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明月明年 > 第四十七章 竹里人家

第四十七章 竹里人家

作者:有期 返回目录

这次不知为何倭匪又要挑起事端。


是倭贼挑战了峨眉派。


峨眉派正愁没有他们的踪影,就遭遇到了他们。


在峨眉派这群人的心中,这次遭遇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正想报仇。


虽然他们伤的严重,但是他们依然觉得被这群倭匪围攻是件幸事。


没有受伤和伤的不重的峨眉派门人,已经暗暗地准备下一次拼杀。


有的弟子出了义庄,去城里打造暗器。有的在一起研究倭人的武功路数和攻击术法。


兰泣露和衣锦绣看了敬佩不已。


峨眉派的弟子们早已经对滴水楼改变了态度。


因为他们知道,在漳州此番与倭人的对阵中,无论是哪个门派行为都令人敬佩。


各个门派之间也多了一丝唇亡齿寒的相依感。


他们甚至会猜测,这个神秘的滴水楼十大公子中,说不定就有一位公子是峨眉派的高手。


容与探查的雪山派没有什么异常,叶泫霜去的万花门也没有异常。


可是在这件事情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思考同一件事情。


能在漳州掀起那么大的动静,能让朝廷动用俍兵来对付的倭人,人数众多,甚至是组织有序,绝对不可能没有领头的首脑人物。


不管东瀛本土有没有人在支持和组织入侵大明这件事情。


在漳州,一定有倭人的先遣人员,他们一定是在接应和组织这一次又一次的倭人作乱。


俍兵和各个江湖门派尚有主帅和领头人物,倭贼背井离乡,不可能没有依傍,源源不断地在异国他乡挑起事端来。


可是这个领头人物似乎一直没有出现,更不知道他在哪里。


无论驻军还是江海阁等武林中人,也一直在找这个关键人物。


每次江海阁的人找到的头领,最终都不是真正的头领。


因为他们认为的头领人物,有的已经死了,但是他们这伙倭人还是层出不穷地作乱。


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头领?


方辰休曾与傅雁行和凌君回到他的行营中闲聊。


那次是他们难得的闲暇时光。却又称不上是闲暇时光。


因为他们在一起多的是谈论战事和城内倭人的动态。


傅雁行和方辰休是军中的将军,他们了解战事,统帅有方。


凌君回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懂得战略战术,勇猛异常的将军。


按照他们的防御和打击,漳州的倭患看来不会持续多久,至少不会再蔓延。


傅雁行和方辰休都认为,他们还没有找到这个倭人的领头人物。


这个倭人的领头人物一定躲在暗处暗中操纵着这伙倭人。


不然这伙人不可能那么庞大,有组织地挑起战事。


这个在暗中操作这群倭匪的领头人物,若是被他们找到了,那么这场倭患就能结束的更早一些。


虽然经历了梅山之战,倭人被全歼,但是他们之中似乎并无这个领头人。


那个在战争中自杀的倭寇头领最多只是个小头领,不可能是那个在暗中操纵的人。


因为梅山之战之后,倭贼毫无消退之意。


反而有些猖獗。


凌君回与他们有一样的看法。


他们江湖人士也在找倭人的领头人物。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打来打去,死伤过后,还有下次。


凌君回有一种预感,这场江湖上的杀戮,背后的那个领头人似乎就要出现了。


因为据容与和秘云疏说,在查看峨眉派的伤势的时候,发现峨眉派七师叔的伤与江海阁阁主黄正青的伤痕很相似。


而且他们有一个相同之处,他们都遇到了面具人。


是面具人伤了他们。


如果能找到面具人,那么这场倭人挑起的江湖戮杀会不会结束的早一些?


-


城中的西山脚下,有一大片竹林,竹林里似乎住着一户人家。


从外面远远看上去是一户普普通通的院落,走近了再看,却隐隐透露着些不平常。


若是看到了里面,那布置和陈设更是让人觉得精致异常。


院子里面,有溪水流动。


溪流上面有小桥,院落里面还有小院。


每一处小院都布置的干净清雅。


但是这么大的院落,从外面看上去却不起眼。


最奇怪的是这个院子里似乎没有什么人。


经常只有一个白衣胜雪的男子在院落间徜徉。


这个白衣胜雪的男子身灵如猿,身姿如天上的仙人般不染尘渍。


他经常在院落里练剑,动作优美出尘。


很少有男人练剑的姿态能那么美。


他生的也极为俊美,星眸朗目,神态冷厉,仪表风流。


行走时飒踏如流星曦月般皎然动人。


那天,凌君回是误入竹林的。


可是他并没有进入院内,也根本没有见到那个白衣如仙的男子。


那天他从城外回来,不小心走错了路。


他拐进了这片竹林,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个竹林里的院子。


因为半隐在竹林里的院子太不起眼了。


凌君回远远看着这个竹林里的小院落,心中竟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熟稔气息。


这处院落,说是奇异,看上去又那么平淡,说是普通,却又有些不同寻常。


说是诡谲,却没什么危险的异象。


凌君回还是决定敲门讨杯水喝。


小院的门前的路和空地,说不出的干净。


院落外面有溪流绕过,溪里溪外尽是白色的鹅卵石。


溪流清澈如无。


不远的拴马桩,竟也是白色的,白色的石头磨成柱子,半埋入地下。


只是这不起眼的拴马桩,便能让人看出这院落的主人隐隐的奢华和精致。


凌君回栓好马,他踏上溪流上的小桥,过了小桥才是院门。


小桥上有清风吹过,有竹林沙沙的声音,听上去如波涛初起。


他径直走向院门,轻轻地扣了扣门环。


叫道:“有人吗?可否讨口水喝?”


门缓缓地开了,是一个老年人开了门,看上去很温和。


凌君回退后一步,施礼道:“老人家,可否讨些水喝?”


老人打量了一下凌君回,道:“公子进来吧。”


说着将凌君回让进了大门,大门正对着是影壁,看不清院里面更深处的情形。


老人领着凌君回进了一间小客厅。


老人请凌君回坐下,很麻利地给凌君回倒了一碗茶,道:“公子请。”


凌君回一看,便知这是刚刚泡好的茶,茶汤清冽。


他轻轻呷了一口,茶水入口微甘,茶味清新。


不禁微微点头道:“好茶。”便一饮而尽。


老人微微笑着,也坐了下来,接连给他倒了三碗。


喝完茶,凌君回微笑起身,并没有多留,只道:“多谢茶水。叨扰了老丈。在下告辞了!”


老人微笑颔首,“公子慢行!”


凌君回出了门,过了门前的小桥,不忍的回头一看,那位老人竟还站在门口,目送他。


凌君回转身弯腰施礼,又挥了挥手,飞身上马离去。


老者见凌君回策马离去,忙关了门。


他绕过影壁,快步向后院走去。


此时院落的房间里,一个白衣男子从凳子上滑落,单膝跪在地上。


他面色惨白,鬓发有些散乱。


老人已经奔了进来,慌忙叫道:“少主……”


“无妨,闵伯不要担心。”白衣男子道。


“少主在城里可是遇到对手了?”老人言辞有些担心。


“遇到一个大明的面具者,不想他的武功不弱。是我轻敌了。”


“我速请人来帮少主疗伤。”


“不必了闵伯,我自己调息静养就好。”


被称作闵伯的老人将白衣人扶到床上坐下,道:“方才有一位佩剑的公子来讨水喝,我看他的眉眼有些相熟,竟不知为何觉得这人在哪里见过。”


“可能看出他的功力?”


“是个武林中人,但是此人看上去平和自然,已然看不出武功高下。”


白衣人道:“不曾想漳州竟来了这样的好手,有机会要会他一会。”


被称作少主的白衣男子声音低沉却清晰动听。


“这数月来,漳州又来了不少大明的高手。少主在外面,要多加小心。”


白衣男子叹了口气,没再搭话。


“少主连日奔忙,要多注意身体。”闵伯轻声叮咛道。


白衣男子点点头,示意闵伯出去。


他闭上眼睛准备调息。


闵伯出了门,拍了一下手,小院里出现了几个素色衣衫的人。


闵伯吩咐道:“保护好少主。”言辞尽显威严。


-


凌君回回到住处的时候,竹影在远远地张望他。


远远见到他回来,竹影迎了过来。


她牵过凌君回的马,面色有些凝重道,“先生回来了。九哥他受伤了。”


凌君回吃了一惊,云疏竟会受了伤。


在滴水楼,如果秘云疏受了伤,对他来说简直就比自己受了伤还要严重。


滴水楼的消息收集和传递,需要秘云疏。


如果没有秘云疏,滴水楼各个总管之间,各大公子之间,滴水楼从上到下的消息都要受阻。


连上次的梅山一战,他都没有让秘云疏同去,他怕他有闪失。


此时秘云疏竟然受伤了。


凌君回飞快地进了院子,身影一晃,就去了秘云疏的房间。


只有容与在秘云疏的房间里。


见凌君回飞快进了门,容与忙起身。


三人都没有说话,此时说什么都不必要。


凌君回飞快地给秘云疏把了脉,松了口气,道:“你受了内伤,筋脉受损,所幸无大碍。”


此时秘云疏脸色苍白,只道:“不妨事。”


“别动,我给你疗伤。”凌君回道。


容与道:“先生,我给九哥疗伤就可。”


“不必了,他这伤,耗不了我多少功力。你自己也要保存功力,随时会遇到危险。”


从秘云疏受伤的事情来看,他们真的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