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荒沙主宰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瞬步

第二百一十五章 瞬步

作者:黄火青 返回目录

六月十三,上午。


烈日炎炎,暑风切肤如火。


西京城正沐于夏季毫无保留的盛情。


对于东城第六横街的街坊来说,这更是个怪异的日子。


明明晴空朗朗,万里无云。


一早上却响了三十六个闷雷。


朝日府。


演武场两侧的木门被关得死紧。


石桌上,铁尺压着叠白纸。


纸上当头写着行字——《关于复合动力高速启动的可行性研究》——后面则跟着一幅幅人体受力简图,以及密密麻麻的试验笔记。


沙沙声中,碳笔写下“第142次试验:”。


冒号后是一片空白,有待补充。


洪范放下笔,默默回到院子另一头,先吐出口带着血丝的唾沫,复又澄清心念。


沙世界星动。


细沙自脚下攀附上来,形成极轻薄的甲胄,唯有背部稍厚。


呼,吸……


洪范深深吸气,后背处沙甲亦无声膨胀,自大量稀松空洞中裹入空气。


半秒后,无数气窦分为十余处聚合,各自被压缩至极限。


炎流劲升腾。


温度升高,使沙甲内压剧增,扭曲了周围的空气。


洪范弯腰屈膝至启动位置。


呼吸锁定,念头流转。


浑身上下每一处关节的状态都被微调确定。


下一刹,他的腿部肌肉猛然张紧,压榨出所有力量。


夯土崩开。


洪范闪电般迈出三步,速度已然超过六十公里每小时,超越前世任何超跑。


但这只是开始。


当肉体的力量穷尽,另两股动力加入进来。


命星全力运转,前推沙甲。


背甲处的砂砾崩开,吹出狂风。


闷雷般的暴鸣声,今早第三十七次响彻朝日府。


虽然对这个过程早已熟悉,洪范还是忍不住咬牙眯眼。


风有了形状。


大气变得粘稠。


血被拽向后方。


眼中,一切画面拉扯扭曲,视野狭窄发黑。


好似有无形的巨手操纵世界,将原本远在另一头的院墙猛然拉近……


大约只两个弹指的时间后,洪范失去了推背感,感到速度抵达极限。


然而这才是最关键的时刻。


【稳住……】


洪范在心头默念,以沙世界反向减速。


脚跟触地,溅起飞沙。


踉跄五步,洪范在院墙前将将止住前冲之势,双掌撑地往前跪倒。


苍白的面孔迅速涌上抹浅浅血色,好似落在后头的灵魂追了上来。


心跳狂乱。


膝关节有细微的刺痛。


但一切都抵不过洪范心头涌起的巨大喜悦。


【刚刚的加速度峰值超过十二个g,我的巅峰速度绝对不止两百公里每小时!】


【从静止启动,抵达五丈外,不到半秒钟;这是先天巅峰级别的爆发力……】


他默默想到,忍不住低声絮叨。


“我的瞬步练成一半了!”


洪范欢喜起身,人还未站定,就被海啸般袭来的晕眩感再次击倒。


他蜷缩着身子,不住干呕。


数十秒后,这种类似晕船的负面状态方才退去。


这是前庭器官受到长时间、多次数的刺激,引发的不适应症。


自搞定了旋液分离器后,除日常修炼外,洪范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瞬步”的研发中。


十余日来的上百次试验,他与地面以不同姿势高速碰撞了大几十次,若非铺设了液相化的细沙地面,早就骨断筋折。


即便如此,洪范依旧屡败屡战、孜孜不倦。


沙流刀有攻击距离上的巨大限制,荒沙战甲与沙蜉蝣更擅于以强凌弱……


自命星入位以来,他研发了过十种杀法,却没有一门能言“必杀”。


因为它们不够快。


职业棒球的投球速度在四十米每秒以上,顶尖球星也往往失手。


普通弩矢的箭速在七十米每秒,贯通境需要专心致志才能斩开。


而贯通武者射出的秒速百五十米的劲箭,对先天中段亦有威胁……


这说的还是二三十米开外。


大华绝大部分武者攻大于守,快人半步便是绝对优势。


瞬步若成,洪范便能在半秒内阖身快成一支箭。


试想五丈之外,持刀一步暴起,眨眼已是照面。


此时出刀一斩,是何等速度?何等力量?


不要说浑然巅峰,哪怕是天人交感,也大可斩得。


回到桌旁,洪范提笔将第一百四十二次试验的空白补全。


然后他又取出一张新纸,写下《瞬步V0.1》的标题。


“暴起”的过程已然摸清,接下来则是更复杂艰难的“一斩”。


这一斩,难在姿态控制。


首先,人体并非为高速运动设计,气动外形极差,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导致静不稳定。


出招时稍稍一点姿态偏转与动力失衡,就将导致凌空翻滚。


其次,浑然境武者的平衡觉跟不上先天巅峰的运动需求。


人有五识,眼耳鼻舌身;感知五尘,色声香味触。


五识之外的平衡觉,却很少受到重视。


盖因从武者的修行体验上来说,觉知体位、调整重心是自然而然、不用学习的。


洪范遇到的最大挑战,便落在这儿。


平衡觉依赖于前庭器官。


半规管感知测定旋转加速运动。


椭圆囊与球囊感受包括重力在内的直线加速运动。


三者综合,使人能精准测定头部的空间位置及运动方向。


但从底层机制上说,上述测定都基于内淋巴的流动,或者毛细胞纤毛的倾倒——换句话说,只限于力与力的方向。


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前庭发出的讯号后,需要做出数学上的积分运算,求出头部的运行速度及位置变化。


洪范现在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加速来得太猛,把前庭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整麻了,以至于一个瞬步出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


这种问题在飞行器设计上很常见。


前世的做法无非是建立模型、超算模拟、多吹吹风洞,最后用飞控替飞行员配平。


洪范没有这个条件。


他有的,是经过武道锤炼,远超前世所有人的身体,以及百折不挠的恒心。


不断的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简化过程。


如此,他从每一次的失控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控制。


PS:今天白天准备开工,突然发现涉及基础设定的部分有些不够细化,不得不停下来先搞明白。


下午一个人琢磨半天不得其所,晚上又和运营官讨论了三个小时才初步定下。


完全是意外事件,所以耽误了码字。


另,这一章写着感觉就像是上本书替使徒们想能力应用的时候。


正是这种虚头巴脑但煞有介事的味,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