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寡妇医妃:我靠空间带飞全家 > 第279章 她是我的命

第279章 她是我的命

作者:口蘑肥鸡 返回目录

东越要他不惜一切代价,探查火药的事情。


他跟随李将军,自然知道火药的重要性,便又打算推脱。


谁知这一次东越和以往不同,直接露出了青面獠牙。


东越的人,只问了他两句话,便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若是李将军知道,北魏在东越覆灭的那些人手,其中有你的一份功劳,你觉得他会如何?


若是李红缨知道,她所谓的偶遇定情,相知相悦,都是谎言骗局,你觉得她会如何?”


他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清楚,以李将军对北魏的忠心,不会姑息此事,一定会把他的事情上报给陛下。


他倒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只是他东窗事发,难免牵连李将军,最要紧的是,会伤老人家的心。


而以红缨的性格,若是她知晓自己认定的爱情,只是一场虚假的谎言,定会由爱转恨,悲痛欲绝。


不管红缨怎么恨他,他都可以承受,但红缨还怀着孩子,如此大的情绪波动,万一有个好歹,对身体就是巨大的损伤。


东越的人见他不言,也不管他,而是更近一步威胁,将一条手帕摆在了桌上。


“看看这个,可眼熟?”


他拿起手帕一看,发现竟然是红缨的,望向东越的人戒备起来,十分紧张。


怒气在心中翻腾,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了,一把揪住眼前这人的领口,将人拉到自己身前,冰冷地盯着双眼。


“你想干什么?


我警告你,你要是敢动红缨一根头发,我绝不与你善罢甘休!


她是我的命,谁要是敢对她做些什么不好的事情,我绝不会放过他!


我在漕帮的过往你应该很清楚,我可不是生惜命之人。”


在江湖上混,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李念安在漕帮,私底下可是有“无情书生”称号的人。


对人无情,对自己更无情。


他虽被父亲逼着起誓,绝不轻言放弃,可自从家破人亡之后,他也没把自己的性命真当回事。


有时候,还恨不得有人取走他的性命。


这样,他也就不算违背誓言。


所以,他在漕帮中行事狠辣,那些上位的重要事件中,只要有一半的胜率,他就敢毫不犹豫的行动。


东越那人回想起他在漕帮的作风,笑得有些僵硬,开始温言劝说。


“你别急,没动她,没人动她。”


李念安听了这话,才松开了手。


那人立马和他拉开距离,也不多说,转身就走,走到门边的时候,留下一句话。


“离弦之箭是没有回头路的,我劝你还是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以谎言为基础的情感,一旦谎言被揭露,那些情感便如海市蜃楼一般,变得无比虚幻。”


是啊,以谎言为基础的情感,就是夏日清晨的白雾,太阳一出,便烟消云散。


他拿着李红缨的手帕,回到家中。


手帕被李红缨发现,她还好一阵惊奇,数日前消失不见的手帕,她本以为丢在哪个角落里了,没想到是在夫君手中,还对他好一番调笑。


他表面上配合着,心中却暗自笃定,这将军府除了他,怕是还有东越的人。


终究是舍不下这难得的温情。


他还是试图去探寻火药的机密。


幸好李将军心中有数,从不准他去触碰火药的机密。


李将军亲眼见识过火药的威力,也知晓陛下对火药的重视程度。


陛下信任他,愿意在他驻守之地放置火药,以备不时之需。


他也得对得起帝王的信任,如非必要,从不去触碰这些东西,他将李念安视为亲子,自然也约束着他。


李念安试探了两次,不仅毫无进展,反而还引起了李将军的警觉。


李将军倒不是怀疑李念安是内奸,只是猜测,可能有人对他说了些什么,在暗中引导。


后来,一段时间内,李将军用繁杂的军务约束他的手脚,同时还暗中查探他身边的人。


对此,李念安欣然接受,全盘配合,正好可以名正言顺放弃任务。


反倒是李将军,没有查出什么结果,又见他光明磊落,心中还生出些许愧疚来。


风波之后,李念安将事情经过,对东越的人如实相告。


他还以为东越的人会怀疑他,又或者拿红缨威胁他。


可令他意外的是,接头的人,表示上面已经知道了,就为这件事情画上了句号。


再告诉他,他的任务就是继续蛰伏。


可能是上面的人见他不怎么配合,也再没有拿一些小事来烦他。


他一度以为,也许在东越那边看来,他已经是一颗废子。


但时至今日,当东越的人重新找上门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脖子上的绳子一直都在,从未消失过。


他永远也不能摆脱这种日子。


其实他也想过,主动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可每次这种念头闪过,脑海中就会不自觉浮现他在李家点点滴滴的温馨时刻。


在他心中,李将军夫妇,基本上和他亲生父母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几年,他和红缨儿女双全,在魏越之战开始前不久,红缨又怀孕了。


家人这两个字,对他来说,既是心中的柔软,也是危险的软肋。


多少次午夜梦魇,都是他暴露被抓的场景。


可等到他真正被抓的那一刻,他却没有想象中那般害怕,更多的是一种解脱,以及对李家的愧疚。


陛下问他,是怎么和东越联系上的。


他沉默半晌,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毫无隐瞒。


不知是何缘故,陛下竟然知晓他的本名。


这就意味着陛下对他之前的人生,并不是一无所知。


隐瞒已经没有什么必要。


自己做过的事情,不缩减事实,也不给自己找理由借口,做了就是做了。


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尽可能将李家摘出去。


怕陛下不信,还往自己身上泼了许多脏水,将自己心中的挣扎一笔带过。


骅骝在一旁听完,心中无甚波澜。


只觉得这李家的命运真是一脉相承,奇妙无比。


李家背叛魏国,投向南楚,被发现之后,判了满门抄斩。


武安为了光复李家,背叛主子,听从徐安义的命令给戎狄传信。


李念安又因为亲人殒命,仇视魏国,为东越做事。


虽然李念安后来有了悔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之前做过的事情就可以一笔勾销。


而且,谁知道李念安是真心后悔,还是为了博同情,想求得一条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