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诸天寻宝 > 第五十七章 卸岭魁首:陈玉楼

第五十七章 卸岭魁首:陈玉楼

作者:蜀三郎 返回目录

普通人或许不清楚,但胡八一不可能不知道。


常胜山,乃是民国年间湘西最大的地方势力,门徒多达数万。


不过常胜山只是总舵所在,其门派的名称为:卸岭。


也就是名震江湖的四大盗墓门派“摸金、发丘、搬山、卸岭”中的卸岭派。


江湖传说,卸岭派最后一个魁首名叫陈玉楼,其胆识过人,天生一双夜眼,可暗中视物。


能够观泥痕、认草色、寻藏识宝。


后来不知为何弄瞎了双眼,自此不知所踪。


卸岭一派,也就此走向没落。


许长安心知胡八一心中的疑惑,又故意问了一句:“老乡,请问陈总把头的大名是否叫陈玉楼?”


“对的……”


一听这番问答,胡八一的脸色不由变得怪异起来。


如果说常胜山只是巧合,再加上陈玉楼,恐怕就不是巧合了。


另外,这些难民的装扮与口音,也能一一对应上。


雪莉杨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样一脸惊讶,忍不住上前几步,冲着一个妇人问:“请问大婶,这里是什么地方?”


妇人摆了摆手:“我们打南边来的……”


言下之意,她也不清楚。


另外一个难民回了句:“这里是罗城县,湘西地界,前边不远就是常胜山。”


“咕噜~”


胡八一不由艰涩地咽了下口水。


虽说他经历了不少匪夷所思之事,但对于眼下里的处境,依然有些难以接受。


居然,穿梭到过去的年代了?


“老胡,长安……”雪莉杨也是一脸无措的表情。


“没事,既来之,则安之,总会有办法的。”


许长安微笑着安慰了一句,又找人打听了一下,随后冲着胡八一与雪莉杨道:


“我打听过了,顺着这条道前行二十余里,便是罗城县,咱们先到县城,打做打算。”


“长安,你过来一下……”


胡八一将许长安拉到一边,将自己的疑惑讲了一番。


最后道:“所以,我怀疑我们回到民国年间了,这附近就是卸岭派的总舵常胜山。”


许长安点了点头:“嗯,应该是这样。”


“可是……胖子、陈教授他们怎么办?咱们突然消失了,得想法子回去才行。”


“对!咱们一定要想办法回去。”


雪莉杨走了过来,一脸焦急地说了一句。


“没事的,你俩不用担心。既然我们是穿梭时空,回到了过去,那就意味着,时间节点不同步。


你们可以这样理解,哪怕我们在这里呆上三年五年,只要找到法子回去,说不定只是消失了那么一瞬间。”


听到这话,胡八一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有道理。”


“况且,你俩再着急也没有用。现在,我们只能先摸清这里的情况,才能想法子如何回去。”


许长安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目前去常胜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先进城准备一番,然后直接去老熊岭。


反正,到时候陈玉楼一行人也会到老熊岭苗寨。


包括鹧鸪哨也会去。


所以,还不如去那里“无意中”与他们汇合,再一起共探瓶山。


一路上,又陆陆续续遇上了几批难民,少则七八个,多则二三十,看样子都是去常胜山的。


雪莉杨似乎有些怀疑:“卸岭派真有这么大方?要救济这么多难民,得拿出多少粮食?”


胡八一笑了笑:“杨小姐,你从小在莓国长大,对他们的作派应该很清楚。


他们一向只知掠夺而不知付出,信奉的是利己主义。


据我所知,卸岭一派门规森严,门中弟子大多都是贫苦百姓。


也正是因为他们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在灾荒之年开仓赈济,并不奇怪。”


许长安附和了一句:“老胡说的有道理,杨小姐,你不能用西方思维来衡量一切。入乡,要随俗。”


“好吧……”


不觉间,三人来到了罗城县外。


城外密密麻麻,怕是有上千难民想要涌入城内,但却被拦了下来。


这也可以理解,这么多难民一旦涌进去,势必会出乱子。


“站住!”


“入城一律亮通行证!”


三人一到哨卡边,便被两个持枪的守卫给拦了下来。


许长安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喝道:“去,叫你们领队的过来。”


“你……你们是谁?”


两个守卫倒也不敢怠慢,毕竟许长安三人的衣着看起来颇有派头,不太可能是难民。


“我们是陈总把头的朋友,到城里买东西。”


“原来是陈总把头的朋友,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三位请!”


两个守卫赶紧将门栅拉开,一副点头哈腰的模样。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湘西一带只要提起陈总把头,有几人敢不敬?


就连他们的大帅罗老歪,眼下里也在常胜山做客。


卸岭一派底蕴深厚,在常胜山自己修筑了一座规模浩大的城池。


自打开仓放粮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四面八方的难民持续不断涌来,令得粮仓渐空。


陈玉楼身着一袭白色长袍,踏上高高的城墙,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难民,不由眉头紧锁。


“多谢陈总把头……”


“你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呀……”


“快,快给陈把总头磕头……”


陈玉楼一出现,一众难民感激不尽,纷纷拜谢。


“好!”


罗老歪走了过来,冲着一众难民挥了挥手,好像开仓放粮的是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陈玉楼不由感慨了一句。


“嗯……”罗老歪抱了抱拳:“陈总把头,几年不见,没想到你已成了开仓放赈的大善人了。”


“罗帅见笑。听说这湘西境内的军力已经尽数归入罗帅麾下,可喜可贺。”


“哪里哪里,老罗都是小打小闹,你可是卸岭魁首,这进山探宝一事,老罗还得仰仗你才行。”


陈玉楼沉吟不语。


“陈总把头,你别犹豫了,晚干不如早干,你我联手,必成大事。


你看看这些难民,你能管他们一个月,两个月,还能管他们一辈子?


如今世道太乱,外地乱民纷纷涌往湘西。


如果咱们再不采取措施自保,早晚有一天,湘西百姓也会成为难民……”


罗老歪此来的目的,正是为了游说陈玉楼一起联手,共探瓶山。


江湖传说,瓶山有一座元代大将军墓,墓中珍宝无数。


眼下里,他急需扩充军备,而扩充军备是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的。


所以,罗老歪便打起了瓶山古墓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