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181章 大秦帝国之裂变(三)

第181章 大秦帝国之裂变(三)

作者:岁月如梦 返回目录

骊山,始皇陵!


“监国令,即刻起遣散修建始皇陵的徭役!”


全天下范围内的徭役返乡政令在推行。


而就在天色渐亮之后,在咸阳城,也开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拆迁行动。


这直接导致大律府门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王公贵族们进入咸阳宫,大有逼宫之意。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忙着谏言,死谏,劝谏嬴城的时候。


始料未及中。


一道令整个咸阳地界,乃至波及向天下的大事,影响深远的事,突然之间爆发了开来。


距离咸阳城不足百里的雍城!


“李斯祸国,请监国拨乱反正!”


“赢氏宗亲雍城军军尉嬴天泣血鸣冤: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齐弱主,田陈相国,专制朝权,威福由己,使人离心,莫敢正言,终有田乞弑荼,田常弄君,田恒换主。田氏终得国,污辱至此,永为世鉴。


今,丞相李斯上蔡吏人,入秦为舍人,旋任长史令,拜客卿,得陛下赏识,于微末携起,拜廷尉又拜相国,尊为法神,为秦法之纲正,以往尊崇。然左相经年久事,结党营私,以相国之权欺监国年幼,祸乱朝纲,擅权专政,欺凌百官,虐待百姓,目无尊法,戕害同僚,肆意行凶。


关内侯代代忠良,资养朝政,为民爱戴,李斯为一己私利,上蔽城听,下断城言,残贤害善,行戕害九族祸乱朝纲败乱法纪之暴行。


此乃监国不事,左相独权专政之恶行,嬴天呈启,李斯为相,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九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监国记朝会,公卿充员品。


方今陛下南巡,监国陵迟,纲维弛绝,朝野无声,我秦人铮铮傲骨,岂能无声。天已拥雍城而自主,广宣心声,望朝野尽知,傲骨不为左相所摄,愿发兵扶弱,惩恶除女干,为朝堂拨乱反正,令监国从事心生,愿为驱使,望尊亲襄助!”


雍城城墙。


一身战甲的嬴天站在城头,宣布了一道震惊朝野内外的檄文。


讨伐檄文!


讨李斯檄文。


这道消息如卷起了万千的风浪般向着天下漫延而去。


嬴天也是疯了。


借助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控制了雍城军三万兵马,据守雍城,要肃清朝纲,要以武力胁迫的方式解决李斯。


甚至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广邀天下有此心者一同响应,诛杀李斯,匡扶朝纲。


有了纸张之后的确方便了很多。


嬴天书写了很多的讨伐李斯檄文,正名《李斯祸国,请监国拨乱反正》,要传播出去。


可雍城,距离咸阳城不足百里之地,距离皂河三营不足八十里地。


这种事情也只有疯子能干得出来。


……


但,嬴天用强势的态度,向咸阳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大律府。


“报,雍城军谋反,嬴天据守雍城之地,封锁雍城乡,杀死法家众员,并广发讨伐檄文,请监国决断。”


一声惊天的怒吼从章台宫门奔腾而入,从一群等候请命,要嬴城收回成命的勋贵团内怒吼而过,十万火急的冲向大律府。


大律府的大门勐然中打开。


嬴城一脸惊容之色的冲出大律府,惊问道:“什么,雍城,雍城怎么了?”


汇报的将士再次吼道:“雍城军校尉嬴天,今日突袭雍城乡游徼,焚烧公府,并在随后在雍城宣李斯祸国,请监国拨乱反正的讨伐檄文。”


“雍城,失控了,嬴天,拥兵谋反了。”


轰隆隆!


前来传信的将士惊叫,道:“这是讨伐檄文,请监国决断!”


“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嬴城也呆了,他知道会乱,但是没想到,乱的如此的突然。


这莫名其妙之中,雍城军就谋反了?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况且,雍城军不过三万,哪里来的胆子反叛。


可看到讨伐檄文。


上面洋洋洒洒五百字,康慨而激昂,矛头直指李斯。


令人错乱。


讨伐檄文做不得假,上面还有嬴天玺印。


整个讨伐檄文简明扼要之意。


宗室宗亲嬴天为关内侯打抱不平,认为李斯有如田陈代齐般的行为,蒙蔽了监国听取朝臣意见,下达朝廷政令的能力。


现在,身为秦人宗室,嬴天不惧怕李斯的权势,愿意发兵匡扶监国之权,惩除李斯,拨乱反正,为监国所驱使,望天下得知此消息的人都来帮助他。


“立刻传李斯,冯去疾,王贲,辛胜,王离及太尉府诸将于太尉府议事。”


“郭怀义,你立刻派遣斥候前往雍城查探实情。”


嬴城要疯了。


今天他的监国诏令才刚刚发布下去,没想到就出了这种事情。


尤其还是雍城军造反。


雍城军的地位很特殊,虽然所有的将领都是始皇帝亲命的,但却是隶属于宗室掌控的军事力量,负责镇守雍城祖地。


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雍城军在这个时候造反所引起的动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然而。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讨伐檄文上面的内容却是做不得假。


渐渐的,嬴城的目光盯住了大律府门外的几位有直接干系的人。


大律府外。


等了一夜的嬴刍,冯去皆,王戍一眼望去被牵连到的众多宗亲勋贵,就连扶苏也被迫等了一夜。


而随着监国诏令的颁布和执行,聚集在大律府门前的宗亲勋贵也是越来越多。


但在此时。


“下官告退!”


嬴刍忍不住眼皮子狂跳的告退,恨不得立刻撒腿就跑。


什么情况?


他儿子造反了,他竟然不知道?


这都是什么事啊!


嬴刍的内心跟嗝屁了一样,心都要跳出来了。


他要是知道他儿子要造反,他何苦要在这里大律府门前请命一夜,并试图感动嬴城。


“嬴天造反了?”扶苏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自己的伯父,也是亲上加亲的姑父,怎么样不相信,自己的表弟嬴天,造反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也是蒙了!


“嬴天造反了?”王戍两眼眨巴着,一脸惊容,身为太尉府大庶长,他发誓他没有接到过任何的消息。


但刚刚那前来禀报的将士,还有讨伐檄文,都说明,这件事是真的。


这,将掀起轩然大波。


“嬴天造反了?”


“嬴天造反了?”


“怎么回事,嬴天怎么会突然造反呢?”


在大律府前请命的众多的官员勋贵也是傻眼了,此时哪里顾得了求情请命,一个个神色也是异变,不敢相信。


“来人,请族老嬴刍前往偏殿休息。”嬴城顿了顿,沉声道:“请长公子扶苏一同前去休息。”


就在众人的疑惑中,嬴城毫不犹豫的下了命令。


和嬴天有直接干系的,便是嬴刍和扶苏。


虽然他也不相信嬴天会造反,但是,以防万一,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嬴城,嬴天绝不可能造反,此事必定有诈。”嬴刍慌了神色的惊道。


造反和造反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关内侯顶多算是违抗政令,在可控范围内。


可是嬴天不同,虽然雍城有三个校尉,各行其事,但嬴天乃是统兵校尉,手底下带着一万雍城军,这要是造反,那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对,对,对,嬴天不可能造反,城儿,你万万不能听信谣言。”扶苏也是慌了神色,破天荒的请求嬴城调查真相。


“带下去。”嬴城冷漠的沉声,“嬴天造反与否,我会调查清楚,倘若他真的以一己之私便要做什么匡扶朝纲之事,他想多了。”


“监国之权依旧在我的手中,何来李斯擅权专政。”


说罢。


嬴城扫视向众多如同逼宫一样站在大律府门前的勋贵官员,冷声道:“诸位聚集在大律府门前,是有事要禀报吗?”


都到这个时候了。


前来谏言请求求情的勋贵,哪里还有心思再死谏,也是一个个告退起来。“臣等告退。”


迅速的。


一个个勋贵们行色匆匆的离开。


而嬴城。


迅速的前往太尉府。


太尉府是军国议事之地。


进入里面。


便是一个巨型的沙盘,上面近乎标记着整个天下的山川城池。


天下四十二郡近在沙盘之内。


而在周围,全都是层层的书架,书架上有帛卷堪舆图,有各类军事记录,兵书,军事决策谋略等。


太尉府是整个咸阳宫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而就在沙盘的上方。


有一处带平台,便是平时始皇帝与众多将领商议军事的地方。


嬴城仅仅等了片刻。


王贲,王离,辛胜就迅速的赶来,而陆陆续续的太尉府各级将领也相继到场。


中尉府府令也迅速的前来。


“嬴天的确反了,我们派往雍城的斥候,根本靠近不了雍城,雍城军封锁雍城乡,不得进出。”


“而很多人百姓都亲眼所见嬴天宣读讨伐李斯,此事恐怕已经人尽皆知了。”


“种种迹象表明,嬴天据守雍城,而且的确广发讨伐李斯檄文。”


太尉府听到消息之后也在迅速派遣斥候前往雍城探寻,但无一例外,根本进不去雍城乡,斥候不是被追杀逃回来,就是冲进去一去不回。


嬴城点头,眸光扫了扫,询问冯去疾,微微一愣问道:“李公呢?”


冯去疾语气都在颤抖的回道:“李斯已经疯了,从昨天开始,就坐在廷尉府前,一天一夜没有离开,老夫去叫他,李斯只摇头说“他掌管廷尉,并无参与太尉府军事议事之权,不过是雍城军造反而已,一军之力足以平灭,速战速决,绝无大乱。””


冯去疾话音未落,太尉府大庶长王戍就忍不住的冷哼道:“哼,李丞相倒是将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要我看,这件事就是因李丞相而起,若不是他株连关内侯九族,嬴天怎么可能据守雍城,发布讨伐檄文。”


“而且监国,看看这嬴天所写的,李斯祸国,请监国拨乱反正檄文。”


“李斯擅权专政,在咸阳城大兴牢狱也是事实,且那个江城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末将倒是认为,这嬴天行此檄文,倒不是真的造反,只要拿下李斯,嬴天必然俯首。”


“陛下尚在,就算是给嬴天十个胆子,他也不可能造反,这只是拨乱反正,避免李斯继续祸乱朝纲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