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187章 终于等到这一天

第187章 终于等到这一天

作者:我不是赵高 返回目录

方修瞥了她一眼,眸子里有一团烈火熊熊燃烧。


武明空注意到他的眼神,脖子缩了缩,不敢继续挑衅。


她只是想让方修回去以后,没有精力再应付别人。


不想把自己卖出去。


“爱卿言之有理,是时候准备了。”


武明空精致的俏脸露出严肃之色,装作若无其事,一本正经的道。


说着,就打算从龙榻上爬起来。


方修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摁住,锐利的眸子,逼视着她,不冷不淡道:“陛下刚才说什么,臣没听清楚。”


绝美无暇的少女,望着方修蠢蠢欲动的眸子,心头一跳,脸颊一红。


扭了扭身子,想要挣脱束缚。


动了两下。


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你不是才......”


武明空嘴巴微张,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方修。


方修直勾勾的望着她,垂了垂眸,没有说话。


不好!


要失控!


武明空瞬间察觉到了危险,立刻认怂,一副乖巧的模样,柔声道:“朕刚才说,相父最厉害,最体贴了。”


方修眉梢一挑,似笑非笑:


“臣记得,陛下刚才好像不是这样说的。”


可恶的奸贼。


成天就知道欺负朕。


迟早有一日让你跪在朕的脚下。


武明空腹诽了两句,咬了咬下唇,忽然抬头,将红唇落在方修的鼻尖。


“朕知道错了,相父就饶了朕呗。”


表情柔弱,目光灿灿,语气甜丝丝的。


方修原先只是想吓唬吓唬她,可是此刻,心里却荡漾起来。


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悸动,最终还是决定遵守“名正言顺之前,不做那事”的诺言,放过了她。


沉声道:


“陛下记住,永远不能对臣说不行。”


武明空抓住机会,从龙榻上跳了下来,和方修保持距离后。


眸子里露出狡黠之色,哼哼道:


“方修不行!方修不行!方修不行!”


连说了三遍,逃似的离开了养心殿。


方修坐在龙榻上,看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眉目间浮现笑意。


“什么皇帝陛下,明明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除夕夜,天子宴请群臣是大乾的传统。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聚在宫里吃一顿饭。


然后发放一些绸缎,铜钱之类的玩意,有点年终晚会和年终奖的意思。


今年如往年一样。


女帝先是致辞,讲了一通有的没的,简而言之就是这一年来,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是诸公的功劳,巴拉巴拉。


讲完以后,就是奏乐与舞蹈。


百官举杯对酌,把酒言欢。


女帝看着面前妖娆的胡人舞女,装作不经意的看一眼方修。


方修只是埋头吃菜,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抬头。


【情绪值+2000】


“哼,还算自觉。”


武明空神色冷淡,好似冰霜,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很快,晚宴结束。


百官各回各家。


武明空也回到了养心殿。


按照大乾的习俗,除夕夜应当留在自己家里。


因而,她并没有让方修留下,只是让林宛儿给他送去了韭和蚝,让他回去以后,多注意身体。


方修收到“礼品”,眸子一沉,很想直接冲进养心殿。


身体力行的告诉小女帝,有些玩笑不能乱开。


站在原地,冷静了好一会,才克制住内心的冲动,回到了相国府。


偌大的相国府,四处都挂着火红的灯笼。


回到自己的屋子。


方修躺在床上,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没一会就听见外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紧接着,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传了进来。


“相爷,奴婢可以进来了吗?”


方修微微一怔,忽然想到了什么,陷入沉默。


好一会,才做出决定,轻声道:


“进来吧。”


门缓缓推开。


下一秒。


体态窈窕,娇柔细小的身影,像猫儿一样,钻了进来。


方修望着精心打扮过的杨玉环,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


小丫头就脱掉了外衣鞋袜,爬上了床,像泥鳅一样钻进了被子里。


动作熟练,像是提前练习过一样。


她温顺的缩在方修的怀里,即便隔着一层衣服,也能感受到她的炙热。


杨玉环仰起滚烫的小脸,在黑暗中望着面前魂牵梦绕的俊朗脸庞,眸子里水雾弥漫,语气柔媚似水。


“奴婢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方修望着她那双水汪汪的眸子,心底有莫名的感觉蔓延开来。


沉默了一会,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脸蛋,柔声道:


“今晚搂着你,乖乖的,不要乱动。”


杨玉环俏脸绯红,心跳加速,缩在她的怀里,重重的点了点头。


方修将她揽在怀里,紧紧的抱住腰肢,闭上了双眼。


杨玉环琼鼻微动,嗅着他身上淡淡的气味,感觉一颗心都已经被填满。


“相爷......”


她轻轻的晃了晃脑袋,贴的更紧。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小丫头越发觉得不对。


所谓搂着你,就真的只是搂着,什么也不做。


坏相爷。


只会哄人。


言而无信。


杨玉环呜呜了几声,探着小脑袋,在方修的耳畔,轻声道:


“相爷,奴婢......好难受......”


“......”


“相爷,奴婢......奴婢想......”


“......”


“相爷......”


“呼噜......呼噜......”


“相爷睡着了吗?”


“呼噜......呼噜......”


“相爷是坏人!”


“呼噜......呼噜......”


“相爷言而无信!是小狗!”


“呼噜......呼噜......”


“哼!”


杨玉环撅了撅嘴,望着方修俊朗的脸庞,有些不开心了。


好一会。


她好似想到了什么,眸子里流露出一抹狡黠,俏脸升起红晕。


身子一缩,钻进了被子里。


“相爷,奴婢要练习乐器。”


方修:“......”


............


周国。


燕北府外的营帐内。


参与清君侧的几名知府和指挥使齐聚一堂。


燕北指挥使赵宣风正色道:


“京城传来消息,魏东征那狗贼撺掇陛下,派出虎贲军清剿东部的义军,陛下没有答应。”


话音落下。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心有余悸。


若是陛下采纳了魏东征的意见,出动虎贲军,原先就松散的东部义军,必定会作鸟兽散。


唇亡齿寒,东部义军一散,南部各府就会陷入危险。


用不了多久,他们所作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我等不过是想让陛下收回成命,处死魏东征,为何就这么艰难!”


“真不知道魏东征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让陛下如此笃信新政!”


“朝廷的制度,乃是祖宗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改进而来,施行了一百多年,从未出现任何问题,怎么到了今朝,就必须更改?”


“祖宗之法不可变,此乃诸国的共识,陛下为何就是想不通呢!”


众人说到这,长吁短叹起来。


这个时候。


营帐的帘子被人掀开。


两道身影迈步走了进来。


唐忆雪穿着一身月白长裙,披着雪白的狐裘,看着柔柔弱弱,温婉可人。


在场的人见到她,却是神色一肃,陷入沉默。


身后。


一袭黑色劲装的唐柔怀里抱着长剑,亭亭玉立,俏脸冰冷,好似寒霜。


两人的到来,让营帐内的气氛沉寂下来。


众人目光复杂的望了一眼唐忆雪,全都低下了头。


不知过了多久。


还是燕北知府打破了沉默,拱手行礼道:


“见过唐姑娘。”


唐忆雪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走到首座的位置,坐了下来。


燕北卫所的指挥使——赵宣风想了想,望向唐忆雪,表情严肃,道:


“唐姑娘,魏党的势力越来越大,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控朝堂,派出虎贲军南下围剿我等。


本官预计,最迟也就是开春,朝廷就会派出第一波军队南下,即便不是虎贲军,也一定都是精锐。


到那时,我等该如何应对。”


话音落下。


众人议论纷纷。


“是啊!朝廷毕竟兵强马壮,要真是下定决心与我等一决死战,就凭我等手上这两三万人,实在是难以招架。”


“如今愿意清君侧的州府都已经高举大旗,剩下的都站在朝廷一边,要是没有援兵,我等连一年都撑不过去。”


众人一副忧心仲仲的模样,长吁短叹。


唐忆雪环视一周,拍了一下桌子。


啪!


瞬间。


营帐内安静了下来。


唐忆雪清冷的眸子,望向众人,不冷不淡道:


“开春后,长公主殿下会出兵勤王。”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人听见这话,先是一怔,随即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


“长公主殿下不是已经嫁给了乾国丞相?如何出兵勤王?”


唐忆雪淡淡道:“做好你们该做的事,不该问的不要问。”


话音落下。


众人面面相觑,皆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惊诧与恍惚之色。


“原来这个唐忆雪,竟然是乾国丞相的人!”


“怪不得她消息如此灵通,还能拿出那么多的银子贿赂我等。”


在场的要么是知府,要么是指挥使,一个个都跟狐狸一样精,很快就意识到。


所谓的长公主殿下出兵勤王。


极有可能是,乾国丞相借此入侵大周!


问题是......


谁给乾国丞相的自信,让他觉得乾国的军队,能打赢朝廷的军队?


宣封指挥使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不知唐姑娘所说的兵,可是乾国的军队?”


没等唐忆雪说话,他就自顾自的道:“乾国军队皆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到时候只会给我等添乱,倒还不如不用。”


唐忆雪瞥了他一眼,眼神冰冷,不冷不淡道:


“再说一遍,不该问的不要问。”


宣封指挥使听到乾国军队要入侵大周,心里本就不爽。


听见这话,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唐忆雪,冷冷道:


“唐姑娘,你让我等清君侧,我等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二话不说,跟着做了。


寒冬腊月,让我等开仓放粮,召集百姓,修建道路,我等也没有多问,跟着做了。


如今,又要让我等配合长公主殿下起兵勤王......


长公主殿下都已经嫁入乾国,起哪里的兵,勤哪门子的王!


明摆着就是乾人借着此事,入侵我大周!


外敌入侵,我等身为大周卫所的指挥使,难道还不能问一问了!”


唐忆雪望着他,眸子里闪过一抹寒光,语气冰冷:


“我难道没有告诉你们,在你们服下断肠丸,并且收下银子的那一刻,便不再是周国的指挥使。”


宣封指挥使大声道:


“那我也是周人!乾人要入侵,我第一个不干!”


听见这话。


唐忆雪眸子里迸发出强烈的杀意。


环视一周,表情无喜无悲,不冷不淡道:


“谁跟他有一样的想法,站出来。”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全都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早在服下断肠丸的那一刻。


他们的脊梁就弯了,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头。


宣封指挥使看着埋着头的同僚们,眸子里流露出一抹鄙夷,却也没说什么,只是笔直的站在原地,目光炯炯的望着唐忆雪。


唐忆雪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淡淡道:


“宣封指挥使冯世突发疾病,不治而亡,拖下去厚葬。”


话音落下。


一道寒光闪过。


宣封指挥使还没来得及说话,就两眼一黑,砸在了地上。


一剑封喉!


这是一个月来,唐柔的剑第一次出鞘!


众人望着眼前这一幕,一阵毛骨悚然。


下一秒。


几名侍卫上前,拖着地上的尸体,离开了营帐。


一时间。


整个营帐陷入了一片死寂。


众人低着头,心情复杂,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


一道身影缓步走了进来。


脚步声响起。


众人皆是一怔,下意识的抬眸望向前方。


一名身材高挑,面容精致的女子站在那里,身披墨色的大氅,神色清冷,黑发垂落腰间,气质高贵。


只是一瞬,就有人认出了她,忙不迭的起身,恭敬的行礼:


“参见长公主殿下!”


竟然是长公主殿下?


众人面面相觑,都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震惊之色。


纷纷起身,齐齐行礼:


“参见长公主殿下。”


高挑女子站在原先尸体躺着的地方,环视一周,神色清冷,不冷不淡道:“一个月后,本宫北上勤王,你等提前做好准备!”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原先沉重的心情忽然变好了一些,齐齐行礼:


“是!殿下!”


虽说他们心里清楚,勤王用到的士卒,一定来自乾国的军队。


但知道领兵之人是长公主殿下,心里总归好受一点。


不像原先,好像做了乾人的走狗。


“我等作为大周臣子,响应长公主殿下的勤王,合情合理,将来应该不至于留下太大的骂名。”


众人这么想着,心理负担减弱不少。


一个个开始计划,如何筹备粮草,如何应对朝廷的军队。


唐忆雪坐在首座,目睹众人神色的变化,想了想,提笔写信,寄回长安。


............


几千里外。


长安城外。


高台之上。


一袭仙鹤绯袍的方修,身材挺拔,笔直的站在原地。


两侧分别站着白起和戚继光。


一位是北伐的统帅。


另一位是神机营的总兵。


台下。


无数的士卒,手里握着火枪,如同雕塑一般,伫立原地,一动不动。


一个个直视前方,眼神坚定。


寒风呼啸,旌旗猎猎。


充满了肃杀的味道!


这些都是训练了将近一年的新军士卒。


虽然没有上过沙场,但全都有过剿匪的经验,战力极强。


他们也是方修准备派往周国的第一批军队。


等赶到雍州,大概是半个月后。


一个月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他们将会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周国,作为“长公主殿下”麾下的义军,参加战斗!


不远处。


武明空和文武百官看着眼前的军队,眸子亮晶晶的。


放在一个月前。


有人告诉他们,大乾能有一支令行禁止,兵强马壮的军队,他们只会觉得是个笑话。


可是。


如今,这么一支能够惊艳世人的军队,就摆在他们的面前。


怎能不让人惊叹!


“不到一年,新军竟然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令人震惊。”


“之前方相说要发展新军,对抗周国和燕国,本官还觉得是痴人说梦,如今看来,本官简直就是鼠目寸光。”


“不是你鼠目寸光,是方相高瞻远瞩,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像方相一样,提前十年布局谋划。”


“方相实在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王佐之才,我大乾得此贤相,何其幸哉。”


百官们望着台上的身影,小声议论。


站在最前方的女帝,听见议论声,眉目间浮现一抹得意。


心想:再千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到了龙榻之上,还不是被朕随意拿捏。


这个念头刚浮现出来,就觉得有些奇怪。


摇了摇头,尽量让自己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台上。


“纵然新军士卒战力极强,让他们离开大乾,前往异国他乡,必定会产生抵触情绪。”


“不知方修打算如何激励士卒,让他们发自肺腑的奋勇杀敌,报效朝廷。”


武明空这么想着,目光更加专注。


台上。


方修看着底下目光坚定,神色坚毅的士卒,原先准备的一堆话,忽然卡在喉咙,吐不出来。


这些士卒,原先都是穷苦百姓,饭都不能吃饱。


正因如此,来到新军以后,每个人都心怀感激。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心里也都明白,早晚有一天要走上沙场。


每一个人都提前做好了心里准备。


甚至,有一些人一直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心情无比的激动。


他们每个人都将战死沙场,当成了自己的归宿,有什么好激励的?


方修环视一周,做出决定,删繁就简,提高声调,大声道:


“想必你们也猜出,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


“今日后,你们就要踏上征途,前往异国他乡,执行朝廷的命令!”


“临行前,本相没什么好说的,只告诉你们,一往无前,勇者必胜!”


话音落下。


无数的士卒声嘶力竭的吼道:


“一往无前!”


“勇者必胜!”


“杀!杀!杀!”


声音整齐划一。


响彻云霄,气势磅礴。


即便是隔着一定的距离。


女帝和百官也被新军的气势所震慑住。


每一名士卒都是表情狰狞,全力嘶吼。


他们毫不怀疑。


若是敌人出现在这里,新军的士卒们能将他们生吞活剥!


可是。


谁能想到。


这些杀气腾腾的家伙,一年以前还是吃不上饭的穷苦百姓呢。


原先以为这些穷苦百姓都是软弱的羔羊。


却没想到,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轻而易举就能蜕变成凶猛的恶狼。


他们不敢想象。


若是方相没有惩治粮商,压制粮价,推广红薯,让百姓能够填饱肚子。


还要承受饥饿和困苦的穷苦百姓,会不会如新军士卒一样,蜕变成饿狼,反噬朝廷。


“原来再软弱的百姓,心中也藏着一头猛虎。”


此时此刻。


百官们才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片刻后。


喊杀声渐渐消散。


方修站在原地。


一袭长袍,头发灰白的战神白起,往前迈了一步。


目光炯炯有神,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道:


“我乃白起!担任此次北伐的主将!”


“临行前,本将军要立一立规矩!”


“一,火枪兵列阵之时,头排士卒奖三两银子!次排士卒奖一两银子!”


“二,阵亡的将士,朝廷双倍发放抚恤!”


“三,伤残的将士,离开军营后,由朝廷分配,做力所能及之事,每月发放一两的工钱!”


“四,所有将士的子女,由朝廷出资,入书院念书!”


“五......”


底下的士卒听见这些“规矩”,眸子变得亮晶晶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奋勇杀敌!报效朝廷!


片刻后。


白起停了下来,望向一旁的方修。


方修深邃的眸子,望向前方,不再多说,只是吼出两个字。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