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快穿:他在位面补黑锅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十二号甘蔗6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十二号甘蔗6

作者:游7 返回目录

这边,宋时已经跑上了山坐在河沟儿边烤着鱼了。


山里什么都有。


刨几根野红薯,串几朵蘑菇,再砸点儿姜蒜撒几颗葱花,挤一点野果子的汁,炙热的火烧得那鱼发出滋滋滋的声音,鱼皮收缩,汁水滴到地面瞬间消失。


他咽了口唾沫。


眼睛直勾勾盯着火堆。


快熟吧快熟吧…


其实他不饿,但原渣的肚子里一点儿油水都没有。


宋家条件在村里属于不好不坏的那种,奈何家里人太多,能把一天三顿饭吃上青黄不接时不打饥荒就够费心思了。


再说,两个儿媳妇各有心思。


反正不好分。


原渣看起来高,实际瘦得肋骨都凸出来了。


但这个时代,这是常态。


很快,鱼烤好。


他用叶子包着串鱼的棍子顾不得烫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皮微焦,果子的酸甜全部渗透进去,又伴着葱花的香味跟姜蒜特有的鲜美微辣,一口下去,满口生香停不下来。


可惜这鱼不够大,几口就干完了。


年轻大小伙子的五脏庙就像一个无底洞,吃什么都塞不满。


他又把蘑菇吃了。


打算半夜过来把原渣种在隐蔽处的蘑菇木耳全摘了去镇上一趟。


刚看了看,蘑菇大的有巴掌大,木耳也长势挺好,可以割了。


没错。


原渣在这里有秘密。


其实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这地方,只是,一来,离村子远,光是爬山就要一个小时,二就是河沟也浅根本没有鱼,还不如到下游去堵呢。


只有他想到在边儿上种蘑菇种木耳。


这两样东西也好种。


山里多的是树,随便找几根死掉的堆到潮湿阴暗不显眼的地方,最好是靠近悬崖岩壁有地下水渗出来,把事先挖好的蘑菇木耳连土种在下面,日积月累的,过不了几个月枯树上就全是了。


他早两年就发现了这条赚钱的路子。


也卖了许久。


早就有了自己稳定的顾客群体,若是这年代有某信,那一定发展起好几个超500人的大群了。


宋时想了想,脱鞋挽起裤管下了水,一条条巴掌长的小鱼被扔到草丛里,睁着眼睛进行生命最后的挣扎。


大概抓了十来条才出来。


找了藤串上便提着下山了。


家里虽各有心思,但总的来说对原渣还不错。


他自己也没什么怨言。


每次进山总会带些什么回来,或是蘑菇木耳,或是野菜野果。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快走到山脚的时候他摘了几张大芋叶把鱼裹得严严实实的,又把路上摘的野橘子放在上面,遇到熟人打招呼也不心虚。


就这么一路顺利回到家。


宋母刚喂完鸡。


一见这“有车有房”的大孝子回来就转头去找大扫帚。


“你还敢回来!”


宋时忙把手里一包塞到她手里,“娘,赶紧收拾,不然臭了就不好吃了!”


这话说得宋母都懵了。


啥?


啥臭了?


手下意识抓着那芋叶包,也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她吓了一跳,不会是蛇吧?


这臭小子!


赶紧丢到背篓里还顺手拿了个簸箕盖住。


宋时被她这一番操作弄得一脸茫然,“娘你干啥?”


好嫌弃的样子!


芋叶散开,青中带黄一看就老酸了的野橘子滚得到处都是,露出藏在下面串着草藤的小鱼。


宋母:…尴尬了。


又欣喜不已。


压低声音,“你哪儿来的?被人看到了没?”


哪来的?


那当然不能告诉你了。


就说:“我去山里转了转,堵了条河沟,这不运气来了吗,谁能想到这时候还能有鱼啊,就是太小了点,塞牙缝都不够。”又问,“娘,咱咋吃啊?”


宋母一边喊大儿媳妇端水出来,一边回答:“咋吃?一锅炖了呗,再加点菜进去。”难不成这点鱼还要她做出个花来啊。


宋时哦了两声。


准备走。


却见宋母皱了皱眉,“你身上咋有一股鱼腥味儿?”


宋时瞪大眼。


这你都能闻出来那我必定是不能认的啊!


“很明显吗?”他伸出手闻了闻,“是有一点,应该没被那谁闻到吧,我俩路上遇到的时候就打了个招呼,离得挺远的啊。”


“赶紧去洗洗!真是的,一天到黑要老娘操心!”


宋时忙溜了。


宋大嫂手脚十分麻利,这一小会儿功夫十来条鱼就处理了一半,笑道,“小弟机灵又能干,瞧这鱼多好啊,又多,多加点水进去,煮一大锅菜,几个小子能吃得肚皮撑圆了。”


“你也别夸他,我倒是希望他能老实点别那么机灵,天天气得老娘脑子疼,看到他就烦!”


宋母按着太阳穴。


去地里摘菜。


宋大嫂笑笑没说话。


婆母再嫌弃小叔子那也是她的老来子,拼了半条命差点踩进阎、、王殿才生下来的,不是她一个当儿媳妇的能说的,更何况,人家那根本不是嫌弃好吗,嘴巴上有多嫌心里就有多爱。


她还是收拾鱼吧。


宋二嫂出门遛弯瞅着点儿回来刚想跟大嫂分享分享外面听到的八卦,见她蹲在屋檐下忙走过去。


“是鱼?!!”


“哪儿来的啊!”


“小弟拿回来的。”她边收拾边回答,舀了一瓢水把处理好的鱼冲洗干净,宋二嫂拿来扫帚把不要的鱼肠什么的装起来好端到后院去喂鸡。


一听是小叔子弄的,意料之中又觉得惊喜。


以往都是菌子野菜这些。


这次竟是荤的。


听大嫂说是在河沟里堵的,也感叹道,“运气真好。”


妯娌俩在厨房里忙活,一个做饭一个做菜。


宋二嫂想到听来的八卦。


压低声音,“大嫂,你还不知道吧,那边儿平房又有知、、、青要结婚了呢。”


“谁呀?”宋大嫂顺口一问,又想了想,“是姚、、、知、青?”


“她跟周知、、、青去年就在谈了,结婚的话也差不多了。”


“才不是呢。”宋二嫂看了眼灶膛里的火,把板凳往外挪了挪,做出一副标准的‘我有戏要开始讲了’的姿态,“是跟咱村里那个杨青。”


“杨青?地、、主婆的小崽子?”宋大嫂嘴巴张得能吞下一个鸡蛋,“她莫不是疯了吧!她就不怕!”


那可是,可是…人人喊打啊!


关键还穷得很。


父母双亡家里除了个瞎眼老婆子还有个八九岁的小妹。


真是…


有什么想不开的。


好好一个城里来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竟睁眼往火坑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