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41章 暴君武明空

第241章 暴君武明空

作者:我不是赵高 返回目录

隋远怔怔的站在原地,整个人陷入了呆滞的状态。


来此之前,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问罪国公!


而且,一上来就是夷灭三族!


要知道,为了彰显皇恩浩荡,整个大乾已经几十年没有用此大刑!


甚至,自大乾立国以来,就没有对武勋用过如此大刑!


毕竟,几位国公的祖宗,当年可都是有着赫赫的功绩。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大乾。


对朝廷而言,几位国公便犹如定海神针,国公在,朝廷便不会乱!


可是如今,陛下竟然要问斩国公。


这......这怎么能行!


反应过来的隋远,忙不迭的高呼:“陛下!问斩国公,恐动摇国本,引起动乱,万万不可啊!”


其余几名官吏也都是露出悲哀之色,附和道:“陛下不可!”


杜晨安等人心里也觉得,对武勋们用此大刑,并不妥当。


毕竟,这一代的国公和武勋,虽然没有为朝廷做出什么贡献。


但他们的祖辈,每一位都是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


夷灭三族,未免有些卸磨杀驴的意味。


如果陛下真的这么做了,从今往后,恐怕再也不会有武勋效忠于陛下。


陛下在史书上也会留下诛杀功臣的千古骂名。


他们心里这么想,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情,更没有站出来为武勋们说话。


如今,陛下和方党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他们就算是不支持陛下问斩国公,也不会在明面上反对,而是更多的将选择权交给陛下。


陛下要是下定决心问斩国公,他们也无可奈何。


反正骂名是陛下来背,跟他们也没太大的关系。


龙椅上。


一袭金色龙袍的武明空缓缓起身,清冷高贵的气质,让不少人都自惭形秽的低下了头。


“依照大乾律法,谋反当诛九族,朕诛灭三族,已经是看在他们的先祖为大乾立下功劳的份上!”


武明空居高临下的俯视隋远等人,语气中带着寒意,冷冷道:“还有你们几个,惑乱军心,妄图谋反,依照律法,抄没所有家产,秋后问斩!”


隋远微微一怔,随即瞪大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只是请几位国公主持公道,为何就变成了妄图谋反。


“陛下......”


隋远一颗心沉到了谷底,张嘴想要为自己辩解。


还没开口,就被龙椅上的女帝打断:


“来人!将罪臣隋远押入天牢,秋后问斩!”


话音落下。


几名笼罩在黑袍之中的影卫走了出来。


凌冽的杀气瞬间席卷养心殿。


影卫们几步迈到隋远的跟前,一把将其摁住,紧接着,拽着往殿外走。


事到如今。


隋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


他的眼睛满是血色,死死的盯着高高在上的女帝,近乎疯狂的咆哮道:“暴君!恶君!你重用奸佞,构陷忠良!大乾江山迟早有一天要葬送在你的手里!”


“还有你们这些狼狈为奸,见风使舵的狗东西!你们以为跟着方修,就能一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呸!做梦去吧!狗皇帝和狗丞相会对我等下手,早晚有一天也会对你等下手!”


“今日国公,明日诸公!”


嘶哑的声音,回荡在养心殿内。


方党的官吏皆是面露不屑之色。


非方党的官吏皆是诚惶诚恐。


今日发生的一切,完全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在此之前,就算是提前告诉他们今日朝会发生的事情,他们也绝不会相信。


问罪国公,问斩隋远,这在他们看来,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今就切切实实的发生了。


他们想不明白。


就算国公们想要拥兵自重,胁迫陛下,放弃方相,与燕国议和。


陛下也不必做到这般地步吧?


整个大乾,一共只有七位国公,一下子砍了四位。


这件事情流传开来,诸国如何看大乾,百姓如何看陛下......


不用想也知道。


今日过后,陛下必定会被冠以暴君的恶名!


小女帝显然也知道今日的举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但自始至终,她都表现的十分淡然。


仿佛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此时此刻。


偌大的养心殿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皆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武明空环视一周,将众人的反应记在心里,淡淡的开口:“诸公可有奏本?”


话音落下。


天官杜晨安抬眸看向女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武明空好看的眸子望向他,风轻云淡道:“杜公有话要说?”


瞬间。


众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杜晨安的身上。


杜晨安微微一怔,沉默了几息,还是拱了拱手,行礼道:“臣并无奏本。”


“既然无人上奏,便退朝吧。”


武明空淡淡的道。


话音落下。


养心殿内响起宫女尖利的声音。


“退朝!”


武明空转身离开。


文武百官按照顺序,依次离开养心殿。


“陛下今日是怎么了,为何一言不合便要夷灭四位国公的三族,还有如此多的侯爵,伯爵,几乎占了武勋的一半。”


钱浩南走在杜晨安和秦兴言的中间,眸子里满是疑惑之色。


杜晨安听见这话,停住脚步,看向身后的养心殿,悠悠道:“陛下是在为方相分忧......”


此话一出。


钱浩南眉头微微皱起:“你的意思是,问罪国公是方相的决议?”


一旁的秦兴言瞥了他一眼,不冷不淡道:“方相这半年所做的事,难道还不够明显?”


钱浩南微微一怔,表情更加困惑,却没有追问。


秦兴言见状,悠悠道:“先是创建新军,将一部分兵权从武勋的手里收回,再借着几位国公闹事的契机,将京城大半的武勋幽禁,之后新设大都督府,将兵权彻底从武勋的手中剥离......你觉得,方相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


钱浩南听见这话,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陷入沉默。


秦兴言继续道:“先帝当年定下了许多规矩,分散武勋的兵权,但是从未想过将武勋的兵权完全收回,并非是先帝不想这么做,而是先帝知道,做不到......


如今,方相出征在外,几位国公仅仅凭借多年在军中的威望,就能够对一部分士卒产生影响,陛下对此无法容忍!


正因如此,陛下才下定决心,为方相分忧,彻底的瓦解武勋们对军队的影响。


当然,就目前的局势来说,陛下这么做,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动荡,无非就是往后会背上暴虐的恶名......”


秦兴言说到这,戛然而止。


钱浩南是兵部尚书,对这方面的理解,比他更加深刻,多说无益。


一念至此。


几名方党核心成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皆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一抹感叹。


遥想一年以前,陛下和方相还是势如水火,如今却是行同一体。


方相为了陛下的江山,呕心沥血,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自领兵出征。


而陛下为了方相的安危与理想,心甘情愿的做她本不该做的事情,即便知道会背负骂名,也在所不辞。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


翌日。


伊人居。


天刚蒙蒙亮。


就有一批老饕坐到了大堂,点了一些小菜,又点了一壶小酒,闲聊起来。


与此同时。


一名说书先生走到了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读报。


“最新一期的头版头条,乃是《诛罪臣诏》!”


此话一出。


食客们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


一般来说,诛某某诏,中间是要问斩之人的姓名。


虽然很少有这样的圣旨,但偶尔也能见到。


可是。


中间不写姓名,直接就是罪臣二字的,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


“诛罪臣诏?也不知道是哪位罪臣。”


“估计是不止一人犯下了死罪,方才用罪臣二字统称。”


食客们议论着,就听见说书先生开始念报纸上的诏书。


“定国公,卫国公,陈国公,安国公,定安侯,新安侯,定波侯,北河侯......敢悖天常,不知覆露之恩,輒輒猖狂之计......”


一连串的封号和名字响起。


整个伊人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食客,皆是瞪大双眼,盯着说书先生,一脸的不可置信。


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敢相信,一夜之间,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国公,侯爷,伯爷,就陛下问斩。


可是。


眼前台上的说书先生又是念的代表权威的大乾月刊!


不出意外的话,大乾月刊刊登的内容,绝不会有假!


“乖乖,这些国公是犯了什么罪,竟然惹得陛下震怒,将他们全都砍了!”


“没听人家说嘛,欺压百姓,结党营私,鱼肉乡里,还有就是意图谋反。”


“安静点!罪名还没念完呢!”


窃窃私语的声音在伊人居内响起。


众人听着说书先生念的一连串的罪名,表情有些恍惚。


即便生活在长安,国公对他们而言,也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人物。


可是,一夜之间,这些大人物就全都被陛下问斩,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要被夷灭三族。


这让他们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直到说书先生念了第二遍诏书,他们才敢相信,耳朵听到的都是真的!


“几位国公,咱们接触不到,但是他们府上的奴仆,我经常遇见,一个个比恶霸还要可恶!今日过后,看他们还如何嚣张!”


“咱也想不明白,这些国公啊,侯爷啊,伯爷啊,光是朝廷发给他们的俸禄,就能荣华富贵一辈子,为何还要谋反!”


“自从陛下登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这些狗东西竟然还要谋反!实在可恶!”


“他们就是见不得百姓好!百姓过的舒服,他们就难受!”


食客们兴致勃勃地议论,连喝酒都顾不上。


其实。


对他们而言,问斩国公,和问斩一名穷凶极恶的犯人,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看个热闹。


毕竟。


这一代的武勋们,留给百姓的记忆,皆是打了各种败仗。


近十年,乾军在几位国公的统领下,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


就连对垒最弱的吴国,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这样的国公,有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伊人居里的食客,绝大多数都抱有同样的想法。


但是。


还有一小部分人,或是皱着眉头,或是面露悲愤。


有人就大声道:“这些国公,侯爷,曾经也为朝廷留过血,流过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不知犯下了什么大罪,竟然要祸及家人!”


“夷灭三族,这是何等大刑,就连昏聩的先帝,都从未用此刑法!”


“简直是......”


说到这,那人压低声音,缓缓地吐出两个字:“暴虐。”


这番话瞬间引起众人的注意。


有人望向他,没好气的道:“你说的什么屁话!没听见人家怎么说的!那些国公可是犯了谋反的大罪!按照律法,谋反可是要诛九族!夷三族,已经是陛下开恩!”


“谋反诛九族是寻常的百姓,这一次可是国公!他们的祖上都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何况......祸不及家人!”


“国公又如何?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


“你.....你......”


那人气的脸色涨红,咬牙切齿的道:“简直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的是你!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那些国公的奴仆仗着出自国公府,都无比嚣张,成日的欺负这个,欺负那个,更何况是国公的家人!”


“他们既然享受了国公的荫泽,就该承受相应的惩罚,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此话一出,在伊人居内引起一片叫好声。


就在此时。


伊人居外的街道上,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转头望去。


就看见一辆辆满载的马车行驶在路上。


其上各种金银珠宝,奇珍异宝,没有丝毫的遮掩,完整的暴露在百姓的视线之内,看的他们一阵炫目。


“这是抄了几位国公的家,能抄出来如此多的珍宝?”


众人见到这一幕,皆是露出好奇之色。


这个时候,有知情人悠悠道:“什么国公,这是从北河侯府上搜出来的......”


此话一出。


众人皆是露出震惊之色,眸子里满是不可置信。


如此多的珍宝。


竟然只出自一位侯爵府。


这些狗娘养的勋贵,是囤了多少的金银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