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 第一六三章 天赐大秦的长公子,捷报传回

第一六三章 天赐大秦的长公子,捷报传回

作者:飞天杨哥 返回目录

桓漪平复了一下心情,看着王翦追问道。


“根据我现在所知,大王尚未与赵玄相认,除了我们少数的几人外,赵玄的身份也不为人之。”


“毕竟。”


“如若赵玄的身份公之于众了,于我大秦朝堂而言,必有乱象。”


“诸公子的支持者,必然会百般针对赵玄,各种手段齐出。”


“当初夏夫人之事在大王的心底永远记得,他自然不想再让赵玄再遭危险了。”王翦沉声说道。


当日章台宫内,嬴政对他们表明了赵玄的身份,这是在暗中扶植赵玄,让军中鼎力支持赵玄,让赵玄在暗中多几分依仗。


同样的。


这也可以对应在灭赵之事上。


王翦事先知道了赵玄的身份,自然是全力配合,而桓漪一心为国,对于嬴政下诏以赵玄为主自然也是没有任何的抗拒。


“至于为何会告诉你赵玄的身份。”


王翦笑了笑:“此乃大王授意,如若你未曾支持其他公子,则可告诉你赵玄的身份,支持赵玄,此乃王命。”


“以前我与你们一样,我断然是没有支持其他公子的。”


“不过。”


“此番乃是王命支持赵玄,我桓漪自然不会拒绝。”桓漪义正言辞道。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朝堂之上,那些家伙都为选择哪一个公子抉择,一旦选择错了,全族将会万劫不复,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乃是大王亲自下令,根本就不存在选择。”王翦笑着说道。


大王诸多公子。


但是那太子储君的位置只有一个。


争夺这個位置,一步踏错,步步皆输。


但是对于王翦他们来说,这一个位置已经是开卷考试了,根本不存在有什么选错的。


嬴政之所以将大秦军中大将都召集言明了,已经彻底摆明了态度了。


朝堂上文臣再如何闹腾,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就蹦跶不起来。


嬴政这相当于直接给了赵玄一个不可能被摧毁的班底。


“听说。”


“你已经与赵玄联姻了,你的孙女已经得大王赐婚,与赵玄的儿子定亲了。”


回过神来,桓漪十分吃味的看着王翦道。


“哈哈哈。”


“这还是我知道赵玄身份之前的事。”


王翦高兴的笑道。


“你这老小子真的是走大运了。”


“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我也有孙女啊。”桓漪非常吃味的道。


“这就是我的运气,羡慕不来的。”王翦笑呵呵的道。


不过回过神来,又道:“大王还未与赵玄相认,此事我们也断然不能给赵玄透露了,以免打扰了大王的计划。”


“他们父子相认,也唯有大王才能够决定。”


桓漪点了点头:“我自然是知道的。”


“现在,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王翦:“明白就好,这一次大王让赵玄主导灭赵战事,三大营近百万兵力归于赵玄调派,为的就是以这灭赵之功让赵玄走到更上一步。”


“武安君之权,必须给予赵玄拿下。”


“灭赵之后,无论朝堂是否有反对之声,我,你,蒙武三人必须一心将赵玄推上去。”


“如此一来,我大秦兵权就聚集一体,赵玄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


“等到身份公布,王绾那些家伙也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了。”


话到这。


王翦脸上涌现了一种期待的笑容。


于他们而言。


作为军中战将。


自然是天生对军伍出身的赵玄有着好感的,赵玄为太子储君,比之其他任何公子都要好,而且赵玄也的确有能力。


能够镇得住。


“你们这些家伙还真的是,瞒了我许久啊。”桓漪笑着回道。


“好了。”


“不多说废话了。”


“代地已经彻底与赵国本土境内阻断了,代地并不产多少粮草,李牧的大军也维持不了多久。”


“既然赵玄送我们大功,我们自然也不能抚了赵玄给予我们的好意。”


“这一战。”


“我两大营齐出,一举击溃李牧,彻底灭赵。”


王翦神情严肃道。


“那是自然。”桓漪也重重点了点头。


代地战事,将起。


……


代地重城,也是代地郡府所在,代城。


“李牧将军,情况如何了?”


在主位上,原本的赵太子赵嘉如今已经换上了一身冕服,成为了赵国的王了。


只不过。


他这一个王位却只是李牧用来重新凝聚人心的。


赵偃如今已经被擒,赵王族宗室上万人,赵百官,除去了死在乱军之中的,其余全部都为秦所擒。


若是不立赵嘉为王,这对于代地的人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情况不乐观。”


“廉颇将军已经兵败而死了。”


“秦将桓漪,王翦,已经聚集秦国两个大营兵力攻入了我代地。”


李牧一脸凝重的道。


如今他赵国所面临的形势,哪怕李牧再如何能征善战,也无可奈何。


他赵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他也没有办法改变。


“上将军,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莪代地大军只有不到二十万了。”


“一面还要在边境驻防数万,提防异族,一面又要抵挡秦军。”


赵嘉的脸色变得苍白。


说到底。


他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罢了,虽然以前为太子,但是却遭受他父王的王后排挤,还好在廉颇,李牧等忠义赵臣的保护下才到了代地存身。


这才让他避免了被大秦所俘。


如今虽登王位。


但是他根本不开心。


因为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他又如何能够改变。


“大王。”


“你可愿与大赵共存亡?”


李牧一脸严肃的道。


“我...我身为大赵王族,身为大赵的王,自然是与国共存。”赵嘉稚嫩的脸上也带着坚定之色。


看到赵嘉这坚定的样子,李牧眼中也是欣慰。


“唉。”


“可惜了。”


“如果当初秦进攻我大赵之时,先王退位,太子继位,将朝中奸佞给铲除了,未尝不能与秦一战。”


“如今,没有机会了。”


李牧心底涌现了一种苦涩之意。


他赵国,若是有着一个但凡有为一点的君王,就不是今日这样的结局。


对于赵偃宠幸奸佞,无能妄为,他真的是受够了,但是他的忠心让他不能背负逆臣的罪名。


“如今,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与秦军死战,捍卫我赵人最后的尊严。”


“第二个,择选王族隐藏在民间,将我大赵的力量隐藏暗中,以图日后复国。”李牧沉声说道。


其实。


对于代地李牧而言,他们还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那就是乘着大秦还未真正大举进攻,对代城合围,李牧带领全部的大军北伐,杀到中原之外的异族疆域,远离中原,远离秦国,这样或许可以苟延残喘。


但对于如今这一时代的炎黄列国而言。


视中原之外的异族都如蛮夷,而蛮夷所生存的地方就是蛮夷之地。


他们又如何甘心前往那蛮夷之地。


“上将军。”


“寡人觉得。”


“可以两手齐出。”


“寡人不想逃,作为大赵的王,寡人也有气节。”


“但是为了大赵以后复国,可以安排诸多精锐潜入民间,未来寻我大赵王族,可复国。”


“寡人不相信秦永远都那么强,不相信嬴政之后的后继者也是一个明君。”赵嘉一脸坚定道。


“臣,已经安排好了。”


“军中数千精锐已经乔装入了民间。”


“只待日后复国。”


“秦虽以兵锋定天下,但他压不住我大赵民心,压不住天下民心。”


“韩,魏。”


“他们也有不少人潜伏在了暗中,只待未来有朝一日,秦国势弱,便起兵灭秦。”李牧目光之中带着坚定之色,还有对秦的仇恨。


“上将军全权处置。”


“如若秦人破城,寡人,与大赵共存亡。”赵嘉坚定的道。


“臣,必不会让大王失望。”


李牧躬身对着赵嘉一拜。


王翦和桓汇合后。


两大营六十万大军以横扫之势向着代地进攻。


在绝对的兵力面前。


纵然李牧有所防范也没有任何用处。


如今代地现状,兵力只有不到二十万,粮草与赵地断开后,就出现了不足。


而且他所面对的大秦战将是王翦和桓漪,与他一样的顶尖战将。


在王翦和桓漪的统兵下。


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内,秦军锐进,吞并着这代地的疆域城邑。


直至。


兵临代城之下。


作为赵国边军的统帅。


赵边军也为赵国最顶尖的战力,全员皆骑兵。


最终决战。


李牧也没有窝在城中防守,因为城中已经没有多少粮草,大秦凭粮草就可以拖死他们,所以在最终时刻,李牧堂堂正正的率领边军迎战。


代城前。


李牧亲率十五万边军骑兵,列阵以待。


而在相隔数百丈之外。


便是无尽黑甲大军,无数旌旗迎空而扬,秦威展现。


“风,风,风。”


“大风。”


数十万计的大秦锐士发出了震耳欲聋的风喝之音。


响彻天地九霄。


风喝构成音波风浪,席卷天际苍穹。


此战。


也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场面。


大秦上将军王翦,大秦上将军桓漪。


还有大秦新锐上将赵玄,三架战车立足于大秦数十万军阵之前。


大秦四个上将军,除了蒙武外,其余尽数到场。


“这一战,我大秦必胜。”


“李牧,赵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王翦凝视着前方的赵军,脸上尽是冷峻。


“李牧是赵国上将军,也是一个智勇双全之将。”


“只可惜,是敌人。”


“如若他能够为我大秦所用,那该多好。”


桓漪有些感叹的道。


“他,不会降的。”


赵玄缓缓开口道。


历史之上。


廉颇,李牧,庞煖,皆是赵国死忠。


根本不会背叛赵国。


任何的拉拢,劝说对他们都无用。


这对于大秦的众将而言也是一样,哪怕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也绝对不会降,身为大秦战将,身为军人,唯有誓死报国。


廉颇如此,李牧如此。


大秦的所有战将也是如此。


“我们要做的,就是送李牧最后一程。”


“灭赵。”


赵玄的声音无比凌厉,凝视着前方,纵然相隔数百丈,可是在赵玄的眼中,也能够看到赵军前沿的李牧。


“不错。”


王翦和桓漪立刻点头。


目光一转。


赵国军阵所在。


李牧并没有登战车,而是驾驭着一匹战马,双腿紧紧夹紧着马腹。


显然。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决死而战。


“大王。”


“你怕吗?”


李牧转过头,看着同样骑着战马,身着战甲,也很青涩的赵嘉。


“怕。”


“但是寡人不能退。”


“寡人是大赵的王,如若寡人都退了,大赵就彻底亡了。”


“今日一战。”


“寡人要用命来告诉我大赵子民,寡人,不是贪生怕死之君。”


“寡人,不会屈服于秦人之下。”


赵嘉目光坚定的道。


“不愧是我大赵的王。”


“若是当初大王你能够早一点登位,那该多好。”


李牧欣慰的大笑道。


“上将军。”


“今日。”


“寡人与你一同面对。”


赵嘉沉声道,拔出了腰间的剑。


“大王。”


“臣擅自做了一个决定。”


“此间,我军只有十三万,还有五万大军驻守在了边境。”


“我李牧可以死,这些边军将士可以死,但代地不能被异族屠戮。”


“臣,已经传令给了五万驻守边境的边军了。”


“如若臣身死,大赵亡,他们就投降于秦。”


李牧转过头,惭愧的看着赵嘉道。


“上将军。”


“我大赵与秦国之间,尚为一族,但境外异族狼子野心,如若让他们侵入中原,那才是真正的噩梦。”


“你做得对。”


赵嘉没有任何的动怒,反倒是赞同李牧的决定。


“多谢大王。”


“臣,今日就陪大王一同迎战。”


“大王在,臣在,大王死,臣亡。”


李牧爽朗大笑了一声,彻底放心下来。


“寡人与上将军一样。”


“同生共死。”赵嘉也笑着说道。


“传令全军。”


“备战。”


李牧神情变得严肃,拔出了腰间的剑,大声喝道。


顿时。


十三万赵边军骑兵动了。


“杀,杀,杀。”


他们疯狂嘶吼着,他们都知道了这一战不可能胜,但是他们没有畏惧。


这一战,有死无生。


“全军听令。”


“攻!”


而此刻。


王翦和桓漪拔出了腰间的剑,直指着前方的赵军一喝。


顿时间。


轰,轰,轰!!!


大秦军阵,轰然间动了。


步卒军阵有序向前推进。


“杀。”


李牧一声叱喝。


十三万边军悍然杀出。


整个大地都在颤动了起来。


这一战。


已然注定是血流成河的一幕。


李牧大军骑兵突袭。


每一个骑兵皆是血战的精锐,胡服骑射掌握精髓。


他们弯弓搭箭,迅速靠近着大秦。


“风,风,风。”


“大风。”


在风喝之声下。


军阵之中,无数弓箭手放箭,构成了狂暴暴雨的箭雨,向着赵军狂袭而下。


一瞬间夺命无数。


在大秦的箭矢下,似战场的主宰,一切都是黯然失色。


双方大军就这样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骑兵对骑兵。


步卒以


杀戮喋血,疯狂的搏杀碰撞。


整个天地似乎都被血色所笼罩。


一切,都已经陷入了战争的阴云之中。


不过。


这一场战争显然就是一场赵军的必死之战。


李牧不会降,他不死,赵边军也不会降。


这一战。


便是声名响彻天下李牧的谢幕之战。


时间持续。


两国大军每一刻每一息都有人倒下。


鲜血染红了大地。


而赵边军已经逐渐落入了大秦的包围之中,兵力锐减。


“终于要结束了。”


看着疯狂锐减的麾下大军,李牧惨笑了一声。


随后转过头,看着赵嘉问道:“大王,可愿与臣杀敌,与国共存亡?”


“寡人,自当相随。”


“我大赵男儿,不畏死。”


赵嘉目光仍然坚定。


“那就上吧。”


“杀。”


李牧大喝一声,策马杀了出去。


“大赵。”


赵嘉低喝了一声,稚嫩脸上带着赴死之意,紧随着李牧杀了出去。


大战持续。


惨烈程度,比之函谷和安邑大营围剿廉颇的战局更加惨烈。


这一场大战,持续了一天。


战场中心。


李牧和赵嘉已经被乱刃所杀,随着他们一死。


残存的赵边军也没有了战意,纷纷弃械投降。


大战。


于此而定。


“启禀三位上将军。”


“李牧已死。”


“新任赵王赵嘉已死。”


战局定。


许多浑身染血的锐士将李牧和赵嘉的尸体抬了过来。


“李牧。”


“是一个英豪。”


“纵为敌人,也值得敬佩。”


“这赵嘉虽年轻,倒是有几分血性。”


“不像是他那父亲赵偃,破城之时,竟然弃城而逃。”


看着两人的尸首,赵玄颇为感叹的道。


“是啊。”


“相对于其父赵偃,这赵嘉真的有几分秦赵男儿的血性。”


“如若一开始就是这赵嘉为王,我大秦想要灭赵或许还有增添几分困难,没有如今这般简单。”王翦也赞同的说道。


“厚葬吧。”


赵玄沉声道。


“诺。”


众锐士齐声应道。


将李牧和赵嘉的尸首带走了。


“赵边军战力强大,此战我大秦虽胜,但伤亡不少。”桓漪则是神情沉重。


“赵边军骑兵之利乃是赵国顶尖,若非赵玄所献的骑战至宝,我大秦付出的伤亡只怕更大。”


“相对于灭赵的战果,一切都值得。”王翦则是比较沉稳。


“你说什么?“


“朝廷装备我大秦骑兵的至宝是赵玄所献?”


王翦话一落,桓漪瞪大眼睛,万分惊讶的看着。


有关于骑战至宝。


只在于大秦骑兵之中知晓,哪怕是大战结束,死去战马上的马镫和马蹄铁都要拆卸,并且在军中严令任何人泄露有关于骑战至宝的消息。


至于献上骑战至宝的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若非当日亲眼所见的王翦几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哪怕是桓漪也不知。


“对了。”


“此事大王曾下令,任何人不得外传。”


“也难怪你不知道了。”王翦一拍额头,得意的一笑。


也不知王翦是故意还是无意,又在老友面前装了一次。


“赵将军,这骑战至宝真的是你所创?”


桓漪转过头,震惊的看着赵玄问道。


“机缘巧合。”


赵玄笑着回道。


“苍天,真的是赐给我大秦一个完美无缺的长公子啊。”


“论能力,他统兵制敌,为大秦连灭三国皆有大功。”


“论德行,他研制了止血散,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受益,战场负伤多了更多活命的机会。”


“没想到他竟还造就了这骑兵至宝,让我大秦骑兵能够战胜赵国骑兵。”


桓漪心底带着无尽震撼,看着赵玄的目光都是敬佩。


“李牧死。”


“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我大秦抗衡了。”


“现在只需要将赵国疆域城邑夺下,赵国就将覆灭。”


“我觉得,可以将战报呈奏咸阳,禀明大王了。”王翦笑着说道。


“理该如此。”


桓漪点了点头:“此战大胜关键在于赵将军统兵有方,更在于我大秦骑兵之力胜赵骑,首功当为赵将军。”


“不错。”


“此事理当详细呈奏大王。”王翦立刻点了点头。


一旁的赵玄听到两人的话,也不由得心中感慨,相对于中原其他列国而言,朝堂争锋,军中争功,哪里如大秦军中这般融洽。


.......


燕国。


蓟城。


“启奏大王。”


“刚刚接到了赵国的消息,李牧,兵败了。”


“新任赵王嘉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赵国将亡。”


燕国朝堂之上。


一个燕国谍报的官吏神情凝重的禀告道。


听到这个消息。


坐在王位上的燕王喜神情一变,拳头紧握一刻,又松了开来,脸上涌现了一种复杂,甚至是担忧。


赵国的廉颇陨了。


如今李牧又阵亡了。


除了一些分布在赵国城邑的残兵外,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秦国抗衡了。


三晋,就要全部消亡了。


唇亡齿寒。


这对于他燕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此番秦国攻赵,齐楚两国都没有出兵驰援,唯独他燕国出兵了。


这,或许已经入了秦王嬴政的心中了。


“父王。”


“秦国,嬴政狼子野心。”


“唇亡齿寒,赵国将灭,只待嬴政灭赵,彻底掌控了赵境,必会再对列国出兵,而我燕国国力衰弱,秦国或许下一个就会对我大燕动兵。”


“儿臣觉得。”


“理当速速联合齐楚两国,共同发兵讨秦,趁着秦国在赵国根基未稳,趁着秦国战力还未恢复。”


“我们绝对不能给秦国喘息的时间,否则后患无穷。”


燕丹站起来,神情严肃的启奏道。


此话一落。


燕国朝堂上诸多朝臣的神情一变。


“住口。”


高位上的燕王脸色一变,对着燕丹呵斥道。


余光则是在朝堂上扫视了一圈。


“秦国攻赵,是因为昔日赵国何魏国联军犯境,从而让秦师出有名。”


“由此之下,天下列国也不好出兵相助。”


“如今秦国已经灭了赵国,断然不会再兴不义之兵。”


燕王神情严肃的道。


“父王。”


“秦国攻韩难道是师出有名?”


“他是暗中偷袭灭韩。”


“嬴政狼子野心。”


“天下皆知。”


“千万不可给他喘息时间啊。”


燕丹歇斯底里的说道。


燕国之所以会出兵援赵,一切都是燕丹竭力促进,他恨嬴政,他不想让嬴政得意,但是最终,等他到了赵国边境后,迎接他的并不是来自赵国的战将,而是秦军。


也正是为此。


燕丹不敢再踏入赵境,也害怕是秦国的诈,在边境驻守了几天。


但是。


随着赵都被攻陷,赵偃被擒的消息传来,燕丹怕了,带着大军狼狈离开了。


但是他不甘心。


秦灭赵,必然是损失惨重,他知道绝对不能给秦国掌控赵境的机会,不能给喘息的机会,否则下一个就会轮到他燕国。


“闭嘴。”


看着燕丹还如此,燕王一脸铁青的怒斥道。


“我燕国与秦交好,并无仇怨。”


“而且此番我燕国虽然动兵,却没有踏足赵境,更没有与秦国交手,这算不上与秦为敌。”


“于此。”


“如若秦对我燕国动手,那就是师出无名。”


“齐楚两国必然不会坐视。”


燕王大声的说道。


在位这么多年。


让燕丹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这燕王喜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他哪里看不出如今赵国的情形。


又哪里看不出秦国的狼子野心。


但是。


他知道在这朝堂上绝对是有着秦国的人,如果他表现出了对秦国的敌意,甚至于挑起对秦国动兵,或许就会被秦国抓住出兵有名的机会。


所以他断然不能如此。


故而如此慎重。


反观燕丹。


他的儿子。


如此不知深浅,如此不知局势,竟然还叫嚣着要对秦动兵,他真的是失望透顶。


燕丹一脸不甘心,又道:“父王.....”


“寡人说了。”


“闭嘴。”


燕王喜眉头一皱,再次对着燕丹怒斥道。


这一下。


他是真的动了真怒了。


看到自己父王如此怒火,燕丹也被吓得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一脸不甘的退了下去。


“庆秦,剧辛。”


“两位将军觉得我燕国该如何做?”


燕王目光一转,看着武臣一列的两个臣子。


这两人也是如今燕国掌军的上将军,不过相对于大秦的四个上将军,赵国的三个上将军,这燕国的则是华而不实,并没有那般具威望。


“启奏大王。”


“臣以为。”


“当备重礼,向秦国致歉。”


“言明此番我燕国出兵乃是尊盟约,而非要与秦为敌。”


“以此,可打消秦王于我燕国的怒火,并且此事告天下人知,秦国也断然不敢无端对我大燕出兵。”


“一旦秦冒大不韪,师出无名,齐楚两国也绝不会坐视,必会出兵相援。”


“唇亡齿寒,齐楚两国绝对不是那般愚蠢。”


庆秦站起来,恭敬的道。


“秦国狼子野心,我大燕为何要向秦国道致歉??”


“这是何等屈辱?”


燕丹不甘的说道。


“你再说多说一句。”


“寡人就轰你出朝堂。”


燕王怒斥道。


“父王....”


燕丹不甘心的看着,无奈至极,只能捏紧拳头。


这就是王权。


他虽为太子,但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太子,不登上那大位,他根本无法施展他心中的宏图。


在他心底。


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嬴政,如果他为王,绝对能够比嬴政做得更好。


“剧辛,你觉得如何?”


燕王又将目光看向了剧辛。


“回大王。”


“臣赞同。”


“等到秦彻底灭赵后,我大燕可再送上重礼致歉,效果更佳。”


剧辛恭敬回道。


“好。”


两个上将军如此一说,燕王也点头同意了。


随后。


他将目光看向了充满不甘的燕丹。


“丹儿。”


“你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相识,本就交好。”


“这一次准备重礼之事,寡人就交给你去办。”


“事关重大。”


“你不要让寡人失望。”


燕王对着燕丹说道。


终究。


他还是要利用自己儿子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时的关系。


“儿臣,领诏。”


燕丹双眼一凝,躬身领诏。


“秦国。”


“终究是彻底做大了。”


“如今,寡人也必须暗中联合齐楚两国了。”


“否则秦国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师出无名,我大燕就危矣。”


燕王心中暗暗想着。


他看着波澜不惊,但是对于赵国将灭也是有着很大的冲击。


唇亡齿寒。


他又哪里不懂。


“这一次。”


“终究是齐楚两国背盟了。”


“如若我三国一同出兵,或许赵国就不会亡了。”


“唉。”燕王叹了一口气。


…………


大秦。


咸阳。


秦王殿。


“有本奏。”


“无本退朝。”


赵高侍奉在一旁,看着满朝文武高喊道。


“启奏大王。”


“臣接到了来自赵国的捷报。”


“乃是王翦和桓漪两位上将军亲自上奏。”


朝会刚启。


尉缭就是一脸笑容的站了起来。


而这一封捷报。


正是朝会开启之前,从赵国传回来的。


“赵国。”


“呵呵。”


“廉颇已死。”


“赵国只剩下代地的李牧了。”


“此番应该就是孤的几位上将军给孤带来的惊喜。”


嬴政笑了笑,对着满朝文武道。


随后一挥手。


对着尉缭道:“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