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佛系修仙:从占卜祸福开始 > 第64章 再遇陆婉秋

第64章 再遇陆婉秋

作者:柏拉图定式 返回目录

此时的赵淮一路跟随着八哥,鸟嘴中叼着头骨,引领着方向,仿佛跟指南针似的。


现在他算是明白,当初八哥为什么飞这么久才回来了。


首先锦州是一座大城,赶路要时间,抛去出城的时间,再加上崎岖的山路,确实很远,不过还好赵淮会能御剑飞行,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这就是锦州的地理位置,背靠大海,一条大江穿插而过,出了城之后,附近就是数不尽的崇山峻岭。


赵淮一路出了锦州外城,来到了城外附近的山林之中,背靠一望无际的树海群山,进入树海中,就不能继续飞行了,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蜿蜒的山路,一直延伸到丛林深处,看不见尽头。


今天赵淮是一袭墨色长袍,戴了斗笠,肩膀站着只八哥,踏出一步,身子就出现在树枝上。


轻轻一踩,宛若残影,再出现另一棵树上。


这般赶路,速度自然是奇快的,眼前很快出现了一片寺庙。


赵淮在半空,不禁低喃一声:“这里居然还有寺庙?”


缓缓落地后,沿着石梯一步步往上,他很快来到了一处瓦砾朱墙的开阔寺庙前,牌匾上写着“明隐寺”几个字。


目光看向另一边,发现还有一条上山的路,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进进出出。


寺庙门口有两个小沙弥手持扫帚,打扫着门口的落叶。


赵淮一脸疑惑,盯了一眼旁边的八哥,问道:“这可是你带的路,总不能走错吧?”


八哥歪头看了他一眼,啥也没说,而是继续叼着骨头,往寺庙里面飞。


赵淮跟上去,进入到寺庙的内部,他走的极快,周围扫地的小沙弥都没有理他。


进了门有一个大院子,面前就是香堂,佛祖的铜像就在最里面,一眼就能望到头。


赵淮拦下一個路过的年轻和尚,询问道:“这位师傅,打扰了,你知道寺庙最近有什么邪门的地方吗?”


他现在想找的地方,无非就是灯笼女所在的位置,说不定这里的和尚会知道点什么。


年轻和尚双手作十,认真道:“邪门?这位施主,你是不是搞错了,我们这里是佛门清净之地,怎么会邪门呢?”


“若是真要谈邪门,在寺庙的附近确实有一起,具体的,你还是去问问方丈吧,他老人家知道的比我们多。”


和尚交代完,就离去了。


赵淮点点头,随后继续跟着八哥。


到达香堂之后,八哥却未停留,而是继续朝着寺庙的后山方向飞去。


“原来不在寺庙啊。”


赵淮微微恍然,刚准备跟上把鸟叫回来。


就看到一位眼熟的青裙女子与一位胡子发白的袈裟老者肩并肩从侧门走了出来。


“陆姑娘?”


赵淮不由诧异道。


面前这位女子,不正是望仙宗的内门弟子,陆婉秋么?


那对大长腿依旧那么雪白,又长又直。


此时的陆婉秋神情认真的跟袈裟老者说着什么。


突然间,她敏锐的发现有一个人在盯着她看。


目光一移,正好与赵淮撞上。


看到赵淮,陆婉秋礼貌一笑道:


“原来是赵公子,自狐妖一别,好久未见了。”


“陆姑娘,这位公子也是来对付邪祟的?”袈裟老者白眉弯起,当即笑问。


“方丈误解了,是这位赵公子上次救了我的命,我这才转危为安,我们只是朋友,并非同门。”


赵淮面对二人,面色如常,淡笑道:“我只是来寺庙上香的,没想到居然又看到了姑娘。”


“确实蛮巧。”陆婉秋微笑回应。


“赵掌柜,这位是明隐寺的明光方丈。”陆婉秋在一旁介绍。


赵淮和明光方丈都是相互点头致意。


“我听方丈刚刚提到了邪祟二字?”


赵淮可没有忘记刚刚两人的对话,于是不动声色的问起。


有宗门弟子出马,那必然是有妖魔的踪迹。


提到邪祟,陆婉秋的神情明显严肃了少许,轻轻点头:


“是的,最近望仙宗主持挖掘的灵矿附近,出现一只很厉害的邪祟,听说能梦中杀人,往往睡上一觉,就再也醒不过来,许多工人都惨遭毒手。”


听了这番话,赵淮突然想到,不久前购买棺材的那名大汉,不就是灵矿的工人么?


他说过,每当晚上有人回家的时候,途径一片山坡,就有人第二天暴毙。


所以这就是灯笼女搞的鬼啊!


这么一想,赵淮好像知道那块头骨是从哪里来的了。


难不成这块头骨就是在灵矿里面挖出来的?


原本一直都是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就是因为灵矿的缘故,挖到了坟墓,所以头骨才会被八哥叼回来?


“阿弥陀佛。”


明光方丈道了一句佛号,颇为惋惜道:“那邪祟说到底,也是个可怜人。”


“但凡是妖魔,都残忍无比,岂有可怜之说?”


赵淮十分好奇道。


他看这方丈,也不是个普通人,一定知道这个灯笼女的部分内幕。


明光方丈缓缓道来:“这个邪祟已经流传了很久,一直被当做一个故事口口相传,如今已鲜为人知,我也是小时候听故事,从庙里的方丈嘴里知道的。”


“早在数百年前,这里还没有寺庙,锦州城也不叫锦州,那时在大炎的治下,这个邪祟原本是州里一个家族的大家闺秀,因为一次偷偷外出,偶遇了一位落魄的书生。


两人很快相爱,但是女子的父亲并不同意这门婚事,女子和父亲爆发了剧烈的争吵,可是并没有结果,于是这名女子便带上了自己的嫁妆,跟书生跑了。


两人找了一座山,隐居了起来,过的一直非常幸福,并且约定了长相厮守。


可日子一久,书生也闲了下来,便打算去考科举,女子也颇为支持,花钱供其读书,数年后,书生出发远行,上京城科举,女子散尽钱财,给书生充当路费,并出门相送。


但是,事情并不顺利。


书生这一去,就是音讯全无,连一封信都没有,等到放榜的时候,女子没有等来书生的喜讯。


于是有一天深夜,她提着灯笼出门了,从山里出来,寻找丈夫。


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死在了山里,这份思念,最终变成了执念,她也化作了邪祟。


赵淮听罢,却陷入了沉思。


故事并不新颖,反倒是很烂很俗,他已经听过很多这样的古代故事了。


这是一只数百年前的邪祟?


那还真是钓了一条大鱼出来,怪不得实力不弱。


不过在赵淮看来,这个故事还是有疑点的。


灯笼女找丈夫,他能理解。


但是可为什么会化作邪祟呢?


寻找,这是善念,善念是不会变成邪祟的。


可灯笼女那副吓人的模样,可不像是一般的邪祟,这说明必然有什么怨念,让她的实力变得无比强大,以至于化作了梦魇。


此时,赵淮习惯性的抛动了铜钱,看看结果。


千呼万唤始出来。


眼前的卦象,终于变了。


【卦象一: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坟客,解除怨念,你的得到指示是“福”。】


...


ps:还有一更,白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