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 第489章 民心所向

第489章 民心所向

作者:烽火尽染 返回目录

孙家军在缓缓撤军。


变天了。


孙大将军率领大军撤离幽州,准备移师雁门和代郡。


大家一路沉默。


所有将士都没想到平刚谈判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幽州的一万五千兵马也被带上了。


恭亲王坚决不给吕德胜留下一兵一卒。


他另外还要求吕德胜打开幽州三郡各城门,放愿意离开的老百姓离开。


对于他这个要求,吕德胜并不和他争,答应等朝廷大军完全撤出幽州之后,他会让人打开幽州各地各城门,想离开的百姓,他都让人放行。


吕德胜没有据理力争,他不知道幽州兵里有多少人失望极了。


期间,有些个小兵想找借口偷溜,但恭亲王很警觉,一个都不许掉队。


没办法,所有的将士只能歇心了。


邓方毅段岍也在其中,他们打算随恭亲王回长安,看看皇上会有什么安排。


他们已经让人回去刺史府,安排一家老小离开幽州。


幽州的右北平郡、渔阳郡和上谷郡各城郡的大门都是打开的,老百姓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自由进出。


渔阳郡的城门上,秦晏和秦昭兄弟目送着好些老百姓或包袱款款或拖家带口地离开。


“这次离开的老百姓有点多啊。”秦昭觉得很可惜。


秦晏:“没办法,朝廷强硬带走了幽州的一万五千兵马,这些士卒的大部分家人都会找过去。”


兄弟两人很想将这些人都留下来,但他们也知道有时候,堵不如疏。


他们看过了,幽州三郡,渔阳郡和上谷郡离开的百姓是最多的,右北平郡因被拓拔金所领的鲜卑第二路大军击穿过,当时就有不少老百姓逃到了平州,这次放开城门,右北平郡离开的老百姓也是最少的。


“啧,这么多人跟过去,朝廷怎么安置?”秦昭笑道,这要是安置不好,那就好玩了。


秦晏秦昭兄弟觉得离开的老百姓多,恭亲王倒觉得离开的百姓太少了。


当天夜里,将大将军就带着大部队,连夜赶往雁门,只留下一小支部队给恭亲王,顺便收拢幽州兵员。


因为人员太多太杂了,夜间他们只能露宿野外。


对于剩下的一小支孙家军来说,追随而来的百姓需要保护,恭亲王一行人更需要保护。


恭亲王谈判后身体不适,找了间破屋休息。


因为地形的原因,留下的军队只能将双方隔开。


林染住在恭亲王隔壁,突然,他发现一道人影晃过。


他立即追了出来,“谁?”


不知道为什么,他脚步一顿,然后喊道,“来人,给我追!”林染追了出去。


吕颂梨看着秦晟带着几个身手利落的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将护卫等人一个个打晕了。


然后示意她可以进去了。


吕颂梨朝林染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她发现林染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


她推门而入,和屋里的恭亲王打招呼,“恭亲王,你好。”


“你?”恭亲王心中惊怒非常,他没想到有人胆敢硬抢他的驻扎地。


“我是吕颂梨。”


闻言,恭亲王还挺意外的。


这一位,京中传言,智计双全。恭亲王兀自猜测着对方这时候找上来的目的。


恭亲王在打量吕颂梨的时候,她也在打量恭亲王。现在的恭亲王和上一次见到的样子相比,要苍老一点,还能看得出来他整个人很疲惫。


他的身体不太好,毕竟一把年纪了,还要如此操劳,不管是身体上的疲惫还有心理上的压力,都在使劲地压榨着他这把老骨头。


宋墨造孽啊。


吕颂梨非常自然地落座于恭亲王对面。


秦晟站在他身后。


“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恭亲王还计较这些兵啊百姓的,你对大黎真是忠心耿耿啊。”


恭亲王他瞥了秦晟一眼,“我等朝廷重臣的忠心,你们这种乱臣贼子是没办法理解的。”


吕颂梨点了点头,“确实。您老都死到临头了,还在为宋墨为大黎考虑,我等确实不及。”


“你什么意思?”恭亲王黑脸。


“我说你死到临头。”吕颂梨直言不讳,“你没有立即启程回长安,想必是感觉到了什么了吧?你这又是带走幽州士卒,又是带走平民百姓的,是想将功折罪?”


“但是没用,你不死不足以平息此次事端。”


恭亲王脸色一白,“这不可能,本王毕竟是宗室。就算,就算本王办事不力,也罪不至死。”


“就是因为你是宗室,才是最佳的挡箭牌,逼反了秦吕两家这么大的政治错误,宋墨不能承担。不然,他没办法和天下人交待。”


“不,不会的,你和你爹都是乱臣贼子,我不相信你的话。”


“无所谓,宋墨是什么人,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他连亲兄长都敢下手,何况是你呢?”吕颂梨没有戳破他的自欺欺人,“我来此,只是顾及以往你对我爹之前多番照拂,我怕这人情再不还就没机会了。”


她来当然是为了平州反得名正言顺啊。


这时,恭亲王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吕颂梨的预测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你那么聪明,你爹口才那么好,我不信你们没有办法打消皇上对你们的不满。”如果不是吕家,他也不用淌这趟浑水了,现在也不至于泥足深陷。


恭亲王已经意识到,吕家的反,早有预谋。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活命。”吕颂梨好笑,“你说的没错,我是有办法打消皇上对我们的不满。但那又如何?”


“宋墨性情狭隘,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打消了这次,下一次稍有不如他意的地方,仍然会想着对我们动手。”


“你——你——大胆!”


吕颂梨讶异地问,“难道不是吗?还是你觉得有这么一位皇上是一件好事?”


恭亲王:你说话能不这么噎人吗?


“秦家已经那样了,我可不想我们吕家步秦家的后尘,更不想吕家像你这样,被他当成棋子,有用的时候用上一用,没用了就抛弃。”


如果宋墨在这,一定会大喊冤枉的,当初是谁在大理寺的牢房里告诉他他富有四海,欲为他效劳的人才前仆后继,让他不要在意一个小小的臣子的?


说完他们两家,吕颂梨又怜悯地看着恭亲王,“你为他办事,为他披荆斩棘,最后不仅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死后名声还要遗臭万年。”


“你的子孙,你的家人,也将为他所恶,不被重用。”


恭亲王闻言,脸刷的白了。


这时,秦晟去了一趟门外,回来后催促她,“咱们得离开了。”


吕颂梨起身,恭亲王知道他们要走了,问道,“你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说了,还人情。你要是甘心赴死,甘心替宋墨背黑锅,我们这就走了。走这么一遭,不管如何,这人情我都还上了。”


“如果本王不甘心呢?”


“你纵然难逃一死,但好歹保全了名声。”


“那本王的家人呢?”


“不会死,但境遇不会比你束手就擒好也不会更差。”


也就是说,他无论怎么死,改变不了家人的境遇。


“那本王要怎么做?”


“如果我是你,我就直接回长安,在宫门前自缢,告诉天下人,你没有完成宋墨的嘱托,以死谢罪。如此,宋墨也不好做手脚让你背黑锅了。”


一死,盖棺定论,名声得以保全。


恭亲王的手在抖。


吕颂梨不管他了,由秦晟带着迅速撤离。


秦晟搂着吕颂梨的腰,在黑夜中跳跃着。


吕颂梨下巴靠着他的肩,往后看时,她仿佛看到一道人影站在原地,渐渐变小。


第二天,大部队用过饭,收拾行囊准备赶路时,点兵时将领发现少人了。


一查,发现不少幽州兵在夜间偷偷跑掉了,恭亲王更心梗了。


平州,辽西郡,文成县


文成县的老百姓是第一个杀掉狗官喊出自立口号的,他们也是第一时间知道了吕大人反了的平州百姓。


“他们平州真的反了?”这是不敢置信的百姓。


“反就反了,不反的话,朝廷还要我们今年多交一次税粮呢。”


“对,要是不反,平州都要被皇帝送给鲜卑讨外族欢心了!”


“就是,落在鲜卑蛮子手里,咱们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朝廷把平州让出去,应该会妥善安置咱老百姓的吧?”


“你想得挺美的,就算朝廷愿意好好安置我们,我也不觉得会比我们现在在平州好!”


“就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们一家子人都不想再背井离乡了。”


“不是说幽州有很多人离开了吗?咱们等着看结果不就行了?”


“对啊,现在平州多好,鲜卑攻不进来,朝廷也打不过咱们平州兵。咱们只需要在吕大人的带领下,好好种地好好干活,安居乐业应该没问题。”


“真能在平州安居乐业就好了。”乱世人命不如狗,老百姓们就想找一片能庇护他们的地方。


就在这时,文成县的城门缓缓打开了。


老百姓们扭头看去,认出来这是刺史府的车队,刺史吕大人的车驾也在里面。


“吕大人,您回来了!”


“吕大人,说两句吧!”


“对啊,说说话吧。”


老百姓心里没底。


吕德胜的车架如他们所愿地停下了。


吕德胜从马车里出来,冼风和阿丽丝上前保护着他。


前面有三阶石阶,吕德胜走过去,站了上去。


他背后是城墙,前方是围过来的,黑压压的老百姓。


墙城上的士卒们正虎视眈眈地看着底下的老百姓,就怕有贼人要伤害吕大人。


还有冼风阿丽丝两人,也都紧绷着神经防备着。


吕德胜一站上去,老百姓们自觉地安静下来。


“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平刚谈判的结果是大黎皇帝想将平州幽州割让给鲜卑,所以我吕德胜反了。”


“在座的诸位,想必有赞同我吕德胜的,也有不想在我这个乱臣贼子手下讨生活的,都没关系。大家等我们两天,届时,我们会给出一个说法。”


“这两天里,大家可以做好准备。想离开的可以离开,我们平州来去自由!想留下的,我们非常欢迎。而且我们秦吕集团高层保证,努力保护好经营好我们平州和幽州,争取让我们辖区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做不到这个,我们也会努力让大家不被战火波及。就这样,感谢大家。”


吕德胜说完,朝大家颔首致意后,才转身回到马车里。


老百姓们自发地给刺史府的车队让路,同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秦家


秦家的女眷和孩子们都在,这会吕颂梨也在。


她爹反了的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她就让人去甜水新村将秦家和吕家的孩子先接回家了,并告诉甜水新村村长,让他安排人手戒严。甚至她还悄悄地安排了一支军队过去暗中保护甜水新村。


虽然在她爹出发谈判前,他们就已经预料到必须要反了,但为了不落人口舌,他们并没有让孩子们早上的时候就不去私塾了。


刚得知吕德胜携平州反了的消息,秦家的女眷们神情恍惚,他们这就反了?


这事不用想,秦家男人们肯定知道,也就是说,秦家的男人们是支持造反的。


秦母叹了口气,他们秦家世代忠良,没想到竟被逼着走到了这一步。


吕颂梨见她们都没说话,知道她们需要时间消化,她看了看天色,打算去一趟刺史府,此时的平州需要她坐镇。


“娘,各位嫂子,最近可能会乱上几天,这几天孩子们就先待家里吧。”


“好,听你的。”


说完,吕颂梨站了起来,“那家里就麻烦娘和几位嫂子了,我去一趟刺史府。今晚有可能宿在那边,娘你们要是有什么事,尽管派人去找我。”


“好,你自去忙吧。”


“六弟妹,需要帮忙吗?”四嫂苏静云问。


“对啊,六弟妹,需要帮忙就直说。”二嫂蔡氏也跟着说道。


秦母发现一直跟着小儿媳的阿丽丝不在,这时也说,“你二嫂和四嫂身手都还不错,这会外面正乱,你身边有个女护卫贴身保护是不是比较好?”


吕颂梨看着家中的老小犯了难。


秦滨这时也跑过来,“六婶婶,你让我娘去保护你吧,我和弟弟在家乖乖听话。”


吕颂梨为了让他们安心,“行吧,就让四嫂跟着我吧。”这些都是小事。


秦家大不了她多安排点人手。


“我去换身衣服,很快就来。”


苏静云果然很快就换好一身劲装,她手上还缠着了一条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