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长生从狗官开始 > 第107章 是天灾,还是人祸?

第107章 是天灾,还是人祸?

作者:吾心如故 返回目录

看着下拜的苏若辰,许崇并没有太过意外。


十二岁就能在天灾里活下来,且徒步千里,怎么可能头脑简单呢。


别的不说,那一缕茶香,绝对瞒不过苏若辰。


“无需多礼。”


许崇点了点头,“现在感觉如何?”


“呃……”


苏若辰直起身子,面色略有尴尬,“至少不会危害性命了,对武道之路也不再有什么限制……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习惯了。”


“那就好。”


许崇顿时露出坏笑,“来,与我仔细说说。”


“说什么?”


苏若辰顿时警惕。


“还能有什么,监正啊。”


许崇压低声音,“那副画像,具体什么模样?”


“这……”


苏若辰略一挣扎,顿时眉飞色舞起来:“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容貌嘛,只能叫端正,不过那身段儿,啧啧啧,哦还有还有,那女子怀里……”


还没说完,苏若辰的嘴巴猛地被一股大力合上,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这……监正大人?”


许崇后背一凉,四下张望。


“许监副若是想看,回观星楼,我拿与你一观便是,何必在这儿听这大嘴巴呱噪。”


缥缈无寻的声音凝聚成线,直接灌入许崇耳朵。


“好吧,下官随后便至。”


许崇对着钦天监的方向拱了拱手,拍拍苏若辰的肩膀,飘然而去。


“呜呜呜呜……”


苏若辰欲哭无泪。


没过多久,许崇就登上了观星楼顶。


袁守义照旧负手而立,静观云海。


案几上的茶具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展开的画卷。


许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凑过去仔细瞧了瞧。


五官平平无奇,跟苏若辰说的一样。


但身段方面……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亮眼之处,很明显是苏若辰添油加醋了。


年纪的话,光看画像,许崇觉得比苏若辰说的大上一些,应该接近三十这样。


另外,女子怀中还抱了一个襁褓,只不过襁褓中的婴儿面孔一片空白,并没有被画上五官。


“这是与我一母同胞的舍妹。”


袁守义淡淡开口,“并非苏若辰胡乱猜测的那样。”


“呃……”


许崇的眉毛抖了抖。


妹妹的话,好像更过分了吧?


“先母本是世家小姐的丫鬟,世家小姐入宫做了嫔妃,她也跟着入宫做了宫女。”


袁守义继续开口,“所幸那位先帝的嫔妃生性纯良,过得几年便将先母嫁于一名七品京官。”


“而后便有了我。”


“我四岁那年,舍妹降生。”


“同年,那位先帝嫔妃诞下皇子。”


“侥天之幸,先母做了皇子的奶娘,我做了皇子的伴读。”


“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过去。”


“皇子成了太子,嫔妃成了皇后。”


“我自然而然也是官路亨通……若非我生性淡泊清闲,只怕入阁都并非难事。”


说到这里,袁守义顿了顿,语气略微低沉:“一直到远嫁的舍妹来信,说诞下了麟儿,希望我这个监正舅舅能过去给孩子取个名,赐个福。”


“发生了什么事?”


许崇低头,看了看画像上没有五官的婴孩。


很明显应该是出了什么意外。


“舍妹远嫁的地方,在并州。”


袁守义回答。


“并州……旱灾?”


许崇眉毛一抖,猛地想起窦天渊的话。


袁守义是二十八年前,与还是太子的当今陛下闹掰了的!


算算时间,正好是文昌四十二年,并州旱灾爆发!


“就是旱灾。”


袁守义点了点头,“我没能见到她们,舍妹的容貌,可以根据年龄推断着画出来,哪怕有所偏差,至少还是像的,可这孩子……我连他父亲都没见过。”


“可是……”


许崇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这跟当今陛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皇族大祭。”


袁守义回答。


“皇族大祭?”


许崇一愣。


“皇族大祭十年一次,光是准备工作,就繁琐无比。”


袁守义并没有选择直接回答,“一要清点核对皇室名册,二要占卜吉日吉时,三要准备仪式相关。”


“这三件事分属宗人府、钦天监、礼部办理,待完全妥当,需要数月之功。”


“依照惯例,六月昭告天下,九月正式举行,持续到年底。”


“本来,这件事儿跟灾情没什么关系,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袁守义语气低沉,神色莫名,“可那一年,大祭的时间提前到了六月。”


“六月?”


许崇脸上出现恍然,“已经过了灾情爆发的最初阶段了,所以你没能……可我还是没明白,这跟当今陛下有何关联。”


“因为,我二月底就收到了舍妹的来信。”


袁守义转过身,深深的看着许崇,“太子于三月初上书,提议将大祭提前。”


“什么!!!”


许崇骇然惊呼,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哪怕是安神规则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太子上书,提议将大祭提前。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


可问题是……


研究江之鸿的时候,许崇就已经对文昌四十二年的旱灾做了详细的了解。


他清楚的记得,旱灾是四月末爆发的!


如果太子上书,是为了让袁守义留在京城不去并州,那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或者说先帝,提前知道了灾情爆发的地点!!!


而且提前了至少两个月!


“等我知道并州发生旱灾的时候,大祭之事已经昭告了天下,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根本不能中断……至少不是我能中断的。”


袁守义转向云海,“而等大祭结束已经是九月了,我再赶往并州,已经根本找不到舍妹一家了。”


“你…怀疑陛下……”


许崇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形容。


“不知道,或许吧。”


袁守义摇了摇头,“我当时虽然只有通脉七重,但应对一个旱灾绝对没问题,甚至保全几个人也绰绰有余……我找不到他的动机。”


确实。


许崇点了点头。


旱灾是一种发酵时间长,波及广泛,后患深远的灾难。


而且受到最直接影响的,是作物,并不是人。


死人是因为没有粮食。


通脉七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被旱灾威胁到。


假设,当时的太子的确提前预测到了天灾的爆发地点,那设法将袁守义留在京城,绝对不是为了保全袁守义。


可问题是,不是这个的话,真正的目的会是什么?


莫非……楼有知?!


许崇眯起了双眼。


从短短的接触来看,袁守义算不上什么大慈大悲的善人,但绝对也不是什么恶人。


如果那一年袁守义去了并州,很有可能在见到灾情的惨状后,第一时间就帮助楼有知向朝廷要粮。


那样一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要到粮,灾情平稳度过,根本不会死那么多人。


要不到粮,袁守义会立即将灾情怀疑到当今陛下,或者说皇室的头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不到动机,在怀疑和不怀疑之间徘徊。


这样一来,真相就会因此暴露。


如果这些推断成立……


皇室能提前预知天灾,明明有能力在灾难爆发之前迁徙百姓,却什么都不做。


不,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刻意的维护天灾,确保每一次天灾,能死上足够多的人!


楼有知为什么要不到粮?


是某个看他不顺眼的大臣,故意想要坑害他吗?


不。


是皇室!


是高居众生之上的庆帝!


甚至,再往深了想的话……


许崇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个猜测。


天灾,根本就是皇室制造出来的!


“连福地规则都无法安抚……”


袁守义看着许崇,狐疑的问道:“伱想到了什么?”


刚刚许崇那一通面色变换,他看的清清楚楚。


“没…没什么。”


许崇勉强的笑了笑。


“好吧。”


袁守义也没有强求,道:“之后我问过当今陛下,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天灾爆发地点。”


“陛下怎么说?”


许崇双目一凛。


“陛下并没有正面回答我这个问题。”


袁守义摇了摇头,“他只告诉我,那东西真正的叫法,并不是天灾。”


并不是天灾……


那就是人祸了。


许崇的心情一坠再坠。


“这么多年过去,若不是这幅画像,可能我早就不记得舍妹的模样了。”


袁守义叹了口气,走向案几,拾起了那幅画卷,“可惜了那个孩子。”


“……”


没来由的,许崇一阵心惊肉跳。


明明袁守义的表情如此自然,如此和谐,完全就是一个缅怀故人的样子。


“那个……”


许崇吞了吞唾沫,“来镇天之后,你就再也没有回过京城吗?”


“没有。”


袁守义摇头,“我连钦天监都没出过。”


“……此事错综复杂,远不是我一个小小监副能厘清的。”


许崇叹了口气,抱拳:“下官先行告退。”


袁守义摆了摆手。


许崇飞身而下。


直到回了自己的小院,带上房门,他才狠狠的松了口气。


“麻蛋……这钦天监,最大的问题人士居然是他?!”


许崇只觉得头皮发麻。


从未出过钦天监一步。


为什么?


不是袁守义不想离开钦天监,而是袁守义不敢,也不能离开钦天监!


许崇记得窦天渊送来的卷宗。


跟谢长空的卷宗一样,都是血衣卫出品,有境界注明。


而袁守义的境界……


洗身九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