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这个武圣过于慷慨 > 第275章 这里的天才如此之多,害怕害怕!

第275章 这里的天才如此之多,害怕害怕!

作者:百里飞衡 返回目录

往玉城!


这是距离玉旨学宫最近的一座城池。


玉旨学宫是普通人的禁区,除了学员外,不允许任何闲杂人等靠近。


其实学宫本身就如一座不算小的城池,里面有朝廷官办的各种商铺,就连下人丫鬟,也只能在玉旨学宫雇佣。


当然,价格不菲。


而且学宫里的商铺不收银两,里面交易的货币,是岁分。


所谓岁分,就是学员拼了命的去完成各种任务,换来的货币。


想得到岁分,用膝盖想都难于登天,所以学员们在学宫内的日子拮据,有些学员因为租不起茅屋,甚至要露宿街头。


而一旦离开学宫,学员们各个又是穿金戴银的达官贵人,出手阔错,挥金如土。


这往玉城,就是王公少爷们的销金窟。


这里居住着少爷小姐们家族里的下人,他们留在这里,就是时时刻刻伺候。


也居住着妄想邂后一段跨阶级姻缘的俊男倩女,每天的任务就是往学员活动多的地方闲逛。


同时也有大量江湖人士聚集过来。


江湖人士聚集,没有其他目的,就是做生意。


江湖仇杀,杀人越货,很多宝器丹药需要出售,往玉城聚集着中州皇朝最富的一群公子哥,往往能卖出让人心动的高价。


人多了,经济也就活了。


经济活了,人就越聚越多。


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壮大,往玉城已经由一个贫瘠的小村落,扩展成庞然大物,城池规模不比那些富裕行省的省城小。


高耸的城墙也是一圈又一圈的往外修建,城内还有以前老城墙的残留,有些已经拆了,有些等待被拆。


城里的房价,也让人咋舌,核心地段的位置,价钱甚至和京城房家媲美。


秦近扬牵着马,站在往玉城外。


城墙很高耸,黑压压似乎要遮住太阳,远远就给人一股压迫感,如今站在城墙下,压迫感更甚。


进城手续简单,只需要缴纳一两银子。


……


秦近扬找了个牲口铺,先把手里的马卖了。


这见钱眼开的鬼地方,牵着马行走,还要征收马车税,还是按天收费。


他走在街道上,感慨往玉城的热闹。


仅以人气而论,这往玉城甚至要超过京都。


京都虽然人多,但毕竟在天子脚下,城内时不时要进行各种活动,而且刑部时长清查户籍,很多藏头遮面的江洋大盗根本不敢踏足,缺乏了一种野性。


往玉城就不同了。


大街上到处是吆喝的小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街道上官差和衙役不多,巡逻的都是玉旨学宫的学员。


成为正是学员后,他们会有崭新的衣衫。


学员的目标是赚岁分,只要不出流血的恶劣事件,他们才不会多管闲事。而且学员都是达官贵族出生,也瞧不起几个铜板的贿赂,所以执法严苛,铁面无私,秩序反而井井有条。


秦近扬左顾右盼,打量着道路两边的商铺,打量着街上来来去去的行人。


强者很多。


比想象中还要多。


这才刚进城,秦近扬就感知到好几个比自己气息更强的武者。


很强!


四品以上。


上不封顶。


具体多强,秦近扬无法判断。


至于三品,在这里真的堪称是遍地走,多如牛毛。


和皇城比,不遑多让啊。


秦近扬回想起白泰空说自己年纪小,其实对方真的谦虚了。


就刚才不到一刻钟,秦近扬已经擦肩而过了好几个同龄人……全部三品,皆是大圆满。


这些人前呼后拥,看样子也是刚来往玉城不久,和自己一样,在街上左顾右盼。


很明显,他们就是自己以后的同学。


唉。


果然,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同。


边境线危机四伏,天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将士们战死疆场。


而在往玉城,一眼望不到头的武者,却仿佛根本不知道边境祸乱,根本没有一丝为国征战的想法。


其实,这事经也不起推敲。


边境厮杀的人,不论是平民兵卒还是武者,大多还是需要在底层拼杀的底层。


他们需要军功,需要俸禄。


合理杀人,赚取暴利,兵部总比当土匪强得多。


当然,近几年兵部崛起了几个凶名赫赫的少年将军,这几位皆有同一个背景……玉旨学宫。


皇帝能打下来这片江山,却打不下江山里的人心。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想让长工卖力干活,就需要拿出尽量多的馒头。


把最精良的馒头聚集在少量精英手里,再通过精英用武力镇压长工,或许也是一种策略。


当然,抢隔壁地主的馒头,最直截了当……这就是各国打仗的根源。


资源!


任何事情,任何矛盾,都绕不开一个资源争夺。


徒儿伺候师傅,认打认罚,除了虚无缥缈的仁义道德,师傅手里的武学和资源,才是徒弟的原动力。


全国精英少年云集玉旨学宫,甘愿被当成牛马使唤,也并不是出与对皇朝的忠心。是洗钟的机会,是学宫里的武学,是学宫里那些皇宫御用丹药宝器。


皇帝用田地和银子,雇佣普通人去打仗。


用权力和地位,雇佣武者去卖命。


用更大的权利和地位,惑诱更强的武者去建功立业。


在这玉旨学宫的饵,也不知道有多肥。


街道上还有一批少年,这些人面无表情,行色匆匆,其脸上的功利,明显比另一批人要更强。


根据向至强所言,学宫里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背水一战,为了变强,会不择手段,要警惕和这群人交朋友,他们眼里只有利益。


家族兴衰,沉沉浮浮。


有些家族祖上阔气,可后辈没出息,一旦顶梁柱倒下,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家族在顶梁柱开始不行的时候,就举全族之力,集中培养其中一个后辈。


只要这个后辈能崛起,家族则最少再续50年辉煌。


他们压上了全部的家底子,甚至是家族举债培养,但只要能在玉旨学宫突破到四品,就会否极泰来,完成对家族的拯救。


一个四品,已经有能力支撑小家族兴衰。


特别是踏足过玉旨学宫的年轻四品,这都是五品之资。


家族!


家国!


其实内核原理,也大差不差。


中州以前兴盛,特别是新朝取代前朝,先先帝和先帝也算奋发图强,中州国力一时无两。


时间流逝,中州突然就成了如今人人都想捅一刀的状态。


其实本朝还没有烂到根,甚至单论朝堂的武者数量,还要比先帝在位时繁华。


但无奈,周边的国家,也励精图治,强者辈出。


身为地主,皇帝必须得想尽办法,让手下的长工足够能打,才能避免被其他地主吞并。


皇帝这个职业,压力很大。


秦近扬肚子有点饿,习惯性开始搜索附近的茶楼。


……


茶楼到。


里面人声鼎沸,已经坐满了人。


一层已经没有独桌,秦近扬费尽心思,才花大价钱在二楼买了个单独座位。


虽然在二层,但秦近扬也能听到一层食客交谈的声音。


此时,说书先生正聊到各地新员的腰牌。


秦近扬听着,就皱起了眉。


原来他们手里的腰牌并不是一模一样,腰牌上的花纹,代表了老家所在……类似于户口本。


距离秦近扬不远处的一桌,有个年轻人正在翻看自己的腰牌。


楼下还介绍了各种腰牌具体的象征。


巧了,正聊到云东行省。


云东行省的特征,是一枚小箭头。


因为那地方靠近边境,长年打仗,所以没有什么出名的农作物,或者灵药,或者代表性的特产。


有些行省是瓜果,有些是稻谷。


秦近扬不留痕迹的拿出腰牌,也悄悄看了一眼。


京城虽然不属于任何行省,但也有特殊的特征,那是一朵花的形状,先先帝喜欢这种花,所以是国花。


果然。


秦近扬的腰牌上,有个很小很小的箭头表示。


自己的归属地还是云东行省,并不属于京都。


或许,是因为当初自己还未到京城时,巡抚蒋光重就已经把自己的名字上报,所以腰牌是云东行省。


说起来,蒋行阳就在玉旨学宫,应该是第二年,也不知道日子过得滋润不滋润。


至于归属地,秦近扬也根本不在乎。


而其他人可在乎的很。


一路走来,秦近扬也打听了不少内幕消息。


规鹿山试炼的途中,允许新员们组队结伴,学宫也有意筛选一些号召型天才进行培养。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素昧平生,想取得陌生人的信任,最佳的途径,当然就是……认老乡。


同乡人结伴,胜算必然会很大。


在场最强的老乡集团,母庸置疑,必然是京师。


没办法,天子脚下,到处是勋贵,随便抓出来一个,都有深厚背景,强强联合之下,谁能不惧。


而在京都老乡团之下,就是中州最富庶的四个行省。


这四个行省风调雨顺,灵气浓郁,又有行商交通要道,所以富商豪强多如牛毛。


所谓穷文富武,这种氛围下,四大行省尚武之风浓郁,有些家族甚至有六品坐镇,如果哪天跑出来一个七品做生意,也没有什么可稀奇的。


前堂司主管协调江湖事宜,其主要坐镇的区域,也就是这四个行省。


只要这四个行省不出乱子,皇朝内部没有大问题,当初姜家起兵造反,就得到了四大行省的暗中支持。


秦近扬听到茶楼里到处是羡慕之声。


他观察了一下二层的几个青年,很明显,提起四大行省和京都时,他们脸上是浓浓的憎恨,有个青年甚至咬牙切齿。


可能,他在恨这群人不公道,会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也可能,是恨出生在京都的人,为什么不是他自己。


伙计端来茶水糕点,秦近扬捏起一块尝了尝。


松软香甜,味道堪称极品,哪怕在央央京都,也没有几家糕点铺能做出来。


汇通银钱的地方,果然容易出珍品啊。


茶楼里熙熙攘攘,食客来来往往,话题也是换了又换。


突然,又有个消息传递开来。


关于外国人。


秦近扬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原来今年的新员,不仅有中州年轻人,居然还有联盟国的青年。


岂有此理。


玉旨学宫是中州所有青年的梦中学府,怎么可以允许蛮夷踏足玷污。


东岚国!


古奇国!


胜谷国!


就是这三个国家。


几十年前,东岚国刚被先帝教训过一次,东岚国大帝差点被吓死。


古奇国是很久前就亡了国的小国,近几年国运滔天,君主天纵奇才,悄悄打下周围一圈小国,这才统一成大国。


胜谷国以前就是个避世不出的小国,但谁能想到,这个小国韬光养晦,居然人人是强者。


在当今国际,这三个国家,都已经是凶名赫赫的强国。


又有人道,这次外国人来玉旨学宫,也并不是白白来占中州便宜,等过几个月,中州也会派遣学员去他们的国家游学。


也算是互学所长,彼此进步。


至于有多少真心,有多少阴谋,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总结一句话:


本届的新员,可能是史上最难的一届。


如果被外国人占了上风,他们怕是三年都抬不起头。


偏偏这三国强者辈出,年轻人的实力,一点不逊色中州青年。


很头疼。


秦近扬摇了摇头。


只要别来招惹我,我也没有兴趣管你们是不是外国人。


我特么一个外星人,我说什么了?


我委屈了吗?


他饮了口茶水,低头翻开手里的小册子。


这是关于今年考核的一些规则,虽然不全面,但极有权威,刚才掌柜推销,秦近扬便高价买了一本。


……


规鹿山从下到上,被强者用法器分割成九层区域。


山上有特殊威压,能帮武者洗钟。区域越高,洗钟效果越强,越靠近山脚,威压越是稀薄。


每一层的区域内,都安置有石碑。


石碑数量不等,碑文篆刻的是玄功残篇。


区域越高,石碑数量越多,也越靠近玄功核心篇。


虽然新员不可能第一次上山就掌握玄功,但以后学宫内会有玄功相关课程,如果考核时成绩优秀,可能得到座师的岁分奖励,往往这种奖励还不少。


其实有些新员已经在源心丹的辅助下,已经完成了两次洗钟。


他们压在三品不突破,就是等这次观摩玄功碑文的机会。


那几个外国人,目得必然是玄功碑文。


第三,山上还有不少宝器宝物可以拾取。


倒也不是学宫康慨,专门扔在山上等着你们捡,主要是有些学生会死在山上,或者遇到危险,慌不择路的逃跑,沿途就会丢盔弃甲。


学宫座师严禁踏足规鹿山,几个院卿地位尊崇,根本不会去捡晚辈的东西,最终就便宜了后来人。


长年累月下来,山上的宝贝不少,每次开山,都有新员有大收获。


同样,越靠近山顶,宝器的品质也就越优良。


很简单,能帮武学走上山巅,肯定是厉害宝器,垃圾宝器早就丢在山下了。


越高,你也越容易捡到宝。


地方小是其一,其二是山顶人少,根本没有人和你抢。


第四,新员每挑战成功一层,就会有源心丹和岁分奖励。


一样,越高,奖励越高。


传言最高一层的奖励,是最低那一层的几百倍。


……


规鹿山上的危险,主要来源于一种叫夺舍虱的鬼东西。


这玩意不是凶兽,也不是虫子,是一种特殊生命体。


它们长大之后,可以夺舍凶兽的脑子,从此二合为一,往往能爆发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战力。


最夸张的情况下,夺舍虱夺舍之后,能合体成战力堪比五品的凶兽。


规鹿山其实在前朝就已经被发掘,并被皇族占领。


那时候,前朝的皇帝想组成夺舍虱大军,去征战沙场。


可惜,他想多了。


只要离开这规鹿山,夺舍虱就会死亡,被夺舍的凶兽,也会一起死亡。


前朝耗尽心血,研究了很多年,直至灭国,也没能找出夺舍虱离开规鹿山的办法。


规鹿山一直被前朝的一个闲散王爷管辖,王爷某天灵机一动,便利用夺舍后的凶兽,来辅助子嗣修炼,效果还不错。


眨眼新朝建立,闲散王爷的反抗意志出奇的顽强,姜家损兵折将,山下血流成河,最后还是元家和房家联手,才勉强打了下来。


两位家主联手研究了一番,最终想出一个办法……创建学宫。


汇报先先帝之后,三个人一拍即合,那便是玉旨学宫的雏形。


后来,学宫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多年来给朝廷培养出数不清的有用之才。


特别是兵部。


如果哪位将军没有在玉旨学宫修炼过,根本就不可能服众。


……


“这次的小手段,可能就在路途选择上。”


看到最后,秦近扬终于找到了靠运气的不确定因素。


上山路径。


由于人数众多,上山的道路被分割成好几条。


有些道路的夺舍虱数量少,有些道路数量多。


虽然猎杀夺舍虱的数量越多,可以兑换越多的岁分,但他们是新员,最关键的任务,是洗钟啊。


腰牌是登山的钥匙。


从踏足区域开始,仅允许新员停留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后,你将做出选择,继续攀登,或者弃权下山,腰牌上会有个机关。


如果遭遇的夺舍虱数量多,这一个时辰你光顾着去杀夺舍虱,哪里还有时间洗钟?


体力耗尽之后,哪里还有能力继续攀登?


更别说去感悟玄功奥义。


至于去哪条路,要抽签,纯粹就看运气了。


呵呵!


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有运气啊。


……


册子的最后一页,是介绍往玉旨学宫的几个院卿。


院长和副院长不必多提,就是皇帝和太子爷,他俩八辈子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主要的管事,是几个院卿。


左院院卿,房淦临。


右院院卿,元景慈。


律院院卿,江武泰。


上院院卿,姜无止。


还有最后的正院,这个院卿没有固定人选,时不时就会轮换,上一个院卿是遇刺身亡的宣锦公主。


此时,是皇上派遣的钦差大臣纪守巷。


正院也被称之为圣上的耳目。


左院和右院没什么可说的,房家和元家是联合创始人,其后代可以掌控两院,后期新员们拜师门,也可以分别拜两个学院。


律院也收学员,但数量极其稀少,毕竟律院主要职责,是主管学宫规矩铁律。


律院院卿是伺候了先帝一辈子的大太监……江武泰。


皇族姓姜。


先先帝就欣赏江武泰,这名字还是先先帝赐予,取了谐音江,可见江武泰地位之高。


至于上院,其实和秦近扬他们无关。


这是皇亲国戚们的特殊修炼场所,和普通学员是两个世界,有些人在学宫三年,都没有见过一个上院的人。


据说,国外的学员,也会在上院修炼,人们骂的更厉害了。


上院院长,是姜无止。


止王爷,当朝皇帝的亲弟弟,据说止王爷铁面无私,哪怕是皇亲国戚,照样往死里打。


……


纪守巷!


这老小子,会不会在我抽签的时候搞笑动作?


算了!


也不怕那点小问题。


其实到了第三层后,由于人数骤减,就没有了专门的路径。


前三层,秦近扬还真不怕。


老乡团的作用,也是在三层之后,才开始真正发挥。


秦近扬又看了一些八卦消息。


玉旨学宫最高的一次记录,是有个新员在一年内,就打穿规鹿山,站在了山顶。


他打败的夺舍虱,是夺舍了勐古恶象的象虱……五品战力。


入学时,是三品大圆满。


一年内,杀五品。


恐怖如斯啊。


这里的天才如此之多,害怕害怕!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