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山野全能小神医 > 第240章 建国前的往事

第240章 建国前的往事

作者:我唐牛才是食神 返回目录

赵家始终是南方巨富,自明朝,江南士族扶持东林党把持朝政,官商勾结,形成了一大批本土的江南豪强,赵家便在其列,当时北平大朝廷鞭长莫及,明末王室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金陵一带的小朝廷更是尸位素餐,赵家的势力不算特别庞大,但有其一席之地,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覆灭,大量的豪强或是投了清,亦或是干脆湮灭于岁月长河之中,唯独只有赵家是始终忠于明朝王室的,不愿意投向清,就在江南一地,领了人运营起了家产。


恪守中庸之道,安稳度日。


清廷覆灭在即,当时的赵家家主让家中的几位年轻有为之士,投身革命,站队成功,延续了家族的发展,在金陵一地长久立足了下来。


只是在清末那段时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他们同样得罪了当时的一个军阀。


相比起有显赫身家的赵家,他们的仇敌,却是起于草莽,说得难听些许,就是一个二流子,机缘巧合之下,在清末得了个奇人的传授,有一身好武艺,他胆子很大,也是时事造人,他当时无意之间,喝醉了酒,打死了个人,他心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了他娘的!


纠集起一群老兄弟,打家劫舍,拿了钱就去换烟土和子弹,居然短短三个月就在金陵左近,拉起了一大支队伍,当时还和左近的山贼和军阀联合,平日里就以发掘古墓充军资,他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


又是位于富庶的金陵一带,居然成了当地的一大祸害。


当时江南一带的士族,参与革命者也有,但逗留在当地的家族成员占了多数,受这支贼寇滋扰,可谓是苦不堪言,各乡民便去找了这些士族豪强请愿,希望他们出面解决这些人的问题。


当时的赵家便是领头人,当时的赵家家主年近七十,仍是亲自教了族中青壮提了滑竿,亲自上前督战。


这方面的恶战持续了两年有余,死伤无数,闹到最后,还是赵家带领的人手占了上风,将这伙人彻底围困在了一处山上。


那恶贼凶悍无比,虽然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热兵器和枪支了,但到底对方凶悍。


这恶贼也有血性,居然拼着重伤重创了赵家家主,老人家手无缚鸡之力,就是一股子气节在,强撑着上山,受了伤,大骂着“诸君皆讨恶贼,我与此獠不共戴天,必将灭尽其全族,以酬江南父老!”就这么死在了阵前。


老爷子一死,这围剿众人更是上头,顿时冲了上去。


那贼徒见了,也知道是回天乏术,故而退走,当时还大言不惭,同样声称,别让他找到机会,非要让他们赵家鸡犬不留。


后来赵家也没当回事,这贼徒的妻妾都留在山上,连带着孩子。


贼徒对这些妻小都没什么感情,不少都是他当山大王时候,留下的种和抓上山的压寨夫人,这人也是妥妥的烂人一个,根本不管,不过老百姓群情激奋,给这些留在村寨里的老弱妇孺全给杀了个干净。


老百姓们更是觉得不解恨,甚至一把火烧了,这处山上的寨子,熊熊大火,甚至累及了山林,野火烧成一片,把山区都烧的秃噜了。


也伴随着这一场大火,这席卷了当地一时的狂潮,也算是戛然而止了。


赵家带着老人家的尸体风光大葬,满以为这事儿已经停歇了,可谁知道,赵家居然接连死了数个子嗣,都是家族里的年轻人,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


最后有人留书,“血债血偿”!


众人不由得猜测是那位山贼头子侥幸逃出生天,没有死于那场焚山大火之中,特此前来复仇了,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当时一道围剿的其他几个家族也出了不小的变故。


都是死伤惨重。


但这次敌人人少,而且在暗处,根本摸不清楚他的底细,也就不知道到底自哪里窜出来的了。


死亡的阴影飘荡在赵家子孙的头顶,犹如阴霾挥之不去,这一来二去,过了整整十年。


此人始终不曾落网,虽然因为警惕提高,而逐渐减少了出手,但十年之后,他却做了一件大案,将赵家一分家的人手都杀绝了,满门三十六口死于非命,而这一次,因为动静太大,此人终于漏了马脚,当时满城追击,终究是把人抓捕到案了。


这人这些年就像是一条阴险的毒蛇,潜伏在城中,伺机而动,而且他身手很好,妥妥的就是一内外兼修的大高手,这些年,他日以继夜,心怀仇恨,居然当真让他练了一身本事。


这人因为罪大恶极,所以被送去菜市口斩首示众。


但当日却意外生出了变故,有人劫法场,来人的是一个武林高手,居然悄无声息得摸了进来,把此人接走了,两人的功夫,据幸存者所说,如出一辙,很大概率,此人就是他的那位师父。


这人心中恨念滔天,哪怕是到了如此下场,还是非要放狠话。


说是迟早有一日,要杀了赵家满门。


有那个高手护着,众人几轮鸟铳齐射都没奈何得了,只能看他们远去,赵家人有了这么一个心腹大患,也算是脑门冒汗,这要是对方杀回来,天知道要伤多少人手。


他们当时和当地的警署交接,让他们全力缉拿这两人,最后却无疾而终,这两人极为谨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根本没让人抓到把柄。


后来有人在泉州附近的码头见到过这两人,据说就是远渡重洋,离开了国内,不知去向。


到了现在,都还没听说过这些人的消息,就连不少赵家人都压根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


翁远浩还是因为祖上在民国时期有比较多的记录,才知道这么一桩隐秘之事,提到这事儿都有点雾里看花。


只知道这个神秘的男人出海而去……


车子外头大雨滂沱,落满了街道,天气也渐渐冷了下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