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军转民,民转军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军转民,民转军

作者:如意键盘 返回目录

1981年,大年初一。


一直没停过的小雪花,飘着飘着就开始抱团了。


燕京城钱粮胡同,穿着大棉衣的黄永钰和王世襄,拎着两挂鞭炮走到了34号宅子的跟前。


虽然小江同志没在燕京过年,他这套四合院却依然有人在记挂着。


“这是小江拿到这宅子的第一个年头,”


黄永钰边开锁边道:“咱们怎么着也得让这房子,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要不说我俩能做朋友呢,和我想一块去了,”


王世襄笑道:“咱们这么着,大门口放一挂,院子里再放一挂。”


黄永钰点点头:“齐活!”


很快,一串红红火火的鞭炮,在钱粮胡同34号的广亮大门前,噼里啪啦的炸响了。


咔嚓一声,黄永钰举着了手里的拍立得相机。


哧——一张黄不拉几的照片,缓缓冒了出来。


“拍一张给小江寄过去瞧瞧。”


王世襄捂着耳朵凑过来一瞧,两个人指指点点的聊了起来。


“新年好呀,永钰叔,”


忽然,不远处蹿出来两个小伙子:“你们也来小江这放炮仗了?”


王世襄、黄永钰转头一看,原来是陈佩丝和朱时茂。


“呦,你俩怎么来了?”


“我们和你们一样,”


陈佩丝提起了手里的鞭炮:“来给江山的屋子添点喜。”


“来的正好,”


黄永钰开心的招了招手:“来,我们聚在一块拍张照,也好让江山那小子好好看看。”


说罢,四张笑脸赶紧靠在了一块。


被手伸的老远的黄永钰,咔嚓一声收在了相机里。


“来来来,咱们再多摆几個姿势,


多给那小子寄几张过去,我正好开口叫他给我寄相纸!”


“摆姿势?”


陈佩丝一听这话,立刻开始拿范儿:“那您二位可瞧好了。”


于是,黄永钰、王世襄,跟在陈佩丝和朱时茂的后面,有模有样的比划了起来。


相纸有没有寄来还两说,反正黄永钰的那点“余粮”算是给他们造完了。


……


就在全国人民忙着欢度春节的时候,某些同志仍在按着自家的日程表行事。


1981年2月,正当可口可乐将在广—州开设第二家瓶装厂的时候。


百事可乐的商务代表,骑着一辆自行车跨过了罗湖桥,抵达了深—圳。


准备与特区的部分领导,商量一下合资办厂的事。


与此同时,西门子的代表殷思。


在拿着望远镜从香江往这边看了好几天后,也朝着燕京的方向出发了。


……


浦江城的二月天,虽然一点雪没飘,但气温依然冻的够呛。


留在东方都市报社加班加点的江山同志,正琢磨着一大早接到的那通电话。


“军用涂料?”


江山喃喃自语的念了一句。


虽然饶部的嘴里没提,但江山明白。


老美那架头朝下飞的无人侦察机,已经于1971年主动投入了中华大地的怀抱。


D-21那上面的一层皮肤,估计正被地面人员日夜盘在手里。


“军用涂装?”


江山嘴上说着的同时,伸手在便签上写下了“军用”两个字。


在他的印象中,别说是“军用涂装”这个既烧钱又烧脑的玩意。


到了后世,但凡是沾上“军用”这两字,那玩起来可就不受控制了。


2009年,就在外界盛传,我国的四代机即将升空服役时。


战忽局的张局座,紧急登陆央视“官方辟谣”:


【哪这么容易啊,米国的F-22搞了20多年,中国到现在压根就没有搞四代机的想法……


要搞的不是四代机,只不过是在歼10基础上的改进……


歼-20在哪里?我不知道。


轰-20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直-20?运-20?我一退休老头就更不知道在哪里了……】


面对局座一串的“我不知道”、“怎么可能”、“哪有这么容易”……


就在自己人听的心凉了半截时,米国那边可真是乐坏了。


赶紧下令关停并拆除了,早就包养不起的F-22生产线。


结果两年后,歼-20宣布首飞成功。


随后公布的歼-20早期论证者名单中,赫然出现的局座大名,令其一忽成名。


此后他说什么,海内外均表示“我明白了”。


至于明白了什么?


局座自己也表示“我真的不知道”。


与这边的“扮猪吃老虎”不同,湾湾那边退将嘴里的故事,听起来可就精彩多了。


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大陆的工业没摸底前都不吱声。


一摸底爆品就频频不断。


前有航母阻拦索一秒研发成功。


后有民用快递、改军用投递。


一直被西方卡脖子感觉呼吸困难,摸底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毛衣穿反了。


就拿航母阻拦索来说,都知道如果没有它,航母舰载机就不可能在航母上降落。


但这玩意最开始时,西方打死都不肯出售。


还扬言就这一个技术,足够让咱们的航母搁浅。


好说歹说,那边才勉强开了个一条一千万美金的狮子口。


一点商量余地不给的价码,硬是把海军逼得只能公开招标了。


结果,国内的一家钢丝绳企业巨力集团,一看参数直接愣住了:


这钢索不就是厂里经常出口的那型号嘛。


既然国家需要,仓库里正好还有现成的,那就赶紧交上去吧!


原来,此前米国的一家航空公司,秘密找到这家企业要求定制机场缓冲绳。


而这种钢缆,其实就是用在航母上的阻拦索。


最后一问报价,才30万美金一根。


这消息一爆出来还了得。


于是,我国一秒成功研发阻拦索的新闻,就被湾湾搬上了电视台。


同样半路出征的,还有顺丰的双尾蝎无人机项目。


早在2012年的时候,顺丰快递就立项要实现利用无人机,在全国范围投送快递。


于是,就开始全国竞标。


要求这款无人机,能长途航行、且至少能搭载一吨货物……


看到这些要求后,腾盾公司感觉自己咬咬牙,应该可以拿下。


13个月后,符合各项甲方要求的“双尾蝎无人机翼”成功研发面世。


于是,表示非常满意的顺丰快递,高高兴兴地在微博上宣布:顺丰的无人机全国送计划,指日可待。


结果给有关人员一看,顿时就傻了。


【翼展长达20米、机身长达10米、最大航程35个小时、最高可飞至万米高空……】


这是什么民用无人机?这参数居然比军用服役的都高。


转头就把顺丰找来,友好磋商了一番。


“反正大家都是送快递的,不如先给我们玩几年……”


于是,顺丰快递的“无人机全国送”项目,就暂时没下文了。


很多网友事后安慰顺丰道:原本只为了干掉京东而研发的项目,却被拿去干东京了。


这些个科技树长歪后的“民转军”项目,听着虽然得劲,却都算不上玄乎。


另一家未经选秀,直接进宫的光启集团,是真的很牛逼。


前面说到歼-20,而这家则就是为歼-20负责军用涂装的“油漆”厂家。


光启集团的前身龙生集团,本只是一家汽车零部件、车身喷漆的企业。


因生产的喷漆,可以帮助汽车躲避雷达测速仪,于是就被有关单位给盯上了。


再后来,这款黑科技便被引用到了歼-20的隐身技术上……


面对这一个个说者痛快、听者更痛快的传奇故事。


其实就像战忽局的电视采访一样——三七讲二八听。


当个乐还行,就是不能太较真。


不过,虽说部分事件已经被魔改,但事实基础还是存在的。


负责制造航母阻拦索的军工企业贵绳集团,虽说并不是传说中的一秒研发成功。


但仅仅4个月的研发时间,的确超过了所有同水平的外企。


解决了一直对我国封锁技术的阻拦索难题。


光启技术,这个在2015年,仅仅两个月就从7元,涨至120元的超级牛股。


的确就是那个为歼20、轰20、翼龙、航母舰载机、洪都导弹……提供隐身技术的涂装厂家。


这家民转军、军用民技术,来回丝滑切换的超材料生产企业,已经被米国列入了制裁名单。


可这点对于超材料产业链,全部属于自己一条龙生产的光启技术来说,根本就不算事。


但在光启技术未出现之前,我国的隐身涂装,就……


不过即便是那会儿,也好过如今被暂停研发经费的军用涂装工业。


“军转民?民转军?”


嘴里念念有词的江山同志,瞧着是在办公室里待了一整天。


但就是没干过一件本职工作。


心心念念的,全都在想私活……


……


接近傍晚时分,浦江城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缓缓开出了开林涂料厂。


许沐春靠在后排座椅上,捏了捏鼻梁。


一场化工会开下来,他听的头都要大了。


“许局,”


副驾上的韩科长,看了眼时间:


“要不我们也别回局里了,直接先送您回去休息吧。”


“刚才那两家厂交给你的资料都收好了吧?”


许沐春直接忽略了下属的提议:“他们既然要的急,就先把资料整理出来……”


忽然,许沐春不说话了,拍了拍韩科长往车窗一指:


“快看看骑车的那位是不是江山?”


“嗯?还真是他,”


没等许沐春说话,韩科长就摇下了车窗:“江山,这呢江山。”


呲——的一声,江山的脚撑住了。


“韩科长,”


歪头再往里面一瞧,许沐春正冲着自己微笑呢:


“许局,你们怎么在这呀?大年初一、也不休息?”


许沐春没回答这句话,只看着江山车后座的两床小花被,好奇道:


“你那拖的是什么?铺盖卷?”


“噢,”江山笑了:


“我二嫂刚生的孩子,我妈怕孩子冻着,让我再拿两床小被子送过去。”


“江河做爸爸了?”


许局长对江家的三兄弟一清二楚:


“走走走,上我的车,我跟你一块过去看看。”


“您……您要过去?”


“我怎么就不能过去了……”


以许沐春的经验来看,只要和江山待在一快,自己的心情就差不了。


正好这会自己头疼,一起去医院瞧瞧也好:“赶紧上车呀。”


“行,”江山靠边停车道:“您说了算。”


……


“新年好,许局!”


新年头一天,见面说声新年好的江山,上车就拜年。


“怎么样,”许沐春看着江山满脸的喜气:“最近在忙什么呢?”


原以为,江山会说些乡村小学的许沐春,没想到却听见对方道。


“我最近正在研究军用涂装。”在报社准备了一天的江山,瞧着还挺兴奋的。


“军用涂装?”许沐春心说不会那么巧吧:“好好的,你怎么想起来研究它了?”


“年前的时候,我去南—京的几个军营转了一圈。”


“然后就对它感兴趣了?”


“今天早上,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江山也没说谁:“聊着聊着就说到这上面去了。”


“是嘛,”许沐春:“那伱最后研究出什么来了?”


“其实早年间,咱们国家的战机是没有涂装的,”江山道:


“不光是咱们,连苏联的战机看上去都是银光闪闪的一片。”


“银光闪闪?”


“就是毫无涂装的金属铝皮。”


“那还真是银光闪闪了。”


“说起来,最早在我国出现的战机涂装,”江山道:“还是飞虎队带过来的。”


“飞虎队?”许沐春想了想:“陈纳德坐的那款?”


“没错,就是那飞机……”


抱着两床小花被的江山,边说话边比划。


这一会,他根本就不知道许沐春也接到了帮助涂料造漆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


“用在飞机上的涂装,一开始仅仅是为了区别敌我军机,”


江山指了指小花被上的花纹:“别打着打着,把自己人给打下来了。”


“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前排的韩科长,这一会也转过了头。


“这种事一战时多了去了,”


江山道:“即便是到了二战,也是常有的事。”


“难怪飞虎队的飞机,画的那么花里胡哨。”韩科长回想了一下。


“飞虎队的飞机,可不仅仅是为了区别敌我,”


江山知道这里面还是有讲究的:


“在他们看来,既然小日本忌惮鲨鱼,那就干脆在机身上喷一只,也好给自己的战机添些杀气。”


“原来如此,”韩科长想象了一下:


“别说,这要是一起升上天的话,瞧着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小江,”


许沐春看了看江山:


“我这刚得了一份六机部的军舰推销广告。


既然你对这些事这么感兴趣,就跟我一块看看吧。”


江山一听,明显一惊。


没想到一直存在于传说中的军火广告,居然还真的存在。