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二六零章 徐妙云的死因,韩成一言把狂妄居士朱高燧给整没了!

第二六零章 徐妙云的死因,韩成一言把狂妄居士朱高燧给整没了!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道衍大师,你可愿随本王前去域外征战,闯荡出一番事业来?”


朱棣身体挺的笔直,转首望着道衍,发出了自己的邀请。


道衍大师的能力如何,朱棣很清楚。


在日常的相处之中,通过各种事情,他都见识了道衍大师的能力。


道衍大师,和那种江湖骗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虽然是出家人,但从不空谈,是真的有本事在身。


不论政事,还是其余的各种事情,他都有所涉猎。


一旦出手,往往也能拿出很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尤其是听了不久之前,他和二妹夫之间的这一番对话后,朱棣对于道衍大师的能力,又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前去域外,抛开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尽情大展拳脚,对于朱棣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


但朱棣虽然自傲却也知道,只凭他一人到域外是不成的。


他还需要带上一些人,随着他一起努力才可以。


那么道衍大师,便是最好的人选。


这点毋庸置疑。


道衍和尚闻言,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邀请,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韩成后,庞大的身躯,显得有一些颓然。


他叹口气道:“韩居士这一手藩王外封,只要执行下去,便能破开困局。


大明今后不会再有藩王作乱。


至少和尚活着的时候不会有。


贫僧虽然自负,却也不可能在天下稳定之时让人造反,也不可能主动去挑起内乱。


大明之内,已无和尚施展才华,一展胸中抱负的土壤。


此种情况下,和尚还能有什么选择?


只能随着殿下一起,到外面去闯一闯了。”


听了道衍的回答,再看看他那显得有些垂头丧气的模样。


朱棣哈哈一笑,伸手握住了道衍的手道:“大师,不必如此,域外一样精彩。


有足够的地方让大师施展才华。


大师的这一身本事,绝对不会被埋没。


二妹夫说的对,在大明这片已经被无数前人,开垦出来的良田上面做事,不算本事。


来到荒芜之地,打下一片疆域,去传播我华夏之文明,方显英雄本色!


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听着朱棣这神采飞扬,很有蛊惑性的话,道衍和尚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殿下你说的很对,贫僧也这样认为。”


“那为什么大师你为何不笑?”


道衍和尚一把丢掉手中念珠:“我笑个锤子啊!


那些化外之地,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对手?


就算是随着殿下伱在域外,做出了一番非凡功业,那又能如何?


依旧让人提不起太大的兴致来,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姚广孝爆了粗口,朱棣不仅不觉得被冒犯,相反还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那道衍大师,就留在我大明好了。


有二妹夫在,道衍大师你肯定能得到一个很不错的对手。


你们二人之间的对决,注定精彩。”


道衍一听朱棣这话,一张脸变得更苦了。


“还是算了吧。


若是别人,我倒不介意和他多较量一下,分出个高低。


可是和韩居士过招,和尚我是真没有信心。


留在在大明不走,那是给韩居士过招吗?


分明就是被他单方面压着揍!


和尚我可没有那么傻!


若韩居士年纪比我大,我倒不介意继续留在大明等待机会。


熬也要把韩居士给熬走。


和尚我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再多熬几年。


可是,韩居士看起来才二十岁的模样,关键是他还精通医学,诸多疑难杂症都能给治好。


和尚我已经三十好几,要往四十上数了。


继续熬下去,只能是韩居士把和尚我给送走。


况且如今皇孙又拜了韩居士为师,大明的前三代不会出现问题。


和尚我哪还有这么多的时间,继续耗下去?


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在今后,随着殿下一起前去域外……”


道衍和尚越说,一张脸越苦。


简直就是一个大号的苦瓜。


“哈哈哈……”


听到道衍的话,朱棣忍不住再一次哈哈笑了起来。


虽然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笑出声来多少有些不好。


可是,看到一向放荡不羁的道衍大师这副样子,朱棣还是忍不住的,发出了一阵儿杠铃一般的笑声。


道衍和尚闻言,颇为幽怨的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见此连忙收住笑声,一张脸紧绷,让自己不要笑出声来。


只是,憋笑实在太辛苦了。


等到道衍和尚一扭头,朱棣又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这个时候的朱棣,可谓说是心病尽去。


再不为前路而担忧。


二妹夫真的给他送来了一个超好的消息!


也给他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他的路!


若是别人,听了二妹夫所说的藩王外封的话,或许还要担忧父皇会不会如此做。


二妹夫能不能说服父皇,让他把藩王进行外封。


但这话是二妹夫说出来的,朱棣是丝毫都不担忧。


他太清楚二妹夫在自己父皇那里,拥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甚至于这个时候,二妹夫敢对自己说出藩王外封的事,只怕这个事儿,他已经是和父皇大哥他们说了,而父皇大哥他们也都同意了!


所以说,自己只管等着到域外去纵横天下,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就行。


再也不用畏手畏脚,担心这担心那了!


一想到这些,朱棣就激动的厉害。


只恨不得立刻就来到大明之外,给那些蛮夷们,送去属于他燕王的荣光!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变得平静下来,压制住那颗躁动的心!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不适合如此做。


如今的大明,还有一些麻烦没有解决完。


大明的医学院,还没有建立起来,医学还没有得到大步的发展。


他的妙云,以及他岳父大人身上的危机还没有解除。


这是他最大的牵绊。


朱棣想要自己的妙云,能够一直陪伴着自己走下去。


让妙云看着自己纵横天下,看着自己建立无上功勋。


当有一天,自己能够走到世界之巅时,回首便有妙云站在自己的身侧,陪自己去看,自己所打下来的万里江山!


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若是没了妙云,就算是把事情做得再好,疆域打的再大。


这份快乐都会锐减。


他做出这么多的事儿,最想做的,就是在自己妙云跟前,给她好好显摆显摆。


他不想韩成所说的那个历史重演!


之前,听了韩成对自己所讲述的,自己历史上的事迹后。


朱棣其实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并不是五征漠北,终其一生也没将北元残部给彻底灭亡。


而是他的妙云早亡!


在他征伐漠北时,没了妙云在后方默默的注视。


带着大军纵横疆场,封狼居胥,凯旋归来,没有办法向妙云吹嘘自己在战场上的无敌风采。


韩成所讲述的那个结局,他不想重演!


他想要的是妙云能一直活下去!


至少要走在自己后面!


所以啊!今后自己需要想些办法,尽可能推动大明的水师大发展!


然后带着大明的水师,前去倭国,先把倭国给胖揍一顿,打的跪地臣服。


然后从那里,弄来大量的黄金白银,发展大明的医学。


只有把这事儿给解决了,自己才能彻底的放下心来,带着人到域外,尽情的施展手脚。


实现心中理想。


这一刻,朱棣对于自己今后要走的路,有了一个极为清楚的认知。


道衍和尚看看朱棣那意气风发,一副吃了喜鹊屎,完全憋不住笑的样子,有些不想搭理这家伙了。


果然,人和人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道衍和尚原本让朱棣,把韩成给喊过来相见,有很多话想要问一问韩成。


可现在,被韩成降维打击了一番,把他最大的执念都给打破了。


又得出了韩成的是谪仙人这一事实之后,道衍和尚是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顿觉人生索然无味。


像是进入到了圣贤时刻的得道高人一样。


和朱棣,可谓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剩下的话,他都不准备再问了。


问的再多,也没有意义。


大明的繁华与他无关。


知道的再多也是无益。


几人把话说开之后,朱棣是喜出望外。


连忙把门打开,出去招呼人,让他们要把饭菜弄的再丰盛一点儿。


而他,则跑到一个地方。


没过多久,就抱着一坛子酒,喜滋滋的跑了出过来。


“这坛酒,还是父皇为吴王时,我偷偷从父皇那里搬走的。


一直存放到现在,没舍得喝。


今天高兴,咱们就将它给开了!”


一边说,一边将泥封拍开。


顿时一股浓郁的酒香,便飘荡出来。


朱棣伸头一看,只见原本满满一坛的酒,这个时候只剩下了大半坛子。


而那坐在一旁,焉头搭脑,仿佛人生失去了所有色彩的道衍和尚,在朱棣将泥封拍开之后,鼻子忍不住的耸动了几下。


然后一双三角眼就亮了。


整个人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三两步来到那酒坛子跟前。


“贫僧今日,心中最大愿望被韩居士给一语戳破,了无生趣。


今日就让和尚我醉死好了!”


说着,就抱起酒坛子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吨吨吨就喝了下去。


你这是想要醉死吗?


你个花和尚!


分明就是想要趁机多喝点酒!


朱棣还有韩成两人,都不稀的戳破他!


这酒确实是好酒,味道醇香柔和。


喝到口中,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什么辣味儿。


琥珀色的酒浆,都有一点儿拉丝了。


就连韩成这个,一向不怎么喝酒的人,都来了一碗。


等到开饭的时候,这酒都已经下去了大半了。


道衍和尚酒量不小,就是喝了酒会上脸。


一张脸此时涨的通红。


就连那带着戒疤的光头,都有些泛红。


整一个熟透了的柿子。


而这次的饭菜,也是真的丰盛。


竟然连熊掌,都给整上了。


由此可见,四哥此番为了迎接自己,是真的上了心。


除了这些常规的饭菜之外,那令韩成念念不忘的骆驼肉,也同样没有缺少。


也不知道这是上一次的肉没有吃完,还是朱棣这里,又有牛想不开上吊了。


吃饭时,徐妙云也被朱棣喊了过来,一同吃饭。


若是寻常人能有这待遇,那就是妥妥的通家之好。


而韩成和朱棣徐妙云之间的关系,更不一般。


毕竟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成为他们二人,真正的二妹夫,是一家人。


在这种情况下,同桌吃饭很正常。


而这也是一种,表示亲近的方式。


徐妙云人长得漂亮,十分贤惠,知书达理。


一切事情都进退有据,应对得当。


也难怪能把燕王朱棣,这个历史上的永乐大帝,给收拾的服服帖帖。


对她神魂颠倒,念念不忘。


她是真的有这个资格。


不愧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贤后!


徐妙云这个时候,早就已经留意到自己夫君,前后的强烈变化。


在二妹夫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夫君看起来一切正常,还如同以往那样自信,刚强。


但熟悉朱棣的她又岂能不明白,自己夫君内心深处,一直有着的深深忧虑?


可现在,夫君却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那些忧虑尽数消失不见,整个人宛若被浇了水的蔫茄子一样。


重新变得支棱起来。


一看就是心结尽去。


不用问徐妙云就知道,这定然然是这位来历神奇的二妹夫的功劳!


除了他之外,别人没这个能耐!


徐妙云很清楚自己夫君的心结是什么。


那是真的难以解决。


也是因此,徐妙云异常好奇,二妹夫到底都动用了什么手段,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把自己夫君的心结给解开了。


这份本事,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不过此时场合不对,她也只能压住心中的好奇。


等到韩成离去之后,再抽空询问自己夫君。


本来徐妙云,就因为韩成在此之前,做出的种种事情,对韩成心怀感激。


此时又发现了这个事情后,对于韩成那更是热情的不得了。


在甚至于都专门给韩成倒了几次酒,夹了好几次菜。


能有这份待遇的人可不多。


就连徐达这个大将军,也并非每次吃饭,都能被自己的女儿亲自倒酒。


这等待遇,让韩成心中暗自舒爽。


尤其是一想到,眼前这位不仅是嫂子,而且还是历史上的徐皇后。


心里面就更加的爽快了。


因此上,连吃饭都吃的比以往多了不少。


被历史上有名的徐皇后,亲自倒酒夹菜,这是什么待遇?!


一番吃喝,几人都是非常的尽兴,可谓是其乐融融。


当然,快乐的人里面,并不包括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这次吃的超多,喝的也多。


连吃带喝的,差不多将近一半的饭菜和酒,都进了他的肚子。


可以看得出来,道衍和尚心里面,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事搁谁身上,谁也都不会太痛快。


想要短时间里,就从中走出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番吃喝后,道衍和尚吃的有些醉了,便回房中休息。


酒宴也就随之散去。


韩成看了看因为喝了一点酒,脸蛋有些红红,更添了几分颜色的徐妙云,心中忽然一动。


一个想法,陡然浮现在了心头……


他伸手拉拉朱棣道:“四哥,借一步说话。”


朱棣闻言愣了一下道:“没事儿,二妹夫,有啥话你只管说。


你嫂子不是外人。”


朱棣说的都是真的,他是真的把韩成当成了一家人。


而他也从来,都不对许妙云有任何的隐瞒。


从来不会让别人刻意的把什么消息,隐瞒着徐妙云。


在许妙云的面前,朱棣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当然,若是平时,在韩成给出了这么明确的暗示后,朱棣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


今天主要是韩成的到来,解开了朱棣的心病。


让朱棣整个人,都变得异常开怀。


人逢喜事精神爽,喝酒的时候,朱棣不自觉就喝的有些多了。


酒喝多了,还是容易影响人心智的。


反应往往没有平时快。


“夫君,二妹夫让你借一步说话,你就借一步说话。


按照二妹夫交代的来就行。”


徐妙云在一边笑着说道。


朱棣喝的有些高,徐妙云的脑子却很清醒。


韩成闻言,对着徐妙云笑了笑。


而朱棣,被徐妙云这样一说,也就不再坚持了


忙道:“对对对,妙云你说的对,俺听你的。”


说着,就带着韩成朝着他的书房而去……


看着韩成,还有自己夫君一起离去的背影,徐妙云的眼里,升起了好奇之色。


经过方才的这一番相处,她觉得二妹夫此人还是挺好说话的,彼此之间已经比较熟络了。


这什么话,都不能当着自己的面儿说呢?


还非要把自己夫君给拉到一边去说?


当真是令人有些好奇。


好奇的同时,徐妙云也不由得升起了另外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在心中升起之后,她那本就因为饮了一些酒,而显得有些红润的脸,变得更红了。


她的这个想法,便是若将她的妹妹徐妙清给嫁二妹夫身边,那该有多好!


依照二妹夫的才能,把自己妹妹嫁到他身边,绝对是亲上加亲。


今后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夫君,亦或者是自己徐家,都必然有莫大的好处!


而徐妙云之所以,会在这个想法升起之后,变得有些脸红。


是因为她想起,她妹妹也同样是魏国公家的嫡女。


而她这个做姐姐的、魏国公家的嫡长女,却想着把魏国公家的嫡次女嫁给别人做小。


这种想法,在以往不论如何她都不会升起。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让堂堂魏国公家的女儿,给别人做小的事儿。


可是现在,在见到了二妹夫,和二妹夫进行了一番谈论,又深切体会到了二妹夫,到底有多大能耐后。


她却生出了这等不该升起的想法。


徐妙云用力的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在这个事情上多想。


自己不能这样做!


这事也不可能!


不论是父亲还是妙清,在得知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后,肯定都不会答应。


哪有魏国公家的嫡女,去给人家做小的事儿?


哪怕二妹夫身份很特殊,能耐特别大也不行。


只是,这个想法在心中出现之后,便如同野草一般在疯狂滋生长。


徐妙云虽然在不住的往下按压这个想法,可是越按压,这个想法就变得越强烈。


似乎有种想要从胸膛跳出来的感觉。


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她想了想,决定就这个事情,问一问父亲的意见。


只不过又想起父亲此时,正带着兵马出征,围剿三部女真。


此时想要和父亲联系,只怕没那么容易。


也不好拿这样的事打搅父亲,让父亲分心。


所以她很快就转变了主意。


在想是不是可以找机会,把妙清给喊到家里来。


然后再让夫君邀请二妹夫到家来做客。


让他两人见上一见。


看看能不能培养出点什么感情来。


万一……万一自己妹妹能看上韩公子,对于二妹夫一见钟情,有了好感。


而二妹夫,也对妙清很是中意。


那这事儿,说不定还真的能成!


依照她所知道的二妹夫的本事,以及二妹夫的品行,还有二妹有容的性格。


妙清就算是真的跟在二妹夫身边做小,今后日子也不会过得一团糟。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二妹夫他两个,都不会苛待妙清。


越想,徐妙云就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可行。


所以就下定了决心,今后找机会了,一定要这样试一试!


万一事情能成了,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能和有容这位,父皇母后最为疼爱的嫡长女共侍一夫,说出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在徐妙云胡思乱想之时,韩成也和朱棣一起,来到了朱棣的书房。


“二妹夫,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来到书房后,朱棣望着韩成出声说道。


在说这话时,他努力的晃了一下脑袋,让自己变得清醒一些。


朱棣神情很是郑重。


他这个时候,也已经回过味儿来了。


知道二妹夫,要找自己说的事,肯定不会简单。


要不然也不会等到道衍大师前去睡觉后,还专门要避开妙云单独和自己谈。


这事儿,肯定要比不久之前二妹夫所说的,藩王外封的事儿更加重大。


所以哪怕此时,有着一些酒意,朱棣也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清醒。


并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四哥,你改天了看看哪个女人顺眼,就再纳一个妾吧。


要是喜欢,多纳几个在身边也成。


别可着四嫂一个人霍霍了。”


在朱棣满是期许,又带着紧张,极为郑重的等待之中,韩成望着朱棣,说出了这样的话。


朱棣听到韩成的话后,顿时就愣住了。


眼睛都瞪得有些大。


这什么玩意儿?


搞得这样神秘兮兮,还专门把自己喊到这里来,二妹夫对自己说的就是这?


“二妹夫,这……就是你要对我说的话?”


朱棣愣了愣后,望着韩成出声询问,声音里都带着不可置信。


韩成点头:“对,我要对你说的就是这个。”


“嗐!”


朱棣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你搞得神神秘秘的,我还以为你要对我说啥呢,闹了半天,就是这个?


看你刚才的应,还以为我在原有的历史上,又干出来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


都已经在想接下来,父皇要对我抽鞭子的时候,做哪些准备才能让自己挨的轻点。


结果就这?!”


韩成道:“这还不行吗?这话能当着四嫂的面说吗?


朱棣摇摇头道:“这话还真不能当着你四嫂的面说,只是,你咋突然间想起来对我说这了?


我和你四嫂的感情非常好,从来都没有想过纳妾的事。


还有,怎么就叫做,可着你四嫂一个人霍霍了?


那是霍霍吗?


那都是爱!浓浓的爱!”


朱棣在提起徐妙云的时候,眼底透露出来的,都是甜蜜的爱意。


而一般男人,在听到别人劝自己多纳几个妾时,正常反应都是挺高兴的。


但朱棣却是连连摇头。


对韩成的这个提议,丝毫都不心动。


相反,还觉得韩成所提的这话,有些玷污他和妙云之间的感情。


他和妙云之间,当真是情比金坚。


他对妙云,日月可鉴!


这辈子只有一个妙云就足够了,别的根本不需要!


“四哥,我知道你和四嫂之间的感情,也知道你此时的心情。


不过,这事儿我还是要和你提一提。


若是有可能的话,你还确实要在身边纳个妾。”


“这是咋了?这里面莫非还有什么道道不成?”


朱棣原本还是有些不在意的,但此时见韩成神色郑重,不似有调侃的意思。


当下就也放正了心态,望着韩成询问起来。


韩成道:“我方才在吃饭之时,忽然间又想起了一事儿,关于四嫂的。”


听到韩成说这事,是关于徐妙云的,朱棣的态度就变得更加端正了。


“你说!”


“我想起后世关于四嫂,病逝的一个说法。


说四嫂之所以过早去世,其实有一个原因,跟四嫂嫁给四哥之后,在短时间内便生了好几个孩子,有不小的关系。


好像是嫁给了四哥之后,从第二年开始,到第九年。


短短时间内,四嫂便生了三男四女,七个孩子。


生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对人身体消耗很大的事。


而四嫂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接连生了七个。


都差不多快赶上一年一个了。


确实有些过于频繁了。


所以有人推测说,四嫂去世早,可能和生孩子太过于频繁,而导致身体亏空,有不少的关系。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让你多纳一个妾在身边,别只可着四嫂一个人霍霍的原因之所在。”


原本说起这些,比较私密的事儿,朱棣应该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但现在,这关系到他妙云的生死。


所以朱棣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


有的只有浓浓的关心。


竟然还有这个?!


朱棣闻言很是震动。


但想想自己和妙云之间的一些事后,又觉得二妹夫说的,似乎并非没有什么道理。


自己和妙云两人感情非常好,蜜里调油。


非常恩爱。


而自己又年轻气盛,还是个练武的。


精气神很足……这事情仔细想想的话,似乎还真的有些问题。


方才朱棣还对这个事情不以为意,可是一旦牵扯到了徐妙云,并且还和徐妙云早逝扯上了关系。


朱棣的态度,立刻就变得大为不同。


“行,二妹夫,你说的这话我记住了,接下来我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朱棣在对韩成说这话时,神色郑重,显然是把韩成话记心里了。


“二妹夫,这事情我要多谢谢你。”


韩成笑着在朱棣肩膀上捶了一下:“咱们之间用得着说谢吗?


况且四嫂人也特别好,如果有可能,我也肯定想要竭尽全力的,让她长命百岁。


避免历史上的那种命运。”


朱棣握紧韩成的手:“二妹夫,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生分。


反正我是把你这个二妹夫,牢牢记在心里了。


今后,你看我表现就行!”


看着朱棣这神色郑重的样子,韩成很想对朱棣说,其实有蓝精灵的话,倒也不妨碍他们两个继续恩爱。


不过这话,到了嘴边又给咽了下去。


毕竟,这玩意儿着实有些超前。


而他也相信,在自己给了朱棣提醒之后,朱棣肯定会对此格外的注意。


将之给处理好。


至于是用什么办法给处理好,那就是朱棣自己的事儿了。


随后又想起,现在是洪武十五年。


而历史上朱棣的三儿子,狂妄居士朱高燧,是洪武十六年出生的。


现在,有了自己的劝说之后,还会再出现朱高燧这个人吗?


会不会因此,而被朱棣给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不过这事儿,他也管不了。


又在这里和朱棣说了一会儿话,此时已经到了下午时分。


韩成便辞别朱棣,返回皇宫。


徐妙云得知韩成要走,忙赶出来相送。


朱棣则亲自出府,送韩成回去。


太子辇驾,和燕王仪仗再次出动,声势浩大。


原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可在向前走了不足两里路后,意外突然发生!


弓弦震颤声陡然响起,有利箭流星赶月一般,射向韩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