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四二四章 嘉靖还二十五年不上朝?!!朱元璋懵了……

第四二四章 嘉靖还二十五年不上朝?!!朱元璋懵了……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在朱元璋满是的担忧的等待之中,韩成的声音继续响起。


给朱元璋讲述关于嘉靖,易溶于火的事儿。


“当时情况份外危急,火势烧的凶猛。


周围的这些宦官等人,又都靠不住。


没人敢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救嘉靖了。


或者是也有很多人,本身也就不愿意去救嘉靖。


对于嘉靖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必死之局。


但在关键时刻里,有人站了出来。


这人名叫陆炳,是锦衣卫指挥使。


直接冒烟突火冲入火海。


找到了嘉靖,把嘉靖皇帝从火海当中给被拉出来。


嘉靖皇帝因此,才逃得了一条命。


没有葬身这次火海。


这次若非是陆炳冒死相救,嘉靖也一样是避免不了英年早逝,三十多岁人就没了的命运……”


听到韩成所言之后,朱元璋忍不住长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朱厚熜没有死掉。


却原来是这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将他给救了出来。


他还当真是一位忠臣义士。


当皇帝的,手里面果然还是要有自己的刀的。


尤其是贴身之人,更是要自己的亲信才行。


“这陆炳还真的一个忠义之士。


若非是他,我大明又一个还能看得过眼的皇帝,就被那些狗东西们,给坑害了!”


朱元璋出声称赞,对于这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评价很高。


韩成闻言点了点头道:“陆炳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确实不错。


关键是他和嘉靖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大不一般。


陆炳的爷爷,当初就跟着兴王一起到了安陆。


而陆炳的娘,更是朱厚璁的奶娘。


二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实际上却也有着一定的兄弟情。


小皇帝登基之后,陆炳也随之受到提拔。


成为锦衣卫指挥使。


可以说是嘉靖皇帝妥妥的心腹。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是一心想着皇帝。”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闻言,一下子就了然了。


想不到他们二人之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陆炳和皇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帝若是出了事儿,陆炳的日子也绝对不好过。


能不能保住命都是两说。


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他会拼死去救朱厚熜。


大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点儿说的倒是没错。


想要把人绑在一起,除了亲情血缘关系等之外,最为牢固的,便是利益关系……


“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紫禁城又一次燃起了大火。


这次着火的地方是西宫。


而这一次着火造成的后果,也还挺严重。


嘉靖的皇后死在了这场大火之中。


据说是,烈火燃起之后,有宦官宫女准备救方皇后。


道嘉靖却没同意。


坐视皇后被火给活活的烧死了。


但在后面,又变得显得挺后悔。


这被烧死的方皇后,是他的第三任皇后。


这次的事情后,朱厚熜让其以原配皇后的礼节进行下葬。


并且还曾说出‘后救我,而我不能救后’这样的话。”


听到韩成说出这话后,朱元璋以及朱棣人,都显得有些奇怪。


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竟导致出现这么一个结果。


皇后住的地方着了火,当皇帝的不让人前去救火。


让皇后被火活活的烧死。


这是一般人能够干出来的事儿?


还有,‘后救我,我不能救后’,又是什么意思?


当下就将心中的这些疑惑,望着韩成问了出来。


韩成道:“这个事儿,说起来有些复杂。


牵扯到了壬寅宫变。


这事儿,等一下我再与父皇说,说过后父皇就明白了。


咱们现在先把嘉靖时遭遇了这些火灾,一一分说完了,再说别的。”


若是别人敢在朱元璋询问之时,如此回答,朱元璋必然会勃然大怒。


一个弄不好便会动手,把敢这样回答的人,给砍个七八段。


但现在如此说的人是韩成,那么这事儿,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当下,就耐住性子接着听韩成的讲述


他这个时候也有些好奇,嘉靖这一生到底都遭遇了什么样的火灾……


这家伙,火德星君转世,天生和火相冲吧?


“嘉靖三十六年时,又一场大火在紫禁城内出现。


这次大火的规模非常大。


奉天、华盖、谨身尽皆焚毁。


此次火灾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焚。


火灾起时,嘉靖令人抢运《永乐大典》。


幸运的是,大典未焚。


而嘉靖也有被这次超大的火灾给吓到。


事情发生之后,他焚香沐浴,斋戒五日……”


听到韩成所言,朱元璋还有朱棣眼睛都不由的眯了起来。


实在是这一次着火的规模太大了!


这不等于皇城里面的前殿,被烧毁了个七七八八?


“这次的火,可是有人故意放的?”


朱元璋望着韩成出声询问。


面色显得有些冷。


韩成闻言摇了摇头道:“并非如此,据记载说,是被雷击了引发的火灾。”


雷击引起的火灾?!


听了韩成的话后,朱元璋愣了一下。


想起了韩成曾经与他说过的、永乐时候自己家老四刚迁都北平。


然后就天降雷霆,把三大殿都给烧了个干净的事儿。


结果现在到了嘉靖时,又着了这么大的火?


而且也同样都是雷击引起?


“这……北平紫禁城命真够运多舛的!


如同大明一样,一路走去,充满了艰辛……”


韩成听到了朱元璋的感慨后,摇了摇头道:“父皇,这怎么说呢……


其实这样的事情里,人为的因素还是不小的。”


什么情况?!


听到了韩成的话后,朱元璋神色显得有些凝重的望向韩成。


莫非……这还有人能够操纵雷火,轰击自己大明的宫殿不成?


韩成一看自己家老丈人的样子,就知道他这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当下忙道:“岳父大人,我的意思是说,这紫禁城多次被雷火击中。


或许和当初挑选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地方,因为地势等诸多原因的缘故。


很容易引来雷火。”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这才面露恍然之色。


韩成所说的居然是这个。


那要是这样的话啊,倒是能够让人理解。


看来这建造房屋了,尤其是大型宫殿了,还是需要让人好好的考量一下的。


“韩成,你有没有办法,能够避免让宫殿遭遇雷火击打?”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朱棣的听到了自己家父皇,问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之后,都为之愣了一下。


觉得自己父皇这话问的,确实是有些过于为难人了。


父皇这还真的是把二妹夫,当成一个神人了。


什么都问。


这等事儿,可是关系着上天啊!


雷霆这事,最是难以预测。


父皇却问出了二妹夫,这样的问题来。


这不是存心的在难为人吗?


正如此想着,却听到韩成声音响起:“这事,其实也简单。


只需要给宫殿上面,都给装上避雷针。


尤其是越高的房屋,越需要装上。


如此也就行了。”


此事简单?


避雷针?


听到韩成嘴里面冒出来的这个新名词之后,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都是不由的愣了一下。


而后望向韩成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朱元璋,眼睛都多少有些亮。


话说,他方才问韩成,其实也属于有枣没枣捅两杆子的那种。


自己都没有怎么指望,能够从韩成这里,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毕竟老天打雷的事,在他们看来,格外的神秘莫测。


非人力之可为。


现在自己却在这里问韩成,确实是有些难为人。


可哪能想到,韩成居然就说出这样的答案了!


他还真有办法!


“韩成,快说说,这避雷针是咋回事儿?


莫非,是只要装了避雷针,就能够让雷不再往这边打,把雷给避走?”


韩成点头道:“岳父大人说的基本上是对的。


但不是把雷给避走。


而是避免雷打击到建筑物上。


这样的话,也就能够保证宫殿的安全。”


原来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有些恍然。


“那……这避雷针应该很贵,很复杂吧?”


朱元璋望着韩成出声询问,多少显得有些忐忑。


在他看来,能够避免雷击的东西,那妥妥就是神器!


造价根本不用问,肯定特别昂贵。


但韩成的话,却又一次的出乎了朱元璋的预料。


韩成摇头道:“岳父大人,这东西倒不贵。


只要是金属都行。


比如弄个长长的铁矛,将之给固定在建筑物的顶上。


并通过一些铁条相联。


将铁条或者是铁丝的下面一段儿,给埋入地下。


这这避雷针也就形成了。


等于说是,通过这样的东西,把本应该劈向建筑的雷电引走。


让其劈在这金属上,通过相连的铁条等东西,一路迅速的传到地下……”


啥玩意儿?


就这?


这就是避雷针?


在听到韩成说出了避雷针后,朱标朱棣等人,都多少显得有些懵。


实在是韩成所言,与他们心中所想有着太大的差别。


雷霆这东西,想想就让人害怕。


根本不是人力能够抗衡的。


结果现在,韩成说出的避雷针这种装置,竟是如此之简单。


这和他们想象的,相差太远了。


以至于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了……


韩成见此就开口道:“父皇,大哥,四哥,这其实就是科学的力量。


很多事儿,在不清楚其原理之时,都会自动的将其往高深处去想。


其实在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再去看待。就会发现很多事,往往并没有那样的复杂。


雷霆这东西也一样。


比如,下雨天打雷和闪电,就是云层运动摩擦之时,所产生的能量……”


听到韩成这般说,朱元璋朱标等人有一些了然,又有些意想不到的新奇……


“那今后你就赶紧让人,把避雷针给弄出来。


把咱这皇城,全部都给装上避雷针!”


朱元璋不再去深思,韩成所说的科学的力量之下。


也不太想研究雷电是这么形成的。


把话题引到了这上面的。


朱元璋之前,为什么会问韩成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其实就是通过北平的紫禁城,联想到了他在应天府这里的皇宫。


要是自己应天府的皇城,也如同老四的皇城那样,屡次遭遇雷击着火,可就不好了。


这等事儿一旦发生,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建造宫殿太费钱了!


关键是还它娘的危险!


谁也不知道雷会劈在哪里,造成的伤害又有多大。


会有什么人,在这样的事情里丧生。


当真让人没安全感。


当然,除了这些实际上的损失之外,其余方面的损失就更多。


被雷劈,可不是个好事儿。


一旦发生,绝对会有很多的人进行聒噪。


说出一系列的屁话来。


之前一个日食,都它娘的能被那些人,说出诸多的门门道道。


硬往自己身上扯。


说什么天子无道,后宫干政之类的。


那要是发生了雷击皇城这样的事儿,根本不用想,那些人会有多兴奋。


现在好了,现在有了韩成所说的这办法,在这事情上自己就不用太担忧了。


韩成道:“行,最近两日就和人研究一下,给大明给皇城建筑,都装上避雷装置……”


这件事情定下后,很快就言归正传,说回了嘉靖易溶于火的事情上。


“嘉靖四十年的时候,皇宫之中又一次发生了大火。


永寿宫被彻底损毁。


这一次着火之时嘉靖也在场。


起火的原因,多少有些奇葩。


说是嘉靖和他的新宠妃一个十几岁的,姓尚的宫人,在那里相拥着,欣赏外面的灿烂烟花。


兴之所起,姓尚的宫人,想要讨好嘉靖皇帝。


于是就提议在床榻之中放小型烟花,进行助兴。


这一提议本来挺离谱。


但嘉靖皇帝,这次不知怎么回事,竟是同意了。


再然后……就不出意外的发生了火灾。


整个永寿宫,都被彻底焚毁,夷为平地……”


???


虽然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已经是从韩成这边,听就朱厚熜那层出不穷的火灾。


对于起火各种各样的原因,也都见识了。


可是这个时候,在得知了这嘉靖四十年时,发生的这场大火时,还都是为之错愕。


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这……它娘的,哪有这么玩的?


这嘉靖,脑子是被驴踢了吧?


都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怎么会同意这么离谱的建议?


且还真的实行了?


在床榻之间放烟花,亏他想得出来!


这不它娘的,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太长了吗?


韩成给了朱元璋还有朱棣等人一定的反应时间之后道:“关于嘉靖时期着火的事说完了。


现在咱们就说一说这壬寅宫变。”


听到韩成提起这个,朱元璋也不再多纠结这次奇葩的起火原因了。


忙集中注意力,等着韩成开口。


这壬寅宫变,韩成在此之前已经提了几次。


听起来似乎还干系挺大的样子。


让朱元璋早已对其是充满了好奇。


只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壬寅宫变,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儿。”


“关于壬寅宫变,大致便是一群宫女准备谋杀朱厚璁。


谋杀朱厚熜的原因,有说是嘉靖炼丹,要让不少宫女们老早便到外面去接露水,很折腾人。


时间久了,这些宫女们就受不了。


准备冒险把朱厚熜给除掉。


还有的说是朱厚熜喜欢炼丹,先一些丹药给那些宫女们吃不下,然后再用这些宫女们进行炼丹。


宫女们恐惧,所以最终才决定拼死一搏,杀死朱厚熜。


也有的说是朱厚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


没事就喜欢在宫里面杖毙宫人。


导致不少人都是心生恐惧,所以就决定拼死一搏……


还有的说是,嘉靖皇帝采用宫女们的经血来进行炼丹所导致的……


具体哪个是真的,我也不清楚,毕竟这事儿太远了。


各种说法都有。


我只能把这些我所知道的,都说给父皇。”


听到韩成说出来了的这些话后,朱元璋的面皮忍不住的抽了抽。


这它娘的,怎么听起来这些理由,一个个都这样离谱呢?


原本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壬寅宫变,并且确认了壬寅宫变不是火灾后。


朱元璋就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猜测,觉得是不是有人准备篡位夺权。


就跟大唐多次的玄武门之变,还有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这些是一样的。


可闹了半天,居然是一群宫女刺杀皇帝。


并且,原因还听起来,一个比一个让人觉得不靠谱。


这事儿,是真出乎朱元璋的预料。


他深吸口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让韩成继续。


“嘉靖二十一年,一天夜晚。


嘉靖睡在了曹端妃的宫中。


嘉靖睡熟后,杨金英趁机与苏川药、杨玉香等十多位宫女,共同实施行刺。


杨金英将绳递与苏川药,苏川药又递与杨金花拴套儿。


一齐下手。


把嘉靖死死按住。


嘉靖从梦中惊醒,正要叫喊,却被人用布团塞住了口。


用抹布蒙住嘉靖的脸,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套,把嘉靖的脖子套住。


然后用手拉扯。


嘉靖拼命挣扎,她们便又打了一个结。


但这个结不小心,打成了死结,越拉越紧,却就是勒不死嘉靖。


另外几个宫女急了,拔下自己的钗簪,朝着嘉靖身上便是一顿乱刺。


嘉靖被多个宫女按住,动弹不得。


眼见嘉靖勒不死,有人害怕了。


于是一个名叫张金莲的宫女跑出门,直奔方皇后的居所自首。


皇后听说一群宫女谋杀皇帝,大吃一惊。


连忙带人赶往端妃宫中救驾。


杨金英等人见势不妙,只得抛下嘉靖,四处奔逃。


最后全部被逮捕。


皇后一边带人,解开套在嘉靖脖子上的绳索,一边派人召来御医。


嘉靖被勒受惊,气息将绝。


诸御医畏惧获罪,不敢用药。


惟独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


去紫血数升,申时遂能言。


事后,许绅被赐赍甚厚,但不久他便得了重病……”


听韩成说到这里,朱元璋的双目,又一次忍不住的眯了眯。


这事,处处都充满了离奇。


那些人谋划这么久,真正动手之时,偏偏就把绳子给打成了死结?


还有,那么大的动静,就没人知道?


还得前去请皇后前来?


从前去请皇后,再到皇后过来。


这中间要多少时间?


竟然都没能要了嘉靖的命?


还有,这些太医们也很有意思。


竟是一个个不敢救嘉靖。


是不敢,还是不想下救?


亦或者是下了药,救下嘉靖后,担心会被别人给弄死?


只有一个人敢下药,把嘉靖给救了过来,偏偏这人很快就得了重病而亡。


这真的只是巧合?


“方皇后命司礼监太监张佐、高忠等审讯被捕宫女。


并将结果上报嘉靖,言杨金英与苏川药等人,亲行弑逆。


宁嫔王氏首谋,端妃曹氏时虽不与,然始亦有谋……


最终的结果就是,方皇后杀伐果断,处置有方。


不仅仅救了皇帝,而且很快把这些人全部都给解决了。


也是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朱厚熜不敢再在宫中居住。


第二天就让人带着他搬进了西苑,在那里建的道观之中长期居住……”


听到了韩成讲述了壬寅宫变之后,朱元璋点了点头。


面露沉思之色。


这是里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当真不少。


很多事情都扑朔迷离。


也多少有些知道,为什么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居住的地方,起了大火后,朱厚熜却不让人去救了。


还说出了‘后救我,我不能救后’这样的话了。


“曹瑞妃,是一个很受嘉靖皇帝宠爱的妃子。


还给嘉靖生了两个女儿。


嘉靖身体好了之后,亲自去审查这些事。


结果却得知,曹瑞妃与这事情没有关联。


有很大可能是被冤杀的,心里面难受,将之记了下来。


成为了心里面的疙瘩。


几年之后,方皇后之死,就和这事儿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听到这些后,朱元璋了然的点了点头。


他就知道,肯定是如此。


果然事情的真相,和他说想八九不离十。


“除了这些之外,嘉靖还干出了什么,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儿?


朱元璋消化了壬寅宫变,以及嘉靖易溶于火的消息后,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想了一下道:“他还二十五年不上朝……”


朱元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