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144章 走穴趣事【为盟主“吃土的小阿川”加更,2/62】

第144章 走穴趣事【为盟主“吃土的小阿川”加更,2/62】

作者:红色水牛 返回目录

接下来的几天,唐云风带着孔芸龙算是跑遍了燕京郊县。


除了第一场演出有些特别外,后面的场子都很正常。


不过,那晚的《探清水河》,不知道谁给录了视频,还上传到了网上。


台风潇洒,韵味十足,而且民间小曲确实很容易上口,哼唱几句,比歌曲还有意思。


所以一来二去的,竟然在网上有了不小的传唱度。


同时,也让唐云风在网上有了一点名气,差不多算个十八线的小名人。


于是乎,后面的金主,每场都必点他的《探清水河》。


2006年元月,《探清水河》在郊县,包围了四九城!


当然,相声门的规矩人家也懂,点活儿多少会有些表示的。


几个红包一凑,竟然有三千多块。


蚊子再小也是肉,唐云风一点都不嫌弃。


在他眼里,这是小钱,可是在屁股后面的孔芸龙眼里,这就是大钱了,羡慕的口水直流。


师兄在打样儿,师弟指定得跟上。


他脑子一转,希望将自己“贯口王”的称号早日打响。


而且很卖力气,每次上场都挑有难度的活使。


可他这个大傻子,怎么就没有考虑到,越有难度的贯口,普通人就越难上手。


整来整去,每次演完,台下倒是掌声阵阵,叫好声不断,然而他的名气并没有增涨太多,但为德芸社的招牌着实增添了不少光彩。


唐云风只能说,德芸社有他真好!


不过,孔老愣不愧是孔老愣,备受打击之后,竟然直接放弃了自己的贯口称号,磨着唐云风教他唱曲儿。


当然,结果便是,他的后脑勺又结结实实地挨了唐云风一巴掌。


德芸社的未来,怎么可能少了他“贯口王”的存在?


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嘭!”


某一天晚上,当唐云风再次从床上掉下来以后。


他瞅了一眼把自己睡成了“C”型的孔芸龙,气得往搭在自己这一边的屁股上,直接就是一脚。


“明天教你唱曲儿还不成吗?”


“嘿嘿,谢谢师哥!”被窝蒙住头的孔芸龙很快就有了反应。


“过去一点,你再敢故意越界,我一句都不教,哼!”


“那不能,您让我睡地上都成!”


唐云风没好气道:“那行,被子归我,你睡地上去吧!”


“哎!”


孔老愣是真愣呀,应完声还真躺地上去了。


唐云风钻进被窝里,使劲憋着笑。


哼,不信还治不了你了。


果然,没过一会儿,耳边便听道。


“师哥,您是知道我的,我睡觉很老实!”


“我信你个鬼,滚上来吧!”


服软了就成,不能真把他给冻死了。


“哎,师哥最好了,嘿嘿!”


不一会儿,唐云风警告道:“别挤啦,再挤我又要掉下去了!”


“啊,哦,冷,挤一挤暖和!”


……


……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便是唐云风上报了。


起因是有一位金主,很会来事儿搞宣传。


自己花了不老少钱给员工搞新年晚会,那他自然也希望被报道报道。


不知道走得什么门子,而且企业办晚会,确实也算有点新闻价值,所以人家记者还真来了。


一场活动下来,就数唐云风和孔芸龙最亮眼,他们俩顺理成章,作为演员代表,接受了采访。


好家伙,这不是“老太太吃豆腐……正好”么?


唐云风侃侃而谈,着重强调了现在企业举办晚会的重要性,捧了金主不少漂亮活,这把人家给乐的。


接着话风一转,表示德芸社非常支持这一类活动,为万千工友带去欢乐,是相声演员则无旁贷的事情。


最后,差点把王海的手机号码报给人家记者了。


其实他是念到了一半,被人家制止了,这让他略感遗憾!


报纸第二天就登了,虽然版面不大。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谁知,第二天人家记者单独找上门来。


因为人家报社的领导,发现现在报道郭德刚已经很难找到新花样,这下唐云风刚好撞人家枪口上了。


想当年,郭德刚和于慊还没有起势时,便在郊县闯荡过,最终闯出了现在的名头。


这事儿,不知道被报道过多少回了,现在励志故事,读者们很买账。


现在竟然撞见了他俩徒弟,也开始在郊县闯荡。


师父传授徒弟手艺,徒弟重走师父的路,这才算真正的传承吧?


完全是很好的素材,必须挖一挖!


所以,唐云风在某家小旅馆里,接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专访。


唐云风将自己、德芸社、师父、传统相声,着实夸赞了一番,让人听着还不尴尬!


很快,一篇篇幅不小的报道便问世了。


【传统艺术有传人,“郊县天王”在传承】


现在正是德芸社渐火的时候,这篇报道的反响也相当不错。


这可不容易。


整个后台,所有人上报无一不是蹭着郭德刚的采访。


一般就是他说完了,需要旁人再说几句衬托一下,这才有的机会。


而他们这次,则完全是自己挑头,又是德芸后台中的头一份儿!


郭德刚看到报纸后很高兴。


特意打电话给唐云风,把哥俩都夸奖了一番。


电话接通,唐云风想起了前面的一件事儿。


“师父,25号的专场门票,卖得怎么样?”


“不错,我们定价一百刚好,所有票两天卖完,没剩下,倒票的人也少。”


唐云风一听就明白了。


票不够卖,倒票的人才会出现。


眼巴前这情况,应该算是他们抓得比较准了。


家里、外头都是好消息不断,这让唐云风心情大好。


于是趁着得闲,拉着孔芸龙还真溜达了不少地方。


现在临近年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些郊县的特产自然不会少。


什么黄金梨、磨盘柿、板栗、腐乳、苹果、白枣等等。


采买东西的主意是唐云风出的,具体的斤两是孔芸龙自己定的。


这家伙来燕京这么多年,也难得有机会吃这些东西,当下发了狠,拉都拉不住。


于是,他的背挂在了唐云风身上,而他自己身上,则挂了不知道多少个包。


终于到了26号,哥俩该打道回府了。


走在汽车站门口。


孔芸龙紧了紧身上的包裹,问道:“师哥,咱这买得东西是不是有点多了?”


唐云风回头瞅了他一眼,意思在说“大哥,你才知道呀?”


不过嘴里却打趣道:“你不是能一个打五个吗,这点东西对于你们武林中人,应该不算什么吧?”


这招好使!


孔芸龙浑身又充满了力气,笑道:“不算不算,苹果再来个五十斤都没问题!”


唐云风不再搭理他,紧了紧自己胸口的包,直接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