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回激荡年代 > 第1章,缺粮

第1章,缺粮

作者:薄荷也会上火 返回目录

京郊,房山,西林公社。


六一年初秋。


泥巴院子茅草屋,里屋的炕上3人盘坐在炕上,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青年。


此时几人都是皱着眉头,因为他们正在商量着关系着一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三人穿着破烂打这补丁的衣服,脚上都是穿着一双草鞋,要不是衣服比较干净,估计和乞丐有的一拼。。


中年男子坐靠窗的上首位置。


看着屋里的一家人,沉吟道:“粮食已经下来了,今年的粮食我们一家八口,拢共分了35斤玉米棒子和40斤红薯,这个要吃到明年夏粮出来。


生产队出去借粮食还不知道能借多少呢!


说说吧,后面怎么办?老四,你脑瓜子最好使,说说你怎么想的。”


赵传亮看着屋里的人,一阵的苦笑。


他能有什么办法,75斤的粮食八口人,吃到明年夏收得七個月,一个人一个月一斤多一点的粮食。


哪怕他是个重生回来的人,也是没办法啊。


是的。


赵传亮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高中毕业去工厂打螺丝,熬夜没挺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而且他前世还是个孤儿。


重生到这里,熟悉这个时代的走向,也提前准备了。


奈何之前年龄太小,等到稍微大一点旱灾就来了,出去没有证明,你连生产队都出不去。


更何况是大队和公社,甚至出国了。


准备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经过这两年的时间,早就消耗完了。


现在一家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浮肿。


肉?


想想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


两年前?不对是三年前公社成立的那段时间了。


叹了口气,看着面前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父亲赵铁根,一个是自己的17岁的二哥赵传军。


家里也就他们三个能主事了。


赵传亮叹了口气,还是说道:“爹,粮食就这么多,肯定要省着吃,到了春天就能弄点野菜,附近的山上已经被四周的村名给扫荡过一遍了,我想我们三个进深山里看看。”


之前砍树当燃料,村子附近包括远处的山边,树木都被砍差不多了。


再加上冬天缺吃的,树根都没了。


赵铁根有些犹豫,这山可不是好进的,里面可是有狼群的。


现在干旱,狼吃的也少,听说靠近山那边的生产队有狼出没,更别提深山了。


看到老爹的面容,赵传亮也知道,确实太危险了。


问题是他偷偷存储的粮食早就在去年消耗光了。


最危险的就是冬天。


只要这个冬天熬过去,至少家里人都会没事情,按照以前了解到的,明年夏收还是不行,得到秋收。


但是夏天的话有野菜、猪草之类的东西可以扛一下。


“好了吃饭了!”


思绪间,外面传来了母亲杨槐花虚弱的声音。


三人一时半会商量不出来什么有用的事情来,准备吃了午饭再去想想办法。


入冬前一定要想到办法,不然这个冬天就难熬了。


三人出了房门来到了堂屋。


只见母亲杨槐花和大姐赵雪两人,一个端着陶锅,一个端着碗筷从厨房来到了堂屋。


大姐赵雪,今年19岁,本来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


奈何这年头谁家敢娶媳妇啊!


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


而此时对面的一间房间里,正在睡觉的三个人也软趴趴的起来了。


里面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是自己的大哥赵传龙,当年因为发烧硬扛没顶住,弄的有点傻傻的,好在没有弄个什么小儿麻痹之类的残疾。


还有两个一个是自己13岁的四弟赵传勇,和11岁的小妹赵梅。


之所以睡觉,那是因为通过睡觉来减少消耗。


这时候谁家的孩子要是在外面跑,浪费粮食,回来绝对是屁股要开花。


众人高兴地围在饭桌前,等着老娘分粮食。


杨槐花看着大女儿将黑陶碗放好,开始那勺子在盆里一勺一勺的舀着。


“今天刚分的粮食,多吃点,后面不能这么吃了。”


分好以后,众人纷纷拿起碗筷。


正好一人一碗,不多不少。


赵传亮接过饭碗,用筷子挑了挑,里面是一些现在还能挖到的野菜。


说是野菜,其实以前是喂猪的。


碗底的玉米粉颗粒在底部留下浅浅的一层。


这就是母亲所谓今天吃多点。


不过众人已经习惯了,端起碗筷就直接吃了起来,这还是放了盐巴,不然更加没力气了。


吹走碗里的热气,唏哩呼噜的就把稀饭给喝完了。


众人喝完,身上的汗就刷刷流个不停。


这是身体太虚了。


吃完饭,众人回炕上躺着接着睡觉。


睡了一会,一家人都出门准备去上工了,就算现在粮食减产太多太多,那也要种,不种,明年就没有希望。


老五和老六去了也没什么用,还浪费粮食,被留在家里继续睡觉。


至于赵传亮也没有去。


他得尽快想想办法,不然这个冬天真的让人受不了。


在屋里待的烦闷,他走出了大院,准备放空自己的脑袋。


四周打量着,想从哪里能挖到以前土豪们留的东西,看能不能弄点银元什么的。


当然了,这也就是幻想一下而已。


出来以后,来到村里的水塘,干涸的水塘已经乱作一团,不知道被翻过多少次了。


此时是九月底,虽然前两天陡然降温,但是中午的太阳还是晒的人暖洋洋的。


赵传亮一点也没心情享受这阳光。


他现在就是要吃的。


思绪间,不远处的土房子里,一群人正在那里翻找着什么。


而房子的主人,仿佛麻木了一样就这样坐在院子里,任凭这些人在那里翻找。


赵传亮只是看了一眼,对方是张富贵家。


当年附近的地都是他家的。


这些人去干嘛也不用想了,看看有没有值钱的东西,能去城里换点吃的。


没过一会人们又出来了,显然是没找到有什么用的东西。


骂骂咧咧的又离开了。


赵传亮叹了口气,看了一会就没有再看了。


准备转身离开了。


“亮子!”


思绪间,张富贵家门口传来了一道清丽的声音。


赵传亮扭头一看,正是张富贵家的丫头。


张婉。


自己对这些人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没有太多的善意,但是同样没有恶意。


不知道对方找自己干嘛!


思绪间对方已经走了过来。


“张婉!怎么了?”


对方和自己一样大,现在十五岁了,倒是长的亭亭玉立,五官较好,还是得益于她那好看的老娘。


当年能让张富贵看上,那能差劲吗??


就是脸色稍微黄了点。


张婉看着对方一时间有些难以启齿,最后深吸了口气,这才说道:“亮子,求求你,能不能帮帮我们家?你要什么都行!”


赵传亮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什么都行,这就大有深意了。


这年头农村结婚都比较早,对方也已经长开了。


没有接这话,而是问道:“你们分了多少粮食?”


张婉脸色一暗,缓缓的说道:“8斤!”


听到她报出来的数字,赵传亮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而是对着她问道:“伱让我给你帮什么忙?”


张婉深吸了口气,四下看了一下,“跟我来家里!”


说完,向着家里走去。


赵传亮心中一动跟在了后面,估计张富贵家还有存货。


来到大院,张富贵茫然的坐在院里,仿佛没看到他的到来。


赵传亮也没有打招呼,叫叔叔不合适,叫名字有些不尊重人,还是不叫得了。


张婉看到他进了堂屋,将房门给关上。


带头来的里屋,在一个角落的土墙缝隙里,扣出来一个青绿色的玉佛。


张婉有些不舍的看着玉佛,随后咬着下嘴唇说道:


“亮子,我知道村里的人都对我们有意见,只有你,我能感觉的到,你一直以来都是村里最聪明的孩子。去年冬天要不是你那二斤玉米面,估计我们也不能撑到现在。”


一边说,一边开始解衣服扣字。


“哎,你等一下!”


赵传亮见状赶忙制止,哪有这么直接的。


去年对方家里真的断粮了,就高价卖了一点给她们家。


正好他也要钱去周转换东西。


只能算是交易。


看到他的表情,张婉轻咬着下嘴唇,眼睛红红的说道:“我还干净的!”


赵传亮摇了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说吧,让我干嘛?是不是让我帮你把这个换钱?”


“嗯,现在的粮食都不多,你们肯定会出去想办法,现在村里我只有你能信了。”


张婉说完看向了他:“我……能信你吗?”


赵传亮看着她手里的玉佛,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先拿来,万一能换一点钱呢!


反正自己也是要想办法的。


“可以是可以,我也不蒙你,能换多少是多少,到时候你可别认为是我截留了啊!”


“不会不会!”


张婉此时哪里敢说什么,要是换个人,这东西就不是她的了。


赵传亮点了点头,将东西接过去看了一下。


不像是普通的玉佛,而是青绿色,也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材质的。


刚刚看了一会,正准备收起来。


“轰!”


脑子突然一炸,手中的玉佛突然化为了粉末。


而他也感觉一阵的头晕目眩。


“你怎么了?”


张婉一阵的关心。


赵传亮摇摇头:“可能是饿的,有些低血糖了。”


甩了甩头,压抑心中的激动,面色平静的说道:“东西我先拿着了,等换到东西我就给你送来。”


而右手则是在昏暗的光线下,被掩盖了起来。


“嗯嗯!”


张婉频频点头。


赵传亮见状走出了房间来到堂屋,打开房门就直接出去了。


显得有些着急。


等人走了以后,张富贵看着刚刚出来的女儿,见她衣服都是好的,这才松了口气。


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思,叹了口气说道:“丫头,别想了,你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张婉听到这话,眼睛红了红。


没有说话,转身回到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