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权暴涨!【求票】

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权暴涨!【求票】

作者:老告 返回目录

夜色下的长安,灯火阑珊。


王府内,刘清去清池沐浴了。


书房里,霍去病的念头,正在感知彼端皇陵中的畏怖尊。


畏怖尊是吠陀经的力量,分化所成,主掌杀伐毁灭。


他在协同清剿皇陵各处。


霍去病的念头横跨虚空,与畏怖尊相合。


霎时,畏怖尊的眼瞳中,有两道光芒如刀锋般凌厉闪逝。


其身形出现在皇陵的一座殿宇外。


殿宇上方的匾额,写着‘点将殿’的字样!


这座殿宇正是王陵内,那些俑将沉寂,等待被唤醒的地方。


被囚禁的那些东西冲击皇陵,这里必是攻击目标之一。


畏怖尊走入点将殿,门口的禁制流转,如同穿过一层水幕。


殿内的护陵台上,空旷无物,原本沉寂在这里的俑将,已经全部消失了。


王陵内部禁制变化,连点将殿的俑将也挪移改变了方位……霍去病透过畏怖尊,观察点将殿。


他回忆始皇帝给他的皇陵地图。


王陵有四处点将殿,随着其内的阵列变化而变化。


霍去病还知道有一处区别于普通点将殿的上将军殿,藏在皇陵深处。


那上将军殿里,据说有秦人当年的大将在等待复苏。


此时,畏怖尊在点将殿内四处打量,忽然有所发现。


他看见殿内的虚空有一道缝隙,在往外渗血。


“这殿内果然也遭到了冲击,有人进来过。”


畏怖尊上前触摸那一缕虚空裂痕。


能将虚空斩开一条缝隙,长时间无法闭合,其中蕴含的力量波动,非常强大。


通过那波动,霍去病隔空感应,骤然洞察到了遥远距离外的一个红袍女人。


彼端,那女人也对霍去病生出感应。


她就是那个王……霍去病暗忖。


对方在皇陵点将殿留下虚空缝隙,如同战书。谁去触摸那抹痕迹,谁就会被‘王’在彼端种下印记,成为她宣战的目标。


这是独属于半圣层次,映合天地而产生的隔空互感。


一刹那的精神对垒。


畏怖尊将手探入空间缝隙,拖出一个俑将的尸体。


依然没有头颅,没有心脏。


加上之前的王将和另一具俑将尸骸,这是第三个被杀的皇陵俑将。


皇陵里,畏怖尊离开点将殿后,往一个方向快速移动。


他将深入皇陵下一层。


得到始皇帝留下的皇陵地图后,霍去病让畏怖尊去弄清楚,‘王’究竟是从哪个区域逃出来的。


皇陵共有五处囚禁仙主及其麾下的地方。


除了仙主被囚禁的所在,其余四处,各有仙主手下的王级存在,连同其他族群强者一起被囚禁。


霍去病想知道,是哪一个区域被囚禁的王,脱离了皇陵束缚。


又或者,这个王是从皇陵地下那座长城外,潜入皇陵的外来者?


畏怖尊在皇陵里行进,而在王府的书房,霍去病结束了和畏怖尊的短暂联系。


他从书房里回到寝殿,刘清沐浴还没出来。


卧榻一旁的矮席上,放着几件东西,是刘清的衣服。


霍去病发现这几件衣服有些特殊。


他靠到近处看了看。


公主殿下这么会玩?


这是什么?


纤薄清凉的蚕丝制品?


“夫君!”


刘清从后殿的清池出来,浴后如出水芙蓉,肤色白皙通透的像是在发光,目光又柔又媚。


她穿着内衬的中衣,身段窈窕,光洁匀称的小腿坦露在外,裸足趿拉着绣鞋。


“这是什么?”霍去病往蚕丝制品努了下嘴。


刘清嫣然浅笑,大大方方道:“听说是秦时传下来的,秦皇让女工做给妃嫔们穿,用来取悦他的,后来一直在宫廷内流传。


我出嫁前,有宗室的女官专门教过夫妻相处之道,包括一些取悦夫君的小方法。”


霍去病道:“那你不早点用,咱都成婚快两年了。”


刘清莞尔,捻起其中一件蚕丝制品道:“这叫蚕丝履。”


然后翘起秀气晶莹的足端,轻点在一侧的矮席上,足底形成曼妙的弓线,将蚕丝履从足端往上,穿在娇俏白净的脚上。


那丝履是银灰色的,很长。


古人也太会了,准确的说是秦皇这个穿越者太会了。


以前霍去病没往这方面想,这不古代的灰丝吗?


“这是清儿你送给为夫的生辰礼物?”


“这只是一小部分,各种各样的多着呢,女官们量身做的款式。以后慢慢给夫君看,女官说不能一次看太多,不然夫君的期待感就没有了。要一点点的抻着,才能让夫君归心。”


刘清说:“给夫君的生辰礼物不是这个,夫君附耳过来,我与你说。”


霍去病探过头去,视线仍在刘清穿着蚕丝履的脚丫上。


听完刘清所说,霍去病心头突突直跳,下意识问道:“伱和青珂,还有谁……”


刘清白眼道:“夫君还想有谁?”


行吧,蚕丝履就够惊喜了,还有更厉害的……


至于以后,有了这一次,以后天天过生日,刘清想一年一次,不存在的。


晚上又玩了投壶游戏,这次难度增加了,投的是双壶。


隔空飞箭,这方面霍去病很有天赋。


第二天清早,他精神抖擞,感觉活在人间胜过神仙。


他离府去上朝,刘清,卓青珂在家里睡到下午。


这边霍去病进入朝会大殿前,也来上朝的张次公从后边追上来,喊道:“大司马,大司马!”


霍去病还在回味昨晚学到的投壶技巧,回头瞄了眼张次公:“有事?”


张次公点头:“帕提亚攻泰西封之战,答应了回来请部众去女闾,五百人,但没能都回来,回来了两百人左右,我寻思先带这两百人去一下。”


霍去病看了这货一眼:“你要带两百禁军骁勇去女闾?”


张次公道:“在沙场上许的诺,兄弟们拿命拼来的,不去不行啊。


这事要是被文官弹劾,撸了我的位置,往下降两级我也认。”


霍去病哂道:“你要真认了,来找我干什么?”


“你想把我拉下水,我如果跟你一起去,言官知道了多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算我不去,你也和我打了招呼,责任我分一半,陛下的棒子打下来,你少受点责罚。”


张次公光棍道:“大司马火眼金睛,我还真有这两层意思,被你说全了。”


霍去病低声问:“女闾的人知道蚕丝履吗?”


“什么?”张次公愕然反问。


看来丝履真是宫廷流传,在这个年代,皇帝才能享受的高段位穿搭。


霍去病道:“没什么,上朝吧。你去就去,别拉上我。”


张次公表示理解:“我懂,你家里祸水多,看不上外边的女人正常。”


“那就这么说定了,要是有事你保我啊。”


霍去病没吭声,迈步进了朝堂。


张次公挺了挺腰板,想象了下带领兄弟们包场女闾,大庆三天的豪迈场景。


我张次公在这方面,也是我大汉第一人了。


这货相当憧憬晚上的到来。


骄阳高升。


散朝后,霍去病和皇帝,卫青,董仲舒,公孙弘,李蔡,张汤,张次公等一众人来到书房,开小朝会,文武齐聚,商谈当下的大汉形势。


现在的汉,在经济,民生,制备,粮储等方面,都处于史无前例的鼎盛阶段。


因为负责供血的附庸国很多,汉虽战事不断,但国内的发展丝毫也未落下。


要知道身毒在后世也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产区,一直稳排前三,何况神州本身更是丰泽的沃土。


因此当下大汉的方方面面,都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


众人齐聚,优先谈到的是扩军。


“我大汉如今的国土,国境,确实到了该扩军的时候。”


“去病连破各方强敌,打下的国境绵延万里,往西的一些国境线,现在甚至没有充足的守军,只因为沿线的强国都被去病击溃,方得以安然无事。


否则,若遇战事,有敌来攻,会出大问题。”


“我大汉目前在原属匈奴的土地上,划分增设了近二十个郡,用来牧养牛羊。


东北地区的各类矿产,源源不断,取之不竭。”


李蔡徐徐道:“各地税赋,粮产逐年增收。”


“我和董夫子带人统筹计算的结果,是我大汉当下的国力,税赋收入,乃至粮备,足可供养三百五十万至四百万军伍,而不会耽搁其他方面的发展。”


首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皆是大吃一惊。


这是一个最直观的对比!


汉原本号称百万强军,但实则精锐可调动作战的兵马,只有半数。百万是算上辅兵,还有地方不能轻易调动的驻军总数。


李蔡说出来的这个数字,说明汉的国力在数年间,足足翻了三四倍。


这还不是极限。


在冷兵器时代,兵力数量是个最直观,能和强大程度划等号的数字。


众臣无不心神悸动。


便是最反对打仗用兵的一些文官,想到能有三四百万强军,也是心绪激荡。


大汉已是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


不过霍去病,卫青,包括皇帝,都不希望汉军体质过于臃肿,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事情三人事先已商量过一次。


但当下的大汉国境,又确实需要扩军来守土卫国。


最终的决定是先增兵六十万,让汉军总数达到一百六十万!


虽然扩军数量远达不到上线,但可以精益求精,在部众的精锐程度上下功夫。


禁军先增兵十万,边军拟增三十万,地方驻军增加二十万。


增兵范围不限于汉人,麾下各国,都会按一定比例纳入汉军体系。此后将由汉统一配发军饷,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以及事实上的垂直管理。


增兵扩军,霍去病和卫青的权柄,也会随之再次增长,兵权暴涨。


单是霍去病直接统领的禁军数量,就将翻增一倍。


“除了扩军,眼下已是七月末,下个月初,便是定好的吉日,朕将亲自为去病加封王邑。”


皇帝道:“去病你也要做些准备。”


李蔡不无艳羡的道:“陛下愿亲授封王,冠军王的封王礼就相当于一次小型封禅了。


封王礼的消息传出去,数月来,天下各地都有人奔赴我长安。”


“我大汉当下属国过二十个,统辖的部族以百计,他们皆会派人来观礼。”


霍去病是大汉开国八十余年,除开国功勋外的第一位封王。


而大汉正处于最强盛的阶段,所以这次封王具有特殊意义。皇帝是在趁机汇集各方,展示汉之力量,故而格外隆重。


随后众臣退去。


自此刻始,天下各地将开始募兵,进行扩军。


当然,此前这几年,军备,兵马数量也一直在递增,只是没有这一次正式,确定了增兵的具体数量。


包括其他各级官吏,同样在连年扩增。


而霍去病也打算趁机推行兵府制,先从军中选一些人入兵府学习,逐步普及。


众臣散去,皇帝将霍去病和卫青留下。


取出一张国境地图。


当下的大汉,南北两向已无外敌,但东西尚有战事。


“朕想让去病负责西线战事,西线迢迢万里,你速度快,往来也更便利。


卫卿掌我大汉全线防务,兼顾东线海防。”皇帝说。


看来我再次领兵西征前,要先除掉那个漏网跑出来的王……霍去病思忖。


卫青接管东线沿海防务,正面战场的交锋,对方若打不过他,必会动用刺杀之类的手段,霍去病准备先把那个王宰了,免得其威胁到卫青安全。


皇帝又道:“去病你杀了掌兵者,朕还没问过,他的具体身份究竟是谁?”


Ps:求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