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二百三十五 力荐第四名钟楚虹

第二百三十五 力荐第四名钟楚虹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并不算敞亮的小作坊里,除了几张拼在一块的操作案板,就是码放了半间屋的包装盒了。


包括邱岳峰的爱人李莉在内,这群妇女同志平日里干得就是这活,糊纸盒。


“不行,”李莉一把扯下了围裙:“我要打个电话问问去。”


浦江译制片厂的办公室里,几个要好的同事,正围着邱岳峰嘻嘻哈哈说个不停。


就连吕晓同志,也一直没收过笑脸。


“这事听着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丁建华依然不敢相信:“没想到获大奖的人,居然就在我身边!”


“可不是嘛,”童自荣最感慨:“那天,我们可是在一块填的答卷,偏偏就老邱中了。”


“不行,”毕克决定了:“等下期我也要连写五份,说不定大奖就是我的了。”


“我的我的,”苏秀寸步不让:“下一期该轮到我了。”


邱岳峰的脸上挂着梦幻般的表情。


两口子一个德行,都感觉还没睡醒。


“还傻乎乎站着干嘛?”一旁的胡啸拍醒了他:“一会上我拿取介绍信去。”


“胡厂长,”邱岳峰只觉得大家是在逗他:“你们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不敢相信是吧,,”胡啸乐了:“我告诉你老邱,工商局开奖那天江山和古铮铮也在场,他们当时就知道这事了。”


“放心吧,一等奖就是你的。”


“老邱,”苏秀招招手道:“伱不信的话,过来看看报纸,这上面登着获奖名单呢!”


“哦~”


邱岳峰把暖水瓶全部塞给了胡啸,三步化两步抓起了报纸:“哪呢?”


“这呢!”


“……没错,”邱岳峰终于笑了出来,指着报纸道:“这报上说得就是我。”


这一笑,彻底放开了。


丁呤呤……


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邱岳峰顺手拿起:“喂~”


“老邱,”对面一听就知道是谁:“是我。”


“李莉,”满脸喜色的邱岳峰,笑得更欢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家有电视机了,还是台大个的。”


即使看了报纸也不敢相信的李莉,终于敢放心的笑了:“还真是你呀,这么说那台电视机是我们的了?”


“绝对是我们的,”邱岳峰当即决定:“厂长已经帮我开介绍信去了,一会我俩在工商局门口碰面。”


“好,”李莉的手已经抓不住电话了:“咱俩一块把电视抱回家去。”


一听这话,胡啸赶紧把暖水瓶塞给了童自荣,转身就向办公室跑去。


可不敢耽误了老邱家的大喜事!


……


今天,因为刊登了《工商报》的获奖名单,《东方都市报》卖得比往日更快。


这一会,各板块的主编正聚在总编室商量大事。


“嗯?”荣主编咬下一口面包后,又赶紧看了一眼:“这味不错,还撒了肉松了。”


“一看小荣家的条件就不错,还知道肉松,”江海也抱着一只面包,啃得有滋有味:“我这也不错,抹了奶油了?”


“我好歹是一知识分子,哪能连肉松都不晓得。”


“大家别光顾着吃啊,”江山开始派活了:“一会给凑一篇稿子出来,人家好味道面包厂还没上过咱家报纸呢!”


“好说好说,”荣斌又拿了一只面包:“一会我亲自帮它操刀!”


“我手里这个是真的香呀,”蔡文升吃的最仔细:“居然还夹了红豆。”


江海也伸手拿了一只:“老三,这就是你给他们建议的新产品?”


“不错吧,”江山笑了,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这几个新口味,只稍稍加了点料,立刻就提了两毛钱呢。”


“我说你最近总猫在面包厂干嘛呢,”荣斌一脸的原来如此:“原来是帮人家开发新产品去了,以后再接再厉啊!”


“放心吧,”江山特自信:“虽然咱没有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足得很。”


“大伙接着吃,不用停啊,”江海同志也在吃,嘟囔着嘴说道:


“我要口头表扬一下广告策划科的江科长,这次他给报社拉来的“松下”广告,一巴掌的地方就是五千块,又创纪录了啊!”


总编室的几位,抓着面包鼓了鼓掌。


江山请来的都是大户,他们早司空见惯了!


好在江山并不介意:“这个价咱们几个知道就行了,可千万别往外说。”


传到《工商报》那边就不合适了,那边半个版面才换了五千块的广告费。


荣斌一副我又不傻的表情:“自打今天刊登了《工商报》的获奖名单,业务科的电话就没停过,估计咱们报社的广告量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说的没错,”江海点头笑道:“有几个老熟人,都把电话打到我这来了。”


“江总编,”见时机已成熟,江山果断建议:“咱们是不是该把广告费往上提提了?”


“提,”江海大手一挥:“我一会就通知下去,先把一二线的广告位价格拉起来,之后就是三四线的。”


总编室里的几位,各个满脸喜色。


年末将至,该是丰收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市工商局的会议室里,一阵掌声响过一阵。


“截止今天早上10点,已经有63家企业和我们《工商报》签下了广告合约,”


负责《工商报》的夏科长,郑重宣布:“有27家企业签下了长期合作的合同,这其中还包括了9家外企……”


稳坐上首的戴局长,眼含笑意、微微点头。


夏科长这会宣读的报告,早在半小时前他就看过了。


此时的他,正绞尽脑汁考虑一个问题。


前账刚清,后账又来。


这一次,又该给江山同志什么奖励呢?


据他昨日打听来的消息,部队和银行可都是直接奖了黄金的。


和那两家相比,江山这次给它们工商局的,足可算得上是一张长期饭票了。


这两年工商局的地位,扶摇直上。


尤其是今年7月,国家刚宣布设立了“投机倒把”罪。


工商局的权利一下从六管,扩大成了“六管一打”:


即管理集市贸易、工商企业登记、经济合同、商标注册、个体私营和广告经营。


一打,自然就是打击“投机倒把”了。


如此重要的衙门,戴局自觉必须给江山安排一大奖。


职位?房子?


仔细想想,这两样他好像都够不着。


上一次给江海同志安排的住房,是他们工商局与宣传部协调的。


总不能这次还协调吧,高低也说不过去了。


浦江不比燕京,单位分房紧张的不像个样子。


译制厂在这几年的效益好的没话说,单位福利也好的没话说,但住房除外。


如果不是这缘故,如今好成一团的几位,也不至于在之后变成仇人了。


但,市工商局却没有这份烦恼。


这一会,戴局长的手指,轻敲桌面。


职位?房子?


忽然,一个绝妙的想法涌上心头。


这两样分开当然有难度,但如果合一块的话……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只要让江山成为工商局的职工,不就可以参与分房了嘛!


想到这,他也没管夏科长的报告说到哪了。


直接就吩咐道:“小夏,一会你和人事处那边打个招呼,正式邀请江山同志为《工商报》的特约编辑……”


“嗯?”夏科长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为何?”


当然是为了给人分房子了!


“还能为什么,”戴局长双眉一皱:“当然是为了力保《工商报》的广告量了。”


“噢,对对对,”


一想到这次的胜利,夏科长恍然大悟:“这次可多亏了江山同志,我一会就去通知人事处。”


戴局点点头:“嗯!”


“那……他来了要占用编制吗?今年的指标可全都用光了!”


“编制我可以帮他去申请,”戴局长琢磨着:


“不过我觉得他不会要的,先按照流程走吧,就当咱们请了位顾问,来去自由,工资奖金照发。”


“好嘞,”这样最好,夏科长可不想给自己请一尊大能回来:“一切就按您说的办!”


奖励的事一旦有了眉目,戴局长也安心的端起了茶杯。


这奖励够意思了吧?


就他这出手,相信轻工局也比不了!


……


“倒、倒、倒……”


下午两点左右,市轻工局的停车场。


江山正忙着指挥黄华倒车:“停停停!”


一番手忙脚乱后,无论是车外的江山,还是车里的黄华,全都一脑门的汗。


黄华伸头一看:“乖乖,幸好停下了,不然就撞墙上了。”


这可是辆新车,他也是个新手。


“还是我来吧,”江山一把拉开了车门:“你这都倒几回了,再倒下去,估计许局该拿大棒子抽我们了。”


“你来?”黄华笑了:“会开车吗?”


“我不会开车……”


江山一把拉出了黄华,然后果断坐了上去:“但我会倒车。”


“哎~哎哎,”


黄华特紧张的喊了几声,可还没“哎”完,江山已经把车倒完事了。


“噫?”黄华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你还真会倒车呀!”


天知道,自己这驾照考得有多不容易。


“我们单位也有车,”江山解释了一句:“没事,我也会上去摸两把!”


“原来是这样呀,”黄华点点头:“还是留在基层好呀,什么都能摸两把!”


“基层哪能和你这比呀,”江山指了指崭新的奶白色小汽车:“想什么时候摸就什么时候摸,等过两年,就该开进口车了吧!”


“别羡慕了,你还不是早晚的事,”


黄华笑着从车上提下了一大纸兜:“给,你要的东西。”


“都准备好了?”


江山赶紧接了过去,打开来一看:“怎么这么多?”


“我帮你搞了几盒磁带,”黄华温声笑道:“还有几盒大白兔,拿过去给孩子们尝尝。”


江山翻看着纸袋里的磁带,大多数都是邓丽君的。


“嗯?”其中一盘有点意思:“朱逢博?”


“这盘磁带估计你没什么兴趣,但你父母应该会喜欢。”


“行,”江山点点头:“谢谢了,还是你想着我!”


“呵呵,”黄华笑了:“也是巧了,手头正好在忙这两个项目,就给你带来了。”


“怎么?现在国内已经有磁带的业务了?”


“哪是国内呀,”黄华指着朱逢博道:


“年头时,广-州成立了一家影像公司,这是他们录得第一盒磁带,原则上只供应香江市场,可那边一点都不买帐呀。”


“为什么?”


“你拿回去听听就明白了,”黄华不便详说:“这不,请我们公司去帮着做宣传呢,估计也够呛!”


江山没再问什么,因为事实也的确够呛!


即使这批磁带最后转内销了,仍没见多少起色。


成立于1979年的太平洋音像公司,第一批磁带销售惨淡。


正当公司备受打击时,李谷一的《乡恋》横空出世。


于是,太平洋又录制了《乡恋》。


结果,不但《乡恋》火了,顺带着之前的《朱逢博专辑》也卖了100万盒。


打《乡恋》开始,太平洋便一帆风顺了!


但,最初销售《乡恋》时,也着实经历了不小的风波。


这些事江山都不想操心,他这会正拿着一叠照片看得起劲。


19岁的钟楚虹可真是美翻了!


“我就奇怪了,”黄华问道:“你干嘛对这位钟楚红感兴趣呀,她只得了个第四名。”


“要的就是这第四名,”江山自然不能透露其中的奥妙:“价廉物美,咱也消费的起。”


“你可别小看了合成洗涤剂厂,”黄华悄声提醒:“那《白猫》之前在香江可没少赚。”


“我知道,十年的洗衣粉头子嘛。”


“那还用第四名?”黄华建议道:“不如直接上冠军得了。”


江山这会没搭腔,真要上冠军的话,倒也不会影响“白猫”的广告效果。


毕竟,远火比如先火,但……他还是想要钟楚红!


这妞多靓!


在李嘉欣没出现前,红姑就是最靓的港姐。


趁她这会还没起势,江山可不想放过这一合作的机会。


1979年10月,新鲜出炉的香江小姐前三甲,却没有钟楚虹的份。


外界一直传说,是因为红姑的家里太清贫,连双高跟鞋都没穿过。


导致踩着高跟鞋走台的钟楚虹,一个没走稳将自己摔出了三甲。


但事实上,就像红姑之后说得那样,即使自己没在场上摔跤,也定拿不到冠军。


因为,当时的钟楚虹实在青涩。


走位错、说话错,时不时还在台上缩缩脖子、吐吐舌头。


光站着不动还好,一旦动起来,十足就一可爱的邻家美少女。


所以,即使她拿了港姐的第四名好成绩,却仍被无线拒之了门外。


再看看当时的冠军郑文雅,一出场便有种老娘最美的气场。


不然,金像奖的女神也不会用她当原型了。


“选谁也不是我俩说了算的,”


江山与黄华,肩并肩走进了轻工局的办公楼:“这事还得听领导的。”


“说的也是,”黄华点了点头:“反正照我看,这两位女同志都非常合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