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206章 天佑春耕,泰和四时,春耕咯!

第206章 天佑春耕,泰和四时,春耕咯!

作者:岁月如梦 返回目录

月明星稀。


斗转星移。


转眼间。


斗指甲,癸卯日!


始皇帝三十年春,二月,癸卯,监国诏令!


“自即日起,奉强制农耕令,凡工事非必要停工,凡商事非必要停商,凡走动非必要停行,凡异客自发于乡里耕作,凡行盗掠抢必深究不止,凡作乱于耕地无异欺灭先祖,凡未尽之农政停施。


即令,春耕!


陛下南巡,城以监国之责,必将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来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皇恩圣母,后宫之众君必将亲自采桑养蚕,来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


太祖祭祀,告天,四时风调雨顺,告地,四时灾难不降,告神明,佑我大秦万顷良田,告河神,滋养稻黍粟麦菽。


……”


随着一抹晨暗之光渐渐笼罩在了大地。


为咸阳城笼罩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春耕,开始了。


而就在这大清早。


一道道诏令向着无边的大地翻涌而去。


停止一切工事,不管是修建房屋,修建道路,一律停工!


停止一切行商行为,不管是买卖之物,货运往来,一律停商。


停止一切往来行径,不管是转亲戚,行走,一律停行。


凡是在异地的商旅远客,自行至乡里田野耕作。


凡在春耕期间偷盗抢掠者,朝廷必雷霆扑灭。


凡是在春耕期间作乱者便是欺师灭祖。


凡是在春耕期间,无论新旧农政,一律停止实施先耕其田。


监国亲率臣民春耕。


后宫之君母亲率臣民采桑养蚕。


大秦这座以农业强国的战车,在此时以极其威严的姿态,开始了绝对的统一调度性。


没有谁愿不愿意耕田!


咸阳城四门处!


今日进咸阳城的人变得出奇的少,就连门口路边小摊也变得出奇的冷清。


然而。


出城的人却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牛马遍地,铜铁银器连接成了一条银河。


今日!


咸阳城近空!


无数人牵着牛车,拉着耧,三齿耙,锄等。


大规模的,集体化的农耕,开始了!


之所以出现这一幕。


便是因为嬴城下达了强制农耕令!


只要是个人,一律下地种田!


只要是农田没有耕种,见者即耕作,没有归属之分。


嬴城实行了破坏式的农耕。


以其他所有产业停摆的代价,只做好一件事。


春耕!


“近乎于疯狂的春耕啊,难以想象,今年秦国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马台里。


张良跟随着马台里里正马大,跟在一辆牛车后面,安静的等待着马大下令春耕。


可是,对张良来说。


他在意的并不是这些。


而是朝廷颁布的近乎疯狂的强制春耕令。


“为了这次春耕,嬴城要彻底的疯了!”


张良低沉的叹息。


因为遍寻整个古史,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这样,将春耕的事情放在如此之高的地位,哪怕是昔日以耕战为国策的秦国,也没有。



不管是昔日夏商周以及后来的各路诸侯国,各国勋贵。


春耕祭祀之后,下令春耕,所有的国策都是鼓励春耕。


也就是要百姓自发的进行春耕。


而这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便是粮种问题,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到了刨食的阶段,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用来耕作的粮食了。


但是此次强制春耕令。


明令了各地府库,供应粮种,不闲置一块闲田,必须耕种。


堪称是只要田,就要往里面撒种子。


这还罢了。


还要求所有人,必须参与进耕田之中。


不是鼓励。


而是强制。


尤其是异客耕种这样的事情,千古未寻。


无论是商旅还是游走在异乡之人,家田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地方,想要赶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些人基本是闲置。


但是强制春耕令,却简单粗暴要这些人自发前往别人的田地跟着别人一起耕作。


简直离谱到家了!


“秦国要么生要么亡,三年内必见分晓,这已经不是始皇帝活着不活着能决定的事情了!”


“按照这样的趋势,三年将是一个巨大的风水岭。”


“三年内能安稳,秦国还能够存续,三年内若不能安稳,即便是秦国拥有强大的军力,也无济于事!”


张良心中沉吟,这些话不足与外人道哉。


自古农耕之事无大变,不管是土地归贵族,诸侯国,私有都有一个不变的特点。


没有大变,朝廷会以尽可能小的幅度去调整农政。


保证每年百姓都会按时耕作收田。


这和重要。


人要吃饭,没有饭吃就是天下大乱。


而现在。


嬴城在以极其恐怖的大变改变着农政。


如果农政能安稳。


以强制春耕令所实行的农政,所带来的收益是难以想象的。


张良心思难明的沉浸在了晨暗之中。


但就是在此时。


“出发!”


随着马大一声歇斯底里的咆孝,张良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


春耕的队伍,出发了。


张良见此,也只能无奈的苦笑。


说真的。


他张良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亲自下地种过田。


顶多站在田野的旁边,看一看绿油油的田地,金晃晃的田野,有些地方荒芜一片,偶尔抒发一下心潮澎湃或者忧国忧民之情。


这也是他张良第一次下地耕作,一切听指挥。


而就在这个清晨。


不止马台里。


频阳!


王拂大清早的驱赶着牛车,十分恼怒的怒道:“老夫已经二十年没有种过田了,没想到竟然在这个时候,还要驱着牛车去种田。”


“哎,罢了,虽然老夫老了,不过牵牛这种事情还可以干!”


“今年是个大丰收年份啊,一把粮种十把谷,铁一样的定律,不会因为任何外物而改变。”


“如今各个勋贵自寻出路,已经无反抗的可能。”



“不过最终这田地归属如何,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是可以看见的了!”


王拂心中叹息。


往年这个时候,对王氏来说也是天大的事情。


王氏子弟再加上食邑们,大片大片的出发下地种田。


别提有多高兴了。


可现在,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王氏在王翦哪哈怂的努力下,放弃了抵抗,被朝廷分走了食邑,分走了田地,全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百户里。


“不过,频阳王氏依旧是频阳王氏,不会因为失去了土地食邑就会有任何的动摇!”


王拂笑了笑。


虽然王氏失去了田地,但换来了七座盐矿,这些盐矿近乎占据天下盐业的半壁江山。


亏了,也没有亏。


在以前盐业这块,朝廷控制的非常死,除了宗室能染指,其他人基本无法染指盐铁铜冶炼。


现在!


只能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县!


蒲县!


骊邑县!


陈仓县!


蓝田县!


据最新的户籍统计。


咸阳十万户百姓。


而就在今日清晨,有九成五的人,齐聚种田。


同样。


就在今日清晨。


雍城祖地。


在雍城附近的百姓注视下。


巨大的祭天祭坛所在。


嬴城一身素黑之色的站在祭坛下方。


背对着半数朝臣。


踏踏踏……


嬴城踏起沉重的脚步向着开始登祭坛的台阶。


慢慢的。


嬴城站着的高度越来越高。


虽然看不到后方,但是四周的建筑,却渐渐的被嬴城踩在了脚下。


祭祀!


每年始皇帝都会前来祭拜一次,真不真不知道,但这已经是一种精神。


祭告上天秦国要春耕了,希望上天能够让天下风调雨顺。


只有举行过这个活动之后,始皇帝才会东巡南巡各种巡。


不过今年。


嬴城渐渐的沉下心,似乎游走在一代代华夏先民刀耕火种与天相争的画面中。


在阶梯的两侧,扶手墙面的上,凋刻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副惟妙惟肖的刀耕火种图。


描述的是上古之时,炎黄二帝因为冲突发生战争,却为了春耕休兵止戈,携手春耕的场景。


真不真无从得知。


那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这副石刻若是存留到后世,必然是能引发后世史学家们的无数猜想,自然,换十栋别墅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九鼎并不在这处耸立于天外的祭坛上面。


不过。


在祭坛上面,也有一个鼎。


巨大的青铜鼎里面盛放着五谷。


稻米成白色,麦粒成土黄色,豆粒成大颗粒的土黄色,粟米成小颗粒金黄色,黍米成大颗粒的金黄色。


此时在鼎中,五种谷物依次盛放。


而在鼎后。


有一个高高的桉桌。


上面放着祭品,牛羊猪马鸡犬,米饭麦面米粥等。



五谷六畜!


这就是最高规格级别的祭祀了。


嬴城深吸了一口气。


略有沉重。


不知道为什么。


当站在这上面的时候,就忍不住的心情平静却又忐忑起来。


无法用正常的行为来约束自己。


这是一项神圣而古老的祭祀,带着无穷的希望。


不能称之为迷信神仙。


而是天下疾苦刨食的人对生活充斥着最大的希望,一种精神层次的寄托。


沐手!


嬴城轻轻的点燃了柱香,这种香的燃烧速度很快,并没有后世那么细长。


主要是中间用草棍,树脂木粉艾草一类制成,能燃烧五分钟左右。


也就是一刻之内一炷香的时间。


五分钟。


一刻三炷香!


嬴城将三炷香依次插入了青铜鼎内。


而后!


拂袖长长的向前作揖之状,慢慢的跪在了青铜鼎前。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够让始皇帝跪地的,也只有这个地方了。


“跪!”


随行的奉常府祭祀高声传唱,随后也跟着跪了下来。


下方。


以冯去疾为首的众多的官员,一个又一个的匍匐在地。


在官员的后方,一个又一个的百姓紧跟着跪了下来。


这是一场更加近沉默的祭祀。


嬴城对着一个青铜鼎三拜九叩的行礼。


每叩一次。


后方的人也会跟着跪一次。


“老天爷还是赏饭吃的!”


嬴城虽然默不作声的按大礼跪拜天地着,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感慨。


这个时候要是狂风四起,阴云遮天。


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幸好。


随着他一次次的跪拜中。


因为时间刚刚好,初阳冒头渐升。


晨暗之色渐渐被阳光驱散了开来。


这就是奉常府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祭祀的时间在奉常府的操控下,在他开始祭拜的时候,便是初阳升起的时候。


具体时间并不重要。


只是此情此景看起来,属于神圣光辉的范围,便是上天赐福,天佑大秦之景。


如果这个时候东边再有不怎么浓郁,澹澹的云光呈斑斓金色,那今日的祭拜就可以传唱天下,朝廷发力的制造流言,天降祥瑞,风调雨顺。


虽然……今早没有。


但不刮风不下雨不结阴云,他已经很高兴了。


长长的祭拜结束。


嬴城这才起身,然后转身俯视着下方众多的官员百姓,接过祭祀递过来的帛书。


并不是新写的帛书。


而是一张陈旧的甚至连字迹都轻浅下来的帛书。


泛着澹澹的浅黄色。


很有年代了,就是不知道是秦国祭祀而制成的,还是秦国灭周王室的时候从周王室的宝库里面弄来的。


总之,此物即便是在这个时代,也是一城难换的绝世宝物!


嬴城便没有用大喇叭的高声喊道: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


这是周朝的祭文,也是始皇帝每年都要读一次的祭文。


记录在诗经之中。


大体的意思便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啊,每年能收成的粮食数也不清,我只需要拿出往年的存粮,就足够养活我治下的数不尽的百姓们,从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好年景啊!


贡上我用五谷烹制的美食,献上我纯白羔羊的牺牲品,祭祀皇天后土感谢四方神啊。我普天王土一派五谷丰登,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幸运啊,我弹起琴弦翘起大鼓响震天啊,一起来迎接农事的始祖神。我们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天降甘露,保佑五谷之粮大丰收,养活我治下千千万万的男女子民。


直到念完。


嬴城这才扯着嗓子大喊道:


“愿上天护佑我秦国风调雨顺,甘露时降,天下安定,盛世丰收,再无饥饿!”


“天佑春耕,泰和四时,春耕咯!”


下方。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百姓也跟着激动的高呼:“愿上天护佑我秦国风调雨顺,甘露时降,天下安定,盛世丰收,再无饥饿!”


“天佑春耕,泰和四时,春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