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曲线救国的广告

第一百五十七章 曲线救国的广告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下午四点半的浦江城。


各大考点的高考生,陆陆续续走出了考场。


人群中的女同学,清一色的短袖衫、连衣裙。


男同学更简单,热的架不住了,就干脆就套一件运动汗背心。


相比第一天的紧张与陌生,这一会再走出考场的各位,明显松弛了不少。


三五成群的走一路、聊一路。


“还有一天就要考完了,后天咱们一块出去放松放松吧。”


“天太热了,我哪都不想去。”


“我可等不到后天,明天一考完就出门。”


“要不,咱们上公园溜冰去?”


“你最轻松了谢平安,我可没精神出门。”


“就是,他化学考得那么好。”


“哎哎,聊什么都行,就是别提化学。”


“我最冤了,最后一阵子都没买《东方都市报》。”


“这算什么,我家里天天买,可我就是没研究上面的化学题。”


“别说了,越听越烦。”


“就是,我都快热中暑了。”


“嘿,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一群同学,忽然停下了脚步。


校门口旁,梧桐树下。


红底黄字的横幅直逼眼帘:幸福可乐预祝各位考生,学业有成、前途似锦。


一群学生看得一喜。


高考到现在,除了家长和老师的叮咛与祝福,还真没收到过如此正式的祝福!


再顺着往下一看:“怎么这么多人围着呀?”


“哎呦,他们在送汽水呢!”


“快!”


5、6位浦江汽水厂的职工,正忙着将一瓶瓶冰镇幸福可乐,送到路过的高考生手中。


大家立刻都挤了过去,纷纷垫着脚尖伸长了胳膊。


酷暑难耐之时,接过一瓶瓶清凉爽口的幸福可乐。


这感觉,估计一辈子都能记着。


喝过可乐的孩子大口咕嘟咕嘟。


没喝过的孩子,先尝一口、再看一眼,然后笑着咕嘟咕嘟。


包括先前无精打采的几位同学在内,这一会全都展开了笑脸。


改开后的这批高考生,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都不能否认他们赶上了知识最有可能改变命运的黄金年代。


蒋壮壮与丁铃铃,抢在同学们笑得最灿烂的时候,摁下了快门。


“已经拍了二十多张了,”蒋壮壮看了眼照相机上的数字:“差不多该撤了吧。”


“再等一会吧,”丁铃铃向学校里面张望了一下:“等这一批走完,咱们就撤。”


“也不知道老大什么时候回浦江。”


“他才不着急呢,没回来也不耽误使唤咱俩。”


燕京城的电视台大楼。


一场瓢泼大雨,一阵一阵的泼在台长办公室的玻璃窗上。


屋里的三人隔着窗使劲往外看了看。


一片模糊的水帘,挡住了他们观赏狼狈路人的视线。


“这雨大的,”王扶林摇摇头:“什么伞都挡不住!”


“一会就得漫过马路牙子了!”双手背后的周也明,咂着嘴说道。


“故宫会淹吗?”江山及时加入了讨论。


“那不可能,”王扶林特自信:“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能!”


办公桌的一旁,站着一台湖蓝色的长城牌落地电扇。


哼哼嗯嗯的来回摇着脑袋。


刚进屋那会,江山的目光就没离开这台高档家用电器。


也不知道这一会的二哥,有没有把电风扇抬回家。


“小江,往哪看呢?”周也明注意到了江山的目光:“喜欢这?一会拿走。”


“千万别,”江山都让他逗笑了:“我可扛不了那么远。”


“那就老老实实的看电视,你感觉配得怎么样?”


“您这是把它送去香江配了?干嘛费那么大劲。”


“本来就是香江那边提供的片源,”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的王扶林,帮着解释了一嘴:


“他们主动提出来要帮着配音,咱们也不好拒绝。”


“噢,”江山点点头:“我说怎么听起来一股子TVB味呢。”


“TVB味?”


“哦,就是香江无线的口音。”


“噢,嘶~”周也明随后皱起了眉:“听着很怪吗?”


对二位燕京的常驻民来讲,这口音的确是不习惯。


毕竟这一会,《霍元甲》和《射雕英雄传》还没过来落户。


“不过听着听着,”江山之前还真没看过这部剧:“倒比刚开始习惯了一些。”


“不习惯也没得选啊,”王扶林看着他笑道:“浦江译制厂连伱们本地电视台的连续剧都不译了,还能接燕京的?”


“他们太忙了,”江山胳膊肘一向知道该往哪拐:“我二嫂就是那的配音演员,天天忙得人影都见不着。”


“是嘛?”周也明感觉舒坦了不少:“这就难怪了。”


王扶林点点头:“想想也不奇怪,他们总不能丢下中影的任务来接咱们的活。”


“还是您的电视台面子大,”江山一脸羡慕:“能有单位主动提出来配音,古台长就没这份福气了。”


“呵呵,自己组织配音小组,”周也明笑道:“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啊。”


“咱们台的译制组怎么说了?”


“已经在培训了,等《铁臂阿童木》的母带一到,就让他们上。”


又过了一会,办公室里没人再言语了。


此刻的江山,瞧的津津有味。


电视机里的内容,渐渐吸引了他。


渐入佳境时,嚓得一声点上了一支逍遥烟。


忽明忽暗的烟丝,在三位手指间绽放。


“不错,我看很好。”


“是相当好吧。”


“岂止是好,”江山断定道:“这部剧绝对可以称王称霸了。”


对于1979年来说,人民群众哪里见过这样的电视连续剧。


原片名为《来自亚特兰蒂斯的男人》,被香江译作了《大西洋底来的人》。


搁后世肯定会选择原名。


但,在当今还是大西洋好,毕竟一说这个老百姓都知道。


《大西洋底来的人》,剧情如其名。


说得是亚特兰蒂斯最后一男人,被海啸冲上了沙滩。


女主角伊丽莎白博士,为他取名为麦克。


之后,麦克运用他的水下超能力,帮助伊丽莎白对抗妄图利用海洋资源控制世界的狂人舒拨。


与之前引进的老旧译制剧不同,《大西洋底来的人》是米国NBC1978年刚刚播放的全新科幻片。


此剧在开播之时是照着大IP的方向打造。


同一时期,不但发行了四本电视剧,漫威还一口气出版了七本同名漫画。


包括餐盒、玩偶、潜望镜和绘画板等在内的一系列衍生产品。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男主角麦克将成为与超人、蝙蝠侠同级别的超级英雄。


可惜的是,由于拍摄期间制作经费不断超支,原定四季的计划,还没过半就被腰斩。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国内观众对它的喜爱,人民群众将在这部剧中看见许多闻所未闻的新事物。


最令江山兴奋的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又将掀起一股带货热潮。


麦克时时刻刻佩戴的蛤蟆镜、电子表、喇叭裤、电子琴……以及将在明年成为全民运动的飞盘。


都是给这位亚特兰蒂斯的幸存者带上岸的。


“小江,”周也明瞧着奇怪:“你笑什么?”


“呵呵,”想得正美的江山,胡诌道:“香江的配音还挺好听的。”


“好听什么,”王扶林摇摇头:“软绵绵的,没劲。”


这还叫没劲?您还见识过湾湾的好脾气呢!


不过,每次听见湾湾姑娘说话的时候,江山都会在琢磨。


如果娶了这款的姑娘回家,估计一辈子都不容易吵起来了。


“小江,给你看看咱们电视台的内部文件,”


办公室里气氛最轻松的时候,周也明递了份文件给江山。


“内部文件?”江山还没看,就开始慎重了:“央视关于全额预算改……差额补助的试行通知?”


江山越念越小的声音,是为了配合通知内容的沉重。


“这……?”该来的一个也不会迟到:“你们电视台也要改革了?”


周也明点了点头:“下个月就会正式通知。”


“电视节目的数量、内容,”一旁的王扶林补充道:“让我们都要搞起来。”


“但拨款却少了,”江山说到了他们的痛处。


“好消息是如今可以敞开来接广告了,不像之前每天不能超过3分钟的广告播放量。”


“3分钟也不少了,”江山笑道:“毕竟你这电视台,也没多少可以播广告的内容啊。”


“小江啊,”周也明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我们电视台和浦江、广-东可不一样,我担心广告的播放量猛增的话……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不是闹着玩的。”


“倒也是。”


“都说你鬼点子不少,怎么一到我这就没了?”


周也明与浦江电视台的古台长,一直私交甚好。


对于江山那些个骚操作,周也明一直羡慕的很。


再加上他一连两条《名画篇》与《丝绸之路》的出色广告策划。


周也明相信,这小子一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广告人才。


一听这话,江山赶紧往椅背上一靠:“您可不能乱给我扣帽子。”


“本来就是。”


一直瞧在眼里的王扶林,耸着肩忍着笑。


“得得,”其实江山的脑子,这一会也没歇着:“您还别说,我这还真有一招。”


“哦?赶紧说来听听。”


周也明和王扶林二位,同时直了直腰身。


“说归说啊,你可别对外说是我的意思。”


“你倒是先说啊。”


刚接到这份改革通知书时,周也明足足愣住了好一会。


这,可比他之前预料的要早得多。


但仔细想想后,又觉得兴许也是个机会。


上面一直不放手,导致他们也一直畏手畏脚。


如今,趁着商业广告放开的势头,左手引进片源,右手招揽广告。


循环利往间,必定会有一笔可支配的制作经费。


运作顺利的话,今后再遇上类似《敌营十八年》的拍摄计划时,何愁没有拍摄经费呢?


想来想去,都不是坏事。


但,如果观众们不买帐的话……那就等于想也白想。


广告不能顺利播放,还谈什么引进片源?


那这份改革通知书,就反而是个烫手山芋了。


“如果您怕观众们不买帐的话,其实是可以曲线救国的。”


嗯?


江山此刻的话,令周也明双眼一亮,这小子怎么仿佛知道我的心思一般。


这小子的话还没完:“广告广告,无非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知道有这么一件商品,或者有这么一个品牌,也就达到目的了。”


周也明点了点头,王扶林也觉得就是这么个理。


“如果担心观众们抵触广告,那咱们对外宣传时就换一种播放形式。”


“换一种播放形式?”


“对,您可以为此开辟一些全新的栏目,比如……《榜上有名》或《名不虚传》。”


“噢~”


“听着有点意思了,”


在坐的都是聪明人,当江山一说出节目名称时,他俩瞬间就领会了其中的妙处。


“然后,再把那些需要打广告的商品搁在这两栏目里,”江山指出了最关键的:


“您这可是面向全国的电视台,不妨在业务部贴出十个大字。”


“在办公室贴上字?做什么?”周也明没反应过来。


“是啊,”王扶林也在琢磨:“要贴上什么字?”


“瞧瞧,”江山假意皱眉:“一点广告意识都没有,还想把台里的广告业务搞起来?”


“有话直说。”


“先要让那些商家知道央视的地位”江山强调道:


“一个面向全国的电视台,广告费是不是收的太寒碜了。”


如今,央视30秒时间的广告费,才几百块人民币。


到了明年,有个叫西施兰的化妆品,包了央视半年的黄金广告时间,才花了十多万。


“直接贴上‘一台知天下,登台天下知’十个大字,”


江山的话掷地有声:“让来来往往的客户都瞧得清清楚楚。”


“一台知天下,”


周也明与王扶林同时念念有词:“登台天下知……”


”这话,我听着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王扶林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登台天下知,嗯!”沉吟了一会,周也明默默拿起了电话:“给我通知下去……”


江山不声不响点起了一支烟,颇有些懊恼。


唉,本想着给自己留些占便宜的空间,没想到这点后门竟是让自己亲手堵上了。


“小江,”放下电话后,周也明一身轻松:


“你这主意出得不错,把需要宣传的产品通通拍成纪录片形式的广告,然后全放进《榜上有名》的栏目播放。”


“这样一来,就成了一表彰商品新闻了。”王扶林也跟着凑起了热闹:“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


江山干脆豁出去了:“一旦广告的数量和费用起来了,那咱们电视台就可以为人民拍摄出更优秀的影视作品。”


王扶林一拍大腿:“说得好!”


“江山同志,”


周也明走到了江山的身旁,目光中饱含满满诚意:“上次我欠你的情还没还,这一会倒又添了一个。”


他记得很清楚,江山也当然没有忘记:“您说得什么见外的话,我早就忘了这档事了。”


“啀,”周也明正色道:“咱们之间的事怎么能忘?多的话我也不说了,凡事都在心里。”


“凡事都在心里。”江山跟着一脸正色。


窗外的雨点,拍打的渐渐缓了些。


江山顶着丝丝清凉走出了电视台。


“江记者,江山。”


黄昏下,一阵熟悉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停下脚步后的江山,转头一看:“嘿,怎么是你们?”


人行道上的一辆自行车旁,陈佩思与刘小庆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