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六十四章 极盛一时,撕则更盛

第六十四章 极盛一时,撕则更盛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也不知过了多久,305房间的四个人,在干掉一大锅葱油面后。


沙画台再次重新亮了起来。


这一次,江山已经确定了沙画的流程。


他一幅接着幅画,古台长捧着台词稿,在一旁一句接着一句念。


“古台,你不用紧张,”江山笑道:“咱们只要完成展示就成,拍完后会有译制组来配音。”


“我还能不知道要翻成英语,”古台长的确有点紧张:“来吧。”


江山点点头,站在画台前,抬起了双手。


细沙再次流动。


古台长无比正式,道:“蚕出东方,丝传西……”


江山:“进早了。”


一把抹去“张骞”。


江山:“再来。”


古铮铮又继续:“……蚕出东,”


江山又一把扶去张骞:“进晚了,再来。”


“早了,”


“晚了,”


“这次差不多了,最好等马尾巴出现时再进。”


古台长抹了把汗:“你个小册佬画那么快干嘛?”


“没办法啊,”江山努力撇清责任:“一把沙握在手,松开一点间隙的同时,就要立刻走位,不赶紧走完这一笔,就堆沙了。”


黄华见此机会,插话道:“要不我来试试旁白。”


“你不行,”古台拿着文案不撒手:“你没那气势。”


江山几乎和古铮铮,异口同声:“你没古台那气势。”


古铮铮顿时感觉气顺了不少:“来吧,接着画,我就不信了。”


之后又不知过了多久,在张路再次端来一锅面条后。


古台和张山的沙画,终于可以并驾齐驱了。


黄华和江山一起为古台鼓起了掌。


古铮铮苦笑着暗叹一句:幸好还正值壮年。


夜已经很深,但305房间的四个人,仍是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


沙画台再次亮起。


这一次,张路按下了一只录音机的按键。


周也明在接到古铮铮的电话后,迅速指派燕京电视台的配乐技术组,给录下了好几曲不同形式的配乐。


古筝、琵琶、扬琴……交给张路带回。


江山觉得这一会只是排练,不用太复杂的音乐,只要是古乐器伴奏即可。


等后期制作时,自有专业人士来考量。


以周也明对这支丝绸广告的重视程度,应该差不了。


说到配乐,江山下一秒就想到了上一世《丝绸之路》配乐的大神级别。


香江的TVB,在得到这部纪录片的转播权后,视为珍宝。


特邀黄霑填词、罗文主唱《丝绸之路》的主题曲《同途万里人》。


而曰本,由当时还属于新晋音乐人的喜多郎,负责完成上、下两部纪录片的配乐。


喜多郎正是因为这两部纪录片的出色配乐,在国际音乐界一炮而红,为他奠定了之后在新世纪音乐流派中的大师地位。


伴着一曲时而婉转、时而灵动,时而又似山涧击石的古筝。


江山的沙画,伴着古铮铮的旁白,一次就合拍成功。


古铮铮当即问道:“多少秒?”


负责看表的黄华,这次回到得很脆:“1分30秒。”


“按这时间,大概多少钱?”江山的眼里很实惠:“要不要再短一点。”


黄华笑了:“不同时段的价格都不一样。”


“小江,你不用担心这些,”


这一次的合作,彻底拉近了江山和古台长的距离:“宣传部门比我们考虑的周全。”


“对,”黄华对江山科普道:“他们会剪成不同时长的广告,按照不同城市,阶梯选择投放时间段的。”


江山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估计和上一世没多大区别。


“行了,哎呦,”古台长站起身,忽感不适:“这怎么说個话,还能腰酸背痛的。”


江山也在活动筋骨,胳膊肘忒算。


“小江啊,”古铮铮支持不住了,对着江山摆了摆手:“这都后半夜了,趁着天还没亮,伱们也赶紧休息吧!”


当305的房门再次关上时,江山只想赶紧趟下。


回头一看他的那张床。


哎呦,好一个一沙一世界。


一晚上,挥得太潇洒,扬得满床都是细沙。


“你赶紧睡我这张床吧,”


黄华不紧不慢的在整理那张沙床的床单:“明天上午再和古台练两遍,下去去电视台争取一遍过。”


江山:“呼~”


等黄华归拢起床单,准备抱走时,江山那边早就睡着了。


“可惜了,”


黄华看着已经睡着的江山,摇了摇头暗道:“可惜小江只有个初中毕业生,不然定能靠个好大学。”


当黄华抱着床单离开房间时,江山的双眼又重新睁了开来。


嚓,一支烟点了起来。


高考?大学?的确是条好路。


但,错过也无妨。


江山不想错过的是这个时代,而不是这个时代的大学或大佬。


1978年,在沈扬铁路局当工人的马卫华,考入“吉木木大学”经济管理系,21年后他出任招行行/长。


华南工学院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里,有三个年纪相仿的学生。


这三个人,日后分别创办了康加、创伟和TCL三家彩电公司,极盛一时,撕则更盛!


但,同样是在今年的高考。


四—川,刘氏二兄弟都过了分数线,但是因为“成分”不好而没被录取。


之后,他们一家兄弟三人,一怒之下办起了一个小小的村办饲料场。


仅仅只过了20年,就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一国首富”。


而,就在今天,全国外派人员的录取名单已经出来了。


约一万二的参试考生,录取了三千多人。


跟今后几年比起来,今年算是录取率最高的一年,这一届的考生无疑是幸运的。


也不知他那位有远大抱负的大嫂,有没有达成心愿。


江山在心里衷心为她祈祷,真想立刻看着她远走高飞,能有多远走多远。


前阵子,大哥江海的离婚念头,越来越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