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长生万古:苟在天牢做狱卒 > 第120章 奇技之死

第120章 奇技之死

作者:不吃饭的沓子 返回目录

粗略算算,距离蛮族入侵,已过去十八年。


如今的柳正钧也已五十五岁。


官居高位,身姿笔直,很有一种大人物的气场。


遥想当年老柳还是个小厨头,平易近人,对谁都乐呵呵,还热心教导张武如何用饭打钱。


如今再见,老柳头发白了大半,身陷囹圄,若不给他解开重枷,三天就得被枷死。


当然,张武敢直接喊出他名字,也是因为卷宗上本就有他大名。


老柳治理的永安郡,也与庐陵郡毗邻,百姓们听闻过郡守大人的事迹不稀奇。


不过张武直呼其名,大不敬。


老柳并不生气。


至少表面上不敢生气。


在天牢待了小半辈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得罪狱卒的下场。


当下客气抱拳问道:


“不知小哥尊姓大名?”


“小人马安。”


“原来是马哥儿,失敬失敬。”


柳正钧拱手说道:


“在下身陷牢狱,已是戴罪之身,当不得大人,马哥儿若看得起我,喊一声老柳便可。”


“小子仅是贱籍,喊您老柳只怕会被戳脊梁骨。”


狱房不够高,张武直不起腰,干脆蹲下身说道:


“大人您在永安郡政绩斐然,两袖清风,断案如神,被称为柳青天,不知何故被下了大狱?”


柳正钧被夸得老脸一红。


刘青治下民不聊生,有他一份巨大功劳。


但这马安小哥讲话很真诚,他一时竟分不出对方是不是在暗讽他,故意讲反话来听。


“都是些虚名,不值一提。”


老柳谦逊摆了摆手,叹息一声说道:


“此次入狱,我老柳实在冤枉,也不知如何得罪的那些朝臣,被百般弹劾,弄得陛下不得不拿我治罪。”


“我看了您的案卷,陛下批你工于谋身,不知柳大人你……”


张武还没说完,柳正钧便打断道:


“说起此事我更冤枉,一心为民,兴修水利,反倒惹怒陛下,当真是冤煞我也。”


“大人您修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也算不上工于谋身吧?”


张武疑惑问道:


“莫非您征调民夫太狠,弄得天怒人怨,有人造反?还是有属下贪墨,河堤一冲便垮?亦或是您根本没修,使得收成受到影响,没给陛下上交够钱粮?”


“这些情况都没有。”


老柳面色严肃说道:


“我柳正钧再恶,也清楚修不好水利,钱粮收不上,我的位也会不稳,所以每年修水利都是我亲自监督,从未出过大错。”


“那可就奇怪了。”


张武满脸狐疑。


只当老柳在胡说八道。


修水利有大甜头,在工程上贪墨银子,奴役百姓,老柳的手段和当年在牢里打钱有一拼。


若非贪得太狠,自己胃口太大,没给刘青上贡够钱,怎么可能被下大狱?


想了想,张武问道:


“那朝臣们究竟以什么理由弹劾的您?”


“龟车。”


“龟车?”


张武错愕,大为不解。


柳正钧诉苦道:


“永安郡每年兴修水利,都要征调二十多万民夫,他们的吃喝住都是个大问题,弄不好便会掀起乱子,搞得我头疼不已。”


“还有修哪里,怎么修,水往哪里灌溉,给哪个大世家的良田多开个口子,不胜其扰,每年修缮水利,我都希望快点完工。”


顿了顿,柳正钧叹道:


“刚好今年民夫里有个巧匠,发明出龟车神器,此车可以下水当挖沙船来用,也可以上岸运送辎重,能够使工期缩短一半,若是全国推广,那得少死多少人,节省朝廷多少的人力物力?”


“于是我便将此车上奏给陛下。”


“不想……”


“没等来加官进爵,反而被投入大狱,实在憋屈。”


“……”


张武嘴角抽了抽,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你这政治智慧,着实不怎么样。


厨头的脑子,没念过什么书,也没那么多心眼,拼勇斗狠可以,当官能升上三品,着实是刘青抬举你了。


想要往上爬,忠诚和站队很重要。


除此之外,你还不能动大多数人的蛋糕,否则皇帝只能将你弄死,以此平众愤。


张武提醒道:


“柳大人,小人读过几年私塾,先生曾教导我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喜奇技淫巧,你不妨想想陛下为什么批你拙于谋国。”


“我还不善于谋划国家大事?”


柳正钧心里委屈透了,吐槽道:


“我将龟车交上去,大大为朝廷节省开支,这还不算谋划国家大事吗?”


“……”


朽木不可雕也。


张武无奈说道:


“柳大人,修缮水利的甜头,想来你没少尝吧,从你上头,到你下面,一层又一层,不知多少人吃这口馒头,这还只是一郡之水利,若是放眼全国,你这龟车一出,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柳正钧呆若木鸡。


张武说道: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你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吃馒头的人会把你千刀万剐。”


“他们想动我可以理解,难道陛下不清楚这龟车的重要性吗?”


柳正钧心灰意冷,呆坐在低矮木板床上,仿佛被抽干了全身力气。


他贪了太多,作恶太多,害苦太多百姓,本想靠这龟车赎清自己的罪恶,可现实却是迎头一棒。


张武摇头叹息道:


“你这龟车推广开来,影响的不仅是水利,还会变更税制,动摇国家之基。”


“你一郡都需要征调二十多万民夫,全国每年得征几百万,有了龟车,征调的民夫少一半,这些人确实不用受苦了。”


“可若是他们家中无钱,又不能通过劳役抵扣赋税,你让他们怎么活下去?”


柳正钧如梦初醒,呆呆坐着,半晌都讲不出话来。


极致鼎盛的王朝,都不太敢触碰税制改革。


这永昌国才初立,十年来收刮民脂民膏,已把各地弄得乌烟瘴气,民生凋敝。


再动税制,不需要景皓帝来灭你,四处造反的流民便会掀翻永昌国。


纵使你刘家有大宗师撑腰,也挡不住千千万万的星星之火。


“王朝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我死定了!”


柳正钧面如死灰,瘫倒在木板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