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返1998 > 第1511章再催,我打死你

第1511章再催,我打死你

作者:笔舞春秋 返回目录

江洋终于还是回到了湄港。


2004年3月1日,湄港分别在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处的超级码头正式开始运营。


2004年3月15日,湄港设立在安达曼和雅加达附近的超级码头正式开始运营。


于此同时,湄港船舶制造公司、华夏深蓝机械厂、华夏海航船只制造厂、德國里斯造船厂、沃尔沃集团、美國波音公司、美國豪客比奇公司、法國纳比利船只制造厂、比利时辛奇发动机制造厂等全球共计69家大型企业开始交货。


交的全部是货轮。


湄港下的货轮订单主要有三个满载吨位。


30万吨原油轮,以及20万吨和10万吨的成品油轮。


其中,30万吨级原油轮交货20只。


20万吨和10万吨级成‏‏​​‎‏‎‏​​​​‎​‏‏品油轮各交货40只。


加上之前江洋从安娜及叶文静那里调度的,以及从东南亚各国周边码头收购的。


大大小小共计145只货轮,全部停靠于湄港提前设立好的42个码头。


2004年3月20日。


华夏东诚钢铁集团,华夏建钢集团,湄港钢铁公司,俄、法、德、美四国共计22个钢铁制造厂纷纷交货。


交的是集装箱。


其中装载量10吨级的集装箱共计50000只。


装载量5吨级的集装箱100000只。


装载量2吨级的集装箱500000只。


也就是交货当天,湄港的第二笔订单就已经到了。


言下之意明确:这些还不够。


运输方式是货轮和军用重卡,分别采用了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批次运输到湄港周边以及提前设立好的42个码头仓库。


2004年3月25日。


湄港「梦幻之都」内场面壮观,人群密密麻麻。


这一天举办了湄港除跨年晚会以来最大的盛典,也举办了整个东南亚史上最大的开幕仪式。


东盟十国各核心媒体实时报道,现场直播。


全球顶尖的精英纷纷前来助阵,为之摇旗呐喊与之欢呼。


江洋一席黑袍走到高台最顶端,一把手枪对准了天空。


伴随着「嘭」的一声巨响。


湄港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一个维度可以横跨全球的大航海时代。


也正是伴随着这一声枪响,湄港


各办公室人员,以及蓝鲸海外集团的所有成员纷纷落泪。


似是激动,也似是一种释放。


哭的最惨的是李燕。


白承恩很有眼色,轻轻拍打着她的肩膀给与安慰。


一年了。


整整一年,海外的蓝鲸集团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湄港***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叶文静以湄港的名义从国际各银行贷款来的。


其中,因为印刷钞票险些让湄港币失去信用,尽管有了陈佳聪开创的「大富翁币」缓冲,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还是导致湄港币从最初的1RMB:10MGB变成了现在的1RMB:18MGB。


相当于湄港币缩水了近一倍。


也就是说,那些曾经把美金、人民币或者其他币种以湄港币的方式储存在湄港的银行里以‏‏​​‎‏‎‏​​​​‎​‏‏后,什么也不做,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资产就凭空蒸发了一半。


曾经的10湄港币可以买一只茶叶蛋,而现在却需要18湄港币。


存在银行的钱还是那些钱,但购买力却大大缩水。


这也导致很多加入湄港户籍的精英们对湄港***不满,对湄港财务部不满,甚至已经有了蠢蠢欲动的局面,把压力全部给到了李燕这个财务部长的位置上。


好在最煎熬的时间挺过来了。


湄港终于有了赚钱的能力。


这一声枪响是个信号。


至少,在李燕看来是个信号。


湄港,终于可以赚钱了。


她也终于不用每天为了财务周转,什么时候给国际上的那些公司付款而发愁了。


哭,是因为早就揭不开锅了。


哭的很惨,是因为湄港终于揭的开锅了。


这是喜极而泣。


江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回国两次,双耳不闻窗外事,今天要买这个,明天要订那个,完全不管有没有钱的事情。


由于上次美國制裁的原因,大量投资者纷纷驻足观望,不敢进入湄港投资。


江老板是过瘾了。


大手一挥:用不找你,老子自己干。


李燕眼泪快出来了。


自己干,得要钱呐!


这一年多来,整个湄港的建设都是很多大型建筑集团垫资干的。


湄港***给了些预付款就再也没了下文。


李燕是连忽悠带骗,总算把大多数的建筑封了顶。


都是些国内干工程的公司,


甚至还有一部分是G企和Y企。


要不是江老板在国内的一个姓丕的大领导给兜着底,恐怕李燕现在的办公室里早就站满了要账的。


除了湄港整整400平方公里的主体建设外,修桥修路是一样没少。


江老板的逼格高。


桥必须得是跟京都沪市那种规模的立交桥,路必须是那种什么车都压不坏的「水泥」路。


电站、路灯、信号塔也全都得配上。


灯要用好灯,要么是华夏,要么是德国的那种进口灯。


到了晚上亮瞎眼的那种。


总而言之,所有基础设施的配套只有一个字:贵。


关键是便宜的质量也不行啊!


如此一来,李燕也是同样的招数,付了订金就催人发货。


货一‏‏​​‎‏‎‏​​​​‎​‏‏到就赶紧用了。


等到要钱的时候,李大部长的故事是编了一个又一个。


现在的李燕,编故事根本不用打草稿。


张口就来。


有时候李燕也会很纳闷。


很多次深夜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我自己也不是那样的人啊?


后来李燕想明白了。


原因很简单:跟什么人学什么人。


这套编故事的本领,李燕现在已经是融会贯通,甚至是炉火纯青了。


利用这套本领,李燕秉着省钱或者不花钱的原则,搞定了湄港几乎80%大大小小的事情。


所有跟钱沾边的,几乎没有一项是付了全款的。


要么只付了一点订金,要么就干脆直接靠忽悠。


全球的造船厂没有一个不知道湄港的,更是没有一个是湄港不欠人家钱的。


总而言之,湄港不仅仅在华夏内陆,在国际上那可是出了大名。


但都不是啥好名声。


订单大,催的紧。


就是没钱。


这三条是湄港的特有属性,扒都扒不掉。


但尽管如此,也不知道江老板是哪里来的这么大自信。


面对那些国际「友人」(债主


)在台下的时候,丝毫不露怯,官威那叫一个大,那叫一个拽。


尤其是朝天开的那一枪。


那自信满满,盛气凌人的样子,好像不是在告诉大家我湄港要开始赚钱了。


而是告诉那些过来催债的人。


别催噢。


再催,我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