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震全日一本的礼物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震全日一本的礼物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没入伙之前,浦江电影制片厂和美影厂,看看浦江电视台的节目花絮,也就是瞧个热闹。


这一回的感觉却明显不一样了!


眼瞅着厂里厂外、大街小巷的人民群众,都在议论着那场“浦江春晚”。


这两个厂的领导班子,很快也跟着重视了起来。


“老石,你待会给电视台去个电话……”


上影厂的办公室里。


又在电视里回味了一遍《第一百货大合唱》的导演谢晋,看着石副厂长道:


“你就跟古台说,他们下面要是还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记得把我叫上。”


“说的就是呀,”


石厂长刚刚还跟着电视机唱了好几句呢:“要是我俩当时也在场的话,该多好!”


“老石,”谢晋道:“还记得那天会议室里的小伙子嘛?”


“印象深刻!”


“他当时在会上怎么说来着……”


谢晋自己想了想:“面对一块无声的幕布,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齐声高唱……”


说到这,谢导指着电视机道:“你再瞧瞧这节目,是不是跟他当时说的一样?”


“还真是,果然就跟他说的一样。只要气氛上来了,一听到耳熟能详的歌曲,人民群众不用招呼就会跟着一起唱!”


谢晋笑了:“小伙子的脑子够活的呀!”


石厂长点点头:“我估计啊,当时他就已经想这么干了!”


“关键是他编排的这几步,”谢导闭上眼睛回味了起来:


“先是乐团、然后是熟悉的歌词朗诵。


最后是郭兰英、朱逢博这些知名演唱家的登场。


这换谁在现场看了不迷糊?”


“别说是在现场,”石厂长说实在的:“我就是从电视机里,也看得照样激动!”


“这就难怪两边的电视台,都找他干活了,”谢晋眯着眼琢磨了一下:


“不行,等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和他多接触接触。对了,那小伙子叫什么来着?”


“嘶……”石厂长眉头一紧:“好像是叫江……江什么来着?”


……


别说是外人,就连江山自己看的都是一副喜滋滋的模样。


天擦黑的51号小院里,家家户户都吵吵的没完。


尤其是三代同堂的老江家,那张饭桌早就是在负重前行了。


好在今年谢天谢地,江川和如画都考上了大学,腾出了位子。


但,早已经习惯端着碗在自己屋吃饭的江山。


还是在这一会,领着两个小家伙单独坐在了电视机的前面。


《铁臂阿童木》的播放时间,可不是能随便错过的。


这一会给小鱼和小白看的,碗里的饭都能多吃小半碗。


“怎么样?”


坐在写字台旁的三叔,此时正拿着电话跨洋聊天:“他们见了说什么了?”


电话那头的余思归,也在看《铁臂阿童木》。


只不过,日一本的电视台,今年播放的已经是彩色版的《铁臂阿童木》了。


坐在沙发上的余思归,手里一下一下摁着一盏红黄色的薯条灯:


“见了玩具样品后,麦当劳那边非常满意,还说要加大订单呢!”


“是么?”


江山听的一乐:“他们真说了要加大订单?”


“那当然,”余思归看着手里的薯条灯:“这玩具做的的确不错,我看着都很喜欢。”


“太好了,我明天就把这個好消息告诉许局。”


“好,我明天也去把这事再落实一下。”


“不错呀余总,”江山笑道:“照这么发展下去,你的大地也快加入爱国企业的队伍了!”


“这还用你说,”余思归笑道:“江总可别忘了,我们大地广告的前身,原本就是家中文报。”


“是是是,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三叔,”江小鱼这会也听出来了:“你是在给思思阿姨打电话吧?”


“怎么?你想和她说说话?”


“不了,”江小鱼转脸继续看向电视:“你帮我跟思思阿姨说一声谢谢。”


“谢她什么呀?”


“谢谢她上回送了那么漂亮的头花给我。”


“听见没?”


江山冲着电话道:“小鱼在对伱说谢谢呢!”


“听见了……”余思归听的美美的:“还是小鱼儿有良心。”


“你这话是说给我听的吧?”江山抓着电话。


“哟,你听出来了?”


“这么明显我再听不出来,不成傻子了。”


“本来就是,”盘腿坐在沙发上的余思归,啪啪摁着手里的灯:


“每次回去前,我都会精心给你挑几件礼物,可是你呢?”


“这不是国内条件不允许嘛,”江山道:


“再说,上回在纽约我不是给你买过一套芭比小屋嘛!”


“那不算,那是我开口要的。”


“那行,”江山仔细想了想:“这次我也精心为你准备一件礼物。”


“真的?”余思归立马在沙发上坐直了:“是什么礼物?”


“这是一件能让整个日一本都认识你们公司的礼物。”


“你要为我们公司打广告?”


“我可没那份闲钱……”


虽然在麦当劳的身上,江山自己这份就得了20万:


“再过两个月今年就要过去了,话说你们公司也该办一场团建活动了。”


“团建?”余思归上回就听江山说过一次:“你是说集体活动?”


“没错!”


“什么样的集体活动,能让全日一本都知道大地公司?”


“还记得去年年底,NTV电视台举办的《全日仮装大赏》吗?”


“……”


余思归愣了一下:“你,你不会是让我们公司去参加那个节目吧?”


“可不就是它嘛,”江山认为:


“多好的节目呀,要是能得第一的话,不但能拿到100万日元的奖金,还能让全国观众都知道你们公司的大名。”


“江山同志,”


余思归决定摇醒电话那头的同志:“你说的这些,可都是建立在获得冠军的基础上。”


“我没说不是呀,”


江山说话间,已经翻开了桌上的分镜本:“你等着,过两天我就给你把这份礼物寄去!”


打1979年《超级变变变》现世之后,就一直是日一本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像这样既有奖金、又有出境率的机会,江山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这一晚,他又开始忙活上了。


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把参赛节目的分镜图给余思归传真过去。


……


改革了也开放了,浦江市的儿童玩具工业公司,在1980年年头就改了称呼。


如今,人已经是一家工贸合一的进出口企业了。


旗下整合的几家玩具厂,各个都在寻求海外业务合作。


今天下午,在许沐春的带领下,江山和蒋壮壮走进了这家玩具公司。


刚跨进玩具展厅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橱窗里的一只拍照小熊。


“小江,这玩具你家里也有吧?”许沐春一见江山那表情,就瞧出来了。


“我大哥家的孩子,有一段时间天天都抱着它,”江山看着橱窗道:“这玩具应该卖的不错吧?”


“卖的最好的玩具,就是它和铁皮青蛙了,”


一旁的玩具厂领导,介绍道:“它们在东南亚地区也非常受欢迎。”


一行人顺着橱窗一路参观,越往里走越不得了。


什么升线爬杆小猴、铁皮坦克、下蛋母鸡……各个都是浦江玩具厂的代表作。


之后,大家又在玩具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一间玩具车间。


一进门,几个人就被里面花花绿绿的玩具给吸引住了。


“你瞧瞧小江,”


许沐春指着一排排工人面前的长条桌:“这就是生产麦当劳玩具的车间。”


“真不错。”


“看着就讨喜。”


江山和蒋壮壮一人在桌上拿起了一个。


俩个小伙子在玩具厂玩的还挺开心。


“许局,”


这时候,江山向许沐春靠了过去:


“鬼子托我给您带句话,玩具的样品他们看得很满意,决定要加大订单。”


“是嘛?”许沐春道:“那边回话了。”


“他们已经跟大地广告的余总提过这事了,”江山道:“您回头最好让外面的同志再盯一下。”


“听见没?”


许沐春转脸看着身后的韩科长:“你马上就去把这事给落实一下。”


“好的许局。”


说完这句后,韩科长立马拍了拍同行的玩具厂领导。


二位还没说上两句话,玩具厂领导的双眼便刷的一亮。


背着双手的许沐春,也面带微笑的拿起了纸箱里的一只塑料“甜筒”。


“许局,”


趁着这会大家的心情不错,江山便开口道:


“许局,能不能送我两箱玩具呀?”


“嗯?”


许沐春晃了晃手里的甜筒:“就这车间里的玩具?”


江山点点头:“前两天不是麻烦交响乐团和音乐学院的同志,拍了两场戏嘛。


我感觉怎么也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吧?”


“那肯定不能,怎么能让同志们白跑一趟呢,”


许沐春一下就明白了,他当即指着身旁的箱子道:


“拿,看中哪两箱尽管抬走。”


先不说,小江这次立了这么大一功,玩具厂只帮着做了一批小国旗。


更别说,那批国旗还是在为公家办事。


“两箱怕是不够吧,”


玩具厂领导想的很周到:“要不你们先搬四箱走,回头不够再给我们打电话……”


就这样,在各位领导的盛情款待下,四大箱玩具便被送进了江山的面包车。


“老大,我来看看这一箱有多少个。”


面包车刚启动没多久,蒋壮壮便兴奋的在纸箱上找了起来。


“瞧你那点出息,”


江山边开车便开骂:


“就咱们这广告部再多办两年,你还怕见不到广告样品?”


等再往后去,平衡车、笔记本、手机都不在话下。


“老大,”


蒋壮壮一听这话,赶紧把心里话倒了出来:


“我和小丁都商量好了,以后你到哪我们就去哪?”


“这话什么意思?”


江山一手夹着烟,一手扶着方向盘:“我除了报社还能去哪?”


“反正我们就一句话,”


蒋壮壮和丁铃铃是准备跟定江山了:


“你要是在报社,我俩就在报社;你要是出去开公司,我俩就陪你一块出去。”


江山什么表示也没有,只对着后视镜里的蒋壮壮笑了一下:


“别扯这些没用的,你先给我把这开车的手艺学会了再说。”


“好嘞!”蒋壮壮就没觉得那玩意有多难。


“找着了,”


他指着纸箱上的一行日文道:“这50的意思,应该说的就是数量?”


“没错,”


江山回头看了一眼,然后:“你回头跟小丁说一声,赶紧把英语学起来。”


“我俩已经在学了,”


从见到江山与外宾无障碍对话的那天起,小蒋和小丁就冒出了这想法:


“我俩现在在办公室聊天,都会时不时冒出两句英语。”蒋壮壮说的老骄傲了。


“瞧把你俩给能的,”


江山就喜欢这种主动进步的同志:


“打明儿开始,我也加入你们的行列。咱们仨在一起的时候,一块说英语。”


蒋壮壮:“……”


……


很快,其中两箱玩具被分别送进了浦江交响乐团、浦江音乐学院。


凡是那天参加活动的同志,每人都分到了一只玩具小夜灯。


虽然很多同志都不知道汉堡包是啥玩意?


但看着这一个个色彩明快的小东西,还是欢喜的不得了。


忙找来电池装上后一摁。


随着周围的一声声夸赞和羡慕,就更别提有多开心了。


尤其是那些分到薯条灯的音乐学院学生。


在好容易盼来黑夜点亮“薯条”后。


大红色的底座,向上齐刷刷射出来的薯条光。


让整间宿舍的同学直接就看傻了。


怎么看都觉得特梦幻!


要不是舍不得电池,她们都恨不得点上一整夜……


……


傍晚,手提一只布袋的江山走进了51号小院。


从刚进门开始,只要是见到孩子,都被他往手里塞了一只小夜灯。


“谢谢江叔叔。”


“谢谢小白叔叔。”


“谢谢江叔叔。”


一时间,整个51号小院的孩子,都在开心的感谢江山。


一个个兴奋的抱着玩具跑回家后,家家户户都点亮了一盏别致玲珑的小电灯。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江家。


躺在小侄子的高低床下铺。


看着小鱼和小白,开心的一顿忙活。


守在灯绳旁的江小白,着急的看着小鱼:“好了吗姐姐?”


在把桌上的八只“麦当劳薯条”,小心翼翼的排成一列后。


江小鱼对弟弟命令道:“关灯。”


呼一下变黑的小屋,刷的一下冒出了一长遛冲天的光束。


给江山都看的“哇”的一声坐了起来:“嘿,你俩还挺会玩的。”


在小鱼和小白,一通惊喜连连的叫声后。


听见动静的江河与吕晓,赶紧过来推开了房门。


这一瞧,剩下的几只小夜灯,便被他俩一起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