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 第三百五十章 价值

第三百五十章 价值

作者:乌鸦一号 返回目录

“这是科创生物成立那天的照片,站在中间的是郑董,看上去很年轻对吧,当时他只有十九岁。


站在他左边的是程总,也是科创生物第一任总经理,后来退休了,退休之后自己去创业,创业做的也很成功。


第一家VR教育上市企业天普教育,程总是主要投资人。


郑董右手边就是渺渺总,当时连十九岁都没有满。


除了这三位,其他都是最早的一批员工。


这些员工里我只认识少数几位,就不具体介绍了。”


陈然看着照片里无比青涩的郑理和李渺渺,心里在想郑理是当时成为法师的吗?


陈然只知道郑理就是梅林,但是郑理的真实身份他并不清楚。


具体是外星人,还是说得到了高等级文明的传承,别说陈然,其他国家也不知道。


这张照片里郑理看着远方,面无表情,完全不像是一位刚满十八岁就获得五千万风投的年轻人,别说狂傲,连自得的情绪都没有从他表情里显露出来。


之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搞了个叫超级课程表应用的大学生,在获得千万级的风投后,创始人在上节目的时候那种狂傲非常明显。


刘松见陈然盯着照片看,他问道:“是不是觉得渺渺总和郑董很年轻?”


陈然点头道:“英雄出少年,我在十九岁的时候还天天缩在宿舍打游戏呢。


别说创业,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够随便找个工作,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可以天天准时下班玩游戏就好。”


“很正常,郑董可是十八岁就发表《nature》,二十岁发明脑机连接技术的顶级天才。


没有几个人能够跟郑董相提并论的。


这种属于天赋,天赋是最难改变的。


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陈先生能够创业成功,说明既不缺努力也不缺天赋,但是跟郑董这种天赋比,还是有差距的。”


陈然知道李渺渺和自己一样,是被郑理选中的打工人,用这个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不过看看李渺渺获得的,陈然倒是觉得给郑理打工还不错,至少待遇没有哪个雇主能够比得上的。


“安永每年都会评一个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按理来说郑理绝对是这个排行榜的榜首。”陈然如是想到。


他听完后面露微笑的说道:“郑董十九岁的成就,也是我现在所无法比拟的。


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天赋,只是有一点小小的运气。”


刘松连忙说道:“怎么可能,有运气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运气转化成社会资源层面的成功,这不是靠运气能够做到的。


尤其是在华国。


华国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很多国家都要更严重。


提一句题外话,十年前社会上有躺*平的言论风潮,但是谁敢躺*平?


华国的竞争激烈程度好比大家都是螃蟹被装在蟹笼里,而你如果不动,并不会停在原本的位置,而是会被其他想向上爬的螃蟹踩到最底层。”


刘松作为既得利益者,本能的厌恶躺*平的言论。


见陈然没有接话只是点头,刘松继续介绍道:


“这是科创生物在姑苏的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产的第一支内啡肽,当时科创生物还没有在科创板上市。


那时候科创生物还只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小有名气的企业,另外好像还有一个全球市值最高独角兽企业的名头。


一切属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那时候渺渺总就认为我们未来会成为一家世界性的企业。


让员工们把一些值得留念的东西保留下来。


当时科创生物专门有个纪念馆来保存这些东西。


这支内啡肽应该没什么药效了,对科创生物来说,这是我们走向盈利的第一步。


第一支内啡肽制造以后,就开始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然后正式销售,科创生物也从此有了稳定的现金流。”


“一直到脑机连接手机上市,内啡肽的销售和专利授权,都是科创生物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最早期创业刘松还没加入科创生物,不过对于这里的一切都驾轻就熟。


之前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知名企业家,来科创生物参观,都是他亲自介绍的。


跟之前他亲自介绍的企业家相比,陈然可能是身价最低的一位。


陈然倒是对内啡肽一点都不陌生,麻醉类药物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直接间接的接触到。


更别说关于内啡肽,自媒体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被誉为西地那非后最吸金的一款药物。


这款药物也被很多成瘾物质贩卖组织视为眼中钉。


“天才的发明,让人由衷的感到钦佩,在大流行刚开始的时候救了很多人的命。”


“是的,虽然内啡肽不是郑董发明的,但是大规模工业化制造方法是郑董发现的。


这款药物由于可以用到的地方太多,因此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滥用的问题。


在华国管控的非常严格,但是在海外一些地方,内啡肽的滥用现象特别明显。”


海外某些国家滥用内啡肽的现象,已经到了他们国家控诉华国故意出口内啡肽这种药物,来腐蚀他们的国民,是新一代华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然后这是第一代的脑机连接手机,我们提供技术,然后大米制造的工程机。”


陈然倒是很怀念,当时他才大学毕业没多少年,虽然进了鹅厂,但是手头不算宽裕。


当时用的第一款脑机连接手机,选的就是大米。


大米手机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架不住便宜啊。


最早的时候其他厂商的脑机连接手机起步八千,大米把这个价格打到了五千。


节俭型数码爱好者的福音。


后来科创未来的脑机连接VR发布后,很多消费者在刚开始的一年里,一直期待大米能够推出脑机连接VR把价格打下来。


“然后这里是科创生物上市当天的照片,当时郑董已经去狮城了,所以没有参加剪彩和敲钟。


但是郑董还是以远程电话的方式给予了祝福。


当时还有一个趣闻,因为科创生物脑机连接技术的发布,科创生物的市值定价要重新做。


这让本来时间就紧张的上市流程变得更加紧张了。


科创生物的上市流程审批,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经手的项目里最快的一家。


主要当时证监会那边希望科创生物,能够正好赶在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的那天上市。


讨个彩头,所以当时所有流程都是走的加急。”


不只是华国的金融从业人员迷信,其他国家的金融从业人员同样迷信。


比如说有的交易员会在自己赚钱的时候,一直吃相同的午餐,一直到自己亏钱然后换午餐,等亏钱结束之后又换。


还有很多华尔街交易员认为,一定不能去有霉运的坑位上厕所。


“那时候科创生物可是大鳄,你们上市的当天,我不炒股的人都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了科创生物上市的热搜。”


“陈先生,马上就是我们了。”刘松提醒道。


他接着说道:


“因为当时科创板的股民们对科创生物寄予了厚望,希望科创生物的上市能够扭转科创板跌跌不休的颓势。


我也是因为当时买了科创50的ETF,所以特别关注科创生物这家企业。


毕竟这种级别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之后,是肯定会被纳入科创50指数里。


然后产生了要加入科创生物的念头,并且在当年的八月份正式加入了科创生物。


这也是我职业的转折点,您知道我之前是做什么的吗?”


陈然摇头,“不知道。”


“您猜猜看。”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陈然从对方买ETF做的判断,毕竟能够分清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ETF、FOF这些东西的人还是少数。


大部分人即便理财,也是听说什么好就买什么。


刘松点了点头:“您猜对了一半,我确实是在金融公司,但是不是从事金融行业。


我在金融公司做软件开发。”


刘松在加入科创生物之前一直在中金做软件开发。


这种券商的软件开发,技术要求低,开的工资高,工作强度也低,是刘松的理想工作。


因为金融行业的软件开发唯一的要求就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了,好不好用,性能如何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所以对技术栈的要求很低。


“金融IT也是IT,我们还算是同行,难怪我看到刘部长感到一丝亲切。”


...


“这是科创生物发现的第一枚magi的宇宙坐标系,我们对其中一段数据进行了脱敏处理。


这可是华国企业获得的第一枚magi,很有纪念意义。


可惜魔脑太珍贵了,科创生物也拿不出一只魔脑来摆在这里让大家参观。”


陈然心想,这有啥,别说一只,十只郑理都能拿出来摆在这。


...


参观结束后,刘松带陈然到二十楼的空中餐厅吃饭。


双方就座之后,陈然好奇的问道:“刘部长,现在还没到饭点吗?


我怎么看这里的人这么少呢?


还是说科创生物实行的是错峰就餐”


诺大的空中餐厅里,人大概只坐了三分之一不到。


要知道之前陈然在鹅厂的时候,到了饭点,整个员工食堂能够坐满人。


刘松解释道;“因为大概两年前开始,我们就在推行居家办公。


你可以选择居家办公或者是来公司上班。


每天的工作方式,是居家还是说来现场办公,只需要在内部的办公系统里提申请就好。


经过一年的运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居家办公。


毕竟居家办公能够节省下来中间的通勤时间。


而且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居家办公和现场办公的区别不大。


等下您明天要去参观的研发中心,那边的食堂热闹。


研发类的工作,没办法居家办公做。”


......


李渺渺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之后,见到李姝瑶在客厅里等她。


“你怎么来了,你老公呢?”李渺渺一边脱鞋一边问道。


李姝瑶脸上写满了不爽:“别提他了,最近吵了一架,然后我想着过来冷静一下。


正好明天请了一天假,连着周末我在姑苏呆个三天。


简直不可理喻,把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在家还摆一副臭脸,给谁看呢!”


李渺渺不厚道的笑了,“哈哈夫妻之间有矛盾很正常。


可能他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吧。”


李姝瑶吐槽道:“谁压力不大?


我管理的基金这些天净值回调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客户天天打电话来施压。


我压力也大。”


李渺渺问道:“净值跌了这么多,你们领导还给你批假?”


李姝瑶挑了挑眉:“我去请假的时候,他问我请假干嘛?


他听说我请假是去姑苏见亲戚,他马上眉开眼笑,和我说向你问好。


如果想的话多在姑苏呆几天都行,他会帮我安排成出差,不用消耗年假的额度。


他个老狐狸,巴不得我从你这里打听一点消息,好为基金持仓换股做准备。


你们这次放的火箭太大了,把全球资本市场都捅破天了。


你们发布虚拟现实预告的当天,我们董事长亲自打了五个电话给我,让我打听一下情况。


我当天不是问你吗?然后把你说的反馈回去,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他们也不敢拿我怎么样。”


李渺渺当时就是让李姝瑶回复,不方便透露,让他们等官方层面的消息。


“不过我确实也很好奇,你们的虚拟现实到底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


在家给我透露透露呗。”


李渺渺无奈道:“在家我们说的话一样很有可能被别人听到。


还不一定是我们国家官方,说不定其他国家也在我房子里安了窃*听器。


保*密*局那边最开始是每年来帮我的房子做安全检查,当时就发现了窃*听*器。


后来时间频率变成每个季度,还是有一次发现了。


所以小心隔墙有耳。”


李姝瑶听完后满脸震惊:“之前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


这工作居然风险这么高...


不过也是,郑理的影响力太大了,你作为他的头号心腹,被监听也很正常。


就想这次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如果能提前知道,这价值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