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四合院:傻柱的快意人生 > 第二十三章 婚宴

第二十三章 婚宴

作者:老柳新芽 返回目录

1966年的春节是在一月底,可操作的时间近二十天,他要好生琢磨一下该换点儿什么东西,怎么个交易方式。


红旗公社,他肯定是要去的。


但据体换什么,那可就不好说了。


很多人都觉得当时农村不缺粮食,可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这会儿粮食收了都要上缴的,农村是什么都缺。而城市嘛……只要你家里生得不是太多,那就足够吃用了。


就像一大爷易中海,一个月九十多元钱两个人花,绝对是全院最富的,何雨柱少了近三分之二,可如果是自己过日子,那依然是潇洒无比,否则怎么会被秦淮茹她们一家人盯上?


一、两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元旦在华夏,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是新年。


大清早,何雨柱给何雨水做了早饭之后,就拎着仨饭盒出门了。


“傻柱,这大清早忙活什么呢?”二大妈出门正好碰到时,她随口问道。


“一个朋友家里办喜事,邀我出去帮忙掌个厨。”何雨柱说道。


“那敢情好,像这种活儿一次能赚多少?”二大妈低声问道。


“我告诉您,您能保密吗?”何雨柱低声问道。


“那是肯定的啊!二大妈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二大妈心中的八卦之火立即熊熊地燃烧了起来。


“我也能。”何雨柱神色澹然地来了一句,转身施施然地上班了。


“哎,这话没说完怎么就走了~”二大妈胸中的怨气值爆升。


“二大妈,傻柱那是逗你玩呢。”许大茂推着自行车经过时说道。


“哟,许大茂啊,这脸总算是拿得出手了。”二大妈揶揄道。


“你……”许大茂刚要发怒,一瞥眼,看到刘光天出来,他不作声了,气哼哼地推着自行车走人。


看到许大茂难得的在自己面前落跑,二大妈颇为得意,一转头看到儿子站在门口,这才反应过来,脸上顿时有些下不来了,沉着脸道:“就没一个好东西!”


刘光天:“……”


华夏传统婚庆日期,过去通常是要看黄历的,现在是新社会,一些传统节日或者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就成了首选,而元旦新年无疑是一年中第一个吉日,在这一天结婚的人真不少。


后世的婚礼宴席,通常是在饭店举办,省时省力省心,而且大家都说好。


但现在,自力更生最好——哪怕是城市,那也多半是自家请个厨子来家里办桌,一切材料自备,完事包个红包就结了。


何雨柱在车站会合了马华,师徒俩来到张家的时候,‘喜’字已经贴好了,喜棚……也就是专用的厨师帐篷都已经准备好了,张家准备得挺充分的,不知道从哪儿借来一口‘大灶’——就是那种表皮就是一个空油桶,里面弄的黄土或者耐火砖之类的土制大炉灶,这东西的火力强,不像煤气,软绵绵的。


两个人到的挺早,跟主家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干了起来——有些材料得提前准备,各种菜蔬的清洗、改刀等等,准备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当然,这些工作大多都是由马华来完成,最多何雨柱在一旁做一下指点——这些可都是厨师必备的能力,过去的徒弟还要给师父端屎端尿才能断断续续地得到一些传授,就这……还得拼人品。


现在的徒弟幸福多了!


后世迎接,那是用车队来接的,而且车的规模那叫一辆赛一辆的豪华,八十年代的时候,也有车队,是自行车队。


现在也有用的是自行车,不过自行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大件,根本就买不起,而张家却有两辆新的自行车,而且车头上都扎了大红花,一辆是新郎的座驾,另一辆自然就是新娘的,看那位新郎骑着一辆带着一辆的架势,比驾驶一辆豪车还要得意,何雨柱都有些羡慕了。


等哥们结婚,弄辆皮卡出来!


——他也就心里肖想一下罢了,要是真敢这么做,不是被满清十大酷刑伺候,就在被追杀进行时。


何雨柱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扩大一下女同志的接触范围,凭哥们这身凛然正气,怎么就找不到媳妇了?


“师父,请喝茶。”


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端着两个装着茶水的玻璃杯过来,茶香袅袅……只是普通的花茶而已。


何雨柱对茶叶是相当讲究的,不像原主,弄把茶叶沫子也能喝几大搪瓷缸,他在这方面比较精致,用的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一个带着滤网的玻璃杯……还有一个橡胶套。


“谢谢!麻烦你帮我把这个杯子里装满水好吗?”何雨柱等她放下水杯后,将自己的水杯往前推了一下说道。


“不客气。”女孩似乎有些害羞,拿过那个玻璃杯就走了。


张家。


张姐和她的丈夫回到房间坐下,终于可以卸下脸上的伪装色,露出一脸的疲惫。


其实婚礼本身和婚礼之后并不累,前期的准备工作才是最累人的,但在总算好了,就差最后一哆嗦就圆满了。


“也不知道你找的那个厨师成不成,可不要闹了笑话。”丈夫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愁色。


“应该不差。我在周围打听了一下,他确实是轧钢厂的食堂大师傅。”张姐说道。


“大师傅……哎,厨艺不行材料上找补吧。”


事已至此,张姐的丈夫也是准备躺平了,好在那些食材都是实打实的,哪怕只是做熟了调味,拿上席面也不寒碜。


房门一响,刚才给何雨柱他们送茶的女孩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玻璃杯,里面装着茶叶。


“张瑜,那两个人怎么样?”张姐问题。


“别的看不出来,但他们的刀功和对食材的处理跟我们群英楼的大师傅差不多。”


女孩是张姐的侄女,是在一个大饭店的后厨当临时工,虽然厨艺方面没有什么进步,但眼力还是不错的。


张姐冲丈夫得意地一笑,“这会你放心了吧?至于卖相不会太差。”


张姐的丈夫笑了笑,这种事,他宁愿是自己想错了,随口问张瑜:“你手里拿的是谁的杯子?”


“就是那个厨师的杯,帮他打瓶热水。”张瑜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