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央美院的大宅门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央美院的大宅门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浦江城,安和街51号小院。


大清早刚起床的江山,一边往院外走着,一边扯着手里的白玉兰牌皱纹纸。


“给。”


身后的陈佩丝接过了一张:“你怎么比我还抠,再来点儿。”


“你牛屁股啊,”江山把手里的一刀纸都递了过去:“这下够了吧?”


不多会儿,办完事的两个人又哆哆嗦嗦走了回来。


院子里,江河正在给媳妇儿的自行车打气。


江妈端着一锅粥边走边招呼:“赶紧来吃早饭,别一会凉了。”


老江家的早晨,一如既往的忙碌。


一大家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当江妈提着菜篮子上市场的时候,整个堂屋还能剩下三人。


“二哥,”江山看了眼江河的工具包:“一会你也要出门?”


二哥点点头没说话,半响才:“就伱们报社外墙的那面计划生育。”


“那画我看差不多了吧?”


“今天就能完事。”


陈佩丝一人干了半锅粥:“就咱二哥这手艺,我看也不比你差。”


“那是,你也不看是谁的哥,”江山说完,从衣兜里摸出了一张字条:


“哥,这两天有空的话,你去美术出版社找一位潘主编,他们那现在急需小人书的画师,我向他推荐了你。”


“……”江河一怔,抬头看向老三:“小人书画师?我现在……能画了?”


“怎么不能,”江山实话实说:“功底比你差的人都在画,你准没问题。”


“行,”说起来江河练手的日子,也不算短了:“那我就去试试!”


转身进屋后,再出来时已经重新换了一身披挂。


“你这是,”江山惊讶的咬了口油条:“马上就去?”


“这有什么好等的,”江河早盼着这天了:“我先去出版社一趟,行不行的去了才知道。”


“呵呵,”江山笑了:“也行,不问清楚的话,估计你那计划生育的工作,也没心思宣传了。”


江河一点都不紧张,迈着大步就出了门。


走出几步后,又倒了回来:“老三,谢了!”


江山:“亥!”


看着二哥一点没表露出开心的表情,江山的脸上倒是先笑开花了。


浦江的早饭,似乎很合陈佩丝的胃口。


“一会你怎么说?”陈佩丝站起身拍了拍肚皮:“跟我一块去译制厂吗?”


“不了,我得先去单位一趟,今天上午报社有场会要开,到时候古台也会过去。”


“是商量音乐会的事吧?”


“嗯。”


“那我也跟你过去听听。”


“你?今天没你的戏?”


“有部分人上午要为《卡桑德拉大桥》配音,下午才轮到我们组呢!”


看着见陈佩丝期待的双眼,江山也不拦着了:“那就……走着。”


“走!”


……


去往报社的路上,陈佩丝一直在念叨着这段时间看的那些译制片。


临进会议室的之前,还不忘叮嘱江山几句:“我跟你说江山,《卡桑德拉大桥》这电影贼好看,有时间你一定得去看看。”


江山边走边点头:“我下午就去。”


说真的,索菲亚·罗兰年轻时的模样,他还真有点记不清了。


《东方都市报》今天的会议室里,除了报社的部分骨干,还参进了二位浦江电视台的同志。


“这个,”总编江海首先开口了:


“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尤其是这两天为了《新星音乐会》的事。


所以我就长话短说了,昨天,我和电视台的谷台长,已经去万体馆把音乐会场地的事落实好了。”


说完,他和古铮铮相视笑了笑。


“万体馆的同志很支持我们这项工作,经过实地查看,万体馆实际有座位18000个,但考虑到观赏角度的问题,真正能用得上的座位应该是15000个。”


古铮铮接着说道:“场馆内的各项设施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连冷暖空调都已经配备了。”


“这场音乐会是由东方都市报社、浦江电视台联合主办,春风度公司负责策划,”江海继续道:


“经三方商议决定,《新星音乐会》的演出时间,将定于3月1日元宵节以及3月2日两天,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我们报社将与浦江电视台一块为《新星音乐会》全力宣传……”


面对两个单位领导的轮番开讲,会议室里的全体人员都在认真记录着。


而此时的江山,也在刷刷刷的写着什么。


陈佩丝伸头一看:浦江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海政、东方……


“你写这些干嘛?”


“当然是请他们来参加音乐会了。”


“……”陈佩丝愣了愣:“你请?他们能来吗?”


“我请当然不行,”江山悄悄指了指古铮铮:“他就不一样了,浦江电视台的面儿,还是要给的。”


“我的天,那这场音乐会的票还不卖……疯了!”


“你才明白啊!”


看着江山写在纸上的一长串音乐单位,陈佩丝这才意识到,自己参加的这场音乐会将是怎样一个级别。


这一会再看着江山写写想想的模样,立马决定不再打扰。


心中忍不住感慨,得亏自己参演了《潜伏》的广播剧,不然哪能有机会参与这么有意义的一场盛会。


……


下午,两点。


当朱逢博、谷健芬和中唱社的陈主任,准时走进译制厂时,江山早已经在大门口候着了。


“江记者,原来你还是译制厂的职工啊?”


陈主任老远就开始和江山打招呼了,一身的穿戴依然很讲究。


“我只是这的一位临时工,”江山笑道:“厂里有需要时,才来转一转。”


陈主任哪会相信他的鬼话:“你就别谦虚了,朱老师都告诉我了,你其实是这的翻译。”


“小江,”朱逢博笑着问道:“你说有好东西给我们看,究竟是什么呀?”


“是啊小江,”谷建芬也问道:“我都好奇了一个早上了。”


江山笑着在前面引路:“一会您就见到了。”


译制厂的观影厅里,小合唱的全体人员已经集结完毕。


坐在钢琴前的李青惠,还特意穿上了一件新毛衣。


当朱逢博、谷建芬和陈主任,走进来的时候。


眼前的这幕阵容,立马把他们都怔住了。


尤其是陈主任,惊讶的表情尤其明显。


哪怕平日里接触的多是名人名士,但也没有见过如此景象。


但,还没等他多问一句。


李青惠老师的双手,就开始按向了钢琴。


当一串熟悉的前奏响起后,谷建芬明显愣了一下。


接着,更令她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台上一直保持微笑的刘小庆,愉快的唱了起来:“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丁建华的声音最动听:“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乔榛:“花儿香,”、邱岳峰:“鸟儿鸣,”


陈佩丝伸出了左手:“春光惹人醉。”


潘红被他带着伸出了右手:“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青年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女声部:“属于我,”


男声部:“属于你,”


全体都有:“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一曲唱完,收尾干净利落。


当台上的每一位演员微笑着看向台下的时候,谷建芬早已经感动的泪流满面。


“谢谢……谢谢你们,”


谷建芬颤抖的看着眼前的一张张笑脸:“我谷建芬给你们鞠躬了。”


当看见自己的歌曲从这群演员口中唱出来时,谷建芬的内心激动的一塌糊涂。


天知道,她为了这首歌跑了多少单位、多少学校……


“这位谷建芬老师,就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谱曲人,”


江山的声音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响起:“让我们为古老师鼓掌,希望谷老师能为我们写出更多动听的歌曲。”


哗啦啦,一片掌声响起。


激动的谷建芬,跑上舞台和每一位演员握手表示感谢。


这一会的陈主任,还没有从之前的歌声中走出来。


“朱老师,”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这就是你那天在咖啡馆里向我推荐的歌曲?”


“可不就是这首嘛,”朱逢博提起这事就来气:“怎么样,好听吧?”


“这也太好听了。”尤其是从这帮人的嘴里唱出来。


“你当时不是还看不上嘛?”


“我那不是……没听全嘛!”


等谷建芬开开心心的走下台后,陈主任立刻迎了过去:


“古老师,你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非常好,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厂可以为这首歌灌制唱片。”


“这事你别跟我谈,我已经将这首歌的一切事项全权委托给小江了,他如今就是这首歌的……”谷建芬回想了一下:“经纪人,对,就叫经纪人。”


陈主任的笑容愣在了脸上:“歌的经纪人?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谷建芬认认真真的回答道:“《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以后就是江山说了算了。”


说完,谷建芬向江山投去了慈祥的微笑。


还是这小子靠谱,说让唱片社主动来找她,这不立马就来找她了。


自己跑遍了大半个燕京城都没推出去的歌,给这小子几天就翻出了花。


不但让明星们排着队来演唱,还令中唱社向自己发出了邀请。


这以后要是再写出什么歌曲,也甭费事折腾了,直接交给江山就成了!


要说这陈主任也是个明白人,他这会看看台上、再看看台下。


之后,便微笑着走向了这位令“太平洋”起死回生的江山同志。


“江记者,”陈主任递出了一支烟:“听古老师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如今要和你谈了?”


“嗨,我也就是帮着谷老师做做宣传,”江山避重就轻道:“这歌好听吧?”


“好听,”陈主任狠狠的点头:“曲调欢快、朗朗上口,真的非常好听。”


“关键你听它这歌词,”江山划重点道:“什么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什么创造的奇迹要靠谁,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写得多好!”


陈主任心想,不好我还在这说什么呢:“是很好,那咱们就来谈谈录制唱片的工作吧。”


“这个先不着急,关键就这一首歌您也不好灌唱片是吧,你听我慢慢跟你讲……”


……


燕京城,大雅宝胡同。


作为中央美院的教师宿舍,所以大雅宝胡同还有另一个名字,中央美院的大宅门。


这座三进、二十多间屋的四合院,曾经来来往往居住过很多美术界的大家。


齐白石、徐悲鸿、李苦蝉、吴作人、沈从文、李可染……


如今,虽已无往日的热闹,但好在还有黄永钰、沈从文、张仃在坐镇。


傍晚这会儿,黄永钰正在自己的书桌旁逗猫。


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喂~”


“是永钰吗?雷豪啊,我是良镛啊!”


“嘿,”


黄永钰还真没想到,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傍晚,会听到一声来自远方的问候。


“你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查良镛也是给黄沾逼的没法子了,先叙了两句旧后,就和盘托出了来意。


“江山,”黄永钰都没犹豫一秒:“你们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江山。”


“原来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叫江山啊,”查良镛在纸上记了一笔:“我那个朋友现在还有点犹豫,不知道内地的设计师对海外的快餐,尤其是麦当劳了解多少?或者根本就不了解?”


如今的黄永钰还不认识黄沾,一听这话直接就皱起了眉:“你们可不要搞错了,我这位小友别说香江了,东-京都住过一段时间。”


“原来江先生是你的朋友啊,”查良镛心想这就好办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冇问题了。”


“什么就冇问题了,”黄永钰得先替江山把谱摆好:“知道人江山有多忙吗?他会不会接你那个朋友的委托还两说呢。”


“所以,我才来找你帮忙啦……”


“那……行吧,”黄永钰道:“我先帮你问问去。”


看在上次《射雕英雄传》的份上,他决定帮帮这位老友。


挂上电话后,黄永钰一把推掉了膝盖上的猫咪。


“这小子,究竟拍了个什么样的双手齐画广告,我还没看过,人香江的外人倒是先看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