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七十二章 朱标:求咱劝劝父皇?那犁庭扫穴的意见就是我提的!

第七十二章 朱标:求咱劝劝父皇?那犁庭扫穴的意见就是我提的!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殿下,建州女真与我大明无冤无仇,此时突然兴兵前去攻打,实在不合规矩。


这是在兴不义之师。


会使得我大明威望受损,还请殿下劝劝陛下……”


有人望着太子朱标,出声恳求,陈说利害。


有人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余想要阻止朱元璋动兵的人,也都是眼前为之一亮。


是啊!


自己等人怎么将太子给忘了?


太子一向仁善,不愿意多造杀孽。


之前的空印案,还有胡惟庸案,都是太子督办的。


这要不是太子督办,若是让当今天子亲自办理,那死掉的人,受牵连的人将会更多!


翻倍都是轻的。


太子和当今圣上不同,当今圣上那是一路厮杀过来的,太子很早就接受了儒家正统教育。


是有仁孝思想,不会一味的杀伐。


这件事情,确实非常不合理,非常有伤天和。


太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自己等人只要求太子,将太子劝的回心转意,那再由太子向当今圣上说,肯定能将皇上给劝下来!


有人带头之后,其余人也都纷纷醒悟过来。


望着朱标纷纷开口。


“殿下,兴大军确实可以,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建州女真,以往与我大明无冤无仇,就这样突然兴兵前去攻伐,实在是不合理。”


“若是真的打,那也只需将之给击败也就是了,哪里用的着,把那些部落的所有人都给剿灭?


那些人也是人……”


“殿下,还请三思,国家新兴,国内众多百姓,本就艰难,不能无端兴这等大军,否则兵马一动,无数钱粮,就将会如同流水一般抛洒出去。


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众多底层百姓!”


这些人,一个个望着朱标,言辞恳切的说了起来。


而今天,来到这里之后,一句话都不曾说过的太子朱标,在听到了他们的话之后,也终于是开口了。


他点了点头道:“对,你们说的都对,确实不能轻易兴兵,兴兵多了会令百姓受苦……”


听到朱标这话,这些出声相劝,把朱标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人,瞬间就变得的无比喜悦起来!


说的好!


太子殿下说的真好!


幸好他们想起了向太子殿下求援。


太子殿下,还是那個太子殿下,是那样的仁善。


此番事情,太子殿下既然已经表明了态度,那一切都稳了!


别人劝不动当今皇上,太子却是一个例外。


在他们满心欢喜之中,朱标的声音继续响起。


“可我觉得,很多时候,兴兵是为了让百姓们在今后过的更好!


就比如,若没有父皇等人兴兵推翻暴元,这些当初活不下去的众多百姓,想要过上现在这种日子,可以吗?


我觉得,此番兴兵的力度还不够!


最好是让征伐西南的大军也回来,一同参战!


确保那女真三部,一个不留!”


朱标这话说出之后,顿时就令在场的众多文臣,为之愕然。


只觉得脑海之中,天雷滚滚。


整个人都被弄懵了。


大殿里,一时间寂静无声,许多人都被朱标的话,给听傻了。


不论如何想,他们都想不到,竟然会从太子朱标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但这还不够,朱标还要给他们来一点更猛的。


“提出对这女真三部,犁庭扫穴的人是我!”


这话宛若炸雷在脑海之中炸响,将那些本就懵的文臣,炸的心肝都在颤抖。


这……这等残酷至极的行动,竟然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


这……还是那个仁孝的太子殿下?!


极度震动的同时,很多人心里都开始慌了。


老朱的性子已经成型,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是将主意打在太子这个储君身上。


通过传授的种种知识,潜移默化之下,给这头还未登基的幼龙,带上枷锁,对其进行束缚。


从而好在他登基之后,不像朱元璋这样弑杀。


如此,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日子可以好过许多。


以前看起来,他们的行动很成功,可是现在……再去看的时候,却怎么突然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


他们加在这幼龙身上的枷锁,似乎要被撑开了!


这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


只出一个朱元璋就行了,要是朱标也变得如同朱元璋那样,那他们今后,还要不要活了?!


有人心中大惊之下,就准备再次开口,劝阻朱标。


但这话并没有说出口。


一来是因为,他们觉察到了朱标在这件事情上的决心。


二来,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担心在这个时候,继续相劝,会起反作用,令他们加在太子身上的枷锁,被撑破的更大!


这绝对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朱元璋看着那面对群臣,丝毫不怵,将群臣都给压下去的朱标,面露欣赏之色。


无比欣喜。


别的帝王,见到自己的太子,在群臣面前拥有如此权威,绝对会担惊受怕的睡不着觉。


可朱元璋只会觉得,自己的标儿,越来越出色了!


不愧是他老朱的种!


“陛下,还请三思啊!西南那边尚未彻底平定,众多大军不曾凯旋。


这时候,不宜再兴大军。


大军出动,消耗钱粮无数,国库……国库实在是支撑不起这样大的消耗。”


安静了一阵儿的大殿里,忽然间又有声音响起,打破这份沉寂。


众人望去,只见户部尚书王钝,望着朱元璋一脸哀求之色。


此时,在场众人里,最难受的就是户部尚书王钝了。


毕竟征讨西南的大军还没有回来。


仅仅支持西南用兵,就已经令国库吃紧了。


在这种时候,皇帝还要再次动用大军,那户部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行!必须要打!这场仗不能缓!”


朱元璋非常果断的拒绝了户部尚书的提议。


“户部多辛苦点,这场仗谁都不能给咱拖后腿!


谁给咱拖后腿,咱就绕不了谁!”


说罢之后,语气缓和了一点道:“可以先把一部分,运向西南那边的物资,暂时挪用一下。


西南那边已经平定,现在只剩下了善后的问题,挪用一下,问题不是太大。


除此之外,咱再令人,加紧制作出一批宝钞……”


见到皇帝态度如此强硬,且又给出了一些让步,没将户部往死里逼之后,头发已经稀少了很多的户部尚书王钝,只能将之接下。


表示自己一定完成任务。


伸手摸摸自己耳边垂下了一缕头发,王钝心情沉重。


这一场大战下来,不知道他这本就稀少的头发,还能留存多少……


……


朝会结束,众多朝臣心里面都沉甸甸。


尤其是那些在朱标身上,看到了希望,倾注了很多心血的文臣,那简直比死了亲娘都难受!


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这太子殿下,怎么在这突然间,就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这到底是这么回事?


对于太子皇帝二人,突然发这样大的火,要以雷霆手段,血洗女真三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却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没有哪一个解释,让人觉得信服。


不少反应敏锐的人,都觉察了不同。


好像,有什么不得了变化,正在他们所不知道的时候,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