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当不成儒圣我就掀起变革 > 第一百零二章 歌颂苦难

第一百零二章 歌颂苦难

作者:小白白的 返回目录

蒙学司侍郎想挽回声誉,不想被钉在耻辱柱上,不想遗臭万年。


但是,他也不想得罪上司啊!


评这首序,最抛不开的一点就是“家苛”二字。


别人家,遇到那么有才的儿子,当然是要好好培养、栽培。


但是林尚书家呢?


林柯和他母亲的地位,几乎无限等同于奴仆、杂役。


甚至于蒙学司侍郎还知道,林柯的成就越大,林尚书肯定越大痛恨,也越发后悔。


不是后悔没有好好对林柯,而是后悔没有直接杀了林柯,大义灭亲。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怎么评价这首诗?


说你在这种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能学习知识,非常不错?


那简直给自己上司招黑!


不然就说,这首序一般般?


然后他虽然不用得罪上司,但是他这辈子也完了,甚至于他的家族也完了。


难办!


蒙学司侍郎飞速思考,但是林柯却不给他选择的机会,而是轻声道:


“我齐叔叔曾告诉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不同的道也可以同时存在,比如他,对于蒙学就很感兴趣……我也想听听,侍郎大人对于这篇序有何评价?”


来了!


橄榄枝!


林柯此时的目的很简单,离间!


不过,也算不上离间,更像是拉拢。


天底下铁板一块的感情很少,大多都是熙熙攘攘的利益。


礼部上下看起来铁板一块,但是林柯觉得,总归可以撬动一下试试。


而蒙学司侍郎也不是傻子,此时的他自然知道林柯的意思。


甚至于在场一些有心之人也能明白林柯话语中的深意。


毫不掩饰的拉拢!


这种时候,京城无数念头正投放到此处,都在观察、倾听。


蒙学司侍郎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


甚至于……


他还感受到了两股强大至极的意念。


林玄机!


齐天下!


抉择,必须要抉择……蒙学司侍郎心转如电。


虽然到了这种时候,但是他依旧沉着冷静,面上也是神色不变。


能走到这个位置的都没有傻子,更没有那种一惊一乍的人。


一个个养气功夫都极好。


“点评不敢当,老朽也只能略微揣测公子的意思,然后好好品鉴这一手劝学佳作啊!”


蒙学司侍郎没有思考太久,而是直接开口道:“公子这首诗的意思,在老朽看来应该是这样的……”


“公子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管教严格,⽆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家求借,亲⼿抄录,约定⽇期送还。天⽓酷寒时,砚池中的⽔冻成了坚冰……”


蒙学司侍郎抚须轻声开口,满口赞扬之声。


而后……


而后他就把整首序“点评鉴赏”完了。


“林公子,我的理解没有错误吧?”蒙学司侍郎微笑:“对了,老朽在朝中还有事,可否先行告退?”


台下的观众们闻言一个个又开始讨论了。


“这侍郎大人说得真好啊!”


“是啊是啊!我原本还有些不懂的地方,经过侍郎大人这么一解释,我全懂了!”


“不愧是蒙学司的侍郎大人啊!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


“没错没错,不过林柯公子小时候真可怜!”


观众们议论,而林柯此时却有些想笑,连忙叫住了蒙学司侍郎:“大人请留步!”


你这是点评、鉴赏?


这踏马叫翻译吧!


文言文翻译成了白话文!


既然如此……


林柯微微笑了笑:“大人,您对我的序翻译得基本上分毫不差,不过我想问问大人,对于‘家苛’这而字,为何避而不谈呢?莫非大人不信任草民从小家苛?”


来了!


林柯一开始就着重强调了“家苛”二字,但是蒙学司侍郎却避而不谈,或者说只是白话翻译,没有给出自己的评价。


正常人说起一个事物,基本上都会给出自己的主观评价。


比如这个苹果真好吃,这个橘子真好吃之类的。


而不是直接描述“这个苹果是红色的,甜度65.83%,含水量59.68%”。


在文学上就更是如此。


对于文中的一句话,对于文中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比如对于林柯的“家苛”这件事,蒙学司侍郎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评价,而是直接翻译。


甚至他连一句“林大人管得真严啊”这种简单的主观评价都没说。


主打的就是一个圆滑!


对于圆滑的事物,就需要用尖锐的东西来刺破了。


林柯的追问,几乎都等于逼问了。


他在逼蒙学司侍郎表态!


既然你都翻译出来了,我幼年家苛。


那你说说,你对于这个家苛怎么看?


“家苛……”此时蒙学司侍郎心里估计早就骂开来了,但是面上依旧笑容满面:“老朽认为,家苛是好事啊!”


“自古以来,无数人自饥寒交迫、自家徒四壁中崛起,从苦难中获取了艰苦卓绝的意志,锤炼了永不服输的精神。”


“林柯公子也是如此啊!”


“林大人家境严苛众所周知,能克制住老牛舐犊之情也要以严苛的家规来对待自己后代,这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


“林柯公子你看,你现在的成就,你现在那些诗作,不就是这样得来的吗?”


蒙学司侍郎脸上充满笑意,而且语气中流露出了赞赏之色:“我观林柯公子今日的一切,正是来自于林大人的教诲、来自于林大人的家规家矩啊!”


听到蒙学司侍郎的话,周围一片赞扬之声响起。


“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


“没错!我就想给我儿子多来点苦难,去磨炼他的意志!”


“侍郎大人说得太好了!”


“古人有云,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啊!这样看来,林柯公子所拥有的现在的成就,都是来源于林尚书的教诲啊!”


“不愧是尚书,太厉害了!”


围观群众们一个比一个赞同,因为《孟子》中就有类似的话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然而,林柯听了蒙学司侍郎的话,却是面色古怪起来。


等蒙学司侍郎说完,林柯不由得问出了声:“你在歌颂苦难?”


“我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幸存者效应,但是总之……”


“该歌颂的永远不是苦难,而是经历了苦难还没倒下的人,以及他坚定强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