回去。”


寇季、种世衡等人听到这话,心里堵得慌。


他们沉默着,迟迟没办法说出一句话。


寇季在沉默了许久以后,缓缓的开口道:“你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彻底,我派人送你去。”


杨文广含泪道:“多谢寇枢密成全。”


寇季摆摆手,道:“告诉我家那个小子,让他带我上一炷香。”


“有我一炷!”


“也有我一炷!”


“……”


种世衡等人纷纷开口。


寇天赐算是他们的晚辈,见了面得唤他们一声叔叔伯伯,有那个资格代替他们上香。


陈琳迟疑了许久,低声开口道:“不知道咱家这个阉人,有没有资格上一柱香?”


杨文广抿着嘴,流着泪,重重的点头。


陈琳见此,点头道:“咱家也派几个人跟着你。辽地虽然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我们还没有熟悉,咱家派几个人给你引路。”


“多谢……”


杨文广有了决定,心便飞了。


寇季知道杨文广急着去密云,立马派人准备了东西,送杨文广赶往了密云。


杨文广一路星夜兼程,仅仅用了七日,就赶到了密云。


有寇季打招呼,陈琳的人跟着,即便是大雪封路,他和他身边的人依然能一路策马狂奔。


背后的伤势虽然在赶路的过程中撕裂,但却没有阻止杨文广赶往密云的步伐。


杨文广赶到了密云以后,刚巧碰见了一群人在跟另一群人对持。


其中一群人是由寇天赐和杨怀玉所领,另一群人就有些复杂,有密云当地的百姓,也有一些从大宋腹地过来的人。


杨文广出现以后。


寇天赐和杨怀玉赶忙迎到了他身边。


“杨伯伯……”


“爹……”


杨文广板着脸,喝斥道:“你们在做什么?”


杨怀玉赶忙道:“我们要迎回曾祖父的骸骨,可是他们不让。”


杨文广瞪了杨怀玉一眼,道:“所以你们就招了一批人,要硬抢?”


杨怀玉一脸尴尬,下意识的看向了寇天赐。


他可招集不来那么多人。


他的名头不好使,杨家的名头也不好使。


那些人是寇天赐招集的。


他寇府独子,官家干儿子的身份一亮,燕云十六州规划的两府之地内,有大把的人愿意为他所用。


杨文广看到了杨怀玉看向了寇天赐,就知道招集人硬抢,必然是寇天赐的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训斥寇天赐,而是瞪着杨怀玉喊了一声,“胡闹!”


寇天赐见此,沉声道:“杨伯伯,此事是小侄的主意……”


杨文广摇头道:“你不必解释,你是一片好心,杨伯伯知道。”


寇天赐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杨文广继续道:“遇到了事情,先说清楚,再动手也不迟。”


不等寇天赐和杨怀玉搭话,杨文广就跳下了马背,向另外一群人走了过去。


“在下杨文广,敢问诸位是……”


杨文广拱手一礼,先道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询问对方的身份。


对方为首的也是一个汉子,听到了杨文广自报家门以后,神情一正,抱拳道:“草民王安……”


王安介绍了自己,又向杨文广介绍起了其他人。


“这些是草民族中的弟兄,这些是杨公村的百姓。”


杨文广再次拱手道:“诸位有礼,犬子和我那侄儿冲撞了诸位,杨某在此处给诸位陪一个不是。”


王安见此,急忙道:“杨将军言重了。草民等人也是不知道杨公子和那位公子的身份,见他们要动杨公庙,所以才拦下的他们。


如今误会说清楚了,也就没事了。


不瞒将军,草民等人在此处,就是为了等将军过来,好跟将军一起起棺,好迎回祖父的骸骨。”


“祖父的骸骨?”


杨文广一愣,失声道:“可是王将军的后人?”


王安郑重的道:“家祖正是杨老将军的副将王贵。”


杨文广沉声道:“当初你们一家不告而别,我祖父可是惦念了许久。”


王安坦言道:“杨老将军故去以后,我祖父觉得是我祖父没能护住老将军,没脸在杨家门下蹭一口饭吃,就带着我们离开了。”


杨文广闻言,急忙道:“我祖父故去,可跟王将军无关。”


王安洒脱的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杨文广听到此话,便没有再多提此事。


二人商量了一下,找人选了一个日子起棺。


杨公村的村民们帮他们准备了祭拜用的东西。


杨文广和王安,以及寇天赐、杨怀玉等人,拿着东西上了山。


山上有一座庙,那庙便是杨业骸骨安葬之所。


庙不大,却远近驰名,香火旺盛。


庙是辽人立的。


祭拜的人当中有辽人也有汉人。


庙立了数十年,已经隐隐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心灵寄托之所。


庙里有两尊神像,一主一次。


两尊神像,都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装扮。


杨文广和王安,三跪九叩以后进了庙。


二人进了庙以后,皆以泪洗面。


二人就那么在庙里住下,日夜陪着祖父说话。


一直到了挑选了日子,二人才正殿里出来,到了后面骸骨埋葬之所。


二人摆好了香案,众人进香以后,才开始挖坟。


大坟撅开。


露出了墓室。


打开了墓室以后,将里面的两具石棺抬了出来。


辽人下葬,一般很少用棺材,即便是用,大多也是石棺。


石棺有大小,也有主次。


那个是杨老将军的,那个是王将军的,一目了然。


杨文广和王安各自扑到石棺前哭了许久,才让人打开了石棺,将里面的骸骨转移到了他们准备好的木棺里。


“回家了!”


“回家了!”


“……”


一句‘回家了’,喊哭了所有人。


有人心里充满了心酸,有人心里充满了不舍。


心酸的是杨文广等人。


他们为盼其祖归家,盼望了数十年,差点就没盼头了。


不舍的是当地的百姓。


他们叩拜了几十年的‘神’,如今要被抬走了,他们自然不舍。


棺椁被抬下了山,杨文广和王安分道扬镳。


杨文广要带着杨老将军的骸骨回汴京城,而王安要带着其祖的骸骨回祖地太原。


往后大半个月。


杨文广、寇天赐、杨怀玉一行人,就护送着杨老将军的棺椁,一路往汴京城走去。


所过之处,皆有人祭拜。


反而到了汴京城,却无人祭拜。


不是大家不愿意祭拜,相反,有很多人都想来祭拜。


甚至赵祯想要亲自出来扶棺。


只是杨家老太君一身绿色罗裙,往哪儿一站,赵祯也没办法亲自去扶棺,其他人更没办法去祭拜。


一个妻子,等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丈夫回家。


他们必然有很多很多话要说。


不适合被外人打扰。


杨文广在护送着杨老将军棺椁到了汴京城的时候,步履就格外的沉重,脸上没有半分笑容。


当他们一行出现在汴京城门外不远处,看到了那孤零零的站在城门口的苍老的身影。


所有人浑身都是一震。


杨文广心里一瞬间被悲伤和担忧填满,他很想就此止步。


但他知道他不能这么做。


棺椁一点一点临近。


苍老的身影也逐渐清晰。


那绿色的罗裙在风中飘摇,显得格外的耀眼。


杨文广一点点抬着棺材,走到了苍老的身影身边,看着苍老的身影盯着棺椁一眨不眨的眼神,悲从心起。


“祖母……”


杨家老太君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一点点的靠近了棺椁。


杨家老太君伸出苍老的手,摸向了棺椁,只是在手指快要触碰到棺椁的时候,突然停住了。


杨文广一瞬间觉得心被狠狠的攥住,呼吸都停住了。


杨家老太君的手,最终还是落在了棺椁上,轻声笑着道:“也没有盔甲让我揭,怪不习惯的……”


“祖母……”


杨文广颤声呼喊了一声。


杨家老太君却没有搭理他,而是笑着一寸寸抚摸着棺椁,低声说着,“你也是狠心,一走就是四十八年,将一大家子扔给了我。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将这个家撑下去……”


“……”


“你和玉儿他们走了,家里就剩下了昭儿……昭儿武艺不弱,但文事上差了一些,总是被手下那些人糊弄,你要是在的话,肯定能教他……你不在,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这些,没办法教他……”


“……”


“景德二年,昭儿死在了高阳关任上……我剩下的唯一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你也没办法安慰我……当年你骗我嫁给你的时候,说过我难过的时候,你会安慰我的……现在看来,你是骗我的……”


“……”


“昭儿去了没多久,我二弟也没了……死在了行军途中……他以前最喜欢跟你切磋武艺,每次都打不赢你……但是他比你幸运,好歹留下了一身尸骨给我和娘……”


“……”


“我二弟没了没多久,娘也跟着去了……娘看着爹没了,看着两个儿子没了,心早就跟着去了……我劝了,没劝住……”


“……”


“娘没了没多久,我那些外甥,也一个个没了……最先走的是惟正……然后是惟昌……再是惟信……小时候他们见你,都想跟着你学枪法,你也答应了,可惜你没好好教他们……”


“……”


“你不知道,当时我知道他们走了以后,心里真的不好受,大病了好一场……后来文广大了,朝廷要荫补一个官……我不想让他去……他是你老杨家最后一个男丁了……他要是没了,你老杨家也就没了……”


“……”


“可官家旨意送到以后,我看着孩子眼里有光,实在不忍心拒绝……”


“……”


“我答应了,但我私底下去见了先帝,跟他说,让他给文广安排一个闲职,让他在汴京城待着,为你老杨家传宗接代……”


“……”


“这孩子就是因为如此,在汴京城熬了好些年都没上战场,他还以为是朝廷看不出他厉害呢……”


“……”


“惟忠,你最喜欢的那个小家伙,前两年去了……死的时候尸骸坐镇在边陲,糊弄了辽人好久……有几分你的样子……”


“……”


“惟忠没了,我去看的时候,差点被人从娘家赶出来了……你要是在的话,肯定不会看着我受委屈……”


“……”


杨家老太君就这么一寸一寸的摸索着杨老将军的棺椁,细细的讲述着杨老将军不在的这四十八年里,所发生的一切。


周遭的人,无一不泪流满面。


杨家老太君,说到了最后,脸上流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现在,你回来了,我就不用再撑起这个家了……


你娶我的时候说过,生同寝,死同穴。


你大概是忘了,一个人躺了四十八年。


我却还记得,至今仍旧记得清清楚楚。”


说到此处,杨家老太君缓缓的趴在了棺椁上,小声的说道:“重贵啊,下辈子你一定要好好撑起家,别再扔给我了,太难熬了……”


说完这话,杨家老太君缓缓闭上了眼,嘴角带着笑意,眼角却有泪水渗出。


“祖……祖母?”


杨文广红着眼,颤声呼唤了一句。


杨家老太君一动不动,唯有身上的绿色罗裙,在风中不断的摇曳。


“祖母?!”


杨文广再次呼喊了一声。


杨家老太君依旧没有动静。


杨文广胆怯的伸出手,手指哆哆嗦嗦的探向了杨家老太君的鼻息。


“祖母!”


杨家老太君去了。


带着笑,含着泪,去了。


杨文广瞬间泪流满面。


寇天赐和杨怀玉二人,小脸变得煞白。


杨文广哽咽着道:“祖父、祖母,孙儿送你们回家……”


说完这话,杨文广抬着棺椁,流着泪,一步一步的往汴京城走去。


杨家老太君去了,消息如同一阵风,吹遍了汴京城。


汴京城许多人在知道了此事以后,都眼含热泪。


皇宫内。


赵祯站在城头上,一直注视着城外,杨家老太君去了没多久,他就收到了消息。


“折杨两家满门忠烈,世人皆知……世人皆道折杨两家出英豪……却没人知道,您在是最值得被称颂的人……”


赵祯缓缓闭上了有些泛红的双眼,低声道:“方敬,拟旨,德贞……”


跟随在赵祯身边的宦官方敬,惊恐的瞪大眼。


“官家,此事不合规矩,不合礼法……”


赵祯口中的‘德贞’二字,明显是谥号。


更关键的是,这‘德贞’二字,是相当高规格的谥号。


杨家老太君,既不是皇后和不是太后。


可没资格获得谥号。


赵祯缓缓睁开眼,平静的道:“不合规矩,那朕就改规矩,不合礼法,那朕就改礼法。我大宋有奇女子,那就该别开一面。


男子能获得谥号,女子也应该能。”


方敬听到这话,立马垂下了头,没敢在多言。


赵祯继续道:“下去告诉吕夷简三个人,让他们叮嘱下面那些人,管好自己的嘴,朕不想杀人。


再派人去工部一趟,着工部的人在巩县筑墓。”


方敬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


赵祯思量了一下,又道:“下旨擢升杨文广为枢密院知院,补杨怀玉为御直。”


“喏……”


方敬答应了一声,下去立马找人草拟圣旨。


圣旨草拟好了以后,方敬拿给了赵祯过目,加盖玉玺,然后送到了杨府。


此事满朝文武很快就知晓了。


但是有赵祯的警告在,满朝文武没人敢出声说半句不是。


如今的赵祯在汴京城,一言独断。


在汴京城内所有人满怀悲伤的时候,有一个觉得自己做了错事的孩子,脸色煞白,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回到了府上。


“哥哥?”


最先发现他的,是他的妹妹寇卉。


寇卉见到了寇天赐出现在府门口,一脸惊喜的铺了上去。


只是刚冲到了寇天赐眼前,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你……怎么了?”


寇卉见寇天赐脸色惨白,如同行尸走肉,吓了一跳。


“我……我去找娘……”


寇卉一边招呼着府上的管事和大夫看着寇天赐,一边疯狂的奔向了后院。


寇天赐似乎听到到周遭的一切,他恍恍惚惚的走到了自己住的院子,又恍恍惚惚的进了房门,关上了房门。


在寇天赐进入到房内不久,向嫣就领着一大帮子人,呼啦啦的出现在了寇天赐的房门外。


“大夫?”


向嫣到了寇天赐房门外以后,没有呼喊别人,直接呼喊了大夫。


府上的大夫赶忙出现在了向嫣面前。


向嫣快速的问道:“赐儿是否有碍?”


大夫赶忙道:“夫人,我已经观察过了小少爷的气色,小少爷身子骨无碍。”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其中的佼佼者,仅凭一眼,就能决断一个人是否患病。


以寇府的权势和财力,府上的大夫自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向嫣听到了寇天赐身子骨无碍,松了一口气,然后问道:“那赐儿这是怎么了?”


大夫沉声道:“小少爷身子骨虽然无碍,只是这心上,怕是出了大问题。”


向嫣一愣,紧张的问道:“什么问题?”


大夫直言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恐怕只有小少爷自己知道。”


顿了顿,大夫又道:“心病只有心药才能医治,寻常的药食根本没有半点作用。”


向嫣听到此话,顿时急了,“那可如何是好……”


寇卉在一旁紧张的道:“娘,要不先进去看看哥哥。”


不等向嫣开口,大夫率先道:“最好不要,小少爷现在应该需要一个人静一静,现在进去,对他的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