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 第七十八章 浮名虚利

第七十八章 浮名虚利

作者:白天太白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浮名虚利


“望生道友,贫道有眼无珠,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悟真观主没有向扶鸾老道道歉。


反而走到望生面前,拍了拍衣服,以示拂去尘埃,这才双手环抱作揖,郑重弯腰致歉!


本就被巨大化莫川吓坏了的望生,见状更是一脸茫然。


他下意识看向玄云道童。


玄云道童又瞥了一眼扶鸾老道,这才凑近耳语道:“祖师爷没罚他,应该是原谅了,你就原谅了吧!”


望生点了点头,一板一眼的作揖回礼:“无妨无妨!”


悟真观主见状心中一喜,这才向扶鸾老道拱手作揖:“常清道友,方才多有孟浪之言,还望见谅!”


扶鸾观主拱手回礼:“无妨,道友客气了。”


再一抬头,一张张笑脸溢满视野。


“常清道友,法会仓促,贫道刚刚在法会上所言的入梦之法,或有不清不楚之处,不如今夜我们秉烛夜谈,细聊入梦之法?”


“哎呀,常清道友,贫道意外从蛊师手里获得一只瞌睡虫,一直昏昏欲睡,直到贵派祖师出现,这惫懒玩意儿才终于苏醒,这一看便是与贵派有缘呀!”


“扶鸾道友,贫道清微宫主,听闻本宫弟子重石子与贵派祖师乃生死之交,此乃重石之幸,亦是清微之福,一直未曾上门叨扰,实在是事务繁忙抽不开身,还请道友见谅!”


“常清道友……”


一声声招呼将扶鸾观主多年历练而出的人情世故彻底淹没。


他抬眼望去,目之所及尽是笑脸,耳之所闻皆是赞美之词。


随口讲句话,便是一阵“道友风趣”吹捧!


刚走一步,人海相随,压得地砖吱呀作响。


扶鸾祖师成了话题间的主旋律!


入梦之法成了最好的搭讪切口。


那三五个曾在法会上,回答扶鸾老道提问的道观观主,那是喜得眉飞色舞,暗赞自个儿眼光独到,结了善缘。


那些曾与扶鸾老道同席论道,却爱答不理之辈,肠子都要悔青了。


直恨自己有眼无珠,当时便是应上一句,此时也能少陪多少笑脸?


这一刻,名门大派尚且讲究个含蓄矜持,多是含笑拱手;


然而对于小门小派来说,可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了。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修道修道,修得就是夺得就是天地造化之道,扶鸾观一飞冲天,此时不攀不附,不沾不夺,更待何时?


夜渐深,扶鸾老道饮风而醉,双腿如踩棉花,轻飘飘的使不上一点力气。


恍惚间,不知何时回到客舍。


只觉得今晚经历恍如梦境。


他活了七十来年,还是第一次得享这众星捧月之感。


这种如饮十年佳酿之感,令他痴迷沉醉。


“望生、玄云啊,可瞧见诸位道友态度了?”


许久,扶鸾老道勉强收敛起三分飘飘欲仙的微醺之感,看向身旁望生、玄云。


“瞧见了,师兄(师傅)。”


两名童子齐声答道。


“可知他们为何会有如此变化?”


望生玄云面面相觑间,脑海中立即回忆起那恢弘形象。


“因为祖师爷现了真身。”


玄云道童下意识道。


“是啊,祖师爷不出,咱们不过是任人欺辱的软柿子,祖师爷一出……”


回忆起那令人热血沸腾之景的扶鸾老道,嘴角下意识翘起,学着祖师爷的话道:“祖师爷一出……都成了猫猫狗狗!”


“玄云你且记住了,实力才是立世之根本,切莫被今晚假象所迷惑,他们敬得是祖师爷。祖师爷说,三年之内,非灭门之灾,不得唤他老人家,这就是担心我们不思进取,沉溺于浮名虚利之中,我等切不可辜负祖师爷的良苦用心。”


面对师傅的谆谆教导,玄云道童脸色一肃,郑重作揖道:“弟子明白!”


扶鸾老道点了点头,又看向望生道:“师弟啊,今晚可曾怨愤师兄不义?”


望生一脸茫然。


扶鸾老道见状,没有大意,依旧耐心解释道:


望生懵懵懂懂,但还是礼貌答道:“师弟明白了。”


扶鸾老道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望生依旧懵懵懂懂,不知所云。


但他也明白,你不欺他小,他不欺你老。


懵懂未知,不是不解释的理由。


身为鬼修,望生只是阅历太少,不明白其中弯弯绕绕而已,但这并不代表他记不住。


早晚有一天,他会回忆起这一幕,并细细琢磨。


那么他现在这句解释,或许就足以消弭那尚未滋生的心魔。


兔坠乌升。


往来之人,皆卑辞厚礼。


令扶鸾老道欣慰的是,上清派将辟梦之术如约送来。


最令他惊喜的是,悟真派除了送来了缚兽圈,更奉上了太玄入梦法,直言此乃感谢扶鸾祖师以德报怨,点化山君之谢礼。


晌午,扶鸾老道手奉三炷香,将两门术法、缚兽圈,以及一些道友馈赠之物,奉于祖师爷。


祖师爷仅取了两门术法,一只瞌睡虫,一件缚兽圈。


……


……


他乡异域,广厦一间。


莫川毫无祖师爷形象的盘膝坐在沙发上,一边翻着太玄入梦法,一边吃着冰激凌,端是好不快哉。


“这趟冒险值得!可惜,也只有特定场合才敢一用,否则这弥天大谎,一戳就破。”


许久,莫川合上这门法术,轻轻吐了一口气。


若问他那法天象地何来?


正是趁着玄云道童扶鸾请仙,魂魄脱本壳,附身他躯的错位之机,以大小如意之法,吹涨魂魄而出。


不同于肉身坚固,魂魄本就飘渺之物,如烟如尘。


自然一吹便大,又得大小如意之法顺应天道,这才有那凝实之相!


当然,以他十五六年道行,还不足以幻化出百尺身高。


偏偏他又执掌登抄之术,登抄扶意之下,自然大如山岳。


不过,这么做,弊端也明显。


既是一法一术同出,对元炁消耗自然更为猛烈!


以他十几年道行,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说白了,徒有其表罢了。


不过,既在云极观,莫川料也发生不了什么冲突,恐吓而已,这金玉其外也足够了。


事实证明,这一手,效果拔群。


至于所谓点化悟真派虎妖,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战恐罢了!


本来他是想缩小那虎妖体型,灵光一闪间,改为变大。


果然,那虎妖本来还有三分桀骜之意,经大小如意放大,反而不敢妄动。


只是出乎莫川意料的是,悟真派竟然如此识趣。


不仅送了缚兽圈,更是将太玄入梦法一并送来,简直妙哉!


“可惜,出阴神太难,道行越高,魂壳契合愈紧,否则这不失为恐吓之法!”


莫川有些可惜。


民间偶有异类,不修神通,便可出阴神。


然而这并非好事。


这只能说明神魂和肉身嵌合不实,此非福瑞,而是灾殃,易遭恶鬼夺躯。


修道之后,出阴神只会愈发困难,道行越高越难,除非得了特殊法门。


——这也是很多名门大派,反而难以诞生鬼仙的根本原因。


修为低,魂魄残。


修为高,魂魄嵌于躯壳,极容易随躯壳衰败而衰败。


只能说修道大不易。


言归正传。


莫川通读两道梦魇法门之后,便立即参悟修炼起来。


天罡地煞道法都难不住他,这两门梦魇法门自然也不在话下。


他费了些心神,用了半天一夜功夫,终于将其融会贯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