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二七六章 你反对发展医学?那你与家人别治病!朱允炆,你爷爷朱元璋来了!

第二七六章 你反对发展医学?那你与家人别治病!朱允炆,你爷爷朱元璋来了!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二妹夫,快说说是什么办法!”


周王朱橚目光炯炯的望着韩成。


甚至于连呼吸都给忘记了。


手紧紧的握着屁股下面坐着的椅子扶手,身子前倾。


就大明如今的这个状态,想要依靠种牛痘来遏制天花,难度是真大。


因为需要接种的人实在太多了!


哪怕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接种牛痘疫苗,可想要把天花遏制住,那至少也需要绝大部分的人都接种了才行。


这同样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国土面积,上升到整个大明这么大,当人数扩散到大明的每个人的头上,就算是一件再小的事,也不再是小事儿。


再简单的事,也会变得不简单。


韩成看着周王朱橚那极其认真又迫不及待,准备倾听的样子。


不由暗自点头。


周王朱橚,历史上在医学上面做出那么大的成就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这份对于医学的热情,还有这份医者仁心,就不是寻常人所能拥有的。


在一个行业上面,做出成就来,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历史上,在那种情况下五哥都做出了那样的成就


现在有了自己的干预,可以提前就让他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医学上面来。


还有朱元璋等人的大力支持,自己也可以给他出一些点子。


那五哥在医疗上面所能取得的成,就只怕将会比历史上更为惊人!


有这样一个人,来带头做医学振兴之事,是真的让人放心。


“五哥,想要做到这事儿,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太简单。


这个办法其实也好想。


那就是建立一个医疗系统。


以太医院为核心,一层一层的往下推,最终达到每一个乡镇都要有一个官方性质的医院。


当这个医疗系统建立起来后,再推行打疫苗等诸多的事情来。


就容易的太多了。


不然,只用现在的这些人手,没有确切的组织,推广种牛痘,确实不好做。


但是若把这样的一个覆盖到全大明,每一处乡镇的医疗体系给建立起来的话。


再去推行这事儿,就太简单了。


只要疫苗充足,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大明的所有人都给接种上疫苗。


至于五哥所担心的,接种过后,后面的新生儿接种疫苗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也完全不用担忧。


可以让朝廷下通知,并宣传到位,直接规定让新生儿都要到医院里面去打疫苗就可以了。


虽然会有一部分的人,因为嫌麻烦,或者这样那样的心理而不去给他们的小孩,到乡镇医院接种疫苗。


但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个事情时,还是不会打折扣的。


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接种。


只要照顾到大多数人,这件事情就算是成了。


绝大多数人接种了疫苗,就能极大的缩小压缩天花生存的土壤,


今后就算还有天花出现,那也只会有一小部分人因此而死亡


并不会造成天花的大流行。


这个事儿基本上也就能成了。


而且,这个由朝廷控制的官方医疗体系一旦建成,所起到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接种牛痘这么简单。


还可以给整个大明的百姓带来了天大的好处。


让他们能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治病的地方。


以后再有什么新的医疗技术,或者是一些预防疾病的常识这些需要推行了,都可以通过这个医疗体系一层层的推下去。


在最短的时间里,遍布大明,深入人心。


还能够规范医学的发展。


把这个医疗系统,和建立医学院相组合起来,便可以定下大明医疗的基本框架……”


韩成在这里给周王朱橚,说起了他的办法。


他的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后世所组建的医疗体系。


他这属于直接照抄作业了。


因为大明现在的水平,远没有后世那么高,抄作业时肯定不可能全部照搬。


没有那个条件。


但整体的框架却可以搬过来。


再结合着大明的一些情况,进行改进也就是了。


若能将这些完成,对于大明的医疗来说,绝对是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能够极大地促进大明医疗水平的进步!


“好!二妹夫你这个办法真好!当真是绝了!”


周王朱橚,在认认真真听了韩成所说的话后,忍不住拍手赞叹起来。


按照二妹夫的这个设想,真能把这个覆盖到大明各处乡镇的医疗体系给建立起来。


那么接种牛痘的事,就完全不用担忧了。


能建起来的话,真的会如同二妹夫所说的那样,只要牛痘疫苗充足,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大明的绝大多数人,都给接种上疫苗!


只要绝大部分人种上了牛痘,那么就算有一些漏网之人也无妨。


天花最恐怖,是它的高传染性,以及致死性。


若没有了大规模传染的能力,就算是致死率再高,那也无妨。


掀不起太大的浪花了。


二妹夫所说的这个医疗体系,也是只为种牛痘所建立。


一旦建成,对于大明,以大明的百姓们而言,将会有数不尽的好处。


医术的发展,还有学医之人,地位的提升,也有了眉目,有了根本。


自己来到二妹夫这里,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想要得到解决种牛痘的办法。


可哪能想到,如今不仅得到了解决种牛痘的办法,还额外得到了那么多!


二妹夫当真是神了!


还真的像是没有妹夫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当真是个好办法!二妹夫你咋想起来的?


有了这个办法,大明的医学发展,不再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木!


这一举措,只要能实行下去,竟然能让医学大兴!


能让无数人从中受益!


二妹夫,今后大明医学能发展起来,你居功至伟!”


周王朱橚神色激动的对着韩成说道。


声音落下后,便站起身来整理衣冠。


对着韩成认认真真的行了一礼。


慌的韩成忙站起来,将他扶住。


“五哥伱这是做啥?我不过是出了一个主意而已。


你这样太见外了。


再说这个事儿,最终能够建立起来,需要往里面投入诸多的人力物力。


我只是动动嘴而已,是最不费力气的。


接下来怎么把它给一步步的建立起来,那才是最重要的。”


朱橚闻言,摇头认真道:“不一样。


二妹夫,你能想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难的不是做事,而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事。


不然像个没头苍蝇一样的乱转,一切都是枉然。”


见到朱橚如此,韩成一时间倒也不好再说别的了。


忽然间,他灵光一闪,又想起了一个事情来。


关于医学的。


“五哥,除了这个外,在医学发展上面,我这里倒还有一个想法,说给你听一听。


你看看能不能成。”


“二妹夫你说!”


一听韩成这话,周王朱橚便一下子变得极为认真起来。


心里面还带着强烈的期待。


从这位二妹夫身上,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多,也得到了太多的好处。


现在二妹夫又说出了这种话,那么只怕有很大的可能,又能得到一个可以促进医学大发展的主意。


“五哥,你是懂医学的。


各种理论还有实践都很丰富。


我听说,现在咱们的医学,有些方面还有不小的问题。


主要就是药材记载的比较混乱。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名称。


而同一个药方,也往往也会因地制宜的,采用性能相近的药材来进行代替。


这是因为一个地方不生长某些药材,只能用其余的药材进行代替。


如此一来,那就容易造成学医之人,对于药物的认知出现偏差,混乱。


增加学习的难度不说,还容易闹出不少的乱子。


药是用来治病的,一旦在药性以及药物的认识上面,出现了错误。


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耽误了病情。


甚至于是闹出人命来。


也不利于医术,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五哥,这个情况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医疗所包含的,可不仅仅只有医术。


另外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是药。


只有医术,全没有相应的药来治病,那也是枉然。


所以药物混乱这个事儿,必须要解决了。


韩成说完后,望着周王朱橚询问。


朱橚用力点头道!“二妹夫你说的这个确实存在。


咱华夏太大了。


医学的发展也不统一。


往往同一种病,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治法。


对于同一种药物的称呼,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一种药材甚至于有十几种名字。


而有的医书上面所记载,也多有谬误。


我之前看医书时,就为此苦恼不已。”


韩成道:“那既然是这样,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


五哥你们今后,是不是可以编撰一本,专门用来记载药物的书?


专门记载药物的书上,不仅仅要记载这种药物的药用价值,以及药性药效。


还要记载其生活习性,以及在什么地方生长存在。


为了能够让人,更为准确的辨认这种药,还有在介绍的边上,画出它的形状来。


同时,也要把所能够搜罗到的,在各地的不同称谓,都给一并写在后面。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能够把这个问题,给最大程度的解决了?”


韩成所说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本草纲目。


只不过编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虽然也是明朝人,但距离明初却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本草纲目的伟大之处,就在纠正诸多医书上面,关于药材记载的谬误。


并对众多药材进行了一个汇总。


为中医药材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是名副其实的,医药上的巨著!


听了韩成的话后,周王朱橚激动的,直接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好!好!二妹夫,你的这个想法是真好!


是啊,我咋就没有想到呢!


之前看医书知识,为药物记载混乱,含糊不清苦恼不已。


怎么就没有想到,编撰出这样一部专门记载医药的书出来,将其进行一个规范。


如此一来,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不仅仅自己受益,还能极大地促进医药学的发展!


二妹夫,你当真聪明!


今后大明医药学发展起来,你当真是最大的功臣!”


周王朱橚整个人都兴奋了。


作为一个醉心医学,在医学上面想要有所建树,深入研究的人,他太明白韩成所说的这个建议,具有多大的作用了!


他能够确定,倘若真的能编撰出,这样的一本书出来。


这必将是一本可以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医学上面的巨著,相提并论的存在!


不论是谁,能编撰出这样的一本书,那都必将永载史册!


作为一个在医学上面,很想做出一些成绩来的人,这个诱惑,对于周王朱橚来说,实在太大了!


大到了他根本不可能拒绝的地步。


编撰出这么一部医学巨著出来,不仅仅能让自己名扬天下,留青史留名,还能够极大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活人无数。


这可当真是一举数得的大好事!


“二妹夫,我会禀明父皇,并在今后着手做这事儿。”


朱橚望着韩成,神色郑重地说道。


“也会向父皇禀明,二妹夫你的功劳。”


韩成看着整个人像浇了水的蔫菜,完全支棱起来的周王朱橚,面上露出了笑容。


他就知道,自己把这本草纲目的事告诉朱橚后,肯定能让朱橚变得兴奋起来。


毫不犹豫的就将之接下来。


毕竟就他的了解,朱橚所在原本的历史上,不仅对医学十分痴迷。


而且也曾著书立说,整理了一部分医书。


后面还专门写了,教人如何在灾年辨认可以用吃的野草,树木的书。


从这里便能看出来,周王朱橚那也是有些想法的人。


想要给后世流传下去一些东西。


只是,一直没有找对方向而已,所以才研究了这么一个小众的冷门学问。


现在自己把本草纲目的事说给了他,不知道比他原本历史上所研究的课题,高了多少。


那他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将之给接下来。


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五哥,这事儿我出力不大,只是提个想法,你们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父皇那里不用多说我的名字。”


韩成其实想说,反正他在老朱那里,弄出来的事也不只是这一个了。


说不说都无所谓。


他现在的地位,已经非常非常稳固。


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需要时刻注意着展现自己的才华。


增加在老朱,朱标等人心目中的分量。


“五哥,这书我想到了一个名字,你看看合不合适?


如果是合适的话,今后就用这个名字好了。”


周王朱橚原本还想要再肯定一下韩成的功劳,不让二妹夫这样谦虚。


此时听到了韩成说的这话,当下便闭了嘴。


认真的看着韩成,等着韩成开口。


韩成道:“我觉得这书,是用来研究医药的,而医药多为本草,不如就将它叫做本草纲目好了。


不知五哥觉得如何?”


“本草纲目?好!好的很!


就应该起这个名字!


二妹夫这个名字起的好,就叫本草纲目了!”


韩成接连说出构建医疗体系的办法,又说出了这样一个研究医学的方向后,周王朱橚当真是对韩成感激不尽。


别说韩成是想要给接下来写的这本医学巨著起名字。


就算是韩成这会儿,要给自己那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取名字,叫个朱狗蛋儿,朱橚都愿意。


更别说,本草纲目这个名字,还真的是无比的合适。


朱橚自然是一口应下来了。


“这个点子是二妹夫出的,由二妹夫取名再合适不过。


二妹夫你有时间吗?


有的话,咱们这会儿一起去见父皇,把这个事情说与父皇知道。”


可能是受朱元璋性格的影响,老朱的这些儿子们,大部分执行能力也很强。


周王朱橚之前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办法时,还能沉住气。


这个时候得到了相应的办法,只想尽可能快的把这个事给解决。


他这个时候喊上韩成。


一方面是因为把韩成喊过去,有韩成在,有些事能说得更为清楚。


毕竟这是韩成提出来的,他比自己更了解。


另外一方面则是能通过这事,更直接的表明韩成在这事情上的功劳。


让父皇知道,二妹夫在这件事情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接下来二妹夫和二妹成亲时,好让父皇多给二妹一些陪送……


可以说,周王朱橚也是个有情主义的人。


韩成笑着道:“不用了五哥,我还有些事情要做。”


韩成自然知道,朱橚喊自己是个什么用意。


不过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点功劳要不要都无所谓。


再说就算自己不过去,该属于自己的功劳也绝对不会少。


既如此,反倒不如留在寿宁宫里,和小媳妇儿多相处相处,多刷一些恋人积分,以及好感度。


到了此时,好感度已经达到了九十九点八。


还有零点二,就达到一百了!


韩成现在,对于这恋人大礼包,当真是迫不及待。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恋人礼包后,自己就有了带着老朱前往大明其余朝代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他想要看一看,这恋人大礼包当中,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奖励。


与这个一比,这会儿前去见老朱,显得就没有那么吸引力了。


见老朱哪里有开半盲盒的恋人大礼包够劲儿?


而且,该说的他都已经给朱橚说了。


朱元璋在发展医学上面,又是那样的态度坚定。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去事情也能完成,自然不想多浪费时间。


听到韩成这样说,朱橚觉得有些遗憾,但也并不强求。


“二妹夫,那你忙,我这会儿就去见父皇。”


说着便站起身来,一路脚下生风的朝着武英殿那边而去。


韩成在送走了周王朱橚后,则脚步轻快的前去寿宁宫后面,去见自己的小媳妇儿。


此时,韩成已经搬到搬回寿宁宫偏殿,住了半个多月了。


看着正坐在那里,正认认真真绣嫁衣的小媳妇儿,韩成凑上去一把搂住,先吧唧了一口……


……


武英殿内,朱元璋听了周王朱橚的讲述后,面上露出喜悦之色。


“好!这个办法好!


构建由朝廷完全掌控的,从朝堂到各个乡镇的医疗体系。


再加上这叫做本草纲目的医书,以及建立医学院教授人医术。


有了这三样,只要能做好,咱大明的医学必然振兴!


之前咱还觉得,只发展医学院的话,有些不太好。


现在有了这两样东西,这才算是彻底齐全!


行,就这样做了!”


朱元璋道:“咱和你大哥合计合计,马上就将之公布出去。


先把这医疗体系,给一步步的铺开。


尽可能快的把牛痘给种上。”


听到自己父皇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就答应下来,并马上开始做这件事。


朱橚高兴的不行。


旋即,又有些担忧的道:“父皇,这等事儿……作出后肯定会有一些人有意见。


尤其是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们……”


听了朱橚的话后,朱元璋笑着摇头道:“无妨,这点儿你不用担心。


咱会将之处理好。


这事儿咱看看谁敢反对!谁敢多说什么话!


谁敢这样,那么接下来开始种牛痘时,他以及他的家人就不要接种了!


既然如此看不上医学,那就不要享受医学带来的好处。


今后,他以及他的家人,乃至家族中的人生了病,也不许到太医院,以及太医院今后所下辖的众多医院里面去治病。


咱就不信,咱还治不住他们!”


一听自己父皇这话,朱橚心里的那点担忧彻底没了。


他知道,在父皇把这样的话说出后,肯定不会有什么人在这件事上阻拦。


因为父皇和别的皇帝不一样,别的皇帝对那些官员们如此说,大多也是说些气话,吓唬吓唬他们而已。


可父皇不同。


父皇既然说出了这些话,那今后还真的能干出这事儿来。


那些官员们,尤其是那些文官,虽然对此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不愿意看到除了儒学之外的其余兴起。


可事关他们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肯定不会多反对。


性命重要,还是促进儒学的发展重要,这点儿那些文官们还是能拎得非常清的。


更何况,不久之前那次杀驸马案。


父皇直接动用铁血手段,血洗了不少人。


余威还没有散去,朝堂上应该没有那么多不要命的人。


当下,朱橚便从武英殿这里告辞,返回太医院,加班加点的教授人弄牛痘疫苗。


而朱元璋则将朱标给喊了过来,父子二人进行合计了一番后,又前去找韩成详细询问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包括该采用什么办法,以何等形式推行,又是什么性质……


毕竟这东西,是韩成提出来的,还是在此之前所没有的。


自然要好好的询问一下韩成才行。


韩成根据自己对后世医疗体系的了解,将其给一一的说了……


“有一点儿,父皇还请您记住。


那就是由朝廷所组建的,由太医院牵头的众多医院,是朝廷性质的。


既是朝廷性质的,那么就要体现两个字——靠谱。


一方面是医术靠谱。


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医药的价格上面,也要靠谱。


盈利肯定是要盈利的。


不然,这么多大大小小遍布大明的医院,全靠朝廷扶持,根本就遭不住。


可也需要有一个限度。


要以惠民为主。”


朱元璋点头道:“那是自然,这点儿你不和咱说,咱也肯定会如此做。”


和韩成商议一番,确定了下来这些事后,朱元璋朱标便准备着手对其进行实施了。


送走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后,韩成点点头。


有了这覆盖到大明每一个乡镇的医疗体系,再加上大明原本就存在的那些私人郎中。


今后大明的医疗水平,必然能有一个跳跃式的提升。


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地位提升之后,一些真正聪明的人,就会投入到这个行业里,不会再以此为耻。


学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便能推动医学的大发展。


会有不少在医学上面有天赋的人,把不少的病都给攻克。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是一件大事儿,能够影响到千家万户,以及子孙后代的大事!


……


朱元璋在敲定了这些后,就把这事公布出来,拿到朝堂上说。


事实情况,果然如他之前所预想的那样。


在他说出这事后,出声反对的人基本上是没有。


医学的发展虽然比较扎眼,可医学对于儒学的统治地位,没有太过于直接的影响。


虽有一定冲击,但冲击不大。


另一方面,这事是朱元璋说出来的。


看起来只是宣布而已,也没有和他们商量的意思。


他们自然不会多言。


当然,也有一两个人在一开始时,拐弯抹角的想要说上一些话。


然后朱元璋就直接训斥了回去。


并说,谁要是觉得不应该大力发展医学,今后,他以及他的家人,还有家族中的人生病了,不要去寻医问药。


最起码今后绝对不能到太医院,以及那新兴出来的医院里去看病。


一句话就将那些,原本还想要说些什么的人都给干沉默了。


这个后果太严重了,他们是真的不敢。


于是,就这样,这件极其重大,影响深远的决定,就这样的被颁布,并实施起来。


开始由朝廷组织,招募并挑选医生,着手组建相应的机构……


……


两日之后,寿宁宫偏殿之内。


韩成满是期待的打开了系统。


只见一行带着金边的文字,在眼前闪烁。


【恭喜宿主,好感度达到一百,获得恋人大礼包。


恋人大礼包已发放至恋人仓库,宿主是否打开?】


看着眼前的出现的文字,韩成的心情很是激动。


毕竟这恋人大礼包里开出来的,可都是实实在在,对自己非常有用的东西。


而这个恋人大礼包,获得起来又是如此之难。


到了后期,好感度那可真是零点一零点一的往上增长。


很有并夕夕的特性。


想来这里面的东西定然不差。


当下韩成没有什么犹豫,便选择了开启。


片刻的静止之后,一行带着金边的文字出现。


【恭喜宿主打开恋人大礼包,长命百岁+1。


注:宿主以及宿主的伴侣,只要不出其余意外,今后都能活到一百岁,脑子一直清醒,不犯糊涂的那种。】


看着眼前出现的文字,韩成顿时心跳加快。


面露喜色。


就知道这恋人大礼包里,肯定不止可以带着老朱前往大明其余朝代那么简单。


肯定会有其余的东西。


果然,这才第一个,就给出了这么好的东。


长命百岁啊!


这可是长命百岁!


只要不出别的意外,便能活到百岁!


一百岁的高寿,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现在,自己以及有容两人都能获得!


在这带着金光的文字出现后,韩成只觉得身子一暖。


然后这种感觉就没有了。


似乎消失了,又似乎自己的身子,已经变得有些不同。


具体什么,他也说不太清楚。


与此同时,寿宁宫后面坐在那里,加班加点绣嫁衣的宁国公主。


同样是觉得身体有些暖。


但她并没有在意,根本不知道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能够长命百岁了!


只以为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


韩成稍等片刻后,系统上又有带着金边的文字出现。


【带人前去大明其余时空能力+1。


注:宿主接下来可以一次最多带十人前去大明的另外十五个时空。


十五个时空,皆为平行时空,互不干扰。


所发生的事,只会改变其所对应时空未来的发展,不会改变其余时空的历史进程。


注2:进入大明平行时空后,原世界时光并不会流逝。


宿主以及宿主所带之人,在平行时空当中死亡,将会自动退出平行时空,返回现有时空。


宿主现在可以带人前去的时空,为建文时空。


一天之后,将自动开启。


宿主还请快些挑选前去建文时空之人。】


果然是平行时空,互不干涉的那种。


韩成看到系统上面所出现的消息,对此倒也并不意外。


只是在看到最后,发现在一天之后就将自动开启的消息时,心中吃了一惊。


本来,他还觉得,可以等到成亲之后,再带着老朱他们,前去大明的其余时空。


哪能没想到,竟然如此之快!


一天之后,就要自动开启了!


韩成也没有了别的选择,此时,只能要尽快的将这消息告知老朱。


只是,自己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对朱元璋说这个事情呢?


朱元璋听了会是什么反应?


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忽悠他。


还有,会不会觉得自己还有其余特异的能力?


韩成的心情显得复杂。


又在这里等了一会儿,确认没有别的消息再传出,恋人大礼包里只有这两件东西,没有别的后。


韩成思索了一会儿,从寿宁宫偏殿这里,前去武英殿找朱元璋。


虽然这恋人大礼包里,开出来的东西只有两件。


可能开出一个长命百岁,对韩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


“韩成,你小子怎么这个时候来见咱了?”


武英殿里,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韩成,显得有些奇怪的询问。


话说,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到寿宁宫去见这混小子,这混小子可是很少主动往这边来的。


今天这是怎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