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七九钓鱼养家 > 第三十一章 虾笼的收获

第三十一章 虾笼的收获

作者:藏离 返回目录

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公鸡就开始打鸣。


今天没有自然醒来却被公鸡的叫声吵醒,但张泽却没有一点脾气,显然他不指望年轻的自己能多睡会觉。


翻起身揉了揉脸清醒了下,他穿好衣裤和鞋子,脸都没洗直接带着竹筐和菜刀往海边赶去。


村子里静悄悄的,这会应该才刚刚五点出头,农闲的时候村里人也不会这么早起床。


一路来到海边,这次就没发生什么偷吃的事情。


这个时间点若是还有人跑小树林,那张泽就真的佩服了。


这会海水涨的老高,是涨潮时的平静期,大概在七点半左右才会开始退潮。


张泽选择的水坑附近全被海水淹没,不过地势高度还行,并不深。


他撸起裤腿脱掉鞋子往那边走去,不一会儿,海水就淹没了他的小腿。


好在最近没下雨导致海水比较清澈,这个深度张泽完全可以看清水底的情况,所以他能准确踩在较浅的礁石上往水坑位置走去。


小心翼翼兜了一大圈,他总算来到放虾笼的位置。


绑在礁石上的草绳已经被海水淹没,但淹没的并不深。


张泽伸手抓住草绳拉了拉,入手挺沉虾笼还绑着。


没有解开礁石上的草绳,他直接将水坑底的虾笼给一点点的拉上来,很快一个虾笼就被拉到了水面。


张泽抓起虾笼往里面一看,顿时就看到了好几根摆动的长触须。


收获不错,里面好几只龙虾。


将虾笼上的草绳解开,然后把虾笼放在一块高大又相对平整的大礁石上,他继续把第二个虾笼也给拉上来。


瞟了一眼同样有不少触须,张泽面露喜色,看来昨晚的收获不错。


解开草绳把这个虾笼也放在那块大礁石上,他自己也爬了上去。


将背上的竹筐拿下来放在旁边,张泽拿起虾笼反过来往竹筐内倒。


这种虾笼设计就是专门抓龙虾的,鱼儿以及螃蟹的活动习性一般不可能进去。


但海鳗就说不准了,因此手伸进去掏不仅有被龙虾伤到的风险,还可能被误跑进去的海鳗咬,海鳗的咬合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张泽抓住虾笼不断的抖着,很快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倒了出来,有七只龙虾。


其中五只青龙虾,三只大的估摸着一斤多点,两只小的半斤左右。


剩下还有两只体型明显大了一圈的花龙,也就是锦绣龙虾。


张泽眼睛一亮,赶紧抓住花龙收进了空间。


【成功抓获锦绣龙虾一只,重量2.76斤,经验+10。】


【成功抓获锦绣龙虾一只,重量3.14斤,经验+10。】


好家伙,加起来都快六斤了,单单这两只就能卖差不多十块钱。


剩下的青龙虾加起来也能卖个六七块,单单一个虾笼就能赚城里工人将近半个月的工资,果然做海鲜生意是有搞头的。


随后他连忙把另外一个虾笼拿起来,将里面的龙虾倒出。


可惜最后只倒出了四只青龙虾,七八两到一斤出头的样子。


青龙虾基本上就长这么大,更大一些的一般也不会出现在海边。


倒是花龙那些特别大的能长到十来斤,五六斤的在这个年代应该不少,下次有机会还是得出海放虾笼。


不过今天没有机会出海,张泽便把虾笼里面清洗了一下,准备继续放下去。


他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之前海钓的鹦嘴鱼,还好他想着空间变大了就多收了些鱼进来,不然诱饵都没有。


鱼杀了继续放虾笼内,又找了些石块放进去压住虾笼,张泽重新用草绳绑好将虾笼扔进了水坑。


等到晚上八点左右潮水退了,他可以过来再收一次。


把竹筐也洗干净,张泽这才单手提着回家。


龙虾都收进了空间,但快到家里时他心里一动,竹筐内就多了几只大青蟹。


这些是上次赶海抓的,还有一部分留在了空间内。


家里人对这个青蟹倒是挺喜欢的,既然从海边回来,那就顺势拿些给他们。


回到家里,张慧红已经起床,张倩正给张晴梳头发,只有张武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阿泽,你这么早又去哪了?”


张泽把竹筐放下来说道:“你们昨晚不是编好了两个虾笼嘛,我连夜去了趟海边把虾笼放下去了。这不,早上就去看了下收获,发现还真抓到了几只大龙虾。”


“真的?”


张慧红眼睛一亮,连忙快步过来往他竹筐内一看,结果只看到几只大青蟹。


“龙虾呢?”


张泽解释:“现在拿回来容易死,我继续放虾笼内养着了,等下午去县里的时候再带过去。这些青蟹我早上抓的,妈你中午烧了吃吧!”


听到龙虾还放在海边养着,张慧红有些担心:“你就这么放海边,万一被人拿走了怎么办?”


“放心吧,虾笼放在水坑里别人看不到的。咱们村里最多去那边挖点拉乌,不会去石头缝里掏东西的。”


听他这么说,张慧红也就放下了心。不过想到虾笼能抓龙虾,她心里又是一动:“阿泽,那虾笼再多做几个是不是能抓更多的龙虾?”


“那当然,你跟阿倩她们再做三个吧,暂时五个够用,太多了那边也没适合的水坑放。”


张泽点点头,倒是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说母亲就提出来了。


谈完,他便回房间拿出洗漱的东西来到院子里洗脸刷牙。


跟童远航约好明天早上一起出海钓鱼,那今天他其实也没那么多事,所以打算下午去县里废品站看看能不能掏到个马灯。


有个马灯或者其它照明的东西,他晚上才能更好的去海边夜钓。


至于买新的,他就没考虑过。票难弄不说,价格也高。


废品站那些坏的他倒是可以看看能不能自己修。


煤油若是弄不到食用油也可以用,无非是钱票的问题。


这几天大水潮,张泽不打算去钓鳜鱼,等小水潮海边收获差了之后再回来钓鳜鱼也不迟。


中午吃了饭,张泽再次背起竹筐往村外走去,家里的油渣已经吃完,他思考着下午要不顺便去弄只鸡,换换口味。


而就在这时,他前面一对男女有说有笑的迎面走来。


“阿泽。”


听到有人叫他,张泽瞬间回神,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大队长的儿子张青贺。


因为大队长平时对他家比较照顾,因此他跟眼前这个男人的关系十分不错。


“青贺,柳知青。”张泽看到眼前的男女走在一起,眉头顿时一皱。


知青回城的时间从七八年开始,到八零年才结束。


但他村子里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最后一批知青也踏上了回家之路。


其中有些下乡早的吃不了苦,要么娶了农村女人,要么嫁给了农村男人。


男知青抛妻弃子的不少,至于女知青,一般是不愿意嫁给农村男人的,嫁了的其中多少有些弯弯绕绕,张泽心里清楚。


但他印象中只有一个女知青例外,是心甘情愿嫁到农村的。


也就是眼前的这个名叫柳巧巧的女人,她嫁给了大队长的儿子张青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