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 第一百零七章 活子孙寿

第一百零七章 活子孙寿

作者:白天太白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活子孙寿


《阴符经》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法和术正是“观天执天”之手段。


见真道士以【地煞·知时】之术,窥天地之隐秘,以残茶冷水为契机牵引,于弹指刹那间,得见莫川跟脚。


那常人无法洞察之隐秘,终于揭开幽秘幕帐一角。


这一刻,知时在人间和幽冥的巨大鸿沟之间架起桥梁,弥漫着森森鬼气的世界,映入那胆大包天的窥机者视界。


漂浮着残魂碎魄的尸尘骨灰,从天地十方喷涌而出,汇聚成一道哗啦作响的冥河,从虚空中奔流而下。


无尽怨魂在哀嚎中绝望,怨愤的彷徨几欲冲垮见真神智。


“望我独神,心神合一!”


在神智崩裂间,见真道士长宣静心咒辞,飘摇神识倏尔归拢,记起窥秘之目的。


又一股元炁填入,摇曳欲熄的神识,恢复三分火气,再度循着知时之指引,沉入冥河,顺流而下。


天昏地黑间,周遭隐有无形之物游走吞吐,那是鬼死之聻,希夷无声。


冥河奔腾幽秘,令视界愈发死寂。


久寻不得的见真道士,逐渐焦躁起来,因为那刺骨幽冷,寒彻魂魄,正在逐渐冻结他的灵智,欲将他扯入这不见天日的九幽之底,万劫不得翻身!


“幽篁独坐,毒龙遁形。”


又一道清心咒起,见真勉强打起一丝精神,咬破舌尖,喷出一口心血,压榨出藏于躯壳深处的元炁。


“哗啦——”


千呼万唤间,冥河荡漾,水波潋滟,神识超脱,终于得见根源。


在那冥河之底,九幽之极,聻冥幽境,一道混沌模糊仿佛皮影剪纸的青色身影,蓦然停下脚步。


脐下三寸处,猛然睁开一颗眼眸,直勾勾看向见真道士。


大片眼白上,一点黑瞳,如墨如漆,渗人发慌!


在那青色道影身周,更有万千聻体,游荡拥挤,如万鬼嘶嚎,毛骨悚人!


“嗞——”


见真道士倒抽一口冷气,如午夜梦回,猛然睁开双眼。


明媚阳光刺激得他双眸贯血,汗出如浆,整个人如同经历一场漫长梦魇。


“呼哧——呼哧——”


急促的呼吸声,如同湍急江面上破碎的皮筏尿脬,在江水中吹出令人心慌的泄气音。


“怎么会这样?”


日光洒茅舍,见煞道怵颜。


相较于元炁枯竭,神魂损耗,见真道士惊恐的乃是天机所展露的可怖异象。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冥河湍急,残魂千万,聻体胀泡,游弋周身……


这悚人之景,令人睹之惊骇。


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是那万聻孤影间的惊鸿独眸!


“呼——”


好一会儿,见真道士长长吐了一口气,逐渐平息内心的悸动,暗暗忖度起来。


“冥河相助,万聻相随……莫非这是某种遮掩天机秘法?”


作为地煞知时之术的执掌者,他下意识联想到这个方面。


譬如:地煞掩日之术、鬼谷八术之抵巇术。


皆是十分了得的遮掩天机之术,修行之,不仅旁人轻易算不出跟脚,甚至能遮蔽天机,延寿千年。


“不,不对,若是遮掩天机之法,知时应有感应,决然不会探赜索隐!”


“再者,什么法术能够驱使冥河遮掩天机?还是说,明辰便出身冥河?”


“这……这也太荒谬了!”


澎湃思绪在见真道士脑海中翻江倒海。


然而那超出常识之景,却令他越思索越糊涂,最终喟然长叹:


“没想到,贫道修行五百年知时,竟然也有力有不逮的一天,不愧是化解鬼蜮之存在。”


见真道士沉默许久,目光悄然落在桌上礼盒上。


要不要再试试?


他目露几分踌躇之色,与其说是担心一无所获,不如说害怕神识陷入那冥河之中,不得挣脱。


好一会儿,他一咬牙,手一翻,取出一支瓷瓶,倒出几枚流光溢彩的丹丸,随手塞入嘴中,腮帮鼓起,如嚼蚕豆。


若有道门高人在此,见状定然骇然失色。


因为见真道士服下丹丸,赫然乃是鼎鼎有名的——九阳还气丹,可弹指恢复元炁,堪称破境神丹,轻易不得动用。


见真道士却随口服用,其之奢靡,令人惊叹。


一炷香后,状态再度回归巅峰的见真道士,伸手搭在礼盒上,双眸微阖间,元炁再度喷涌而出。


……


……


“咦——”


行于山野羊肠小道,边走边思忖的莫川,突然意有所动的站住脚步,镇压于根轮的蜚牛之眸,下意识睁开看向身后。


身后,道狭草长,虫鸣螽跃,看起来并无异象。


——原来就在刚刚,他突然有种被人窥探的感觉。


“错觉?”


莫川眼中闪过一抹惊疑不定,半晌,再度抬起脚步。


不想,至此之后,那触之退去的窥探之感,再也没有出现,一切恍如幻觉。


‘莫不是见真道友的窥探?’


他下意识想到见真道士,有心返回问询,想了想还是作罢,思绪又转回来仙镇上。


‘若过见真道友所言非虚,来仙鬼蜮乃无鼎道人丹毒泄露所致,这笔香火收得可就太亏了。’


‘唉……’


莫川叹了一口气:‘慢慢查吧,终究是有了点头绪。’


恰在此时,一缕香火袅袅而至,莫川打眼一瞧,却是一个老婆子正虔诚跪在地上,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儿媳妇生个带把的男娃。


“尼玛——”


心中本就烦闷不已的莫川,见状一句国骂,一挥手拂去萦绕于眼前的香火。


抬头再看天色,已经日上正午,心神一动,忽然想起第一次过来吃的荠菜地皮馄饨。


他尤记得那个小镇,位于来仙镇南边七八里。


现在他在来仙镇西南面八九里……啧,就在附近啊?


心中一合计,莫川连忙辨别方向,抄小道行去,走了约莫两里路,袅袅炊烟蒸腾于空。


莫川精神一震,加快脚步。


进了小镇,一股香气飘来,打眼瞧去,镇口大槐树下,一个拉面摊正支着地锅,呼呼煮面。


莫川心心念念的馄饨摊子,却不见踪影。


莫川走近,一屁股在马扎上坐了下来。


“道爷,吃面?”


摊主是个中年人,见客上桌,连忙招呼。


“都有什么面?”


“有羊汤面,羊肉抻面,羊杂抻面,道爷要吃哪个?”


“羊肉抻面。”


“好嘞!”


摊主闻声精神一震,连忙忙活去了。


没多久,羊肉抻面上桌,面扁宽如拇指,撒着一层不知名野菜,几片薄薄羊肉铺在面上,腥膻之气直钻鼻翼。


莫川下筷子捞了一口,眉头微蹙。


这说是羊肉汤面,不知是肉少水多,还是缺少科技狠活,汤水实在寡淡无味,全靠几片羊肉吊着鲜气。


但在莫川看来,这腥膻之气反而不如清水面来得爽利。


这让他愈发怀念那碗馄饨。


“老哥,这儿之前不是有个卖馄饨的吗?今儿怎么没见出摊?”


“呦,道爷也知道贺挑子?”


摊主停下和面动作,一脸惊讶看过来,实在是莫川口音听起来根本不像是本地人。


“之前路过,吃过一碗。”


莫川心中嫌弃,还是面不改色的一边嗦面一边打听。


“哦,难怪哩!唉,说起贺挑子,惨哦!”


“咋了?”


“唉,贺挑子也是命苦啊,从小父母走得早,自己一个人挖野菜好容易活下来,讨了媳妇,生了娃娃,这刚过几年好日子,谁曾想……”


“唉!三岁小孙子竟然夭折了!祸不单行,他下雨天出去摘地皮,又摔折了腰,瘫了,唉……这人一瘫,离走也就不远了,看样子,挨不了两天了。”


摊主感慨不已,叹息连连。


“我听说贺挑子摔折了腰,那是活子孙寿,遭报应了!”旁边一名食客应声道。


“活子孙寿?”莫川惊讶。


“道长有所不知,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在活子孙阳寿呢……”旁边食客闻言一脸神秘兮兮的卖弄起来。


原来,当地有个讲究,认为老人长寿是在借子孙阳寿。


老人活了,子孙就没了。


贺挑子大儿家小孙子之所以夭折,就是贺挑子太长寿的缘故。


“敢问贺挑子,今年高龄几何?”莫川问道。


“六十一了,你瞧瞧,这不是长寿这是什么?”食客道。


莫川闻言默然,不知该如何应声。


他草草吃了两口面,付了二十文铜钱,又打听到贺挑子住所,这才起身离去。


……


贺挑子瘫了之后,住在二儿子家,家在镇尾。


莫川一路打听,终于寻到住处。


碎石堆砌的院落里,两间土坯房,莫川走到柴门前,正要敲门,院门口倏然传来一阵压抑的争吵声。


“……吃!吃!吃!人都要入土了,还送什么吃的,啊?”


这是妇人声音,尖酸刻薄之意扑面而来。


“你个虎逼娘们,咋说话的?啊?那是我爹!我能不管他?”


“管管管!等他吃了狗蛋阳寿,跟你大侄子一样夭折早死,你就安心了?”


“呸!你、你说什么呢?”


“姓贺的,俺告诉你,你愿当贤子孝孙你就送饭,狗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跟你没完。”


声落,吱呀一声,门开。


一名面色黝黑妇人气鼓鼓的冲出院门,扬长而去。


“爹,赵氏就那样,刀子嘴豆腐心,你别放在心上,来,起来吃饭……”


院里再次传来絮絮叨叨的声音。


“爹,你吃两口吧!”


“爹!俺知道,你是故意寻死……那都是外面瞎放屁,贺老六爹妈死得早,没人活子孙寿,他儿子还不六岁就夭折了?还有贺大大家小么么……”


“爹,你别信那些乱七八糟的,大侄子没挨过来,是他命薄,再生便是了,你又何必糟践自己?”


“大哥也真是的,自己没照顾好大侄子,还有脸赖老人……”


“不说了,爹,时候不早了,饭俺放桌上,俺干活去了。”


呢喃声止,没多久,院门打开,一名黝黑健壮男子,扛着锄头也跟着出门去了。


佯装路人的莫川,瞧着远去的健壮男子,想了想推开柴门走了进去。


循着微弱而又急促的呼吸声,莫川推开偏屋破败柴门,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相较于恶臭,映入眼帘之景,更令莫川心悸。


只见一名瘦得皮包骨头的老人,正用一边胳膊支撑起身体,扭着怪异姿势,伸手拘拿桌上粥饭。


他听到开门声,一脸惊恐而尴尬的循声看去。


待看到是莫川,脸上明显松了一口气,继而尴尬的缩回了手。


“道爷找谁?”


他看着脏兮兮,臭烘烘的偏屋,满脸不安的问道。


“贫道明辰,老伯可还认得?”


莫川拱手问道。


老人眯着眼睛,仔细看了半晌,摇头道:


“老头子糊涂了,不认得了,道爷找俺可是有事?”


“贫道月前在镇头尝了老伯一碗馄饨,一直念念不忘,今儿路过,还想着吃一碗,解解馋,没想到……唉……”莫川叹了一口气。


贺挑子闻言有些激动,又有些怅然。


半晌道:“道长念的是哪种馅的馄饨?俺把方子给你。”


莫川摆手:“算啦,贫道向来惫懒,方子给我也是浪费,还是老伯做出来的最有滋味。”


贺挑子苦笑:“没法做啦,老头子没几天活头了。”


莫川神色一肃,道:“贫道观老伯面相,可不是短寿之人,老伯这碗馄饨,贫道吃定了。”


贺挑子一愣,正要开口,莫川嘬唇轻轻一吹。


【喷化】


——人有谶言,喷其物可使其变化。


一口谶言拂去,贺挑子那皮包骨头身躯,蓦然充盈起来。


不过弹指一挥间,竟然重回康健之时。


贺挑子浑身一个激灵,双手颤抖的扶了扶双腿,破旧被褥支起,那是双腿失而复得的触感。


“这……这……”


悲惨一辈子,鲜少落泪的贺挑子,骤然老泪纵横,“噗通”一声从床榻上滚下来,跪在莫川面前。


“谢谢仙人救命,俺给你跪下了。”


贺挑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连连叩首。


“老伯,且养好身体,莫再自伤自贱!过两日,贫道再寻你吃那碗馄饨。”


贺挑子闻声抬首正要应下,不想,眼前空荡荡一片。


仙人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离去。


“哒哒哒!”


恰在这时,一阵嘈杂脚步声传来。


“爹!爹!家里是不是遭贼……”


二儿子略显惊慌的声音传来,声至门口,戛然而止。


只见他一脸骇然的看着恢复如初的老爹,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