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五三八章 赚大发了!

第五三八章 赚大发了!

作者:墨守白 返回目录

兴国侯府这里,韩成在看到了系统之上,突然显示出来的消息是什么之后,整个人都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他是真的有些没有想到,这次居然来得这么快。


才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又有时空旅客来了。


而且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来的居然还是刘备。


对于刘备,韩成自然不陌生。


毕竟一部三国演义,直接就将三国的热度,给拉了上来。


远远超过隋末,秦末,南北朝,隋末,以及五代十国等诸多乱世。


加上后面的各种三国游戏,还有那一直到现在,都让许多人怀念不已,不时就会拿出来回味,或者是各种恶搞的老三国电视剧。


可以说,让其热度久居不下。


而韩成一开始了解历史,也是从四大名著开始。


最先看的便是三国。


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从其余资料上,对三国进行了诸多的了解。


三国的梗,那时层出不穷,热度不断。


比如,零陵上将邢道荣,无双上将潘凤。


比如地理学的不怎么好,老是迷路,硬生生整出来千里走单骑的关公……


更著名的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安敢在此饶舌……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除此之外,还有落水放屁,三家姓奴……


从这梗的密集程度,就能够看得到,这热度到底有多高。


男人有几个没有武侠梦,没有英雄梦?


三国演义,可谓是给足了人遐想的空间。


义薄云天,水淹七军,万军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的关羽。


长坡杀了个七进七出,一身是胆的赵子龙。


西凉锦马超,老将黄忠,温侯吕布……凭借一己之力,打出来了著名八百大于十万的孙权不等式的张辽……


哪怕是不怎么了解历史的人,在说起三国时,都能够说出一些人物来。


除了这些猛将之外,还有多智近妖的诸葛丞相。


一炮害三贤的一代奸雄曹老板,还有仁义的刘备,羽扇纶巾美周郎……


现在,忽然之间刘皇叔就来到这边。


这对于他来说,当真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同时也想到隆中对三分天下,想到了江东鼠辈无耻的偷袭,导致关羽功败垂成败走麦城,最终身死。


遣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不能再现……从此炎汉难兴……


当初看三国演义时,看到关公败走麦城,韩成那是好久都没再继续往下看。


后面又看到了秋风五丈原,更是把自己看的有些抑郁。


又是合上书,很久都没再开启。


直到大概一年之后,才把剩下的章节给看完……


如今刘备刘皇叔将要到来,就是不知道他是处于什么时候。


是在洛阳求学,还在卖草鞋?


还是刚领徐州牧。


亦或者是被吕布偷了家?


还是在和曹操青梅煮酒?


亦或者是已经到了新野?


还是说要兴弟仇,兴兵夷陵?


亦或者直接白帝城托孤?


若是来的时间早的话,自己这边告诉他接下来的历史发展走向。


那么不知道刘备他们,能不能把命运改写?


实现炎汉三兴,荆州不再被鼠辈偷袭,没有败走麦城。


张飞也不再被宵小之辈割了脑袋,窝囊的身死。


更没有夷陵一把火,葬送蜀汉根基,也不会再有秋风五丈原的,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不再有三家归晋,更不会再有之后,让人火大的五胡乱华。


一时间……韩成在这里想了很多很多,思绪都被弄乱了。


若是这些都能被弥补,该有多好。


多了解一些三国时期的历史,对于蜀汉的灭亡,总是那么的让人难受,可惜。


如果这些能够改变,或许能够发展到一个极为不同的地步……


如此想了一阵之后,韩成这边就准备到朱元璋那里,把这事告知老朱。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要在老朱这里,多扒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记录,好好去看看更为详细的关于三国的消息。


好在接下来给刘备诉说。


……


“父皇,下次将要到来的人选,已经确定了。”


武英殿这边,韩成径直走了过来,望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闻言,顿时满心喜悦。


兴趣盎然。


“谁?元朝的皇帝,还是清朝的皇帝?又或者是唐太宗,还是汉武帝?始皇帝?”


朱元璋说出了一连串的人。


清朝和元朝的皇帝来了最好。


要是别的人,也一样不错。


他很有兴趣告知李世民,他们大唐之后发生的诸多事情。


李世民要是知道,他的太子造反,李泰……最终最小的李治当了皇帝。


而李治又娶了他的小妈。


他自己的媳妇,变成了儿媳妇儿。


更为重要的是,后面他的媳妇兼儿媳妇,还成为了女帝,夺了江山。


以及后面的安史之乱……


还有那贯穿几乎贯穿整个大唐的,玄武门继承法则等诸多的事情。


唐太宗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还有,始皇帝要是在得知了,他去世没多久,他辛苦建立的大秦就已经被玩崩了。


他想要万世传下去的大秦,二世而亡。


赵高指鹿为马,篡改诏书,弄死扶苏,让胡亥上位。


而胡亥上位之后,为了确保他的皇位安稳,直接把兄弟这些全部都给杀光的诸多事情之后。


又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当然,最为重要的,也不是看看他们的反应。


而是想要看他们回去之后,补足遗憾。


让其所在的朝代走向新的篇章。


真的!


他老朱是一个多么正经的人,从来都不喜欢看别人得知事后事难受。


“父皇,都不是。”


朱元璋顿时显得有些失望,不是他们的话,可就有些没意思了。


同时也有一些好奇。


不是他们的话,那还能是谁?


“是刘皇叔,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


刚刚还觉得没意思的朱元璋,顿时就不这么想了。


汉昭烈帝的话也不错。


这下子,或许可以弥补一些遗憾。


“他什么时候到?”


朱元璋出声询问。


“一个月之后。”


朱元璋点了点头。


“到那时,咱必定不缺席。”


随后韩成就和朱元璋说了,他要去找一些,关于三国时期史料的事。


朱元璋立刻同意,并安排相关的人带韩成去看。


这个时候的大明藏书,还是很多的。


而且很多都已经分门别类的给弄好了。


毕竟朱元璋可是有着很大的心胸,准备超越汉唐。


那么仅仅只是武功,医疗制度,财富等方面还不行。


文化上面,也一定要抓。


永乐大典别想的出来了,将要变成了洪武大典。


洪武大典到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动手去做。


但也提到了日程。


多少进行了一些前期的准备。


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之下,韩成很快便来到了,相关的藏书的地方。


发现了浩如烟海一般的图书。


那里面,有很多的古卷。


还有不少是竹木简牍。


这些都是文化的瑰宝。


在翻阅的过程里,韩成还看到了一些在之前,根本没有了解到的东西。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专业的学者。


在后世本来阅读量就不算太多。


还有一个方面,则是经过了清朝时修四库全书,那烧一半,修一半的操作。


很多珍贵的东西都被随之覆灭在了历史的云烟之中,当真令人痛惜。


至于后面,又经历了一些动乱,诸多瑰宝北抢被列强抢走。


流落到了蛮夷之地。


至今还被那些人公然的展览,不得归国……


韩成的心情,算不得多好。


不过,如今他来到了大明这边,必然要做出一番成就来。


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今后大航海将由大明先发起。


大明才会是真正的日不落!


毕竟大明的名字,就有日有月。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


很快,半个月了之后,满载而归的市舶司船队,在广州那边的港口停船靠岸。


开始售卖带回来的货物。


并准备新的货物,开始第二趟的对外贸易。


经过了这次的试水之后,市舶司第二次出海的船队将会更大,货物更多。


同时参与到里面的人也得更多……


除了在广州那边开设了一个市舶司的港口之外,崇明那里,也开设了一个港口。


今后杭州等地也会相继开设。


这些如今主要由晋王朱棡来负责。


在如此做的时候,有着很多的钱财,由一部份市舶司船只,沿江而上送到了应天府这边……


朱元璋看着送来的诸多钱财,合不拢嘴。


自己家好女婿果然没有骗自己!


这海外果然利益丰厚。


这才不过是牛刀小试,就一下子带来了三十万贯的收益,


这还并不是全部,而是将这次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用做了新的本钱,来扩大了市舶司的经营之后,所剩下来的。


海外还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能够让人从中获取到极大的利益。


可恨这个聚宝盆,在此之前被那些人给非法占据。


把自己给蒙在鼓里。


不过现在好了。


现在这些都是自己的了!


今后,这市舶司的规模还将会扩大。


赚的钱将会更多


有了钱之后很,多事都会更加的好办。


同时,这倭国也很有必要去攻打。


最多再有两年发展,就可以前去了。


自己家老四,可是一直在想着这事儿呢!


钱是人之胆。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普通人,对于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也一样是如此。


……


“小成,外面有些蛮夷,也想要过来给咱们做生意,这事儿你怎么看?”


朱元璋看着韩成出声询问。


话说,在此之前也同样有海外夷商,来大明这边做生意。


不过这些,都被那些海寇,还有那些江南等地参与走私之人,给暗中的接待了。


朱元璋开始重视海上,把这些蛀虫都用重拳给清扫了。


如今,乃是市舶司的天下。


这些人再想如同之前那样,暗地里进行交易根本不成。


会被强大的大明海军给平了。


所以,也就开始找上市舶司来说这事儿。


晋王朱棡就把这些这个消息,送到了京师这边,请朱元璋进行定夺。


而朱元璋马上就找来了韩成询问。


毕竟朱元璋通过韩成的种种剧透,再加上韩成来到这里之后的一些事。


已经认识到了在经商等事情上,自己是真不行。


还是少说话,多听听自己家女婿的意见比较好。


这样最稳妥。


韩成想了一下道:“他们既然愿意来,那自然是个欢迎。


贸易就是互通有无。


彼此之间进行交往,才能更加繁荣……”


“那……他们会不会抢市舶司生意?”


这是朱元璋最关心的事。


韩成摇头道:“倒也抢不了多少。


反而,他们带来的收益也更加可观。


不过,既是来我大明进行交易,那就需要按照我大明的规矩来。


首先,他们那边的钱咱们不认。


想要来我大明进行交易,他们不论是用金币银币,还是其他也好。


都先换成我大明的宝钞再说。


只能用大明宝钞来交易,购买货物。


同时,对交易的品种也需要限制一下。


比如火炮,军械等诸多敏感东西,肯定是不能的。


这些父皇你自己考虑就行。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是最重要。


那就是来咱们这边进行交易的番邦之人,船上必须携带至少一半的稻米等粮食才行。


来到这边后,咱们也不能让他们白运。


会按照正常的价格进行收购。”


韩成给出这么一个建议,是因为东南那边粮食很多。


而如今大明内部的粮食,并不充裕。


饿死人的事情还有发生。


尤其遇到了灾荒之时。


那么把东南那边的粮食弄到大明,就很有必要。


但是,走海运从那边购买粮食,由大明的人运送售卖的话。


利润实在是太低了。


甚至还有可能会赔本。


没有什么商人会愿意如此做。


现在那些番邦人,既然想要来大明做生意。


那就把这个事儿,给落实到他们头上来的比较好。


不薅他们的羊毛,那薅谁的羊毛?


听了韩成的一番分析,弄明白这里面的关系之后。


朱元璋忍不住哈哈大笑。


“行,小成,就按你说的来。


还是你的主意正。


咱就知道,这事儿就得来问问你。


这要是让咱考虑,咱可考虑不了这么全面。


还得是小成你狡诈。”


韩成闻言多少有些脸黑。


有这么夸人的嘛?


朱元璋哈哈大笑……


……


韩成的书房之内,一道光芒闪过,就出现了一个双耳垂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