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二二一章 朱元璋,朱标的变化。朱允炆三大将齐聚,恋人系统出现的新东西!

第二二一章 朱元璋,朱标的变化。朱允炆三大将齐聚,恋人系统出现的新东西!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齐泰,原名齐德,历史上是朱元璋后来给他改的名。


为了让人物有辨识度,这里就直接以齐泰相称了。)


齐泰果然还不知道此事!


黄子澄闻言,心中升了一些优越的爽感。


“是这样,今日从宫内传出消息,说是皇后娘娘将太子殿下的三儿子,也就是那朱允熥收在身边……”


黄子澄也没有多卖关子,很快就把今日听到的消息,说与了好友齐泰听。


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他与齐泰说时,只说是‘从宫中传出来了消息’。


而没有说,这个消息亦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如此以来,无形之中就容易给人带来一种错觉,似乎他黄子澄手眼通天,能够直接从皇宫内获得消息一样。


“这……这些都是真的?!”


齐泰也顾不得理会自己好友的小心思了。


听到黄子澄的话,情绪激动,直接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黄子澄对于齐泰的反应,非常满意,心中更爽。


“自然是真的,这等重要的事情,谁敢说谎?


最近还只有少数人知道,再过上几日,这消息大部分人都会知道了。


做不得假。”


竟然是真的?


竟然真是真的?!


齐泰满是意外。


“黄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皇后娘咋突然间,就把朱允熥带到身边抚养了?


虽然不少人家,做男子的娶了新妇,孩子爷奶身体若是康健,担心后娘来了,对孩子不好,也怕影响新妇和儿子之间的生活,会把留下来的孩子带到身边养活。


可吕氏成为太子妃已经好几年了,皇后娘娘以往不将朱允熥接在身边抚养,却偏偏在此时接走,这事情着实有些奇怪。”


“这……”


黄子澄被问住了。


“这我也不知道,宫内的事情,咱们也不可能知道的太详细。


不过倒是有别的消息一同传出。


说是那治好了皇后娘娘病的人,也将宁国公主的腿给治好了。


还和宁国公主定下了婚约。”


为了显示自己的消息灵通,黄子澄马上将这事情给拿出来说。


“竟还有这事?!”


齐泰又一次不淡定了。


“黄兄可知道这幸运之人是谁?”


“这……我也不知。”


黄子澄摇头。


“唉!早知道我也学医了!那好运的家伙,当真是令人羡慕!”


齐泰此时,当真是羡慕嫉妒到面目扭曲。


只恨做出这等事情的不是自己!


他们寒窗苦读多少年,结果到现在,朱洪武却停了科举。


都已经洪武十五年了,大明才开了三次科举,想想就让人难受。


距离下次开科举,还是遥遥无期。


若不是有些门路,他们现在都不可能,在应天这里待着。


况且,就算是真的开科举,他们能不能一步步的走到高位,都还是两说。


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还是那不知姓名的幸运儿好。


接连治好了马皇后的病,还有宁国公主的病。


直接抱得美人归,成为了朱元璋的女婿!


朱洪武女婿的身份,再加上有救治马皇后的功劳在,足可以让这幸运的家伙今后都衣食无忧,地位超然了!


这一消息传出之后,韩成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羡慕嫉妒的对象。


“确实令人羡慕,但对于吾辈读书人来说,那不是正途。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医学都是小道。


我辈读书人,可是要与皇帝共天下的。


执掌天下权柄,那等凭借好运上去的外戚,在我等面前不入流!


虽一时风光,但长久下去肯定远远不如我等。”


黄子澄一脸正气的说道,丝毫不为所动。


但实际上,才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黄子澄比齐泰还要羡慕嫉妒,只恨不是自己。


完全化身成为了柠檬精。


牙都酸倒了!


“对,黄兄说的对!我辈读书人自当走正途,别的都是歪门邪道。


那人一时风光,今后定然不会长久!”


二人在这里相互打气,给彼此了一些心理安慰之后,开始说起了正事。


“皇后娘娘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好事。


以往只以为皇长孙去世之后,按照长幼次序,今后将着重培养朱允炆才对。


哪能想到,竟然会是朱允熥。


不过这样也好,大明继承人有了比较明确的人选,我等今后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朱洪武这里就算是了,此人又臭又硬,我等改变不了。


太子朱标又受朱洪武影响颇深,虽当初宋师教学之时,对太子教授了很多东西,但现在看来,却也不能令其完全站在我等读书人这边。


现在,只能将希望放在朱洪武孙子身上了。


从小小的幼童开始教授,就不相信不能将其教授的完全心向儒家,心向我等读人!


以往还想着广撒网,现在好了,只需要重点针对那朱允熥就行!”


齐泰出声说道。


说起朱洪武不尊重读书人,大明朝现在武贵文轻,齐泰就痛心疾首。


朱洪武这样搞,是完全不对的!


是要乱套的!


不尊重他们这些士人怎么能成?


历朝历代哪里能缺少他们?


朱洪武就是妥妥的独夫!


不过这样话,他们只敢在私下里悄悄的说,绝对不敢传出去。


他们是真的怕被朱洪武砍脑袋。


黄子澄提起这事,同样是郁闷至极。


总觉得朱洪武是在倒行逆施!


朱洪武做了皇帝,一点都不优待他们这些身份清贵的读书人。


在大明朝做读书人当官,还远没有在元朝舒服。


别管元朝如何,读书人,当官的,还有地方上地主士绅的日子,过得是真舒适。


可惜了,他们生的太晚,没有赶上好时候。


遇到了朱洪武这样一个残暴独夫!


“齐兄说的对,事情就是要这样做!


朱洪武难缠,咱们就对准他的孙子!


重孙子!


一代代的下去,终究还是我等文人士大夫的天下!”


黄子澄握拳说道。


说罢之后又道:“不过,我等也不用过于担心,这科考朱洪武终究还是会开的。


不开科考,如何获得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只靠朱洪武弄的那国子学里的生员吗?


差太远了!


宋讷这个北蛮,都已经七老八十了,活不了太久。


只要这个北蛮老顽固一死,朱洪武再想找到如同宋讷那般的人当国子祭酒,根本不可能。


国子学祭酒,只能由我南人中的人担任。


只要不是宋讷担任,那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将国子学给毁掉。


国子学本就不是太行,再毁坏上一番,朱洪武再想从太学生里寻找可用之人,根本不可能。


朝廷无人可用,他必然要开科取士。


只要开了科举,依照你我二人的才学,必然能高中!


都能步入庙堂!”


说起这事,二人都变得很是振奋。


只恨不得宋讷这个北蛮,立刻就死掉。


大明的南北之争挺严重,尤其是开国初期,在科举,朝堂之上尤为明显。


哪怕是朱元璋已经用出了不少办法,来弥补裂痕,可想要完全消除,也并没有那样简单。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走,你我二人去找方兄商议一番,努力争取一下。


看看你我三人,今后能不能拿到教导朱允熥的资格。


就算是我们三人,没有资格教授朱允熥,那也需要和有资格教授朱允熥的人,好好谈谈。


今后在教授朱允熥的时候,必须要将其扭转过来。


让其心向我儒学,不能离经叛道。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才是正理。


朱洪武这般专断独行是不对的。


必须要改正!


朱洪武这独夫,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一样是要指望我等读书人!”


齐泰站起身来,望着黄子澄说道。


黄子澄同样是面露激动之色:“说的对,我前来找齐兄,也是这样想的。


武夫不能治国,终究还是要我们这些读书人站出来治理天下!


这是事情,我辈读书人义不容辞!”


二人说着,就一前一后走出院门,去访方孝孺去了……


……


一处外表显得朴素,但内里装饰很是豪华的房间之内,一个年岁越五旬的男子,面色显得极为难看。


这男子身形消瘦,满面愁容。


坐在这里,很久都没有说话。


这人不是别的,乃是吕本。(吕本这会已经没了差不多一年,剧情需要,有所调整。)


吕本为太常寺卿。


不过相对于这个职位而言,他还有一个更为显赫,引人注目的身份。


这个身份便是当朝太子妃,吕氏的父亲。


宫中的事情,已经传入到了他的耳中。


说起得到消息之后,最为震动的人,那自然非吕本莫属。


毕竟,那是他的女儿,以及他的外孙子。


吕本没有儿子,本就指望着女儿过活。


原本看着女儿,一步步的登上那个位置,越来越好,他的心情也同样是变得极好。


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可哪能想到,突然之间竟发生了这么大的波折!


这让他忧心忡忡。


倘若朱雄英还活着,或者是他的女儿并没有成为太子妃。


那么马皇后将朱允熥从春和宫里接走,带到坤宁宫进行抚养,他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感触。


现在则不同。


他的女儿如今为太子妃,外孙朱允炆,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朱标的嫡子。


而且还是比朱允熥更大的儿子。


按照长幼次序,那么今后大明皇位,必然要落到朱允炆的头上。


结果现在,马皇后却直接越过了允炆,把朱允熥给弄到了身边。


在这种情况下,等于算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定了大明第三代的继承人。


那对于他的女儿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身为太子妃,今后做上皇帝的人,却不是她的亲儿子。


一个弄不好,便会引发很大的祸患!


自己的女儿,因此而被废掉太子妃之位,今后在宫中过的憋屈,甚至于莫名其妙的死掉,都不是不可能!


而自己的吕家,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被牵连!


吕本作为一个,在元朝都做过官的人,宦海浮沉多年。


最知这其中的利害。


也是因此,才会如此紧张!


过了一阵之后,他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这种事情,必须要争!


不能坐以待毙!


不争,自己吕家只有死,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只不过到底该怎么争,他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宫内具体是一个什么情况,他还不够了解。


需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知己知彼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动手,才能够做到一击必胜!


否则,反而会容易把自己给陷进去!


吕本对此很是有经验……


……


紫禁城,武英殿里,朱元璋将喝茶的茶碗当下,笑着道:“这会儿在应天府里很热闹吧?


只怕有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吧?”


“上位明鉴,便是如此。


从得到的消息来看,今日宫中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不少人都走出了家门,前去走亲访友。


明显和往日的不同。”


说话之人,乃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朱元璋是在今年,裁撤的亲军都尉府,设立的锦衣卫。


因为时间短,这个时候锦衣卫还没有达到那恐怖的,监听天下的程度。


作为皇帝的朱老板,还没有开始往朝中的众位大臣家里,大肆安插锦衣卫的成员。


不过,自从有了锦衣卫之后,朱元璋已经觉得,自己获得消息,要比以往方便的太多。


锦衣卫这把刀,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没有再多说话。


毛骧见此,便很有眼色的,从这里退了出去。


等到毛骧退出去之后,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还没死,如今这个身体状态,按照韩成所说,至少还有十五年可活。


这要是今后韩成再把一些医术给提升上了,自己说不定,活的还会更长。


如今,自己不过是略微的做了一些事情,就把不少人给调动起来了。


可以让自己看看这些人的动向……


这让朱元璋有种坐在幕后,猫戏老鼠一般的快乐。


看来,这皇位的继承,可真的是很牵动人心啊!


韩成这小子,说的也很不错。


对于继承人的培养,真的很重要。


在这上面,自己必须要重视起来!


必须要给自己的孙子允熥,最正确的教育,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否则的话,自己就算是再努力,把一切做得再好,遇上一个朱允炆那样愚蠢到家的蠢蛋玩意儿,也很快就会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留下来的基业,给败坏的七七八八!


如此以来,今后再给允熥选择老师时,自己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绝对不能再让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到允熥身边对其进行教导。


将之给教的,如同历史上的朱允炆那样愚昧!


那黄子澄,齐泰,还有方孝儒这等人,就算是把脑袋削尖了,也休想钻到这里来!


到现在,朱元璋还能清晰的想起,韩成对于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卧龙凤雏的评价。


以及这些人弄出来的,那些令人暴跳如雷的操作。


尤其是想到据韩成所说,黄子澄,齐泰还是自己亲自给朱允炆挑选出来的辅佐大臣之后,朱元璋更是恨不得对着自己的脸,哐哐的来上两大耳光。


自己这是打了一辈子的雁,到了最后,竟然是看走眼了!


实在是太羞耻了!!


坐在这里想了一会儿这个事情,朱元璋便将思绪给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他站起身,从桌案上抽出一个匣子,将之打开。


把里面的一些东西给拿了出来。


那是李善长所犯下事情的诸多的罪证。


站在这里静静的看了很久,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李善长这位老朋友,这位早就和自己渐行渐远的人,也到了动手的时候了。


不能继续留着他了!


今后自己,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必要再在他身上,多耗费什么精力。


李善长手中,有自己所赐下的免死铁牌。


而且还是免三死的那种。


只不过当初空印案事发之后,自己曾经废除了一个,等于是斩了他一次。


虽然李善长手中的铁牌,还能够再免两次死。


可是,就自己现在所得到的这诸多的罪证,李善长不要说死上两次,就算是死上十次也绰绰有余!


所以说,自己斩杀李善长合情合理,并没有违背自己当初设立免死铁券的初衷。


如此一想,朱元璋就觉得心安理得起来。


正如此想着,忽然间想起韩成那小子,今日拒绝自己免死铁券时所说的那些话。


说自己的免死铁券是顶级的催命符,谁拿谁死的快。


自己真的想要杀人了,那免死铁券根本就护不住。


朱元璋的嘴角,忍不住的抽动了一下。


今天的小子才对自己说这话,今天晚上自己就决定要处理了李善长。


这还真被那小子给说中了。


这样的念头升起之后,朱元璋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来人,把这个交给太子,让太子督办,交给刑部去处理。”


收起心中一些异样的情绪,朱元璋出声吩咐。


很快便有人快步进来,恭敬的拿起朱元璋递出去的东西,迅速的前去了文华殿……


……


太子朱标此时,也还没有返回春和宫。


接到命令,并看到了父皇让人给自己送来的是什么之后,朱标不由得吃了一惊。


父皇这是真的不准备再留下李善长了?


吃惊之后,很快就又变得平静下来。


就李善长做出来的那些事,铁证如山之下,死了也是不冤。


当然,父皇之所以会在此时动手,除了李善长确实做了诸多的恶事,死有余辜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则是随着诸位弟弟逐渐长大,父皇已经将更多的军权控制在了手中。


且这些年下来,也处理了不少的棘手问题。


到了现在,就算是没有李善长在,淮西勋贵的很多人,也都已经跳不起来了。


不需要再让李善长这个,能笼住众多淮西勋贵,并且还不会彻底与父皇进行死磕的人,在那里顶着了。


当然,从韩成那里所得知的,李善长在历史上的结局,以及那一系列能够令大明变得更为强大的消息和办法,也一样是坚定了父皇对李善长动手的决心。


否则的话,只怕父皇不会这么早,就对李善长动手。


毕竟按照韩成所说,历史上李善长是一直到洪武年二十几年的时候,才被父皇动手给解决掉。


朱标原本还想着要前去武英殿那里,请教一下自己父皇,此番处置李善长,需要注意什么。


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但往那边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了下来。


觉得还是不问自己父皇了。


父皇只是让人传来了这些,其实父皇已经表向自己表明了,应该怎么处置。


那就是按照韩成所说的,李善长历史上的结局来吧!


朱标如此想着,便要前去处理这件事。


结果就在此时,却发现自己父皇,竟然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这让朱标很是意外。


莫非……这是自己父皇下达了命令之后,突然间又反悔了,不想对李善长动手了?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毕竟李善长的地位很特殊。


但接下来,朱元璋所说的话,却让朱标为之意外。


“咱刚才差点忘记了,标儿伱需要多歇息,多进行养生的事了。


这件事,今天晚上先不要做了,等到明天再处理不迟。


不要再熬夜,把东西收拾一下,赶快回去睡觉吧。”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在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一下。


朱标的得知了自己父皇前来是什么原因之后,有些错愕的同时,心中也升起了一股的暖流。


“父皇,没事儿,孩儿还很年轻,熬一次夜没什么。”


“那也不行!”


朱元璋果断的摇头。


“标儿你的身体要紧,李善长的事和你的健康比起来,屁都算不上!


快点去睡觉吧,事情明天再解决也不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朱元璋这个动不动就狂肝的人,在自己儿子休息的事情上,倒是异常的坚决。


朱标见拗不过自己的父皇,只得同意回去睡觉,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进行处理。


如此,这李善长倒是能够再多活一些时辰。


不过自己回去后,只怕也并不会太平静。


今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吕氏肯定是要和自己说话的……


……


凤阳,年近古稀的韩国公李善长,穿着一袭麻衣,坐在院子里仰观天象。


看了一阵之后,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


只觉得这漫天的星辰,看的人眼花。


他并没有刘伯温的那个本事,可以从这满天的繁星里,看出一些什么门道。


李善长的家人,最近一段时间很慌。


很多人坐立不安。


朱元璋把吴祯吴良兄弟二人,连根拔起,大力整顿备倭水师和江防水师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到了他们这里来。


不少李家人都知道,这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在老早的时候,就跟在他们家老爷身后做事!


联系颇深。


甚至于就连备倭水师那里,和海寇的联系,以及一些处置海寇的办法,都是自家老爷传授的。


自己家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的富有。


和从海上得来的源源不断的好处,不无关系。


“舅父,您从这里面看出了什么?咱们李家这次……不会有事吧?”


一个中年人,望着李善长出声询问。


这是李善长的外甥,名字叫做丁斌。


除了丁斌之外,李善长的身边,还站着不少的人,此时都是眼巴巴的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见到此景,不由暗自的叹息一声。


觉得自己的这些后人们,都不争气。


才多大点事儿?就已经慌了这样!


一点儿都不稳重!


不是干大事的料!


“放心吧,经过我仔细的研究天象,我们李家这这次什么事都没有,一切照旧!


事情是吴家做的,和我们李家没有半分关系。


老夫已经远离朝堂很久,多年不问政事了。


这事情再怎么牵扯,也牵扯不到我们头上!”


听到李善长说出这话,李善长的儿子,以及外甥丁斌等人,都是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


一个个重新变得欢天喜地起来。


李善长见此,不由的再度暗自叹口气。


觉得自己李家,着实有些后继无人……


李善长其实并不会看天象。


不过在必要的时刻,他还是要看看天象的。


这天象不是看给他自己的,而是可以通过看天象这一行为,来增加自己说话的分量。


让自己的话更能取信于人,用来安定人心。


此时,他忽然间在想,是不是那早已经去世的刘伯温,也如同自己一样,不会看天象。


刘伯温所谓的看天象,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是从各种事情里推导出来的结果。


然后将之给安在了天象的头上。


如此一想,倒是觉得很有可能。


这样说来,自己之前都被刘伯温这个神棍给欺骗了??!


如此过了一阵儿,李善长摇摇头,不让自己在这等事情上多想。


说不准那刘伯温,还真有一些不一般的能力。


李善长从躺椅上坐直身子,在一个年轻婢女的搀扶之下,返回到屋子里。


人老心不老的做了一些事,很快就安稳的入睡。


李善长这一次,是真的不慌。


一点都不慌。


他并不觉得朱元璋,会在此时对自己动手。


毕竟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是有一些用处的。


他太清楚这位上位的脾气了。


他真的想要对自己动手,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机会把自己给弄死了。


可他却一直留着自己。


此番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已经倒霉了一段时间,自己这边还是风平浪静。


这说明朱元璋也确实没有想要动手,对付自己的意思。


否则他在处置吴家兄弟的时候,就会顺势把自己给拿下。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李善长得出这一判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娶了朱元璋的闺女。


不管怎么说,这姻亲关系还是存在的。


这同样是给自己的李家,增添了一个强力的保障。


李善长却不知道,他的这些推测,原本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但是,因为韩成的出现,导致了不少的事情都出现了变数。


李善长此时所推导的这事情,也一样是如此。


所以,他这一次注定要失望……


……


寿宁宫里,韩成所居住的偏殿之中。


此时夜色,已经很深很深了。


韩成才不过是刚刚洗漱完毕,躺到了自己的床上。


之所以会如此晚,是因为自己的小媳妇儿腿能走了,并且恢复的很快,过于兴奋。


她今日练习了很多次走路,并且还拉着自己说了很多的话。


一直到很晚,韩成才从她寝宫那里回来。


想起和宁国公主的相处,韩成的嘴角,就会露出笑容。


至于那因为他的出现,导致的一些变故。


以及马皇后今日将朱允熥从春和宫和带走,弄到身边进行抚养这一举动,到底将会牵扯到多少人的心。


又会令多少人,做出一些相应的行动,这些事情韩成不愿意去多想,也没有心思去多想。


他这个不经意之间就掀起了巨大风浪的人,只想安安稳稳的,在这里生活。


陪着自己的小媳妇儿,见证她的康复。


其余都是次要的。


若是外面那些人,得知了韩成的想法以及作为,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气的吐出血来……


韩成正要睡去,往恋人系统上习惯性的一扫,发现那冷却了两天的恋人商城,竟然刷新出来了新的东西!


韩成一愣,原来的时间竟然已经这么晚了吗?


都已经过了零点!


等到他看清楚了恋人商城当中,出现的新物品是什么之后,神情就变得更加呆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