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人在璃月,聊天群内都是我自己? >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水仪式前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水仪式前

作者:十二乐章 返回目录

第二日上午。


整个明蕴镇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一批又一批的千岩军正按照指定的路线围绕着整个城镇开始了一天的巡逻。


而在城市的中央,巨大的炼金工坊内机器的轰鸣声持续的运转,无数炼金术师与生产工人们正熟练的操控着形式不一的机床,一件件崭新的炼金器具随着履带的传送逐渐在他们手下成型。


比如阿贝多一大早就去了炼金工坊,在查看工坊内机械运转的同时,他也没忘记指导一下工坊内部的炼金术师们。


emmm,说句题外话,璃月这批炼金术师虽说天资不算太高,但是得到的师资教育可是真的不错。


留云借风真君、阿贝多以及寒宵,三人在炼金机关等方面各有各的独到之处。


说回正题,阿贝多选择去了连仅供,行秋则是去了明蕴镇的管理部门,帮助此地的管理者处理了不少堆积的公务。


至于我们的主角寒宵,他则是哪也没去,选择像一条咸鱼般待在造船厂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进行着最后的检查。


呼——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太阳逐渐爬到天空的最高处时,正靠着窗台看着船厂工人忙碌身影的寒宵忽然听到了远处传来一阵急速的破空之声。


循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庞大的黑影正朝着明蕴镇飞来。


正是凝光的群玉阁。


“哦呀,可算是来了!”


看到群玉阁逐渐接近明蕴镇,寒宵挑了挑眉,嘴里一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一边朝着船厂外走去。


群玉阁的速度很快,没一会便飞到了明蕴镇的上空,庞大的身躯直接将整个造船厂上空的阳光都尽数遮挡。


轰隆——


伴随着巨大的烟尘与轰鸣,群玉阁缓缓下落停在了造船厂附近的山头之上。


紧接着,凝光与刻晴带着七星和甘雨等人出现在群玉阁的平台之上,并沿着放下的台阶缓缓走下群玉阁。


“凝光...你们可算是来了!”


从造船厂走出来的寒宵见几人走下群玉阁,随即便迎了上去,口中还熟稔的打起了招呼。


“寒宵?你之前不是说不来吗?”


凝光还未开口,一旁的刻晴微微眯起双眼,语气里带着些许疑惑。


之前七星打算集体观礼的时候,对方可是以他有要事要忙而推辞了,怎么现在反而又出现在了明蕴镇?


“事情稍稍有些变动,所以闲下来我就过来看看咯。”


对于刻晴的疑惑,寒宵只是耸了耸肩。


他原本的确是不打算过来的,毕竟当时他主要的精力都打算放在渊下宫的实验上。


不过现在交易的对象从大贤者阿扎尔变成了小吉祥草王纳西妲,实验也就无需那么急迫了。


再说,英灵化计划最为重要的第一阶段实验已经取得了成功,剩下只需要想办法去除灵魂残片上禁忌知识的污染,后续的几个实验阶段还是非常容易的。


“你来了也不错,这次我们七星就全到齐了。”


手里握着烟杆抿了一口,吐出白雾的凝光看了一眼山脚下的造船厂,嘴角微微上扬。


寒宵能过来参加下水仪式也不错,毕竟蒸汽船可是她们璃月第一艘超越目前所有船只的新一代海上军事力量。


这种场合由她们七星一起来见证最合适不过了。


“走吧,我先带你们去临时住宿地安顿下来,过几天就可以参加下水仪式。”


...


天还未亮,造船厂内已经灯火通明。


所有人的船工正在留云借风真君的指挥下做着最后一轮检查。


“龙骨正常!”


“船身无缝隙,正常!”


“蒸汽部件运转正常!”


“螺旋桨启动正常!”


很快,听着船工们一声声检查的汇报结果,留云借风真君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虽然这几天已经对蒸汽船检查过好几轮,但只要还未下水,她就还是有些放下不心,好在这几天的连续检查里都没有出现任何有毛病的地方。


“哈欠...留云师傅,不用这么紧张,钢铁船没那么容易出毛病的。”


一大早就被留云借风真君从温暖的床上拽起来的寒宵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开口安慰着自家便宜师傅。


“话不能这么说,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听到自家徒弟的劝慰,留云借风真君当即摇了摇头,这艘天衡号可不仅仅是一艘船那么简单,它还代表了目前璃月最强的海上力量。


所以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行吧...”


对于留云借风真君的不放心,寒宵不由撇了撇嘴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船工们在天衡号上来回检查。


...


正午的太阳慢慢向着西方下坠,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下午两点左右。


此时的造船厂外早已是一片人山人海。


谁让他们本身就居住在明蕴镇,他们自然在很早之前就知道镇子外码头处的造船厂里正在建造一艘璃月从来没有过的‘大家伙’。


如今终于等到了下水仪式,不亲眼看看岂不是太遗憾了。


“那是凝光大人吧?”


“不止,你看那边不是刻晴大人和寒宵大人嘛,那旁边的几位该不会就是其他几位七星大人吧?”


“应该没跑了,月海亭的七星秘书甘雨小姐也在呢。”


“还有阿贝多大师和留云仙家也在,乖乖,今天我可算是开了眼了,这么多大人物!”


看着站在船厂高台上的那批人,四周的人群不由纷纷在私下里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