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两百章 得知真相,朱棣懵了; 凭一人之力,续大明百年国运!

第两百章 得知真相,朱棣懵了; 凭一人之力,续大明百年国运!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正沉醉在浓浓的父爱,以及大哥的爱里,满心感动的朱棣,听着朱元璋说出来的话,再看看自己大哥的举动,瞬间懵逼。


就算是他这种,已经经历了不少风浪的人,这个时候,也都一样是被这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出,给完全整懵了。


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好的父爱呢?


说好的来自于大哥的爱呢?


说好的大哥让人招自己前来,必有要事相商,绝对不会揍自己呢?


这……怎么一切变化的这样快,发生的这样突然?


莫非,这来自于父皇和大哥的爱,真的会消失?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未来的永乐大帝,现在的燕王朱棣,此时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反转,给整懵逼了。


但朱棣懵逼了,朱元璋可一点都没有含糊。


“给咱趴下!!”


鞭子握在手中的朱元璋,爆喝一声,中气十足,怒气勃发,蕴含着无限愤怒。


朱棣虽然处在无尽的懵逼之中,可来自于的骨子里的敬畏,还是令他条件反射一般的趴在了地上,丝毫的犹豫都没有。


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无比丝滑。


“啪!”


朱棣刚趴在世上,朱元璋抬手一鞭子,就狠狠的抽在了朱棣的身上。


从下手之果决,以及这下手的力度可以看出出来,朱元璋是真的被这个事情给气到了,心中憋了一团子的火。


忍耐达到了极限。


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是现在的这种反应。


一鞭子下去,朱棣背上的衣服,就破了一道口子。


不久之前,还在燕王府徐妙云那里,将话说的铿锵有力,表示自己非常皮实,非常抗揍的朱棣,忍不住闷哼一声,只觉得格外的痛苦。


而边上的朱标,在见到了朱元璋抽出来的这一鞭,所蕴含的速度和力度之后,悬起来的心放下来了很多。


还好,还好!


从父皇揍老四的精气神之中,可以看得出来,父皇的状态还是挺可以的。


并没有因为之前被气昏迷,而出现什么严重的不良后果。


“啪!”


朱元璋又是势大力沉的一鞭子,抽了下去。


想着朱祁镇做出来的,那些气死祖宗的事,朱元璋此番是真的没有任何的留手。


边上的韩成,见到此景嘴角抽了抽。


这老朱,不愧是老朱,下起手来揍自己儿子的时候,那是真揍,一点花的都不玩!


而懵逼之中的朱棣,在挨了两鞭子之后,也迅速的清醒了过来,接受了这个现实。


根本不用多问,自己挨打的原因,朱棣就已经自己琢磨明白了。


这肯定是今天父皇和大哥,再次找韩成,询问关于未来的事。


然后又得知了一些,自己在后来做出来的一些混账事,所以才会在此时下手猛抽自己。


不然的话,父皇不会在解决了龙江宝船厂的问题,还有水师问题,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狠揍自己。


只是,自己到底都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上一次得知自己登基之后,用那样的手段,去对付允熥等大哥的骨血,朱棣就觉得自己做的够过分了。


现在还有更为过分的?


一定是有更过分的!


不然的话,上一次父皇揍自己的时候,大哥还在这里不断的进行劝说。


拉着父皇不让父皇揍自己。


后面,甚至于还直接用身子给自己挡鞭子。


可这一次,是大哥派人将自己喊入皇宫挨揍的。


而且刚一过来,大哥还非常贴心的,给父皇送上了鞭子。


在父皇揍自己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别的不说,仅仅是从大哥的这些反应上来看,就能知道,自己肯定是做出来了,很多的混账事!


混账的轻了还不算!


自己该死啊!


自己真该死!!


可是,到底什么事情,能比动用那样的手段,对付大哥骨血更为混账?


能将父皇还有大哥二人给刺激成这个样子?


想不明白!


真的是想不明白!


但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朱棣此时是坚信,自己在后来做了天怒人怨,混账不已的混账事。


一想到自己在后来,竟然变成了这幅样子,朱棣就很痛恨自己的。


人真的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朱元璋一连抽了五鞭子,这才算是停手。


活动了一下手脚,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


当然,若是眼前的趴着的这人,是朱祁镇的话,朱元璋此时绝对不会停手。


鞭子都不会用,将会亲自操刀,将其给片了!!


可眼前挨打的这个,终究不是朱祁镇。


而是在未来上做的非常不错,将大明的疆域给打到最大的朱棣,未来的永乐帝!


是朱祁镇那鳖孙玩意的太爷爷。


所以朱元璋只是抽了五鞭子就停手了。


正趴在那里一边挨揍,一边因为自己的脑补,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中,觉得自己真不是东西的朱棣这个时候,则是有些懵。


这就好了?


这才抽了几鞭子啊!


按照父皇的生气程度,以及大哥的反应来看,自己这一次不挨上个七八十鞭子不算完。


这怎么才刚刚开始,父皇就停下了?


这……该不会是父皇觉得鞭子打着不过瘾,改换狼牙棒了吧?


一念及此,朱棣的目光忍不住缩了缩。


依照他对自己父皇的了解,这事情不是不可能!


这要是上狼牙棒了,可真遭不住!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朱标却弯腰过来搀扶他。


“老四,快些起来吧,地上凉。”


朱棣闻言,那叫一个感动。


大哥还是大哥,还是这样的疼自己!


哪怕自己在未来,干出了那样多对不起大哥的混账事,大哥还是不记恨自己,反而还处处护着自己。


为自己着想。


可越是这样,朱棣心中就越是内疚,越是觉得自己不是人。


“大哥,你别扶我,让父皇狠狠的抽我。


这样的话,我心里才舒服!


我做出来的事太混账了!


父皇不狠狠的抽我,我自己心里都不舒服!


自己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


边上观战的韩成,听到朱棣这话,都不由的愣了愣。


然后想要对朱棣竖起大拇指,点个赞。


这就是永乐大帝的风采吗?


果然无敌!


别人被揍了,都是想着怎么让自己少挨揍。


结果到了他这里倒好,直接变成了抽少了他心里不舒服。


强!


是真的强!


这就是强者之心?


不仅仅别的事情上争强好胜,就连挨打上面,也一样是争强好胜?


朱标在听了朱棣这话后,也是不由的一愣,但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老四,你误会了!这次和上次的事情不一样!


不是因为你在未来,做出了什么不可饶恕的混账事才打你!”


朱标向朱棣解释。


朱棣闻言,也是不由一愣。


然后欣喜不已,有种长松一口气的感觉。


原来并不是自己在未来,做出了不可饶恕的混账事!


好!


实在是太好了!


就说嘛!自己也不能那样混账啊!


用那样的手段,对付允熥他们就够过分的了,怎么还能做出更为过分的事?


这一刻,朱棣是要多欣喜,就有多欣喜。


但这种欣喜,只不过是持续了短短的一瞬间。


朱棣马上就重新愣住。


这不对啊!


不是因为自己做出来了混账事,那为什么要抽自己?


父皇还下了那样的狠手?


大哥还给父皇递鞭子,还在一边看着,都不带出声劝阻的?


这……自己招谁惹谁了?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算是被彻底的整懵了。


完全想不明白是咋回事。


“老四,你先起来,起来之后我再与你说。”


朱标一边说,一边伸手搀朱棣。


朱棣这次倒没有拒绝,顺从的从地上站起身。


“老四,事情是这样。


是今天父皇从韩成这里,得知了你一个后世子孙做出来的事,被气昏了过去。


我看父皇气的实在太狠,想要揍你后面做皇帝的那个子孙辈,又够不到。


担心父皇会被气出一个好歹来,想了想就让人将老四你给喊过来了,让父皇揍你一顿出出气。


免得将父皇气出一个好歹出来。”


朱棣听了大哥的朱标的话,愣在当场。


自己挨打的原因竟然是这???


这样操作也行?


你可真的孝顺!真是我的好大哥!


若不是大哥说出真正的原因,哪怕是让他将脑壳都给想破,朱棣也绝对想不出来,自己这一次挨打的原因,竟然是这。


这……也太过于离谱了吧?


“老四,我知道这事情你也很冤,但……这确实是你的直系子孙。


且距离这个时代太远,除了揍你之外,别的也揍不到。


总不能将你家高炽那小子揍一顿吧?


那小子现在年纪也太小了……”


朱标向朱棣解释。


而朱棣听了朱标的话,心道将朱高炽那胖小子,弄过来揍上一顿儿也不是不行。


反正对于这个出生的时候,差点要害死自己王妃的长子,朱棣到现在都不待见。


小胖子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替他这个做爹的挨上一顿揍,也不是不可以。


“大哥,没事。”


朱棣摆摆手,让朱标不用在这事情上多说。


这么多年下来,他对大哥是真的很相信。


知道大哥绝对不会有其他的心思,也绝对不会故意使坏让父皇揍自己。


大哥说的,都是真的。


只是……朱棣有一点去想不明白。


“大哥,到底是哪个龟孙做出来的混账事,竟然能把父皇气成那样?”


朱棣望着朱标询问,满心都是不解。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


对于自己的父皇,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是一个经历了诸多事情,一路从苦难之中走过来的人。


长时间的下来,心性早就已经锻炼出来了。


寻常事情,根本不会令他动容。


至于被气的昏倒,那更加不会。


好像在从韩成这里知道了,朱允炆做出来的那些破事,以及自己做出来的那些事,父皇都没有气昏。


只是把朱允炆,还有自己都给抽了一顿而已。


现在,自己后世的子孙,竟然出来了一个,能把老头子都给气昏过去的人?


这人得有多优秀,才能完成这种成就?


吃惊的同时,朱棣的好奇心也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当下就询问大哥朱标,想要看看是哪个废物子孙,都做出了什么事情,竟如此优秀?


他怎么多少有些不相信呢?


朱标看了老朱一眼,然后就望着朱棣道:“这人名叫朱祁镇,是你的重孙子……”


朱标向朱棣,讲述起了朱祁镇的操作。


哪怕是朱元璋已经听过了一次,可现在听着朱标的讲述,还是忍不住的呼吸加重,握着鞭子的手握紧又松开,有种想要再将朱棣给抽上一顿的念头。


实在是朱祁镇这混账玩意,做出来的事情,太过于丢人了。


至于朱棣,原本还有些怀疑,这后世的子孙竟真的有那样不堪,将父皇给气成那个样子?


但随着朱标的讲述,知道了朱祁镇做出来的事情之后,他的呼吸也不由的开始加重……


“这个混账玩意!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真他的娘的丢人!!!


还叫门!他怎么不去死?!!”


一直听到朱标讲述到朱祁镇叫门,朱棣终于是忍不住了。


出声大骂起来,嘴皮子都是颤抖的。


这声大骂,骂出之后,双目喷火的朱棣身子晃了晃,两眼往上一翻,人就过去了。


不过,并没有直接摔到在地。


而是被韩成这个已经非常有经验的妹夫,给伸手扶住。


然后又是掐人中,等一系列的操作,将朱棣给弄醒。


看着悠悠转醒的朱棣,韩成也不由的感慨。


能凭借一己之力,将朱元璋,这个洪武大帝,以及朱棣这个永乐大帝,这两位大明历史上最强的帝王,都给整昏迷过去,这朱祁镇也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真够可以的!


这份战绩,可以说是彪炳史册。


“父皇!您打的好!


您再抽几鞭子!


摊上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子孙,真它娘的令人憋闷!


父皇,您再抽几鞭子!


不抽几鞭子,我心里憋闷的实在厉害!”


昏迷之中的朱棣,刚刚清醒,想想朱祁镇做的那些事,就被气的差点又一次昏迷过去。


他望着朱元璋,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就干脆利落的转身趴在了地上,等着朱元璋抽他。


在此之前,朱棣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一般而言,面对要揍自己的父皇时,一向都是能躲就躲的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求着父皇抽自己!


其实。朱棣也想要抽人来着。


只是,这屋子里面的人,一个是父皇,一个是大哥,另外一个是自己的妹夫,还是自己打赌打输了的人,这三个,自己是哪个都惹不起。


既然自己打不起别人,那就让父皇将自己抽一顿好了。


虽然没有打别人解气,那至少心里面,还是要好受一些的。


摊上这样一个狗屁玩意后代,真让人抬不起头!


太他娘的丢脸了!


这样想着,朱棣心中一动,脑海之中,出现了自己那胖儿子朱高炽的身影。


这朱祁镇是自己后代不假,但真的算起来的话,还是朱高炽这胖儿子的孙子。


和朱高炽之间的关系,比和自己之间的更近。


那……是不是自己可以抽这家伙一顿,解解气?


边上的韩成,看到朱棣的这些操作,一时间暗呼好家伙。


没想到永乐大帝还有这癖好,竟然主动趴在地上,请求别人鞭挞。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朱祁镇的这一番强势操作,给人带来的杀伤力有多大!


可结果,朱棣不主动求打还好。


这样一主动求打,被朱标复述了一遍事情,给气的再次想要揍人的朱元璋,反而不忍心抽朱棣了。


将鞭子远远的丢出去,叹口气道:“算了,说起来抽你也挺冤枉。


谁能想到,你我父子二人这样英雄,后面竟然出现这样丢人现眼的后代!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丢人现眼的玩意,还当了皇帝!


太他娘的丢人了!”


接下来,朱棣再次开口请求朱元璋抽他一顿,让他心里好受些。


但朱元璋就是不抽了。


这让朱棣别提多幽怨了。


方才自己刚一进来,根本就没有做挨打的准备,二话不说,您就抽了自己一顿。


结果现在,自己主动求抽了,您死活不打了。


您真是我爹!


要不是这是自己的爹,就朱棣这脾气,指不定就得爆发出来,将这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家伙给揍上一顿!


就没有见过这样拧巴的人!


“韩成,你给咱说说,在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让我大明避免矬宋命运的人是谁?”


拒绝了朱棣找抽的要求,无视朱棣那颇为幽怨的目光,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原本他还以为,做出这事情的人是进行监国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


可结果竟然不是!


这让朱元璋心中是真的好奇。


毕竟理论上来讲,这个时候京师那里,权力最大的两个,一个就是听起来就不怎么样的孙太后,另外一个就是监国的朱祁钰。


现在,这两个人竟然都不是。


那在当时的情况下,还能有谁有这个胆魄,又有这个能力力挽狂澜?


朱元璋是真的想不明白。


听到朱元璋问起正事,朱棣也忙竖起耳朵。


他同样是好奇不已,在朱祁镇那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做出了那等事情之后,还有什么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


“于谦!”


当然,这个于谦并不是世代为郭家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


而是于少保。


说起于谦的名字,韩成的身子都不由的站直了几分。


对于这位,韩成是真的敬佩。


“于谦是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中进士。


宣德年间的时候,曾随宣德皇帝,前去讨伐的汉王朱高煦。


在朱高煦投降之后,奉朱瞻基之命,当面严词痛斥朱高煦,一番话将朱高煦给斥责的,趴在地上抬不起来头,瑟瑟发抖!


宣德皇帝朱瞻基去世的时候,专门下旨将于谦叫回来。


土木堡之战发生的时候,于谦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留在京师主持兵部诸多事务。


朱祁镇打出来的,那一系列的辉煌的战果,传到京师,朝野震动。


很多人都被吓到了。


不止一个人说,要抓紧时间南迁。


当时的孙太后,以及监国的朱祁钰都是摇摆不定。


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看到底是走还是留。


面对那众多说要南迁的人,于谦直接怒怼。


当着众多朝臣的面,直接对朱祁钰道,言南迁者皆可斩!


京师乃是国之根本,此等情况下不退走,尚有一战之力,一旦南迁,万事皆休。


一人,力压重多言南迁者。


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都赞同于谦,于是朝廷这才决定固守京师。


但当时的那种情况,想要守住京师,并不是说喊喊口号就行的。


大明遭遇了立国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这份危机,可不仅仅是人心惶惶,损兵折将。


更大的危机,是朱祁镇这个大明皇帝,落入到了也先的手中。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皇帝还那样的听话。


于是,也先那里就不断的打朱祁镇这张牌,以此换取众多好处,并企图以此来拿下京师……”


听韩成说到这里,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既为关键时刻里,于谦能站出来据理力争,将南迁的声音压下来的举动而激动。


又为于谦,以及大明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朱祁镇这废物不自杀,被人给生擒了,这对于那时候的大明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无解的难题!


哪怕是他们这等人,将自己带入到于谦的角色之中去,都觉得异常棘手。


于谦,到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这次危机?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于谦直接喊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尊落入敌手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好!!”


朱元璋闻言,猛的一拍自己大腿,出声叫好。


这于谦真可以!


这一招玩的漂亮!


你也先不是想用朱祁镇那废物,威胁大明吗?


现在朱祁镇那废物不是皇帝了,你还怎么威胁?


朱标还有朱棣二人,也一样是忍不住的想要出声叫好。


不愧是能力挽狂澜的人,真有魄力!!


而且,这还不仅仅只是有魄力能解决的。


还需要有极大的能力,说服孙太后,将不是他亲儿子的朱祁钰立为皇帝。


“除此之外,还举荐人才,调兵遣将,进行紧张而又妥善的安排。


比如原大同副将石亨,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


已经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则说,世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


于是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


在后来的京师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


从这里就能看出于谦的眼光。


同时,还用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


并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的军官。


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十个团营。


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


在此之前,于谦请朱祁钰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


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


江北,京师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


依次进行筹划部署……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整军备战,明军士气变得不一样。


也先原本想要用朱祁镇这张牌,好好的获得利益,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


还被于谦等人将牌给废了,心中极为恼怒。


于是就进行猛攻,打破紫荆关。


直逼京师。


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


于谦不同意:为什么要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


他不仅仅没有收兵固守,反而还调遣诸将,让他们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主动迎接也先!


于谦把兵部诸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并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


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于是众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不敢不用命!”


“好!!”


朱元璋又是猛的一拍大腿,出声称赞。


这于谦真的对他的脾气!


大明能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于谦,真的是上天眷顾!


“也先原本觉得,可以迅速拿下京师,结果却万万没想到,竟会是这样……


也先在这里,先以送回朱祁镇为名进行谈判,没有得逞之后,又开始战斗……结果,五日夜时间都没有拿下京师。


又担心各路救援京师的兵马,截断他的后路,只得不甘退兵……”


“好!”


朱元璋拍腿称赞。


神情激动。


“这于谦真的是神了!他就是大明朝的救星!


凭借一己之力,为我大明续上百年国运!!”


朱标朱棣二人也是连连点头,觉得他们父皇说的非常对。


“战后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


于谦坚决推辞: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


听到这话,朱元璋这些人都是面露欣赏赞叹之色。


若是一般人,立下于谦这等功劳,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可于谦却依旧这样谦虚,丝毫不居功自傲。


朱元璋对文臣没有什么好感,但现在,对于谦这样一个文臣,他是真的喜欢!


“一年之后,也先那边送回了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


韩成这话一出口,朱元璋的面色就变了。


总觉得这玩意回到大明,不是好事。


又想起韩成曾经说过的,朱祁镇还有一个,叫做踹门天子的称号,再想想于谦的所作作为。


心里不禁为于谦担忧起来。


这样的念头升起之后,朱元璋又迅速摇摇头,让自己不要瞎想


于谦这样忠于大明的人,谁舍得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