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 第五十三章 地脉眷顾

第五十三章 地脉眷顾

作者:白天太白 返回目录

第五十三章地脉眷顾


“……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


行于乡野小道上的莫川,倏然听到一阵上香呢喃。


那迥异于陈氏、扶鸾、天宝、云极……的声音,以及翻滚而来的香火,令他心中一喜。


以香火为镜看去,神色却悄然凝固了起来。


镜中世界,他太熟悉了。


他在那坐了一夜,论道一宿,收获颇丰。


怎料,他竟有一天会截取这里的香火。


不!


他没有截取香火。


这是寿山镇民自发而起的祭祀。


他们甚至册封他为:


——寿山雷君!


雷君?


莫不是鹰击崖那声铙钹之鸣,惊动了镇民?


莫川思绪如电,霎时想通了前因后果。


尔后,他看到了石公悲呼,那声“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听得他心有戚戚。


“造化弄人啊!”


莫川停下脚步,下意识就要折返寿山,脚步刚刚挪动,他便戛然而止。


此时回去作甚?


镇民拜得是寿山雷君,他贸然显圣,只会适得其反。


只怕石公见之,能气得吐血而亡。


即便安抚,虚妄之言终究不如到手的利益。


将香火渡让?


舍得吗?


这一刻,蜂拥而来的香火,考量着人心诡谲。


私心而论,舍不得。


这不是鹰击崖山果,莫说两年道行,便是十年道行,莫川都敢送出去。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分得清的。


正所谓: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如今大谋已至,还送出去,这算什么?


烂好人?


更何况,这并非他的过错,他一没争,二没抢,纯属气运所致。


宛如帮友追妹,怎料妹子偏偏投送他的怀抱。


此时该如何自处?


送女?


呵呵……莫川轻轻摇了摇头。


说一千,道一万,他心知,这些都是占据香火的理由。


身为他乡异客,键中好手,喷道圣人,让他找理由,他能找出无数理由。


腹黑之道,他不是没读过,没看过。


那些歪理邪说自成逻辑,若真是落入其中,反而落了下乘。


既修大道,要么为仙,要么做魔,如此纠结,若小女子状,算什么大丈夫?


大道争锋,可行而不可退。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石公本就一块顽石,受镇民香火成精。


这寿山又不是他的,他能飨食香火,贫道就不能?


“呼……”


思绪至此,莫川轻轻吐了一口气。


“我能飨食寿山香火,终究是赚了石公便宜,欠了因果。”


“以我如今能力,想要偿还寿山香火债,终究力有不逮。”


“正好我与石公有一年之约,一年之后,再去看他,届时若有能力,送他一场造化又有何妨?”


“若是积郁于天道不公,那也不过顽石一枚,还了因果,随他尘归尘,土归土!”


“我不欠他,又何必被一块顽石,碍了道途?”


思罢,莫川豁然开朗,鼻翼轻动,将那寿山香火,尽数纳入体内!


“嗡!”


恰时,一抹异动勾连上地生胎心,莫川蘧然抬首,望向寿山。


隐隐绰绰间,他似乎看到一条断首地脉巨龙,喘息于浅滩之间,挣索求命。


在那茫茫绝境间,以断首地气,种一线生机,培一棵树,结三五果,钓那茫茫机缘。


支离、断崖、异果、香火、寿山雷君……


“原来,这份机缘是地脉送的。”


莫川喃喃自语。


他能感觉到,持续吞吐这份香火的他,将逐渐加强与寿山的联系,最终必将成为寿山地脉所遗失的龙首。


此为地生胎之玄妙,亦是寿山地脉的认主,更是寿山镇民谶言册封的人道认可。


三者加持之下,或许不出三年五载,他即可为寿山雷君!


成那方地脉山神。


想到这,莫川精神一阵恍惚。


悠悠苍天,何幸于我?


只盼那寿山地脉地气尚有结余。


……


……


“上回书说道,彼时的清水县,山有狐精逞凶四方,城有无头鬼徘徊作祟,当真是身处汹涛而不自知。”


“……且说那衍真老道,降了狐精之后,便得县尉相邀请,查那县令拔首而死之事!”


“……”


“在那虚堂悬镜下,扶鸾观仙童凌霄子直言无头鬼已被伏诛,众人皆言不信,东家喳喳,西家怂恿,纵使泥菩萨也生三分火气!”


“扶鸾观主随即使仙童,请仙降乩!各位看官若问何为请仙降乩,这可得好好盘道盘道……”


清水县悦来茶楼里,说书人说得那叫一个抑扬顿挫,好不精彩!


偏偏数到兴奋处,戛然而止,顾左右而言他。


气得听书人直拍桌。


经验老道的听书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铜钱打赏,噼里啪啦,洒成铜雨。


其中更有一位中年不羁道士,竟丢上一枚碎银,引来说书人连连作揖。


待饮了香茗,润了口舌,言简意赅解释了请仙降乩之后,说书人啪的一抖纸扇,再次口若悬河起来。


“……却说那凌霄仙童请仙降乩之后,最先责备的竟是扶鸾观主,直言济世救人之道,岂是街头杂耍?”


“堂中又有人言,此为口技者也!”


“不料,仙童闻言竟虚空拔出一口仙剑,那仙剑未出,便听龙吟虎啸……”


说书人说到这,满堂寂静。


不少人虽然早就听过这个起于清水的故事,但同样的故事,经那不同人之口,便是天壤之别。


一时竟入了神,恨不得自己便是扶鸾仙童,拔仙剑,斩顽愚。


茶楼雅座上的豪气道士,更是闭上眼睛,细细听着,听到妙处摇头晃脑,恍如不知那言辞之夸大。


不知多久,说书人终于讲完“扶鸾请仙禳顽愚,衍真老道抚人心”这回书。


他目光下意识寻那打赏豪客?


不想那不羁道士,已然悄然起身,抱剑离去。


这倒是引得说书人一阵遗憾。


且说这中年道士出了酒楼大门之后,瞧着人来人往的大街,目光忍不住看向扶鸾观方向。


“好一个拔剑斩顽愚!愚弄之术端是了得,只是衍真道友为何帮其圆场?”


中年道士想不通。


目的自然是调查重石子之死真相。


通过这段时间走访调查,他已然圈定了嫌疑人,可是其中一个细节,却令他摇摆不定。


这个细节,便是衍真道友。


衍真舍生取义,兵解出阴神,又跌而为聻仙,斩那五甲大妖,已然轰动各大道门。


其之品性,无人怀疑!


也正因此德宏道士才会摇摆不定,想要从无数版本中,找寻关键线索。


可惜,查得版本越多,他便越迷糊。


“……或许是该登门拜访了!”


德宏道士微微吸了一口气,迈步向扶鸾观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