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 第六四章 无能狂怒,无可奈何

第六四章 无能狂怒,无可奈何

作者:飞天杨哥 返回目录

赵国。


HD。


龙台宫内。


“混账。”


“都快四个月了。”


“为何廉颇还不能将秦军击溃,将我大赵的疆土夺回?”


赵王偃坐在王位上,狠狠的将手中的战报砸下,一脸愤怒扭曲。


秦军大举入侵。


原本赵王偃想着等他赵国攻燕大军回援,必然能够将秦军赶回秦国。


但连续几个月的大战。


结果却是让他愤怒。


秦军在他赵国生根了,守着他赵国的城池,占据他赵国的疆土,用他赵国的层次抵御着他赵国大军的进攻。


这让有着开疆扩土之志,要灭秦,将嬴政踩在脚下的赵偃非常的愤怒,甚至是屈辱。


“启奏大王。”


“秦将桓漪极为狡诈,夺我大赵城池后,便加固城防,并且以多个城池为犄角之势,互相驰援,以此牢不可破,廉颇上将军纵然强攻,也无法破城。”


“此事,却是无解。”


“毕竟秦国动兵比之廉颇上将军统帅大军相当。”


这时。


文臣一个赵臣站起来,手持朝笏,大声道。


他的年岁与这赵偃相当,而且样貌也有些神似。


他就是如今赵国的春平君赵佾,执掌赵国宗室,如今赵王赵偃的大哥。


而且。


原本他为赵国的太子,在昔日的赵国驾崩后,按道理而言,是他赵佾继承王位,但那时候赵佾在秦国为质,不得归国。


后来赵国派人去迎赵佾归国的时候,如今的赵相郭开派人暗中伏杀,最终让迎接赵佾归国的使团全部送命。


然后。


赵偃就顺利的继位称王,成为了如今的赵王偃。


看着赵佾开口。


赵王偃的眼中有着深深的忌惮和嫉恨,如若不是有所顾忌,他恨不得将这赵佾给杀了。


毕竟对于他而言,曾经的大哥,曾经的赵国太子就是威胁。


每次看到了这赵佾,赵偃心中就更加恨嬴政。


因为赵佾的归国就是嬴政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恶心赵偃,作为昔日的赵国太子,自然也是有着支持者的,就比如赵国的宗室。


“那按春平君之言,无法击退秦军,那就让秦国就这样夺取了我大赵十几座城池,数百里疆土不成?”


“难道寡人要做一个失地君王,让那混账嬴政得意不成?”赵王偃愤怒的喝道。


“臣不是这个意思。”


赵佾脸色微变,立刻回道。


“丞相。”


赵王偃大声道。


“臣在。”


郭开立刻站了起来,十分的恭敬。


“依你来看,寡人该如何破敌?”赵王偃大声问道。


“回大王。”


“臣...臣不懂武事,臣不敢多言。”郭开惶恐的说道。


“废物。”


赵王偃骂了一声,但也无可奈何。


就在这时。


“报。”


“新郑急报。”


“乃是新郑暗探冒死传出。”


一个赵国谍报探子快步跑到了大殿内,手上捧着一个小卷轴。


“对了,如今韩境也不知如何了。”


赵王偃猛地回神,当即道:“快,快呈上来。”


“诺。”


侍奉一旁的寺人立刻走到了大殿,将密报呈到了赵王偃的手中。


赵王偃迅速打开密报,定睛一看。


顿时。


原本就愤怒的脸色变得一阵红,一阵白,怒火中烧。


“混账。”


“该死。”


“魏王当真不知三晋一体,当真不知秦之威胁。”


“他竟然未曾发兵救韩。”


赵王偃将手中密报对着桌子上一拍,愤怒的喝道。


“大王息怒。”


看着这盛怒的赵王,龙台宫内的赵国文武神情一变,纷纷开口。


“韩,已经为秦所灭了。”


“韩王全族,韩百官,都已被秦国擒拿。”


“天下间,再不复韩。”


“我三晋,从此缺一。”


“秦,东出之路,已经打开。”


赵王偃缓缓开口说着,每说一句,脸上就变得扭曲起来,


“什么?”


“韩,为秦所灭了?”


“这怎么可能?”


“暴鸢不是镇守阳翟,秦军久攻不下吗?”


“为何忽然间就被秦军攻破了?”


“难不成,暴鸢降秦了?”


“不可能,暴鸢之子死在了秦军之手,他与秦国不共戴天,绝不可能投降.....”


听闻韩灭,这赵国朝堂上的大臣全部都慌了。


如今这天下。


七国鼎立天下已经多年了,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如今韩国被灭,这一个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特别是韩国更是秦国的东出之地,战略处地极为关键。


韩灭,让他们赵国朝堂上的臣子也有着一种慌乱。


“大王。”


“韩被灭,形势已经变了。”


“为今之计,必须要小心秦国再聚合兵力,对付我大赵。”


“我三晋相连,请务必让魏国把守好要道,如若秦从韩境突袭,于我大赵而言,绝非好事。”赵佾开口道。


但赵王偃根本没有理会赵佾。


“传寡人诏谕。”


“命廉颇加大力度进攻,一定要将那些该死的秦人赶出我大赵疆土。”


“如果他做不到,那就不要统兵了。”赵王偃怒道。


“臣领诏。”郭开立刻应道。


与此同时。


秦赵接壤之地。


晋阳城。


原本属于赵国的边境重城,也是防范大秦的主要军事重城。


但是在几个月前。


桓漪将这军事重城攻下,变成了属于大秦的疆土。


如今以此城抵御赵军的进攻,已经有数月了,纵然廉颇统兵有方,可是面对大秦的上将桓漪,却也攻不下这城池。


晋阳城内外。


硝烟弥漫。


城前赵军有序的撤退,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看着城前,到处都是断垣残壁,到处都是断裂的兵器,大地上遍布着插在地上的利箭,伴随着尸横遍野,鲜血流淌,可想而知这些时日以来的大战有多么的残酷可怕。


面对撤退的赵军。


已经远离了城关上弓箭的射程外,秦军也未曾追击,静静的看着。


既占守城之力,自然不会浪费。


“上将军。”


“这已经这几日以来,赵军第八次进攻了。”


“每一次,赵军攻势都变得脆弱,如此看来,赵军士气必然已经大损了。”


一个青年秦将躬身禀告道。


在他面前,桓漪身着上将军战甲,中年,带着一种军中英气,更具威势。


“李信。”


“你有统兵一方的天赋,但看军中之事可不能看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