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当医生开了外挂 > 第1807章:尚方宝手机

第1807章:尚方宝手机

作者:手握寸关尺 返回目录

上午的时候,吴辉并不是很忙碌。


但是手里一直攥着一个手机。


如同尚方宝剑一样,拿在手里,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薛正仞看见之后,忍不住愣了一下:


“吴主任,你怎么手里一直拿着一个手机啊?”


一旁的协和杨明也是点头,好奇的看着吴辉。


最近,铵阳的急诊神经外科小组就跟这些院士的家一样。


隔三差五就往这边跑。


吴辉一脸神圣的说到:“你们不觉得这个手机很眼熟吗?”


薛正仞一愣,仔细看了一眼,还真的觉得有些眼熟!


“恩,是有那么点眼熟。”


杨明忽然瞪大眼睛:“这不是陈教授的吗?”


吴辉点头,满是荣誉和骄傲的说到:“没错,陈老师在闭关,让我接电话,说无关事情不要打扰他。”


听见吴辉的话,薛正仞和杨明对视一眼。


眼神里满是浓浓的慎重!


陈教授闭关……


难道又有什么重大突破了?


想到这里,两人忍不住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有些震惊!


而吴辉看着二人这个样子,忍不住嘀咕一声,你们这些人,亮点不是闭关好吗?


亮点是我给陈老师拿手机!


陈老师给了我做决定的权利!


切!


没文化的土鳖。


吴辉吐槽一声,小心翼翼把手机装进口袋,比自己儿子都要亲!


就在这个时候,电话的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吴辉一看电话,顿时愣了一下,不是国内的?


不过,他还是接了起来。


“你好。”


电话那边的金浩森愣了一下,他听不懂中文,不过,他也是连忙用英文说道。


“您好!”


“陈教授吗?我是韩国的金浩森,我女儿在一周前诊断出是小脑幕脑膜瘤,颅内压增高,现在头痛剧烈,走路不稳……”


“我想咨询一下,陈教授这边医院有没有治疗办法,手术成功率有多高?”


这边吴辉听见之后,明白了,是来看病的。


而且还是外国人。


想到这里,吴辉微微思考片刻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就跟给普通患者治疗一样。


自己如果能解决,就不用麻烦陈教授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再给陈教授打招呼吧!


更何况……


小脑幕脑膜瘤?


自己应该就能解决吧!?


吴辉不是膨胀了,而是陈老师太厉害了。


给自己的哪一本书在自己看完之后,兼职宛如神助,对于神经外科的理解突飞猛进!


最重要的是……


自己的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似乎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说来也怪,拿一本书吴辉使用之后,咨询过陈老师,能不能给被人学习。


毕竟这种东西如果能传播开的话,意义非凡啊!


陈沧当时也是眼睛一亮,很是期待啊!


如果真的可行的话,这可是一件好事儿!


不过,一番尝试之后,这才发现,并没用。


效果很一般!


这个天赋卡滋生的东西,只能对指定人群使用。


所以,听完对方的话之后,吴辉把自己的邮箱告诉对方。


“我给你一个邮箱,你把患者的检查检验以及病例报告发给我,看完之后我给你答复!”


金浩森连忙点头道谢!


挂了电话以后,金浩森对着朴勇进说道:“朴主任,对方让我发病历。”


朴勇进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好,我安排人准备一下!”


说完之后,朴勇进连忙让人着手准备起来。


他很想知道,陈沧是怎么回复的!


大概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病历翻译之后,准备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也拍了照。


金浩森给发到了指定的邮箱之内。


这边,吴辉用自己电脑打开邮箱看了起来。


“小脑幕脑膜瘤中的跨幕上下型肿瘤?很罕见哦!”


“但是……这个难度似乎并不低,但是还好。”


“唯一的就是脑膜瘤的血供问题!”


“如果抛离了脑膜瘤出血的问题,估计能有七八成的把握吧!”


“应该不用找老师了!”


吴辉讷讷自语,薛正仞和杨明也在旁边观看。


两人同样把这个患者的情况来来回回看完了。


看完之后,两人原本眉心紧促,毕竟这个小脑幕脑膜瘤实在是罕见,观察肿瘤大小和疑难程度,都有些严重。


如果外科手术的话,手术难度太高了啊!


估计手术的话,他们也就一两成的手术成功率吧?


可是!


他们还没说出来,就听见了吴辉的讷讷自语。


一时间,两人都傻眼了!


两个老院士对视一眼,老脸一红,忍不住看了一眼吴辉。


这家伙,怎么这么妖孽?


神经外科除了一个陈沧已经算是了不得了。


现在好了,又出来了一个吴辉。


他们可不觉得吴辉是在吹牛。


要知道吴辉是一个很低调很谨慎的人,他说六七成,最起码有七八成的把握!


可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两人才觉得有些震惊。


陈沧这家伙也太厉害了吧!


随便带来几个人,一个比一个生猛。


吴辉以前不怎么出彩的人物,跟了陈沧以后,人生就跟开了外挂一样!


陈沧可真是点金石啊。


但是……


为什么我们还不够出彩呢?


想到这里,薛正仞和杨明纷纷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这个时候,吴辉忽然想到什么,拿起手机拨通了杨毅的电话。


他们这段时间一起研究神外介入,交情不错。


“杨主任,我在科里,你过来一趟,有个患者,我像个想法,你看看可行性高不高!”


杨毅点头,他和吴辉现在是陈沧在神经外科重点培养对象。


经常在一起做研究,而且,吴辉对于神经外科的理解和天赋很高。


杨毅来了以后,吴辉忽然突发奇想的问道:


“杨主任,我有个想法,你听听,可行性高不高!”


杨毅点头:“好的,你说!”


这就是两人的正常合作模式。


吴辉作为神经外科的专家,他对神经外科的想法很丰富,特别是这一次看了陈教授的书以后,似乎对于神经外科有了一个十分显著的突破!


而杨毅对神经介入也很有天赋。


两人的思想这么一对撞,就容易产生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