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价值百万的花王卫生巾广告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价值百万的花王卫生巾广告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临近清明的时候,浦江的风也跟着乱了起来。


这个时候走在马路上,时不时就会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沙迷了眼。


江山骑着一辆自行车,顺着人流拐向了东方都市报社。


报社外墙上“红星”洗发水的广告,已经被幸福可乐的广告覆盖住了,


与十一面动画墙相映成趣的广告墙,反倒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江山曾和大哥商量过,不想让报社的外墙体现出更多的商业气息。


到底还挂着文化单位的招牌,即使以后被重金收买。


也定是一排别具风格的商业广告墙。


但,正因为只留了这一面广告墙,谁要是想上,就必须5000元起步。


“早,鲁师傅。”江山路过传达室时,对正在擦电视机的门房大爷招呼了一声。


“早,江编辑,”鲁师傅的心情相当不错。


“呦,”江山大脚撑地,刹住了车:“电视机买回来了?”


“可不,”鲁师傅端着搪瓷盆走了出来:“报社一共就买了四台,江总编还分了一台给我。”


江山赶紧脚一蹬往里赶:“我也得赶紧去看一眼。”


“还能少的了你,”鲁师傅把水向空地上一泼:“也不想想这些广告费都是谁拉来了。”


刚走进办公室,还真看见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


【第三节,扩胸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江编辑,你快看,”蒋壮壮一看见江山就汇报:“分给咱们办公室的电视机。”


二十来岁的蒋壮壮目前在报社负责摄影,之前是浦江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江山凑过去比划了几下广播操:“听门房鲁师傅讲,社里一共买了四台电视?”


“咱们一台,鲁师傅一台,”丁铃铃主动介绍道:“新闻部一台,副刊部一台。”


丁铃铃同样也二十出头,原先是副刊部的记者,一直跟在蔡文升手底下工作。


在报社创立广告策划科之初,就向江山递交了申请。


本来只想图个新鲜,没想到调过来后编辑、记者、甚至打听小道消息。


学会得手艺,与日俱增。


一段时间磨合下来,广告策划科的三人组……其它先不谈,反正这个月的奖金已经是全社最高的了。


东方都市报有专门的广告业务征订科,目前也是报社人气最旺的部门。


“总编室也没分着?”江山挺意外。


“江总编说了,这次就四张电视机票,”丁铃铃也开始跟着电视比划:“先紧着一线的部门使。”


“合着咱们和门房都成一线部门了?”江山正在努力下腰。


“可不是嘛!”


说话间,办公室里的三位,整齐划一的做起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大有日后,理发店开门操之势。


这一会,江山正在教两元大将草拟合同:


“理是这么个理,看上去也不难,但……关键就在于它太不难了,下面我们来看几份来自国外的广告合同……”


赚钱之前,先得保证不被人套头。


“明天我就要出发去广-州了,”江山想给自己培养两位得力干将:“我走了之后,你两把这些材料都学学透……”


“嗳!”


“伱就放心吧,江编辑。”


这边刚说完,那边电话铃就响了。


江山抓起了听筒:“东方都市报,请问你找哪一位?”


下一秒捂上话筒,对着丁铃铃压着声:“以后电话都你先接。”


丁铃铃倒是想接:“你手太快,我还没反应过来呢。”


“是江山吧,”听筒里的声音可不是一般大:“我都听见你声了。”


江山一听就知道是谁:“早啊黄老师。”


“早早早,”黄永钰连声音都带着笑:“那事,我已经帮你办好了。”


“我什么事?”话一问出口,江山也反应了过来:“不会是《射雕英雄传》的事吧?”


黄永钰得意道:“我一个电话就办成了……”


查良镛对于大陆转载自己的事一向支持。


别说报刊转载,就连日后授权给张纪中的影视版权,也等于是白送。


按金大家自己的话就:要让更多的人看见我的。


1979年的香江,是古龙武侠影视剧霸屏的年份。


也正是在这年,湾湾同意对金庸的部分开禁。


原本首发的也是《射雕英雄传》,只因为有“弯弓射大雕”这句话,就被《连城诀》替换了下来。


“太好了,我就知道什么都难不到您。”


这事对于《东方都市报》来说,的确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正好我明天飞广-州,”江山已经迫不及待:“具体的,咱们见了面再聊。”


“你明天要来广-州?”黄永钰搁下了烟斗:“专门为这事?”


“香江邮展的事您忘了?”江山提醒道:“邵老师和我约好了,先在广-州汇合,然后和参观团一块过去。”


“这么说伯林也要过来?”黄永钰的玩心一向重:“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看看能不能把我捎上。”


“估计不成,早半个月就决定的事了,”江山想想就悬。


1979年,公办去港最容易,当年一家国营沪企在三个月内飞了香江十一趟,广-州的更勤。


可,对个人却越来越严了,香江还在当年为偷渡者专门立下了几项惩治法令。


但这些对于余思归父女来说,根本不算事。


此行,他们也将同往。


毕竟余庆涵在那边也有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友。


四月四日的香江,同样也是一年中人间烟火最旺的日子。


由当地相关部门,牵头主办的“世界邮票博览会”如期开幕。


国家邮政发行局组建的大陆参观团,一行二十余人本着学习经验的目的,走进了展厅。


江山一直跟在邵伯林的身旁,一路不停的拍照。


虽然,这次国内并没有给主办方送来展品。


但江山一路看过去,发现具有中方特色的展品含金量还真不低。


时间线打清代开始,然后民国、解放区、解放后……


邮票原图、雕刻原版。


吴作人的“熊猫’、陈之佛的“丹顶鹤”……都是些只能在档案室里见到的珍品。


“江编辑,快看这。”


“来了。”


邵伯林发现了几套国外的生肖邮票,都搁在了一台展柜里。


江山赶紧举起相机一一拍下,连文字说明也没放过。


“你先在这拍,”邵伯林向四处张望了一下:“我去把其他同志叫过来看看。”


“行,我就在这等。”


说起来邮政发行局没在第一时间批准发行猴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已经给另外一只猴发了通行证。


它,就是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纪念邮票。


在当下,黄永钰那只猴的名气,的确不能和齐天大圣相比。


一场邮票展览在江山看来,半天就足以。


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必须再看二、三、四次。


毕竟邵伯林一节展柜,都能研究一个多小时。


自叹不如的江山,只能笑呵呵的去逛香江城了。


和平日的习惯一样,在回宾馆的路上,江山收集了一大堆报刊。


“你这次准备在香江待几天?”同行的余思归,打扮得丝毫不输港风。


江山苦笑了一下:“这事能由我?一切得听组织的。”


天色暗下来的同时,香江城一片灯红酒绿。


江山和余思归走一路瞧一路,时不时还会相互笑着聊几句。


专业的人聊专业的事。


他们最关注的还是香江满大街的广告招牌。


“嗯……其实,……其实,”


眼看就要走回宾馆了,双手藏在半身裙口袋里的余思归,吞吞吐吐的不知所云。


“其实什么?”江山笑了:“你们父女俩也是,非选择和我们住一个宾馆,你们又没有经费限制。“


江山对组织选的驻地不大满意,前后都是马路,嘈嘈的直到后半夜才能消停。


“其实,我有件事要对你说。”余思归向宾馆大门里指了指:“先回房间吧,我的脚都快没知觉了。”


江山低头看了眼余思归的黑色细高跟:“大姐,你可真成!”


即使没穿高跟鞋,但江山半天逛下来,脚都觉得够呛。


回了房间就泡脚撒丫子。


过了没多久,拖拉着一双拖鞋的余思归,过来敲门了。


“究竟什么事?还能让你吞吞吐吐。”


江山打开窗户,马路上的嘈杂声一股脑涌了进来。


依在窗边的江山点燃了一支烟,抬头看向了街对面的大楼。


希尔顿香烟的霓虹灯广告,正一圈一圈闪个不停。


“那个……”仍在挣扎的余思归,一咬牙递了张报纸给江山:“你看看这个。”


“这报纸上有事?”江山赶紧打开报纸,大概扫几眼:“没发现什么新闻啊!”


余思归:“你看仔细点!”


她话还没说完,江山已经看见了亮点。


【花王株式会社,百万日元征集广告


本公司全新推出的一款“乐而雅”卫生巾,添加了新研制出的高分子吸水材料……


如果你的创意足够出色,如果你的文案足够精彩……诚邀各界广告公司……】


看着广告上,花王新品卫生巾的配图。


江山终于明白余思归为何欲说还休了。


“卫生巾广告?”他脱口而出,然后翻看了一下报纸:“这不是香江的报纸吗?连这边的广告公司都能参与。”


一提这个,余思归就火:“何止,据我爸了解,香江有三四家广告公司,收到邀请函了。”


江山喵了眼余姑娘气鼓鼓的腮帮子:“你们大地广告在日-本都没收到邀请函吧。”


“他们一直都小瞧我们大地。”余思归脚上的拖鞋,开始钻地。


“你想参加?”


“当然,”余思归反瞄江山:“那可是一百万日元!”


“倒也是!”


“但正因为有百万大奖在,所有参选广告一律当场开标。”


江山双眼一亮:“就应该这样,多痛快!”


“据说麦肯、黄与林、和精英广告已经确认会参选。”


“4月8号……时间有点紧,”江山估算了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余思归本不大好意思拿出自己的文案,毕竟对方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最主要的是,她在浦江市待了这么些天,除了华侨商场,就没见过哪家商场有卖卫生巾这玩意的。


“你……也懂卫生巾。”


江山听后愣了一下,他的确应该不知道,但:“你知道我喜欢研究广告吧?”


余思归点了点头,江山曾和她说过许多关于国外广告的故事。


“我知道,你托朋友收集了不少广告资料,”余思归最近也在加强研究:“一出来,就会满大街买报纸杂志。”


“但卫生巾这事,不用托朋友我也知道。”


“卫生巾什么事?”


“其实咱们国家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过卫生巾的广告。”


余思归越听眼越大:“民-国时就有了?”


“当然是舶来品。”


不但出现了进口卫生巾,大姨夫胡适还专门编稿一篇,呼吁国内开建生产卫生巾的工厂。


不用想也知道,大姨夫这次要失望了。


但日-本的妇女之友花王,却一直在死磕卫生巾。


一想到当今妇女同志的半边天数量,再按年算、月算、片算……


仔细想想,江山都相当大姨夫了。


“我准备了两篇文案,”这一会,余思归不再犹豫:“你帮我看看。”


她自己想想都好笑。


大晚上的,居然和一男人研究卫生巾。


好在江山的目光中只透着专业:“不错,挺好。”


“真的?”余思归自己瞧的都没底气:“你确定?”


“是挺好的,”江山翻阅到了最后一页,就一卫生巾文案,这妞居然当论文写:“但是肯定拿不到一百万。”


“嘁,”余思归白了对方一眼:“我就知道会有但是。”


“笔呢?”


“怎么?难道你?”


余思归赶紧把笔递了过去:“这么快,你就有想法了?”


“凡事要以终为始,”江山最近总说这句话:“花王办这场广告竞标,即是在招广告,也是在打广告,你觉得他们想要宣传的产品优点是什么?”


“吸水高分子?”


从报纸上宣布的消息来看,花王这是在向东南亚各国宣布一件事。


它家的卫生巾加了个新科技,这新科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吸水性超强。


余思归文案的最后一页,这一会已经被江山的画稿逐渐占满。


当最后一笔收尾时,余思归已经笑得不成样了。


“看懂了没?”江山笑问。


坐在沙发上的姑娘抖着肩呵呵呵:“这谁看不懂?你这设计也太意外了!”


她死都不会想出这样的鬼主意!


“咱们可先说好了,”江山表面淡定,内心澎湃:“奖金要是拿到了,一人一半。”


虽然是日元,但换成人民币也是巨资。


“你就这么有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