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黎明书院 > 第2章 拜师杨怀古

第2章 拜师杨怀古

作者:骚老五 返回目录

“书?!”


风万里惊喜的叫出声,前世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几年没看过书,可真是让他心里有点发慌。


“嘿嘿,正是!今天河溪镇上一名先生,他的老父亲前天离世,邀请我去作法,这位先生可是一位在学城修习了二十年的学究,这要放以前啊,我们瞧一眼先生都难。”


墨虚摸了摸胡子。


“可谁让这些年,十里八乡的都传言,为父道法高深,先生许我重酬答谢,想到狗子你以前,老是念叨着,想弄本书来看看。于是我便斗胆向先生提了一嘴。先生便将这本书拿给了我,说借我两天,但是!先生有一句警告。”


“慎重开卷。”


“啊哈?慎重开卷,老头这是为什么?”


难道这是什么不可示众的禁书吗?


风万里想到前世,偶尔在同学们中间传播的那种小黄文,不禁咧咧嘴。


“先生没有明说。”


墨虚将羊皮册子小心翼翼的捧起,递给风万里。


然后老头便去柴房烧火做菜去了,风万里拿起册子,趁着天色尚明,坐在庭院内,打开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本书。


封面上没有文字,明显是用粗糙的皮革,涂蜡后用来保护里面的羊皮纸张。


翻到扉页,风万里的眼珠子一下子愣住了。


这?!


上面写着的竟是他前世文字的前身——古文!也叫繁体字。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文字,或许是阔别文字太久了,风万里适应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了书名:


《黎明轶闻录》


然后他翻开至正文页。


序章,生平。


吾名骁珂,靖城徐家廿七代子裔,天武历十三年生,幸甚。。。。


风万里读完,理解了这一篇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这个叫徐骁珂的人,出生在南方靖城了一个大家族,在世前四十年,无所事事,只知道享乐厮混,父母相继离世后,留给他一大笔财产,但直面家族中的一些争斗让他很不适应。于是,他便将房屋以及大部分资产变卖,带着妻儿与现金,结同几个习武的好朋友,出门游历,其目的是走遍黎明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写出一本能永传于世的传记。


序章最后,说他们在游玩了五年后,家财已经消耗殆尽,不得已,终止了行程,最后回到家族,谋一闲职终老,临终前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后人,写完他这一本未完成的书。


“这也不是小黄书啊?为什么要慎重开卷呢。”


风万里心中纳闷,前世的他也听说过不少类似的传记,写的无非就是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之类的。


有什么看不得的?


他迫不及待的想继续翻看。


“狗子!吃饭咯!!~”


这时,墨虚浑厚的喊声从屋内响起,风万里抬头,才觉天色已暗,肚子也开始抱怨了。


于是他合上羊皮册子,细细包裹好后走进柴房。


嗨,废寝忘食读书,还真不是他习惯,况且晚上也看不见,就“乐观”里配备的油灯,能看清深棕色羊皮纸上的字?


还是明儿白天再看好了。


不知道怎么的,今天晚饭,风万里吃的特别多,比平常要多灌了三碗粥,才勉强填饱了肚子。


老头直呼他的厨艺再次精进。


“如何?狗子,书好看不?”


饭后,老头问道。


“每年学城派来的授言先生,都夸你这孩子有慧根,大陆标准语学的那叫一个快。”


(授言先生:学城派往外界的年轻学者,教授当地人说标准语,但不教识字。)


“还行吧,才看了一篇,不知道到底好看不好看。”


风万里咽下一口咸鱼干,支支吾吾的回答。


“哟嚯,狗子,为父虽然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看书,可不是寻常人能会的,必须得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竟有如此严重?”


看来这个世界文盲率挺高。


“那可不!要不怎么说,那些学城出来的先生们,都是一方名望呢。狗子,我看你有这方面的天赋,要不过几日,去还书给先生时,你随我一同前去?”


“没问题啊。”


“说不定先生见你资质良好,收你为徒也不定。”


“放心,老头,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翌日,下午时分,风万里坐在石头上,将羊皮册子盖了起来。


这本《黎明轶闻录》,他已经看完了。


说实话,以他两世的经验,这本书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简直就是流水账!


不过其中描写的黎明大陆的几处位置,他挺感兴趣。


在黎明大陆西侧“明缔斯山脉”南部的某处边陲小镇那里,那里的居民曾不止一次看见过,空中飞翔而过的红色巨龙。


还有一个名为“隆泽”的城市,由无数棵参天古树组成,人们生活在树干里,如同前世住在高层公寓楼一般。


更离奇的是,大陆东南角,有一座名为“塞洛”的城市,也叫空天之城。


顾名思义,这座城市是飞在天上的。


可惜,作者由于钱财耗尽,没有买到去往塞洛城的船票。


所以书中没有对空天之城的描写。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风万里望向远方,再次开始日常发呆。


但今天的他,觉得眉心处有一丝清凉之意,十分舒适。


渐渐的,他索性闭上了眼睛,在太阳的照耀下,懒洋洋的睡了过去。


他做了一个梦,他走在一条雾茫茫的路上,道路旁是幽暗的森林。


走了不知道多久,眼前的景色突然变换。


一座辉煌,高大的城堡出现在前方。


他推开沉重的大门,走了进去。


银白色的光芒暴起,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光的源头那里,呼唤着他。


。。。。。。


两日后,河溪镇。


墨虚老道,领着身穿蓝色亚麻道服的风万里,走过镇上的街道。


这是件新衣服,是老头拿出存了一年的铜板,特意找村里面的老裁缝制作的。


裁缝听说,老道是为了带风万里,去河溪镇有名望的先生那里拜师。


“哟!这可是望远居士的大事!我一定得帮上一把!”


于是,裁缝拿出了祖传好货,其价值远高于墨虚老道给的钱,给风万里制作了一身行头。


还别说,风万里除去了一身旧布衣后,清秀的面容,略带古铜色的皮肤,在这衣服的衬托下,整一个灵性十足的小男孩。


一老一小,来到镇上除了镇守大人住所之外,最大的一处别院门前。


叩门过后,看门家丁认得老道士。


于是招待二人来到偏厅暂坐,自己去知会先生。


不一会儿,风万里便见到了德高望重的先生。


先生穿着丝绸长袍,正值壮年,面孔周正,鬓角微白。


“墨虚道长,方才正在晨课,久等了。”


中气十足的声音,充满磁性。


这是风万里的第一感觉。


“杨先生言重了,是老道冒昧打搅。”


墨虚连忙拉着风万里站起,躬身抱礼。


杨先生,名怀谷,客气的还礼。


“杨先生,这是我家孩儿,今年十岁,不瞒先生说,前几日,贫道斗胆借去先生的书,正是为了给我家孩儿开开眼界。”


杨怀谷目光如炬,打量了一下风万里。


“好一个有灵气的小孩!道长,你不说我也猜的得到,来我这借书的人,十有八九,是为了检验自家小孩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道长今天特意将孩儿带过来,想必是有了结果了?”


“呵呵,先生明鉴啊!道祖在上,尊师保佑,我家孩儿居然能看得懂书上的字,今日带他前来,正是想让先生看看,我家孩儿,有没有拜在先生门下,日后成才的可能。”


墨虚憨厚的笑了笑。


“哦?能看懂字,可知其意?”


杨先生直接盯着风万里问,正式的考量就这样开始了。


“杨先生,书上说的,是一名叫徐骁珂的人,四十岁之后,离家外出游历的所见所闻,第一站,他去了一个名叫隆泽的城市,那里。。。”


风万里声音虽然稚嫩,但十分镇定,眼眸平静,缓缓的将这本书的内容叙述出来。


只听了开头后的杨怀谷,却不淡定了,随着风万里的讲述,越来越惊愕,到最后,双目瞪的像铜铃。


直至风万里说完。


“这。。。这。。。孩儿你居然将整本书看完了?”


饶是以他的性子,此刻竟有些结巴。


“回答先生,是的。”


“孩儿你叫什么?”


“回答先生,我叫风万里。”


“好,风万里,你可愿意,成为鄙人门下的,亲传弟子?”


杨怀谷如此急迫,是有他的原因的。


这本《黎明轶闻录》,他是首次借出给人阅读。


可以保证的是,不会有其它人将书里的内容讲给风万里听。


而这个风万里,不仅能看懂,竟然只用了短短三天,便将这本书看完了!


这其中的难度,一般人不懂,杨怀谷可是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